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职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oooo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普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方式,研究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地理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中职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文章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中职地理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增强中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职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新课程教学要求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全面的改善: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知识内容的灌输,教师过多地关注如何让学生接受自己所传授的内容,而不是引导他们去思考和钻研,这样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科学的理论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这一活动,实现教和学的统一。
  三、新课程理念下中职地理教学现状
  (一)地理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没有专门的地理教师,大多数是由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兼任地理教师,完成地理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系统的正规的教学能力和课程的教学经验,导致所传授的课程内容简单,不够深入,没有很好地传授本专业的重点内容,无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地理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没有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理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深入地去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
  (三)教学设备匮乏
  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很多中职院校没有完备的地理教学道具,地理仪器普遍缺乏,例如天球仪、二球仪、三球仪等道具。地理道具的缺乏,使得很多抽象的地理概念难以理解,影响了教学进程。同时,天文图、剖面图等专题型地图的不全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很多概念的理解。多媒体设备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多媒体设备的不全将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无法开展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四)课堂组织方式不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绪被打乱,条理也产生混乱,无法掌握一些知识。教师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没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讨论,对于一些地理知识的难点,也只是通过讲解一些例题来让学生理解和模仿,而缺少了对知识点的深入解读。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不断地回顾和巩固才能真正地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巩固,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容乐观。
  (五)教学评价方式不合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地理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广,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说到点子上,加上课时紧张,教师需要保证教学的进度,无法做到适当地点拨和指导,只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想法,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怀疑自己在该门学科中的学习能力,影响自己对该门学科学习的态度,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四、新课程理念下对中职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一)运用多种方式构建问题情境
  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去思考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地理知识。只有先提出问题,才有之后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如何去提出问题,即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地理、思考问题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运用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和成语、热点新闻、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书籍或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创设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施的夏季作息表和冬季作息表,先问学生是否已经开始午睡或者取消了午睡这一事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的昼夜长短变化。学生会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大家解释这一现象,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自传和公转给各个地区的人们带来的生活影响。问题情境的构建,可以直接引发学生对一些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比赛、角色扮演、合作研究、分组辩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觉和认识,把感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在一起。
  采取以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迎合了未成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创造的潜能。同时,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深化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开放性、创造性和相关理念,呼吁师生一起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三)重视情感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培养,重视情感教学。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地理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对一些地理知识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并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让他们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喜悦之情,实现寓教于乐。
  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用深情的语言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多媒體来播放和地理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获得心灵和情感的共鸣,以此来培育他们的情感,实现情感教学。
  五、结语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中职院校也不例外。中职地理教师应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概念,明白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当前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研究出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提高中职地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铭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28.
  [2]李芸菁.如何在中职地理课堂运用动态生成教学模式[J].才智,2016(05):12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地开展户外运动成为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只有把户外活动合理地融入幼儿教育当中,才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活泼和可爱,更有利于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运动;有效策略  一、引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合理开展幼儿园户外运动,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具体而言,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
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对西宁市南北两山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各类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软件对该工程进行系统研究规划,从而建立起生态建设管理的信息系统。
【摘要】在幼儿园管理中,如何解决教师团体进步更快、工作开展更好的问题是当前管理的重点。文章对该问题进行了詳细的分析,采取了幼儿园内营造和谐氛围,人性化处理突发问题,温暖教师内心,开展鼓励模式等措施,得到了教师团结、积极性强,把幼儿园里的工作落实好,教师工作轻松愉快、效率提高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和谐氛围;管理对策;减轻压力  幼儿园的管理重要的是人性化,它包括心灵的互通、情感的交融。尊重他人就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因而发展教育必须把教师作为先手棋,让其优先发展。文章探讨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教师发展;树立思想;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培育智慧  一、析因  近期,我市某乡村中心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平均成绩都明显低于全市的平均值。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方面有一定原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
近6年来,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IBS)5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治55例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8~56岁,平均53岁;病程6~8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