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达的“未来”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的技术革命催生了科幻小说。科学技术以膨胀式的速度发展,科幻小说也早已衍生成浩大的科幻文化。回首一个多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每一步改变,基本都能在科幻作品中找到注脚。身处21世纪的我们,早已被“预言”。
  从1920年起,一个名为汤姆·斯威夫特的天才少年发明家成了《汤姆·斯威夫特》系列上百个故事的主角。无数美国孩子由此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图为20世纪中期,《汤姆·斯威夫特和可视电话》的封面, 20世纪80年代,可视电话出现在世界市场。
  人类将何去何从?对这一终极问题的追问,是科幻作品“预言”频现的原动力。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65年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首次出现有关登陆月球的概念。而登月成为现实,则出现在不到一个世纪。1959年,苏联“月球2号”撞击月球;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
  图为一张20世纪初的美国科幻画,画上文字为:“未来的纽约,一个摩天大楼的都市。”在当时的美国,摩天大楼刚刚在纽约和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里挑战人们的视线。而100年后的纽约,上千栋15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
  1982年,美国电视剧《霹雳游侠》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男主角,还有一辆高度智能化的警车,该车完全自动驾驶,且装备有重型武器。2012年5月,谷歌自动驾驶汽车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该汽车将于2015年至2017年进入市场销售,契合了《霹雳游侠》中的预言。
  凡尔纳曾在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讲述一段传奇:海面“怪兽”多次袭击海轮,生物学家参与追捕行动,却发现那是一艘潜行海底的大船,名为“鹦鹉螺号”。17年后,英国建造出蓄电池动力的潜水艇; 68年后,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在美国问世,这艘潜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科幻作品中,人类的通勤工具被描绘得尤其细致。图为1950年的一张科幻画:未来人类的汽车里,装备着电子显示器和自动导航工具。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已布设完成;如今,智能手机大多有GPS定位和导航功能。
  科幻作者们有的对科技怀有乐观态度,有的则相反。图为1820年的一张科幻画,作者除了描绘未来的交通工具,还强调了燃烧能源带来的污染。实际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走过,或正在走着一条污染之路。
  图为1966年《星际迷航:原初》剧照,桌上的小方块是可用作电子书或者录像带的软盘。第二年,美国IBM公司立项设计软盘;4年后,也就是1971年,第一张8英寸的软盘问世。
  图为1966年《星际迷航》剧照,图中男子手拿的是PDA(个人数据助理),又称“掌上电脑”。
  图为1998年的电影《天地大冲撞》剧照,描述的是人类登陆彗星。6年后,欧洲航天局发射彗星探测仪“罗塞塔”。经过10年的“追逐”,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12日向目标彗星的慧核发射着陆器“菲莱”,以便更直接地探测彗星。
  用于通讯、数据处理的平板电脑频频出现于20世纪的电影中。左图为1987年《星际迷航: 下一代》中的平板电脑。右图为20世纪90年代的《深空九号》,片中的电脑有着和现在的平板电脑相似的使用方式。
  与展望科技相比,更难展望的是因科技而改变的人类社会形态和思想观念。图为1882年法国科幻画:2000年,巴黎市民驾驶飞行汽车去观看歌剧。在画中,有许多妇女是独自驾驶飞行汽车的。而在19世纪的法国,妇女在公共领域的地位只能依附于丈夫。这样的画作,在当时的法国是前卫和大胆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