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至今听起来依然掷地有声。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央和地方围绕百姓呼声热烈、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和举措,起到了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激励民力的良好效果。
从3000到3500——个税法修改背后的民意考量
6月27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维持3000元起征点不变。6月30日,常委会通过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这一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一调整一经公布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据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介绍,经过这样的调整,纳税人负担普遍减轻,6000万人不需要再缴纳个税。
短短的3天,起征点提高了500元,这是在认真听取民意、经过充分审议、反复研究后作出的重要调整,折射出立法过程中对民意的充分尊重和审慎考量。
这是一条根据民意反复讨论、不断修改的路径:
——今年4月20日,考虑到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为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现行的个税减除费用标准2000元提高到3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从9级降到7级。
——4月25日,草案一审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征求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收到23.7万多条意见,创近几年国家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数量之最,百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结果显示,在23.7万多条网民意见中,83%的意见对3000元的起征点不满。
——5月10日和20日,全国人大分别邀请了部分专家和社会公众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个税法修改的意见。
——6月27日上午,草案再次提交常委会审议。二审稿对3000元起征点未作修改,但将超额累进税率中第1级由5%降低到3%。在当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草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分组审议时,有常委会委员指出,网上征求意见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占83%。对如此集中的意见,草案未充分回应,很难向公众解释清楚。程贻举委员甚至表示:“我认为个人所得税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问题,而是如何更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和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6月28日、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两次召开会议逐条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6月30日,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个税法的决定,将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
几次修改见证了民意的分量,也体现出国家和立法机关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更加体现社会公平的努力。
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是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政府的庄严承诺。如今,时至年中,保障房建设的进度如何,资金是否落实到位,质量是否有保障,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新开1500万套,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50%。
如何看待保障房开工率?权威部门负责人表示,前5个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但各地进展还不平衡。
为了保证1000万套的任务完成,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
——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有关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4月,国务院办公厅组织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各地派出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巡查联络员,主要职责是核查项目建设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典型经验。
——6月,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要求各地要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三方面齐头推进,实现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台举措,确保工程进度。如北京建立项目责任制,安排专人对154个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河南建立土地征收审批绿色通道,加快保障房项目土地落实;山西加强督查,对进展缓慢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实行约谈等。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促进度,确保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他说:“今年计划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项目,最迟要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其中,主体结构完工的要占到1/3以上。上年结转的项目也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建成400万套。”
对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动真格
一则不长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11日晚,国土资源部通报了今年一季度挂牌督办案件处理情况,近40名地方党政官员因参与违法违规用地而被查处。
这让人们联想起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通知: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强化监管,严肃问责,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
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明显感受到中央严肃查处违法征地拆迁、维护群众权益的决心。
近段时间以来,接连上演的多起强拆悲剧在社会上引发恶劣影响。人们不仅关注事件本身,更对相关地方官员和地产公司对人民的麻木不仁深恶痛绝。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伴随而生的抢地运动也备受关注。城市不断扩张,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发展经济的旗号,把土地作为敛财筹码,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与地产商穿一条裤子,在强拆事件中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漠视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不令人忧虑。
中央明确提出要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三令五申禁止强拆。各地政府理应珍视群众生命尊严,时时想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清醒认识到无论发展公共事业还是搞经济建设,根本上都是为了人民利益,不能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却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协调好拆迁各方的利益分配,是避免引发强拆悲剧的主要手段。新拆迁条例已经施行,搬迁相关程序都有明确规定,居民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护。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知法守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按照中央精神,建立畅通的拆迁投诉、信访渠道,切实保护居民合法权益。
此外,要加强拆迁人员实务操作的业务培训,增强法律观念,努力做到依法拆迁、科学拆迁。对非法拆迁引发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司法机关要拿起法律武器,让其付出应有代价。
让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
自今年7月1日起,我国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据有关部门统计,至少有3000万人将享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福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 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十一五”期末,全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57亿;20t0年底,参加新农保的人数达1.43亿。也就是说,在养老方面,劳动者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有新农保,唯独3000多万城镇居民没有任何制度上的保障。
“应该看到,从人群的角度,我国对于社会保障走出了新的一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实现了基本的全面覆盖,当然,这是从保基本开始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改革开放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共同富裕的理想才能成为现实。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促进生产 稳定肉价
最近一段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成为影响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7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陕西省咸阳市走访农户和超市,就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在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村民李水库家,温家宝和村里养猪的农民座谈说:“猪肉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我很高兴。但城市中低收入群众感到难以承受,我有压力。我们的目标是,既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又让城里人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请你们谈谈猪肉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
听了总理出的题目,白村党支部书记李朝鲜说:“一是去年猪肉价格太低,农民养猪少了。二是疫病严重,防治困难,影响养猪。三是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今年猪肉自然贵了。”
这时,村民李邦厚插话道:“总理,现在猪吃的东西比人吃的贵,看病花销比人高呀!”大家笑了起来。温家宝说:“看来,稳定猪肉价格要先从稳定生产抓起,稳定生产要有扶持政策。”
7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影响了群众生活,带动了物价上涨。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既要保护生猪饲养积极性、促进生产,又要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过多增加消费者生活支出;既要加强中短期市场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又要着眼长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落实长期的扶持和保障措施,尽量减缓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
从3000到3500——个税法修改背后的民意考量
6月27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维持3000元起征点不变。6月30日,常委会通过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这一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一调整一经公布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据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介绍,经过这样的调整,纳税人负担普遍减轻,6000万人不需要再缴纳个税。
短短的3天,起征点提高了500元,这是在认真听取民意、经过充分审议、反复研究后作出的重要调整,折射出立法过程中对民意的充分尊重和审慎考量。
这是一条根据民意反复讨论、不断修改的路径:
——今年4月20日,考虑到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为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现行的个税减除费用标准2000元提高到3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从9级降到7级。
——4月25日,草案一审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征求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收到23.7万多条意见,创近几年国家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数量之最,百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结果显示,在23.7万多条网民意见中,83%的意见对3000元的起征点不满。
——5月10日和20日,全国人大分别邀请了部分专家和社会公众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个税法修改的意见。
——6月27日上午,草案再次提交常委会审议。二审稿对3000元起征点未作修改,但将超额累进税率中第1级由5%降低到3%。在当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草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分组审议时,有常委会委员指出,网上征求意见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占83%。对如此集中的意见,草案未充分回应,很难向公众解释清楚。程贻举委员甚至表示:“我认为个人所得税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问题,而是如何更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和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6月28日、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两次召开会议逐条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6月30日,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个税法的决定,将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
几次修改见证了民意的分量,也体现出国家和立法机关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更加体现社会公平的努力。
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是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政府的庄严承诺。如今,时至年中,保障房建设的进度如何,资金是否落实到位,质量是否有保障,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新开1500万套,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50%。
如何看待保障房开工率?权威部门负责人表示,前5个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但各地进展还不平衡。
为了保证1000万套的任务完成,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
——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有关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4月,国务院办公厅组织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各地派出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巡查联络员,主要职责是核查项目建设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典型经验。
——6月,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要求各地要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三方面齐头推进,实现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台举措,确保工程进度。如北京建立项目责任制,安排专人对154个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河南建立土地征收审批绿色通道,加快保障房项目土地落实;山西加强督查,对进展缓慢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实行约谈等。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促进度,确保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他说:“今年计划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项目,最迟要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其中,主体结构完工的要占到1/3以上。上年结转的项目也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建成400万套。”
对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动真格
一则不长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11日晚,国土资源部通报了今年一季度挂牌督办案件处理情况,近40名地方党政官员因参与违法违规用地而被查处。
这让人们联想起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通知: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强化监管,严肃问责,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
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明显感受到中央严肃查处违法征地拆迁、维护群众权益的决心。
近段时间以来,接连上演的多起强拆悲剧在社会上引发恶劣影响。人们不仅关注事件本身,更对相关地方官员和地产公司对人民的麻木不仁深恶痛绝。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伴随而生的抢地运动也备受关注。城市不断扩张,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发展经济的旗号,把土地作为敛财筹码,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与地产商穿一条裤子,在强拆事件中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漠视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不令人忧虑。
中央明确提出要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三令五申禁止强拆。各地政府理应珍视群众生命尊严,时时想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清醒认识到无论发展公共事业还是搞经济建设,根本上都是为了人民利益,不能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却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协调好拆迁各方的利益分配,是避免引发强拆悲剧的主要手段。新拆迁条例已经施行,搬迁相关程序都有明确规定,居民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护。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知法守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按照中央精神,建立畅通的拆迁投诉、信访渠道,切实保护居民合法权益。
此外,要加强拆迁人员实务操作的业务培训,增强法律观念,努力做到依法拆迁、科学拆迁。对非法拆迁引发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司法机关要拿起法律武器,让其付出应有代价。
让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
自今年7月1日起,我国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据有关部门统计,至少有3000万人将享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福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 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十一五”期末,全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57亿;20t0年底,参加新农保的人数达1.43亿。也就是说,在养老方面,劳动者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有新农保,唯独3000多万城镇居民没有任何制度上的保障。
“应该看到,从人群的角度,我国对于社会保障走出了新的一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实现了基本的全面覆盖,当然,这是从保基本开始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改革开放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共同富裕的理想才能成为现实。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促进生产 稳定肉价
最近一段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成为影响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7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陕西省咸阳市走访农户和超市,就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在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村民李水库家,温家宝和村里养猪的农民座谈说:“猪肉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我很高兴。但城市中低收入群众感到难以承受,我有压力。我们的目标是,既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又让城里人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请你们谈谈猪肉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
听了总理出的题目,白村党支部书记李朝鲜说:“一是去年猪肉价格太低,农民养猪少了。二是疫病严重,防治困难,影响养猪。三是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今年猪肉自然贵了。”
这时,村民李邦厚插话道:“总理,现在猪吃的东西比人吃的贵,看病花销比人高呀!”大家笑了起来。温家宝说:“看来,稳定猪肉价格要先从稳定生产抓起,稳定生产要有扶持政策。”
7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影响了群众生活,带动了物价上涨。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既要保护生猪饲养积极性、促进生产,又要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过多增加消费者生活支出;既要加强中短期市场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又要着眼长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落实长期的扶持和保障措施,尽量减缓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