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对比、三贡献”活动为契机 深入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们街道党工委在离退休干部中广泛开展“三对比、三贡献”活动,使老干部在街道党建工作和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从而推进街道的全面工作。通过“三对比”,达到“三贡献”,激励老干部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提升和丰富老干部工作的内涵。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促进老干部工作上新台阶。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三对比、三贡献”活动的由来
  
  目前周家渡街道有离休干部313人,其中市属274名,区属19名,易地20名,分布在社区41个居委会。街道现有机关、易地、属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个。由于老干部身处的环境不同、习惯不同、待遇不同、个性不同,因此差异很大。尤其是易地安置的老干部当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支内建设,现在“落叶归根”,看到上海和浦东的发展,认为与上海的老同志相比,贡献不比他们少,可在生活待遇上差距却很大,明显感到吃亏。一是认为离休生活费上吃亏,易地不如本地;二是住房安置上吃亏,他乡不如本乡;三是就医需求上吃亏,医药费得不到及时、足额的报销。易地安置老同志的现实思想,同样也影响了长期生活在上海的老同志,他们同样也有吃亏的思想。他们与现职干部比感到政治上、经济上和福利上吃亏。凡此种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老同志们的思想和心理,也影响了社区老干部工作的开展。针对老干部们的现实思想,街道党工委调整了老干部工作的思路。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关于“牢记两个务必”的讲话,先在易地安置老干部党支部中开展了“三对比、三贡献”活動,取得经验后在其他支部全面展开。通过此项活动,使老同志们正确认识到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在政治上给了老同志进一步关心;在生活待遇上给了老同志进一步提高;“两个待遇”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要求老干部们认识大局,认清形势,理性看待社会的一切,淡化个人得失,这一活动得到了老干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使“三对比、兰贡献”活动顺利开展起来。
  
  二、“三对比、三贡献”活动的内容
  
  (一)组织老干部与牺牲的战友比,发扬老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比牺牲的战友,比比与他们的贡献,老同志们感到深深内疚。自己现在离休在家,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用,十分幸运。对比牺牲的战友,更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离休干部赵正铨当年他与20多位热血青年一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加人了革命队伍,但目前只剩下了他1人。赵正铨说得好:“比起共患难的战友,我是幸运的。”有一位老同志用切身经历给大家上了一课,他说:“1943年,我们部队154人打阻击战,从上海金山打到了江苏扬州,等战斗结束,只剩下了47人,算算这笔账,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什么也没得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党,捍卫了人民,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由于老同志们的自身解剖,现身说法,不仅开阔了老同志们的胸襟,也使老同志们投入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有了更大的积极性。我们在“三对比、三贡献”活动中使用了“读、议、写、交、看”的五字法,即:“重温一段革命史,重议一段成长史,重写一段战斗史,重交一篇思想史。重看中国革命史”,作为开展“三对比、三贡献”活动的引擎,启发老干部们的回忆,激励老干部们的激情。有的老同志还自发地到革命烈士陵园去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重温一下革命时期的那么一种精神,一种干劲,一种热情。这种做法既生动又实在,感人至深。易地安置老干部张兴汉同志说:“对比牺牲的战友,我们应该为党再作贡献,完成先烈的未竟事业,我要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做一些利民小事。”他在日常生活中为社区老年人量血压,帮人代购商品,代为咨询,日常清理楼道等等。
  (二)与退休工人和普通下岗职工比,挖掘老干部传统爱心
  组织老干部与退休工人和普通下岗职工比,知足常乐,调整心态。周家渡街道是个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存在着“三多”:一是退休工人多;二是下岗职工多;三是生活困难的多。在“三对比、三贡献”活动中,我们把社区内的现实情况逐一向老干部们进行分析阐明,通过摆谱,使老同志们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常乐。易地安置的老于部们说褥好,我们与上海本地的离休干部比,生活上是存在差距,但是与退休老同志比,与下岗职工比。我们不知比他们好多少倍。通过对比,我们真是满足了。搞“三对比”,不是单纯地在老干部中进行政治说教。丽是主动地通过实实在在的手段和措施帮助老干部排忧解难。如在各小区、各居委设立老干部工作站点,配备政治干事专门关照老干部们的各类需求,做到老干部有所求我们有所应,老干部有所需我们有所答,老干部有所急我们有所办,使老干部们在社区内生活得安心、安乐、安逸、安全,使老干部们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在进一步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中,我们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提高离休干部的护理费,每月为老于部检查身体,设立专职医生、定点检查、上门探视。还积极解决老干部的住房达标问题.仅2003年就出资金额17万多元。上南五村党总支为了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把32名离体干部分成8个块,分别由8个党支部负责,由专人联系。离体干部董代福是一个最直接的受益者,每次党总支接到董代福的电话后,居委总是给予积极及时的帮助,居委社区于事董全喜多次上门绐他家修理自来水、电灯等。我们还组织老干部深入社区访贫问苦,走访困难家庭,了解社区民意,民情。通过这些活动,老干部们主动和社区中的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帮困金额达到了8000余元.这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老干部们的高风亮节和崇高品质。我们街道王荣章等8位离休干部牵挂着云南边远地区贫困学生,每年向自己帮助的贫困学生寄去200到400元不等的学费。
  (三)组织老干部与改革开放前后个人、家庭生活比.挖掘老干部的传统精神
  组织老干部与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个人生活比,看到党和政府对离休干部的关心,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街道的老干部现在生活都基本满足了,离休费逐年增加。以易地老干部冯逢为例,已出原来改革开放前的80多元增到今天离体金1600多元,足足增长了20倍。有比较就有鉴别,大家感到很知足。离休干部王荣章体会最深,他说:“我家目前住房有四房二厅,家中电脑有5台(其中2台手提式),手机有1O部,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成果,所以我们应该知足了,想想老一辈,想想下岗在家的职工,想想享受低保的居民,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有什么怨言呢。”总之,通过对老干部们进行“三对比、三贡献”活动,老干部们心明了,气顺了。劲足了,大家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三、“三对比、三贡献”工作深化了社区老干部工作
  
  我们认为,要使离休干部社区高龄养老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有所创新,就要把“三对比”作为“三比对”,即:比我们对老干部的工作还有哪些不对位、比我们对老干部的工作还有哪些不落实、比我们对老干部的工作还有哪些不得力。通过这样的比对,就能使我们在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工作中更富有成效,更上一个台阶。我们的体会是:一是在组织网络建设上给予加强,街道专门成立了离体干部高龄养老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责任人担任组员,从组织上保证了这项工作的贯彻与落实;二是在制度、机制上给予保证,街道要求各居民区党组织作为老干部工作站点。并为每个离休干部配备1~2名志愿者,同时设立“三表”服务,即社区离休干部登记表、社区离休干部服务月报表和社区离休干部医疗保健周表,作为日常工作信息反馈,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工作考核范围;三是在政策上给予落实,为了扩大对离休干部的关心覆盖面,我们还对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主动承担他们高龄养老费用,并且纳入街道管理范围,这样使他们能与上海离休干部享有同等待遇,仅去年街道用于老干部生活补贴就达30多万元。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社区老干部工作水平,并在探索与完善中不断开创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陽光和暖春风爽,  千骑桃源巡花香。  一路欢歌一路笑,  万物争荣奔小康。
期刊
与友今来划小舟,  黔中勝境任邀游。  浆声阵阵橹声柔。    信步徘徊仙里景,  笙歌曲曲乐心头,  姑娘小伙亮歌喉。
期刊
为了让参加解放贵州和建设贵州的离退休同志实现老有所为所乐,健康长寿,1989年冬,省级机关成立了老年门球协会,经过多年不懈的工作,现已发展门球会员1000多人,建立老年门球队67个,培养训练裁判員、教练员近200人,其中二级以上裁判员50多人,修建门球场28块。为便于开展门球活动,已将上述67个队划分为11个片区,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在门球场上练球、赛球,吸收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月月都有片区和门协
期刊
鼓励老人多动脑 对于老人参与诸如电脑、象棋、外语等注重动脑的活动,美国家庭总是予以全力支持,并提供方便。這是因为,让老人多参加这类活动,不仅可丰富原本较为单调的晚年生活,而这类活动本身就是锻炼大脑的“体操”,长期坚持可有效预防大脑功能的衰退。甚至还能延缓或遏制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鼓励老人多说话 通常人们不喜欢老人“唠叨”。美国家庭却主张老人应多多说话,而且说话的对象还应不限于家人和朋友。此外在我
期刊
退休干部张如伦老人今年77岁,现居住湖南省株洲市月塘南路。早在1986年秋,因肺结核第三次住院,张如伦就产生了捐献自己遗体的念头,希望为医学界做点贡献。之后,张老在株洲奔波8年之久并多方联系接收单位,但一直未果。  2003午11月1日,张如伦老人致函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表明了自己要捐献遗体的遗愿。3天后张老拿到了个人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登记表三份,便满以为自己多年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可是
期刊
宜兴善卷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即已开发并闻名于世的著名旅游景点,当时还曾有人把它与法国里昂洞、比利时汉人洞并列为世界三大奇洞。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石灰岩溶洞,有的溶洞比如现在被人称过“天下第一洞”的贵州织金洞等洞,其奇特瑰丽已远远强过于称绝于过去所谓的“世界三大奇洞”。虽如此说,现今善卷洞仍应不失为大名远扬的著名旅游景观。  半个世纪前我曾在宜兴山区参加剿匪,我们连队驻地张渚、湖滏
期刊
鲁迅的烟瘾很大,吸烟的习惯很深,每天要抽卷烟五十支以上。即使在身体极差时,也决不戒烟,但也有例外。  一九一一年绍兴光复以后,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那时,学校有一个规矩:学生只有在休息时间才可以吸烟,别的时间不许抽烟,特别是上课时间是严格禁止抽烟的。鲁迅年青时就开始抽烟,已颇有烟瘾。有一次他无意中吸着香烟上了讲台。一个叫任文炳的学生大声地指出了他的错误:“讲堂内不准吸烟!”鲁迅
期刊
于奢靡之风渐盛之今日,节俭,已不再被一些人视为美德,在那些富骄、贵而奢的人眼里,家境清贫者节俭,被讥之为“穷酸”;家境富有者节俭,被讥之为“守财奴”;身居官位者节俭,被讥之为“傻帽”。“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世风如此,令人不禁想起司马光八百年前之叹。  对于经济拮据的人来说,节俭度日,多半缘于无奈,辛辛苦苦挣下那点钱,只够三餐茹素,想买二斤肉开开荤,都得咬几下牙关.下下狠心
期刊
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颇为自负,撰联日:“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某日,一老者携书来,苏东坡见书上竟有些字不识,遂愧改联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鞭策自己。苏东坡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几经贬谪,然而其诗文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其书其画也别具一格,自创新意。可见,不是当初有愧改联,怎能达到终生无愧的境界?  俗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知识的海洋,科技的天地,需知的东西太多了,
期刊
天下儿郎父母生,  怀胎十月已艰辛:  再加养育千般苦,  父母恩情似海深。    孩儿落地哭啼啼,  喂奶时常尿湿衣:  饱暖饥寒时在念,  怀中珠宝几曾离。    稍大读书进学堂,  爹娘接送两头忙;  一心望子成龙风,  茹苦含辛怎计量。    男女成年要完婚,  挑亲选戚更操心;  时兴聘礼皆昂贵,  家底清贫急煞人。    儿女栽培任务完,  可怜父母鬓如霜;  积劳成病凭谁诉,  历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