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在上海,有不少这样的女士,她们月收入不过2000至3000元,但是她们会攒下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个路易·威登的包,然后拎着这个包去挤公共汽车,走路上下班。”
“在北京,有3万元可以买一辆的汽车。在北京,也有要用600万才能买到的手表。这块价值可以购买200多辆汽车的表,来自被称作‘珠宝计时器’的伯爵。记者得知它价格的第一反应是:‘谁会买这么贵的表啊?’然而接下来听到的消息却是:伯爵在赛特的新店还未开张之前,这块天价手表就已被预订,现在它已经成为这位买家的收藏品之一。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去年9月发表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年,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年增长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将在10%左右,到2015年,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将取代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称,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其中有1000万~1399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这部分群体的年收入为人民币24万元,存款在人民币30万~50万元之间。
目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已经设立了“时尚与奢侈品牌管理”MBA项目,开设“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管理”、“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的国际化战略”、“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的商业模式”、“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的商业计划”等课程,项目负责人孙一民教授表示:“在上海的奢侈品行业,专业的管理人才的缺口非常大。特别是那些入驻上海的旗舰店很难从国内招聘到合适的高中级管理层。在我们的‘奢侈 MBA’项目中,担任案例讲解的讲师大部分都是全国各地奢侈品牌旗舰店的高层,在他们中,很少有内地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中国奢侈品管理人才非常短缺。”
当然,创办时髦的奢侈品MBA专业,似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中国奢侈品消费非常火爆。
奢侈品在西方“退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1亿人,他宣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穷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突然间热衷于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
值得深思的是,当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时候,奢侈品却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低潮。据美国信托公司对占美国总人口1%的最富有阶层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中只有不足1/3的人购买过珠宝、裘皮服装和其他奢侈品,只有18%的人拥有或计划购买一幢度假别墅。调查还显示:“Y世代”比“X世代”更加反对物质主义。
《华尔街日报》作了这样一个比较:过去的富人喜欢开奔驰车、戴劳力士手表、买私人游艇,而现在富人有钱后还是喜欢到“好市多”便利店(Costco)买东西,到“潘尼”百货连锁公司(J.G.Penney)和“盖普”店(Gop)买平价衣服,到“目标”折扣店(Torget)买日用品。比如超级商业帝国沃尔玛的掌门人罗伯逊·沃尔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住在阿肯色州的小城本顿维尔,开一辆老式拖车,每次理发只花5美元,过着接近于蓝领阶层的简朴生活。”
为迎合富人们的新消费观,一些商家及时调整经营思路,比如卡地亚就推出了“平价概念”的手表——黑色塑料表带(而不是真皮表带),不锈钢表盘(而没有镀金镶钻);萨克斯第五大道百货公司瞄准30来岁的有钱女人,组织模特儿定位于“年轻的专业人士”形象来展示时装,暗示这些服装是日常服装,而不是出席宴会时才可以穿的高级服装。《纽约时报》的报道写道:“设计师、百货店经理和奢侈品制造商说,对商标热情减退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对摆阔的反感到个性化时尚的回归、从仿制品对名牌的侵蚀到对去年恐怖袭击的反应等各不相同。”
在英国,一些大公司的高级女白领在代表公司出席宴会或舞会时,如果碰巧缺少合适的礼服、手袋或首饰,通常的做法就是去租一件来。位于伦敦的One Night Stand晚礼服租赁公司就拥有500多套各式礼服,其中每年都有25%为当年的新款,以其中一套礼服的租赁价格为例,4天租借期限需要支付的价格为150英镑,而要在百货商店里面买这么一套,价格可远远不止这些。公司创始人乔安娜·多尼哥女士说:“现在的白领女士品位越来越多变,买一件晚礼服对她们来说是个‘很贵的主意’,因为多数人不愿意两次宴会穿同一件衣服。”
在法国,去年9月5日的《环球时报》发表题为《法国人以平常心对待奢侈品》报道说:“轩尼诗公司的推销经理弗朗索瓦曾向驻法国特约记者展示了他们公司价值3000欧元的顶级产品。他感叹地说,这种高档奢侈酒只有俄罗斯和中国的新富才会购买,在法国已经完全没有市场。不仅如此,价格只有150欧元的轩尼诗XO在法国也根本卖不出去。”
浮躁的“中国式奢侈品”
2005年10月18日,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英国布莱汉姆国际展览集团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Top Marques)在这里隆重开幕。展出的物品有令人晕眩的宾利轿车、兰博基尼跑车、B&O音响、御木本珠宝、雅各布手表……“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是世界奢侈品的嘉年华,每年四五月间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办,展出世界上最奢侈的跑车、游艇、私人飞机、时装、珠宝、名酒、别墅、私人会所、旅游度假项目……在上海举办的这次“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是布莱汉姆国际展览集团首次在蒙特卡洛以外的城市举办。引人注目的是,在此次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的产品:一瓶标价26000元的“水井坊”白酒。
“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刚刚落下帷幕,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奢侈品牌榜”又在上海波特曼酒店4楼宴会厅隆重揭幕,推出了十大“中国顶级品牌”,它们是:联想电脑、中华香烟、周大福珠宝、长城葡萄酒、报喜鸟西服、TCL通讯产品、雅戈尔男装、多普达手机、水井坊白酒、李宁运动装备。据报道,“21世纪奢侈品牌榜”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由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花了2个月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20名社会名流、200名年收入逾50万的商务精英及数十万网民。
但是,我们很想知道:伊丽莎白二世会戴周大福珠宝吗?查尔斯王子会穿报喜鸟西服吗?威廉小王子会喝长城葡萄酒或水井坊白酒吗?
一瓶创立于1724年的人头马X.O不过1800多元,一瓶创立于1743年的酩悦香槟王不过1200多元,一瓶在四川“全兴大曲”基础上改造的水井坊凭什么值26000元?
真正的奢侈品,是文化的积淀、历史的传承,是和几代消费者的感情积累,参加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排行榜,就能成为奢侈品吗?
“在上海,有不少这样的女士,她们月收入不过2000至3000元,但是她们会攒下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个路易·威登的包,然后拎着这个包去挤公共汽车,走路上下班。”
“在北京,有3万元可以买一辆的汽车。在北京,也有要用600万才能买到的手表。这块价值可以购买200多辆汽车的表,来自被称作‘珠宝计时器’的伯爵。记者得知它价格的第一反应是:‘谁会买这么贵的表啊?’然而接下来听到的消息却是:伯爵在赛特的新店还未开张之前,这块天价手表就已被预订,现在它已经成为这位买家的收藏品之一。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去年9月发表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年,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年增长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将在10%左右,到2015年,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将取代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称,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其中有1000万~1399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这部分群体的年收入为人民币24万元,存款在人民币30万~50万元之间。
目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已经设立了“时尚与奢侈品牌管理”MBA项目,开设“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管理”、“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的国际化战略”、“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的商业模式”、“时尚及奢侈品行业的商业计划”等课程,项目负责人孙一民教授表示:“在上海的奢侈品行业,专业的管理人才的缺口非常大。特别是那些入驻上海的旗舰店很难从国内招聘到合适的高中级管理层。在我们的‘奢侈 MBA’项目中,担任案例讲解的讲师大部分都是全国各地奢侈品牌旗舰店的高层,在他们中,很少有内地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中国奢侈品管理人才非常短缺。”
当然,创办时髦的奢侈品MBA专业,似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中国奢侈品消费非常火爆。
奢侈品在西方“退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1亿人,他宣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穷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突然间热衷于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
值得深思的是,当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时候,奢侈品却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低潮。据美国信托公司对占美国总人口1%的最富有阶层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中只有不足1/3的人购买过珠宝、裘皮服装和其他奢侈品,只有18%的人拥有或计划购买一幢度假别墅。调查还显示:“Y世代”比“X世代”更加反对物质主义。
《华尔街日报》作了这样一个比较:过去的富人喜欢开奔驰车、戴劳力士手表、买私人游艇,而现在富人有钱后还是喜欢到“好市多”便利店(Costco)买东西,到“潘尼”百货连锁公司(J.G.Penney)和“盖普”店(Gop)买平价衣服,到“目标”折扣店(Torget)买日用品。比如超级商业帝国沃尔玛的掌门人罗伯逊·沃尔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住在阿肯色州的小城本顿维尔,开一辆老式拖车,每次理发只花5美元,过着接近于蓝领阶层的简朴生活。”
为迎合富人们的新消费观,一些商家及时调整经营思路,比如卡地亚就推出了“平价概念”的手表——黑色塑料表带(而不是真皮表带),不锈钢表盘(而没有镀金镶钻);萨克斯第五大道百货公司瞄准30来岁的有钱女人,组织模特儿定位于“年轻的专业人士”形象来展示时装,暗示这些服装是日常服装,而不是出席宴会时才可以穿的高级服装。《纽约时报》的报道写道:“设计师、百货店经理和奢侈品制造商说,对商标热情减退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对摆阔的反感到个性化时尚的回归、从仿制品对名牌的侵蚀到对去年恐怖袭击的反应等各不相同。”
在英国,一些大公司的高级女白领在代表公司出席宴会或舞会时,如果碰巧缺少合适的礼服、手袋或首饰,通常的做法就是去租一件来。位于伦敦的One Night Stand晚礼服租赁公司就拥有500多套各式礼服,其中每年都有25%为当年的新款,以其中一套礼服的租赁价格为例,4天租借期限需要支付的价格为150英镑,而要在百货商店里面买这么一套,价格可远远不止这些。公司创始人乔安娜·多尼哥女士说:“现在的白领女士品位越来越多变,买一件晚礼服对她们来说是个‘很贵的主意’,因为多数人不愿意两次宴会穿同一件衣服。”
在法国,去年9月5日的《环球时报》发表题为《法国人以平常心对待奢侈品》报道说:“轩尼诗公司的推销经理弗朗索瓦曾向驻法国特约记者展示了他们公司价值3000欧元的顶级产品。他感叹地说,这种高档奢侈酒只有俄罗斯和中国的新富才会购买,在法国已经完全没有市场。不仅如此,价格只有150欧元的轩尼诗XO在法国也根本卖不出去。”
浮躁的“中国式奢侈品”
2005年10月18日,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英国布莱汉姆国际展览集团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Top Marques)在这里隆重开幕。展出的物品有令人晕眩的宾利轿车、兰博基尼跑车、B&O音响、御木本珠宝、雅各布手表……“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是世界奢侈品的嘉年华,每年四五月间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办,展出世界上最奢侈的跑车、游艇、私人飞机、时装、珠宝、名酒、别墅、私人会所、旅游度假项目……在上海举办的这次“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是布莱汉姆国际展览集团首次在蒙特卡洛以外的城市举办。引人注目的是,在此次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的产品:一瓶标价26000元的“水井坊”白酒。
“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刚刚落下帷幕,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奢侈品牌榜”又在上海波特曼酒店4楼宴会厅隆重揭幕,推出了十大“中国顶级品牌”,它们是:联想电脑、中华香烟、周大福珠宝、长城葡萄酒、报喜鸟西服、TCL通讯产品、雅戈尔男装、多普达手机、水井坊白酒、李宁运动装备。据报道,“21世纪奢侈品牌榜”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由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花了2个月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20名社会名流、200名年收入逾50万的商务精英及数十万网民。
但是,我们很想知道:伊丽莎白二世会戴周大福珠宝吗?查尔斯王子会穿报喜鸟西服吗?威廉小王子会喝长城葡萄酒或水井坊白酒吗?
一瓶创立于1724年的人头马X.O不过1800多元,一瓶创立于1743年的酩悦香槟王不过1200多元,一瓶在四川“全兴大曲”基础上改造的水井坊凭什么值26000元?
真正的奢侈品,是文化的积淀、历史的传承,是和几代消费者的感情积累,参加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排行榜,就能成为奢侈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