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七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到老成练达的“老教师”,教学路上可谓是喜忧参半,笑中带泪,一树百获,稇载而归。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以新课标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力求把高效课堂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让自己快乐成长。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对此,我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构建数学素质教育模型
  新课标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记得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只会根据教案照本宣读,上完课就等于完成任务。时间久了,发现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自己教得索然无味。通过向前辈学、与同辈谈,从实际出发,我发现数学课不能只把知识讲完就算完。应该要根据新课标,紧紧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展开。记得在执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课时,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朋友每次看到硬币都捡起来,别人问他为什么,小朋友回答“因为硬币上面有国徽”。进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了解到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爱护人民币的情感体验。数学,在数形之间也蕴藏着深刻的情感。每一节课都可以变成“有温度”的数学课。
  二、注重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追溯历史,数学最开始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观察和经验所得。发展到现代,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数学不仅存在于数学学科的内部,也更真切地存在于生活实际中、在实际教学中,“生活中的数学”往往被我们忽略。如何帮助学生了解、理解并且利用数学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首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巧设问题情境。例如,买东西的价格问题、上学距离的路程问题、搭配问题等等。上课前,我习惯问问学生:今天你发现了数学小问号藏在哪里?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处处皆数学,才有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其次,让数学回归生活、应用生活。数学很有用,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需要老师不断引导教育。学了新知识,我会尽量带孩子去实践一遍,经常布置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业。例如在学完“比和比例”,让学生估算从教学楼到操场的距离,有的学生说用步数计算,有的说找卷尺量。通过观察学校的地图比例尺,很快几计算出来了。最后,多创造一点乐趣。书本上的“数学广角”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教学板块,一定要利用好。除此之外,可以分享一些生活中有趣的数学,例如动物中的数学天才、缪勒莱耶错觉、数独知识等等;可以分享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分享学生自己的数学故事。
  三、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这要求我们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本质上是教育的平等,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进行私人订制。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学习特点进行私人订制学习目标,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其次,作业设计差异化,提高学习质量。在作业数量、难度、时间上下功夫,带入修炼武功秘籍的模式,不断升级打怪。既要注重作业的情景化、生活化、还要注重在解决问题中锻炼成长。三是,建立差异性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被“唯分数论”“唯高分论”的思想控制。忽略了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点,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这样更有利于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评价不能只重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才算是完整的一节课。还要注重师生间的双向评价,这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体现。
  综合起来看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着我的许多问题,有个再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精巧的教学环节设计,需要整体把握教学任务、以新课改为指导,以新颖性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等方面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意义;现状;举措;原则;教学环节;精巧设计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和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精巧设计教学环节
期刊
【摘 要】一节好课,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导入方法。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因此,我们应运用各种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尝试不同的导入手段,以期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导入;英语课;兴趣  As the saying goes good beginning is succe
期刊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本来就是环境创设的宗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具有重要价值,幼儿自己本身喜欢参与创设,而且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产生互动效应能促进幼儿身心积极发展。  本文中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概念可以总结为幼儿作为环境的主人,能在构建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环境的过程中自由地发表观点、参与决策、融入行动以及实现自己的利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具有认知离不开操作的特点,幼儿的认识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70年前提出教学美育的要求,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课,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发现说英语非常难。学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交流, 而当今口语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老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只有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节省许多的时间,也将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探讨了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提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还探讨了一些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改革和创新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即提高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视;创新传统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学习热情;合理制定语文教学大纲。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都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由于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以至于教师在制定相关教学计划中语文课程的边缘化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中
期刊
【摘 要】我认为高效课堂里的高效不是指老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会了多少知识,并能利用已会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多少。课堂的高效必须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能让学生学得好并快乐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努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精读课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集词汇识记、语法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等于一身,是英语教学的主战场。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词汇;略读;找读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
期刊
【摘 要】随著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是受传统教育以及相对落后封闭的影响,目前在乡镇小学语文教育中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下,严重束缚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创新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  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
期刊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不仅要学好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铸就美好人生。这就给我们教师如何教书、如何育人指明了方向。即我们教师不能只教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提高思想素质,如何做对社会有用的人。通常人们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只有在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