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道病毒引起的555例手足口病门诊病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门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差异。

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门诊通过系统抽样纳入563例手足口病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PCR诊断,通过标准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和末梢血常规结果,并于就诊后2周和9周分别进行电话随访,追踪病例恢复情况。563例门诊手足口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555例(98.6%),其中男338例(60.9%),按肠道病毒血清型进行分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秩和检验用于组间比较。

结果

555例实验室确诊患儿年龄为24.2(16.4,41.3)月龄;共检测出244例柯萨奇病毒(CV)-A6,189例CV-A16,35例肠道病毒A71型(EV)-A71、14例CV-A10和73例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285例(51.4%)实验室确诊病例出现发热(≥37.5 ℃),其中CV-A6和CV-A10感染患儿发热比例[68.9%(168/244)和12/14]均分别高于CV-A16[31.7%(60/189),χ2=57.344、14.313,P均=0.000]、其他血清型[43.8%(32/73),χ2=15.101、8.242,P=0.000、0.004]和EV-A71[37.1%(13/35),χ2=13.506、9.441,P=0.000、0.002];CV-A6与CV-A10感染病例在发热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0.182)。359例(64.7%)患儿的口、手、足和臀部均出疹,EV-A71病例比例最高(74.3%, 26/35),CV-A16(73.5%,139/189)次之,其次为CV-A6(61.9%, 151/244),CV-A10(7/14)和其他血清型(49.3%, 36/73);CV-A6病例出现其他部位皮疹的比例为16.8%(41/244),CV-A16、EV-A71、CV-A10和其他血清型病例分别为8.5%(16/189)、5.7%(2/35)、1/14、6.8%(5/73)。全部555例确诊病例均未出现临床并发症。45.5%(179/393)患儿在发病后7.5(5.0,9.0)d出现脱皮,而且13.5%(53/393)在发病后31.0(18.0,33.5)d出现脱甲症,CV-A6脱皮发生率64.2%(95/148),脱甲发生率31.8%(47/148)均高于CV-A16[31.8%(49/154)和1.3%(2/154),χ2=33.601、52.482,P均=0.000]和其他肠道病毒病例[38.0%(19/50)和6.0%(3/50),χ2=10.236、12.988,P=0.001、0.000],CV-A6脱皮发生率高于CV-A10病例(2/11,χ2=9.386,P=0.002),脱甲发生率高于EV-A71病例[3.3%(1/30),χ2=11.088,P=0.001]。

结论

CV-A16、CV-A6、EV-A71、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门诊病例在发热、皮疹部位,病后脱皮、脱甲发生率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并于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4岁患儿共410例临床资料,男201例,女209例,按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n=42)和非急性肾损伤组(n=368)。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等人口学资料,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以及机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病门诊符合GINA2017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前瞻性收集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血清总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全血细胞分类计数等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分析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及气道炎症标志
本文报道1例在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中表现为全身皮肤剧烈疼痛的罕见呋喃唑酮不良反应,该患者在1年内反复治疗失败3次,均是正规的治疗方案,疗程14 d,第4次治疗采用阿莫西林与呋喃唑酮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第2天出现全身皮肤剧烈疼痛,经皮肤科医师确诊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呋喃唑酮引起全身皮肤剧烈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患者男,57岁,5个月前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行序贯式双肺移植术,本次入院前2天出现痰中带少量血丝,无发热,胸片示右上肺偏心空洞,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均阴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无效。入院后多次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肺穿刺活检病原学均回报铜绿假单胞菌,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后右上肺空洞逐渐吸收。
目的观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的破坏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通过ELISA方法检测30例CMV感染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2)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3)针吸细胞学观察颈部淋巴结细胞学,(4)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免疫细胞释放POX、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IL-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儿童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关系及其诊断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未经治疗的7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16例,年龄(11.8±2.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测,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左心室肥厚(LVH)作为亚临床心血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新生儿筛查在国内已普及,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的饮食治疗和营养管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共识根据儿童及孕妇患者的营养需求,提出不同年龄阶段的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营养干预策略以及各年龄段营养管理要点,旨在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期刊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儿童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与成人SLE有诸多相似之余,但病情往往更严重。羟氯喹是用于治疗SLE患者的基础用药之一,多个指南或共识提出所有SLE患儿均应接受羟氯喹治疗。本文将综述羟氯喹在儿童SLE中应用的情况,重点关注羟氯喹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期刊
1例主诉为"发热伴口腔疱疹5 d"的患儿发现肝功能损害和Pelger-Huёt细胞,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发现NBAS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变异位点为c.(7041_7043delTCT)和c.(3759delC),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杂合变异,此变异位点为新发现位点。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NBAS变异以c.(5741G>A)纯合变异为常见变异位点。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NBAS基因缺陷性疾
期刊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TRAPS)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个广东普宁家系4例TRAPS患儿及其家族中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和NK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表达水平;应用二代基因测序分析TNFRSF1A基因突变情况;通过Swiss-Model预测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