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法和途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深刻又形象地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可不重视的意义。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培养出举止得体、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促进其终生发展。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知道《守则》《规范》,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中、衣来伸手。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小学生因知识浅簿,经验欠缺,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上”,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二、教师要率先垂范,更要足智多谋
不少教师总在埋怨学生习惯差,难纠正。反躬自问:我们教师了解他们成长中的心灵期待吗?我们的言行是否一致,能否经得起孩子纯真又细腻的审视吗?现实中不少学生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相当多的是家长没有将“第一任教师”的职责做到位,如果这些孩子到学校不能看到老师言行一致的教导和示范,那么道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空洞的,甚至是充满虚伪和欺骗的。结果当然是愈说愈反感,愈讲效果愈差。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板书“龙飞凤舞”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潦草的;板书“煞有介事”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是端正的。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護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敬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这位“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全部精神和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做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我个人认为,教师要征服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国王”,靠的是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其中高尚的人格最重要,将给学生留下一生的财富。健全学生人格,健全学生心理,教师学会做高尚的人,做充满智慧的人。
三、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
养成教育,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练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我们低年级要抓住关键期把养成的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失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我们可以进行评比活动,评出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卫生表现好的同学,站队、做操表现好的同学。让他们在评比的活动中去体验,去理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中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他们也会努力遵守纪律,希望被老师表扬,也成为榜样,让他们时时处处向榜样学习,带动这些学生。要发挥好班长、组长、小组长的带头和核心作用。充分利用晨会进行养成教育,并让学生经常反省,谈自己哪些行为符合常规要求,哪些行为违反常规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至初中阶段是形成性格的最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让学生好好学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他们学到的课本知识再多,他们的脑瓜再聪明,也很可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而前功尽弃,或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半废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是何等重要啊!
四、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但不能灰心。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五、克服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5+2=0”现象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当前常常会出现“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回家两天又还原”。部分家庭教育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在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学校作为孩子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教育;而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同步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如果脱节或某一方过分地滞后,孩子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道德的双重性。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而对待少年儿童,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与家族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学专家洛克说的“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润物细无声”,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人、为他们成才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成为他们发展中持久的发动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谆谆告诫全体教育者:“小学不但要培养小学生,而且同时培养小先生。这样的小学生才算是现代前进的小学。如果只教小孩读死书而不肯教人,那么,它只是一个小小书呆子或一个小小守知奴的制造厂。”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小先生”也是要求我们要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学到做人的道理吧!
参与文献:
[1]林格.决定孩子的十二个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寿.三国志···蜀书···先生传[M].中华书局,2006.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08.
[4]李镇西.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 漓江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沈海玲,女,大学本科,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学校一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法和途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深刻又形象地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可不重视的意义。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培养出举止得体、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促进其终生发展。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知道《守则》《规范》,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中、衣来伸手。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小学生因知识浅簿,经验欠缺,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上”,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二、教师要率先垂范,更要足智多谋
不少教师总在埋怨学生习惯差,难纠正。反躬自问:我们教师了解他们成长中的心灵期待吗?我们的言行是否一致,能否经得起孩子纯真又细腻的审视吗?现实中不少学生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相当多的是家长没有将“第一任教师”的职责做到位,如果这些孩子到学校不能看到老师言行一致的教导和示范,那么道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空洞的,甚至是充满虚伪和欺骗的。结果当然是愈说愈反感,愈讲效果愈差。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板书“龙飞凤舞”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潦草的;板书“煞有介事”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是端正的。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護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敬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这位“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全部精神和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做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我个人认为,教师要征服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国王”,靠的是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其中高尚的人格最重要,将给学生留下一生的财富。健全学生人格,健全学生心理,教师学会做高尚的人,做充满智慧的人。
三、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
养成教育,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练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我们低年级要抓住关键期把养成的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失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我们可以进行评比活动,评出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卫生表现好的同学,站队、做操表现好的同学。让他们在评比的活动中去体验,去理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中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他们也会努力遵守纪律,希望被老师表扬,也成为榜样,让他们时时处处向榜样学习,带动这些学生。要发挥好班长、组长、小组长的带头和核心作用。充分利用晨会进行养成教育,并让学生经常反省,谈自己哪些行为符合常规要求,哪些行为违反常规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至初中阶段是形成性格的最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让学生好好学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他们学到的课本知识再多,他们的脑瓜再聪明,也很可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而前功尽弃,或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半废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是何等重要啊!
四、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但不能灰心。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五、克服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5+2=0”现象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当前常常会出现“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回家两天又还原”。部分家庭教育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在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学校作为孩子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教育;而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同步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如果脱节或某一方过分地滞后,孩子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道德的双重性。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而对待少年儿童,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与家族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学专家洛克说的“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润物细无声”,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人、为他们成才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成为他们发展中持久的发动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谆谆告诫全体教育者:“小学不但要培养小学生,而且同时培养小先生。这样的小学生才算是现代前进的小学。如果只教小孩读死书而不肯教人,那么,它只是一个小小书呆子或一个小小守知奴的制造厂。”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小先生”也是要求我们要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学到做人的道理吧!
参与文献:
[1]林格.决定孩子的十二个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寿.三国志···蜀书···先生传[M].中华书局,2006.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08.
[4]李镇西.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 漓江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沈海玲,女,大学本科,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学校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