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关键词:全面归纳 突出重点 常用“五法”
[命题特点]
文言文中,尽管虚词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其使用频率高,且用法灵活多样,而成为高考的热点。高考对虚词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识记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求考生具备正确辨析其在文中用法的能力以及准确翻译的能力。
高考虚词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般把虚词在语境中的用法与课内句子中的虚词作比较,以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体现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2、题型大致有四种:(1)多数省市提供4组虚词,让考生两两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2)江苏曾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选出与示例用法相同的一项;(3)上海一直是比较四组虚词用法的异同;(4)近几年不少省市把虚词作为重要的采分点,在翻译题中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3、特别关注兼类词(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如“以、因、而、其、之、为”等在文中用法的考查,常见的复音虚词如“所以、以为”等也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复习指津]
一、系统复习18个虚词的用法。
1.分类梳理,全面归纳。虚词的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词有好几种用法。因此,有必要对考纲列出的18个虚词的用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可结合课文实例,分“词、词类、意义、例旬”几项进行系统的整理。另外,有些虚词在句中虽没有实在意义,但有着很强的语法功能,其用法同样不可忽视。考纲要求掌握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三种特殊句式有一半与18个虚词相关联,如“者”、“也”、“乃”、“为”、“则”可用来表判断,“于”、“为”用来表被动,“之”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作宾语常置于动词之前。只有认清这些虚词的语法作用,才能对文言语句作出准确的翻译。还有,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固定结构),如“是以”、“有以”、“无以”、“以为”、“何以”、“何如”、“奈何”、“所以”、“无乃”、“孰与”、“既而”等,由于用法特别,也会受到命题者关注,因而对它们的用法也必须作一个适当的小结。
2.突出重点,强化记忆。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很复杂的,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保证记忆效果。备考时可淡化常见的已知的用法的识记,强化次常用的未知的或不以为意的意义和用法的记忆。“其”作为代词的用法,已耳熟能详,不需再作记忆;但作为语气副词的用法,可能不太注意或印象不深,所以“大概”、“难道”、“还是”等意义应该成为记忆的重点。同理,“而”有“你,你的”、“如果,假使”的意思;“乎”可作词尾,相当于“地”;“乃”有“才”的意思;“若”可讲成“这样,如此”;“为”有“对、向、以为”的意思,有时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也”可用于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焉”可讲成“之”、“于之”;“以”有“在”“率领”“因为”“以致”的意思,有时通“已”;“因”有“通过、经由”的意思;“于”有时当“与”讲;“与”有“替”的意思,还有“结交”“归附”“援助”“赞许”等实词义;“则”有时译作“却”“就是”;“者”有时只起提顿作用,有时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等等。这些用法虽不是最常见的,但高考时有考查,所以应当烂熟于心。
二、掌握文言虚词题的解答方法。
正确解答文言虚词题,不仅需要我们朗诵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语感,识记其意义和用法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其意义和用法的本领。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方法,供复习时参考。
1.代入理解法。在选择题中,如果给出几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代入另外的句子中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相同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同。如比较“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和“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两句“其”的异同,我们将第二句的“那个”的意思,代入第一句理解,句子不通,可见两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原来,第一句的“其”并非指示代词,而是作人称代词“他的”讲。
2.句意分析法。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无论是做选择题还是翻译题,我们都可以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句意来理解、确认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如翻译“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两个句子,因为上句“罪细不容(罪轻的人不被宽容)”和下句“巨猾置不问(罪重的人放过而不去问罪)”语意相反,之间为转折关系,所以“乃”为转折连词,是“竟然、却”的意思。
3.词性统帅法。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着不同的词性和意义。如能把握其词性,就不难明确其含义。辨析时可以以词性统帅用法,作一点语法分析。如“作《师说》以贻之”和“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两句中的“以”字,前一个用在动词“贻”之前,表目的,作连词,可译为“用来”;后一个用在代词“足音”之前,与之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以”为介词,可译为“凭”。
4.句位分析法。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语法功能也不同,可以利用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分析它的词性、意义。例如虚词“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词或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吾其还也”。
5.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判断句的“者”“也”“乃”,被动句的“见”“于”“为所”,宾语前置的“之”,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抓住这些标志,就容易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辨析和翻译时要加以利用。如“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和“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两句的“所”,抓住第二句“为……所”这个标志,就很容易发现“所”是与“为”结合,表被动,与第一句作为“所”字结构的“所述”的“所”用法不同。
[能力检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伍子胥者,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楚平王使费无忌为少傅。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硅,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诏、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欲(以)客往赴秦军
D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今君(乃)亡赵走燕
答案:A(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余B分别为“那么、却”的意思,C分别为“把(拿)、率领”的意思,D分别为“于是(就)、竟然(却)”的意思。
(江苏姜堰二中)
[命题特点]
文言文中,尽管虚词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其使用频率高,且用法灵活多样,而成为高考的热点。高考对虚词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识记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求考生具备正确辨析其在文中用法的能力以及准确翻译的能力。
高考虚词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般把虚词在语境中的用法与课内句子中的虚词作比较,以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体现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2、题型大致有四种:(1)多数省市提供4组虚词,让考生两两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2)江苏曾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选出与示例用法相同的一项;(3)上海一直是比较四组虚词用法的异同;(4)近几年不少省市把虚词作为重要的采分点,在翻译题中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3、特别关注兼类词(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如“以、因、而、其、之、为”等在文中用法的考查,常见的复音虚词如“所以、以为”等也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复习指津]
一、系统复习18个虚词的用法。
1.分类梳理,全面归纳。虚词的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词有好几种用法。因此,有必要对考纲列出的18个虚词的用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可结合课文实例,分“词、词类、意义、例旬”几项进行系统的整理。另外,有些虚词在句中虽没有实在意义,但有着很强的语法功能,其用法同样不可忽视。考纲要求掌握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三种特殊句式有一半与18个虚词相关联,如“者”、“也”、“乃”、“为”、“则”可用来表判断,“于”、“为”用来表被动,“之”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作宾语常置于动词之前。只有认清这些虚词的语法作用,才能对文言语句作出准确的翻译。还有,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固定结构),如“是以”、“有以”、“无以”、“以为”、“何以”、“何如”、“奈何”、“所以”、“无乃”、“孰与”、“既而”等,由于用法特别,也会受到命题者关注,因而对它们的用法也必须作一个适当的小结。
2.突出重点,强化记忆。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很复杂的,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保证记忆效果。备考时可淡化常见的已知的用法的识记,强化次常用的未知的或不以为意的意义和用法的记忆。“其”作为代词的用法,已耳熟能详,不需再作记忆;但作为语气副词的用法,可能不太注意或印象不深,所以“大概”、“难道”、“还是”等意义应该成为记忆的重点。同理,“而”有“你,你的”、“如果,假使”的意思;“乎”可作词尾,相当于“地”;“乃”有“才”的意思;“若”可讲成“这样,如此”;“为”有“对、向、以为”的意思,有时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也”可用于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焉”可讲成“之”、“于之”;“以”有“在”“率领”“因为”“以致”的意思,有时通“已”;“因”有“通过、经由”的意思;“于”有时当“与”讲;“与”有“替”的意思,还有“结交”“归附”“援助”“赞许”等实词义;“则”有时译作“却”“就是”;“者”有时只起提顿作用,有时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等等。这些用法虽不是最常见的,但高考时有考查,所以应当烂熟于心。
二、掌握文言虚词题的解答方法。
正确解答文言虚词题,不仅需要我们朗诵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语感,识记其意义和用法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其意义和用法的本领。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方法,供复习时参考。
1.代入理解法。在选择题中,如果给出几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代入另外的句子中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相同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同。如比较“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和“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两句“其”的异同,我们将第二句的“那个”的意思,代入第一句理解,句子不通,可见两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原来,第一句的“其”并非指示代词,而是作人称代词“他的”讲。
2.句意分析法。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无论是做选择题还是翻译题,我们都可以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句意来理解、确认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如翻译“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两个句子,因为上句“罪细不容(罪轻的人不被宽容)”和下句“巨猾置不问(罪重的人放过而不去问罪)”语意相反,之间为转折关系,所以“乃”为转折连词,是“竟然、却”的意思。
3.词性统帅法。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着不同的词性和意义。如能把握其词性,就不难明确其含义。辨析时可以以词性统帅用法,作一点语法分析。如“作《师说》以贻之”和“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两句中的“以”字,前一个用在动词“贻”之前,表目的,作连词,可译为“用来”;后一个用在代词“足音”之前,与之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以”为介词,可译为“凭”。
4.句位分析法。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语法功能也不同,可以利用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分析它的词性、意义。例如虚词“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词或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吾其还也”。
5.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判断句的“者”“也”“乃”,被动句的“见”“于”“为所”,宾语前置的“之”,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抓住这些标志,就容易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辨析和翻译时要加以利用。如“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和“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两句的“所”,抓住第二句“为……所”这个标志,就很容易发现“所”是与“为”结合,表被动,与第一句作为“所”字结构的“所述”的“所”用法不同。
[能力检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伍子胥者,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楚平王使费无忌为少傅。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硅,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诏、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欲(以)客往赴秦军
D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今君(乃)亡赵走燕
答案:A(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余B分别为“那么、却”的意思,C分别为“把(拿)、率领”的意思,D分别为“于是(就)、竟然(却)”的意思。
(江苏姜堰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