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性化管理
(一)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科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性主要就是人脑各种形式的心理——意识运动。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现实人性实质上就是他心理活动的种种表现,是以他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社会生活和个人努力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特征。现实人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表现为生理需要)、社会性(表现为人际交往、安全、自尊、价值等的需要)和主体性(表现为自主需要)。人性化管理——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它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人性化管理
学校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和利益,即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并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即主体性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管理方式。人性化,即指在学校管理中依照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实行“人性化”管理,让人文性的管理替代传统制度仅有的规范性,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人性化是感性与理性的结晶,是教育的基础,符合人性即是符合理性。当今社会,处处可见人性化的痕迹:人性化关怀,以人为本等等。可见人性化管理已经被普遍认同。
学校人性化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了。为什么要老话重提呢?一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新课程旨在建立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以此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尤其是校长本人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并且不断提升人性化管理的水平。二是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更是我们学校的主题。和谐校园的建设,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学校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是尊重人格的教育。教师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状态下才能激发工作热情,从而快乐地工作;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氛围中才能迸发学习激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意愿。
(三)学校人性化管理的原则
1.尊重与理解
(1)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行动一个平等感。
(2)要一视同仁,给教师心理一种公平感。
(3)注重情感交流,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
2.激励与约束
(1)情感激励,可以约束教师不良行为。
(2)目标激励。
(3)荣誉激励。
(4)信任激励。
3.严格与宽松
(1)宽严有度。
(2)奖罚分明。
(3)喜怒于心。
(四)人性化管理的不足之处
“人性化管理”,通常人们也常说成“管理人情化”,但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却常有将“人情化”理解成“讲人情”。管理者往往为了突现出自己管理的人性化特点,而走入人情化的误区,只表扬不批评,只奖励不惩戒,顾了面子,误了工作,顾了一小部分,伤了大部分的积极性,这样反而有失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降低管理效益。另外与下属的距离过近。造成他们过多的依赖感,执行力太差。很多管理者认为实施了较为宽松的管理就是人性化,其实,这也是一种变异的人情管理。制度一定要立,但制度的出发点不是监督、惩罚,而是激励与职工的培育。譬如说,给下属工作范围内一定的自由,这样激发职工的创造力与积极性,但需自由有度,当职工的自由冲突了制度时,那就立即叫停。
二、制度化管理
(一)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有的社会学家在组织领域研究制度化,把它作为组织变迁的一种方式;有的则侧重制度体系的完备。
(二)制度化的具体过程
1.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
2.制定规范。
3.建立机构。
(三)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学校管理。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契约性就是当事者双方都认可的意思,因而当确定了学校管理的规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都应该对规则有一种契约性的认可,即都认可这种管理规则。同时,这种被认可的规则也体现了责权利的对称性。按照这种大家所公认的契约性的规则,并且体现了责权利统一的规则来管理学校的模式,就是制度化管理模式。即以制度作为规则,而且制度所体现的规则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规则,同时也是体现责权利相对称的学校管理规则。
(四)制度化具有正功能与负功能
正功能为:
1.秩序功能。
2.控制功能。
3.强化组织功能。
负功能为:
1.僵化。
2.保守。
(五)制度化管理的不足
制度化管理是比较“残酷”的,让它与人性化管理相互结合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适当地“软化”一下也不好办,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适当地吸收一点人性化管理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学校管理模式。
三、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结合,二者相互补充,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强大作用
(一)人性化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
(二)人性化与制度化是当代学校管理的灵魂。
(三)人性化与制度化的结合。
人性化管理也必须和制度化管理相配合。人性化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之上。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时,绝不能抛弃制度化管理,要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实施单一的人性化管理,必须辅之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之间也存在矛盾,正如人在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但是药吃多了又会产生副作用使病情加重,甚至会死亡。药即可救人也可以伤人,而关键就是“药量”的把握,管理者就是医生,制度就是药物。高效的管理,不仅要靠制度(药物)來严格约束,更要靠管理者(医生)的量身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实施上更多的考虑了人的承受与理解程度,将人放在了首位,这样可以减少职工情绪的波动变化对工作造成的影响。
总之,作为领导者要善于总结好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要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模式,推陈出新,发挥管理的最高效益,做到既体现人性化,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又有制度规范,形成良好秩序。
(一)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科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性主要就是人脑各种形式的心理——意识运动。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现实人性实质上就是他心理活动的种种表现,是以他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社会生活和个人努力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特征。现实人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表现为生理需要)、社会性(表现为人际交往、安全、自尊、价值等的需要)和主体性(表现为自主需要)。人性化管理——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它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人性化管理
学校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和利益,即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并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即主体性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管理方式。人性化,即指在学校管理中依照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实行“人性化”管理,让人文性的管理替代传统制度仅有的规范性,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人性化是感性与理性的结晶,是教育的基础,符合人性即是符合理性。当今社会,处处可见人性化的痕迹:人性化关怀,以人为本等等。可见人性化管理已经被普遍认同。
学校人性化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了。为什么要老话重提呢?一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新课程旨在建立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以此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尤其是校长本人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并且不断提升人性化管理的水平。二是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更是我们学校的主题。和谐校园的建设,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学校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是尊重人格的教育。教师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状态下才能激发工作热情,从而快乐地工作;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氛围中才能迸发学习激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意愿。
(三)学校人性化管理的原则
1.尊重与理解
(1)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行动一个平等感。
(2)要一视同仁,给教师心理一种公平感。
(3)注重情感交流,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
2.激励与约束
(1)情感激励,可以约束教师不良行为。
(2)目标激励。
(3)荣誉激励。
(4)信任激励。
3.严格与宽松
(1)宽严有度。
(2)奖罚分明。
(3)喜怒于心。
(四)人性化管理的不足之处
“人性化管理”,通常人们也常说成“管理人情化”,但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却常有将“人情化”理解成“讲人情”。管理者往往为了突现出自己管理的人性化特点,而走入人情化的误区,只表扬不批评,只奖励不惩戒,顾了面子,误了工作,顾了一小部分,伤了大部分的积极性,这样反而有失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降低管理效益。另外与下属的距离过近。造成他们过多的依赖感,执行力太差。很多管理者认为实施了较为宽松的管理就是人性化,其实,这也是一种变异的人情管理。制度一定要立,但制度的出发点不是监督、惩罚,而是激励与职工的培育。譬如说,给下属工作范围内一定的自由,这样激发职工的创造力与积极性,但需自由有度,当职工的自由冲突了制度时,那就立即叫停。
二、制度化管理
(一)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有的社会学家在组织领域研究制度化,把它作为组织变迁的一种方式;有的则侧重制度体系的完备。
(二)制度化的具体过程
1.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
2.制定规范。
3.建立机构。
(三)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学校管理。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契约性就是当事者双方都认可的意思,因而当确定了学校管理的规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都应该对规则有一种契约性的认可,即都认可这种管理规则。同时,这种被认可的规则也体现了责权利的对称性。按照这种大家所公认的契约性的规则,并且体现了责权利统一的规则来管理学校的模式,就是制度化管理模式。即以制度作为规则,而且制度所体现的规则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规则,同时也是体现责权利相对称的学校管理规则。
(四)制度化具有正功能与负功能
正功能为:
1.秩序功能。
2.控制功能。
3.强化组织功能。
负功能为:
1.僵化。
2.保守。
(五)制度化管理的不足
制度化管理是比较“残酷”的,让它与人性化管理相互结合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适当地“软化”一下也不好办,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适当地吸收一点人性化管理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学校管理模式。
三、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结合,二者相互补充,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强大作用
(一)人性化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
(二)人性化与制度化是当代学校管理的灵魂。
(三)人性化与制度化的结合。
人性化管理也必须和制度化管理相配合。人性化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之上。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时,绝不能抛弃制度化管理,要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实施单一的人性化管理,必须辅之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之间也存在矛盾,正如人在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但是药吃多了又会产生副作用使病情加重,甚至会死亡。药即可救人也可以伤人,而关键就是“药量”的把握,管理者就是医生,制度就是药物。高效的管理,不仅要靠制度(药物)來严格约束,更要靠管理者(医生)的量身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实施上更多的考虑了人的承受与理解程度,将人放在了首位,这样可以减少职工情绪的波动变化对工作造成的影响。
总之,作为领导者要善于总结好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要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模式,推陈出新,发挥管理的最高效益,做到既体现人性化,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又有制度规范,形成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