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生活走向统一还是对立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在深入批判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两种研究风格的同时,建构了一座新的方法论思想大厦。米尔斯的方法论思想的意义是双重的,即学术性的和道德性的。从学术上来说,米尔斯完整地给我们呈现了一套如何做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从道德上来说,米尔斯企图唤醒社会学者应有的价值关怀之情,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学术职责而直面当代社会的实质性问题[1]。
  关键词:学术;生活;治学之道;《社会学的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17-02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作为社会学入门读本,是社会学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原因就在于它不仅给我们解释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学方法论,更是为我们阐明了作为一个学者该有的学术态度与治学之道。
  一、再读《社会学的想象力》附录:论治学之道
  1.学术与生活。那些最有名的思想家并不把研究工作与日常生活相割裂,他们舍不得冷落任何一方面,以至于不能容忍这样的分割,并且要力图是二者相得益彰;选择做一名学者,既是选择了职业,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学术工作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持续不断审视它,解释它[2]。
  在米尔斯看来,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学术即生活,生活亦是学术。尤其是对社会科学的学者来说,个人在具体的生活中感知体验,在阅读中积累学术表达,并随时将此二者加以结合形成个人的学术档案,这种学术档案不仅仅是一般学术著作的读书笔记,更是个人在以后的思考、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依据。更新与维持一个学术档案,是治学之道的主要方法。
  2.研究目的的非现实性。研究主题与研究计划来自于自己的研究计划,然而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仅仅在为了某个研究项目或课题而申请经费时,才感到有必要制定“计划”;这些制定出来的计划大部分仅仅是为了申请到资金。一位从事实践的科学家应当定期回顾“我的问题与计划进展”,而不是设计纯属虚构的课题为谋取资金隐蔽意图,却不论上报课题意义和价值如何。
  在米尔斯看来,社会研究完全基于自己的兴趣,是一项从自我个人体验出发对学术的自我追求,并且这种追求不仅具有学术性还具有道德性,学者应该以此目的来进行研究与实践,那种研究计划与研究经费申请挂钩的行为是要不得的。因为在米尔斯眼中,学术经费从来不是一个制约社会学想象力的因素,也不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因素。
  尽管你不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资金从事许多正设计中的经验研究,但继续设计这些研究依然是必要的。一旦展开了一项经验研究,即使没有能够坚持到底,也仍然促使你以一种新的方式收集材料,而这些常常被证明与你正研究的问题有着无可置疑的相关。
  可见,在米尔斯心中,经验研究的目的不在于研究资料是否充足,甚至不在意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他所关注与在意的还是经验研究过程对研究者自我的“学术经验”的提升,这种研究过程是否可以促使研究者更新自我学术档案中的“问题、理论与方法”。
  3.社会学想象力何来?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激发出来,将所有的形象与事实联系在一起,并与之相辅相成呢?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我们最关切的一个问题。如何快捷迅速地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并用于生产实践,服务于生活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既然米尔斯指出社会学想象力之于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那么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得到则成为一个显化的问题。然而,米尔斯并没有直接回答,或许说没法真正回答这些问题,他只是给予了一些简单的技巧和一些基本情况。
  社会学的想象力体现为一个视角转化到另外一个视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这两个方面获得:首先,重组学术档案,合理拆分并加以分组,做交叉分类。其次,想象力的释放,有时可以通过颠倒你的比例(交叉分类中的各组成成分的比例)而获得成功。
  米尔斯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2],是建立在个人学术经验基础上的一个洞察社会的能力,这种心智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积累与重复,对自我学术档案的更新从而提升学术能力。任何试图跳过这个步骤而获得这种心智品质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学术生活与其他的生活形态不同,获得它的捷径只能来自于踏实与努力。
  二、审视当下社会:再论“治学之道”
  1.学术与生活。人是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3]。当学术变成工作,学者们的学术活动自然便会自动成为自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这点上讨论学术与生活到底是一致还是对立并无实质性意义,但是这并非说我们当下社会就是米尔斯所描述的那样,学者将自我生活经验与学术阅读加以融合,形成学术档案,成为研究主题的源泉。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并没有达致这种状态,米尔斯的时代也没有,要不然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也不会如此坎坷。
  与之不同的是,半世纪之前米尔斯所处时代,没有达致米尔斯的预期是因为大家的学术观点与习惯方式不同,说到底还是学术膨胀期一个相对良性的一个过程。但现在,我们没有达致这个状态,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我们对于学术观点的不认可,更多的是迫于现实压力。
  米尔斯论述学术与生活,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科学需要个人生活经验与学术训练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个人的研究计划与提升自我的学术能力,也正是基于此米尔斯构建了一个新的学术方法论大厦。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个人首先需要做的是满足作为一个生物体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生活体验,也就是常说的“生存需要”。先不提在改革开放初期,“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就连现在我们科研学者的生存状况也值得担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2013年部分高校教师收入情况调查显示,年薪在10万元以下的教师占比近一半,20万元以上的占比不足5%[4]。这种处境比比皆是,可想而知对于一个超过20年的教育培训的青年人拿着这个工资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如何生活?又是如何才可应对当下那种急躁的社会氛围——房子、车子和票子。当高教育得不到高回報,那么“读书无用论”就自然盛行。当学者的学术生活得不到日常生活的滋养,米尔斯那种学术准则便不能适应,更谈不上学术与生活的互补,试想一下,当我们每天需要面对房贷、学贷与婚贷的时候,如何才能安心思考我们个人生活与学术生活的互构,或许有,那么也是我们对于整个社会负面效应的不满。   2.研究的非现实性。这里需要澄清下米尔斯非目的性的含义,米尔斯所言并非所指完全无目的性,而是说研究需要从心出发,依照个人学术追求去进行研究,其他任何附着在研究上面的动机因素都将影响我们思考问题和研究的方向。实质上,米尔斯说的是对的。研究应该是自我创作的过程,是一种思维上的自我超越,如果仅将此作为牟利或者得名的工具,则显得物不尽其用。
  米尔斯作为具有学术追求的大家,将学术作为一种不可亵渎的神圣信念,值得理解与钦佩,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米尔斯著作的学者或多或少都会抱着这样一个对学术执着的心。但为什么现在依旧强调这一被认为是学术道德的规范?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对于信念执着的追求越来越少了。
  据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显示,在承担课题所得收入方面,2010年北京地区高校教授最低者为0元,最高者为560 000元[5]。在现实压力的逼迫下,课题申报直接影响个人收入与生活质量,那么面对研究计划的设计与课题的申报就不可能做到米尔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
  非现实这条假定在社会评价体系还建立在财富为本的社会中是一个很弱的假定。学术有尊严,工作很神圣,这样的一个良性“科研——生活”圈才能激发个人对于内心学术抱负的追求。
  3.社会学想象力何来?米尔斯说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体现的更多的是对社会学的执着追求。随着执着时间的积淀,给学者带来的是思维上的升华与学术上的飞跃。然而,就像上面提到的,现如今的社会,急躁是整个社会的特性,已经渗入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科研项目与个人生活水平挂钩,当学术成就与学术论文挂钩,当学术质量与高级别期刊挂钩,那么急躁就不可避免。
  按照米尔斯所言,社会学的想象力来自于长期的社会学思辨与训练,社会学思维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那么这种能力的来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时间的积淀。但是这需要时间,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生活的逼迫下,没有办法沉寂与积淀,有的只是探索获得社会学想象力的表现——“问题、理论方法”创新。所以,我们看到当下许多优秀的学术产出多集中于对于问题与方法的探讨,因为理论积淀没办法在短期内完成。然而,如果问题与方法的创新,得不到理论的配套升级,那么再高级的方法也只能是数字游戏,再深刻的问题也只能是试探研究。
  三、由统一到对立:被生活建构的学术
  米尔斯对其所处时代的学术氛围提出了猛烈的批评,他试图打破被生活垄断的学术路径,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论基础,希望对今后社会学乃至于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重新奠定基础。但他所没有预料到的是,学术与生活本该走向统一,但是到现在却在走向极端,有生活无学术的状态正在开始蔓延,至少米尔斯所期待的那种学术正走向边缘,学术经济开始萌芽,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开始退化到只求方法创新,而忽视理论追求。由原先所期待“学术即生活”的状态仿佛已经沦为“学术为了生活”的状态演进,到最后“为了生活放弃学术”则不难预知。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起,整个社会科学界正开始面向不可知论与怀疑论,一切皆为建构,无具体理论意涵是当下整个讨论的背景。追求实在主义的社会学已经随着社会学想象力的“修正”慢慢退化,此时呼吁回归米尔斯所言的学术态度与治学之道,正是对当下这种危机的反思,而要获得改变,不仅是需要呼吁学者们的回归,更是需要整个社会学氛围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得到一些价值观念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魏永峰.论《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方法论思想蕴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陈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富教授和穷教授的两极分化[EB/OL].[2016-01-05].http://www.
  longxin.swust.edu.cn/forum.php?mod=redirect&tid=7637&
  goto=lastpost.
  [5]周东旭.富教授与窮教授——大学教师的贫富差距[EB/OL].
  [2016-02-09].http://opinion.caixin.com/2014-09-10/10072
  6779.
其他文献
摘 要:“十三五”规划纲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历史时期,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做出安排。学习贯彻“十三五”规划纲要,需要首先认识“十三五”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决胜阶段;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03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在主体性原则、价值论原则、实践论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方面相契合,二者间存在着互动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价值引领、育人引领和行为引领作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在内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阵地、战斗堡垒和环境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互动张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凝练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三者一并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作为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价值取向。青年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代表,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应从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正确定位和积极行动等方面出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期刊
摘 要: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通过整合地方政府部门和事项,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而这与整体性治理的中心理念、组织结构、现实目标有着较高契合性。因此,选取广东顺德大部制这一地方典型改革为例,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深入分析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为地方政府未来改革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大部制下的整体性内部协同机制;职责整合机制;内
期刊
摘 要: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以独有的认识视角,理性分析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潜滋生长。新教伦理赋予经商逐利的伦理根源,为资本逐利本性提供了心理驱动和道德能量;入世禁欲精神及恪守天职的伦理生活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而成为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韦伯;宗教伦理;新教伦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
摘 要: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逻辑起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其内涵更加丰富,理论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现实中,表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民主自由的扩大、价值地位的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升级、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全面
期刊
摘 要:尽管存在种种不足,我国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科技防腐以统一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明确的信息公开制度和系统的电子招投标管理体制为基础,通过评标专家智能选用、评标过程电子监督和评标追踪监督等科技防腐措施探索了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的新机制。  关键词:科技防腐;公共资源;招投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5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对H村的实地调查,对H村28户32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本文描述了H村村民的收支状况并且分析了村民选择的消费方式。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了H村村民选择消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村民的自我认同机制对农民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村民的消费资源与他们的自我认同之间发生了断裂,进而导致村民的生活中充斥了焦虑与不安。  关键词:自我认同;消费方式;断裂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微信营销作为时下最热门的营销方式,逐步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营销方式。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小工艺品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亟须找出一条发展的新渠道。为此,我们把小工艺品的发展跟微信营销结合起来,从微信营销的优劣势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尝试探索出适合小工艺品发展的微信营销策略。  关键词:小工艺品;微信营销;微信  中图分类号:F4
期刊
摘 要:春秋时代,君臣伦理受到严重冲击,最极端的情形是弑君。在《左传》所载多起案例中,弑君者都面临一个选择困境:当君不君时,臣何以为臣?孔子主张有条件的、相对的君臣关系,面对君臣伦理失范的现实,他要求臣要臣,君要君,君臣各守自己的本分,以维持合作关系。孟子认为君的权力来源于天,却要通过民,据此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当君不君时,则君自动失去为君的资格,臣杀之则不为“弑君”,只是杀一个独夫民贼而已。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