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间凝聚力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传统节日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各民族一家亲的精神纽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节日日趋淡化,很多节日的庆祝活动简化,仪式感淡漠,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怎样过好节,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小学生们热衷于庆祝西方的某些节日,比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较少,小学生家庭中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长此以往令人担忧。
传统节日走亲访友,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互信,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展示了浓浓的亲情、乡情,传递情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让学生从小认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及习俗是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带动更多的人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节日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参与、不庆祝西方节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在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因此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本课程中,要引导小学生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構,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的挑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冲击较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外国人的节日,我国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思政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的青少年是文化的传承者,是建设中国的未来之才,通过学校教育,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孝道、爱国主义精神等传播出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优良品格与道德修养的塑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传统节日的内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说春节一议春节一过春节。开始上课时,我是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新年快乐》导入,让学生说说过春节的时间、风俗、哪些趣事以及春节中最喜欢的事情说一说,然后拿出课前的调查表,一起聊聊春节的时间、习俗以及各地不同的做法。接着,抛出问题: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盼望过年,你知道原因吗?在学生积极回答中,我们知道了所有人都很重视春节。春节是团圆,是祈福,是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跟同学们热热闹闹的吃一顿团圆饭,。从贴春联开始,让同学们自己上来贴贴对联;播放视频,了解对联的寓意和正确的贴法;将写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写对联的视频再现,让学生了解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贴好春联后,同学们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的名称写在黑板上,一起围坐,感受团圆。通过这节课,很多孩子知道了春节的来源,了解了中国年的意义,潜移默化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理解教材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多了解、多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留心搜集传统文化资料,加强相关知识储备。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加入节日习俗,风俗习惯等的介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引用一些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积累而来的文化精髓,饱含着前人的智慧。这些素材的引入,不仅能够调动起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针对传统节日设计不同的环节,将语文学科中古诗词以及儿歌融入到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或者活动的展开,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经典,弘扬传统美德,将传统文化浸润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并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感恩、诚信、自立、自强等重要品质,在生活中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在学习上做到与同龄人共同成长。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就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
作者简介:姓名:王玲玲 出生年月:1986年8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 :二级 研究方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间凝聚力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传统节日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各民族一家亲的精神纽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节日日趋淡化,很多节日的庆祝活动简化,仪式感淡漠,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怎样过好节,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小学生们热衷于庆祝西方的某些节日,比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较少,小学生家庭中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长此以往令人担忧。
传统节日走亲访友,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互信,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展示了浓浓的亲情、乡情,传递情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让学生从小认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及习俗是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带动更多的人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节日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参与、不庆祝西方节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在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因此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本课程中,要引导小学生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構,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的挑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冲击较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外国人的节日,我国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思政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的青少年是文化的传承者,是建设中国的未来之才,通过学校教育,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孝道、爱国主义精神等传播出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优良品格与道德修养的塑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传统节日的内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说春节一议春节一过春节。开始上课时,我是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新年快乐》导入,让学生说说过春节的时间、风俗、哪些趣事以及春节中最喜欢的事情说一说,然后拿出课前的调查表,一起聊聊春节的时间、习俗以及各地不同的做法。接着,抛出问题: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盼望过年,你知道原因吗?在学生积极回答中,我们知道了所有人都很重视春节。春节是团圆,是祈福,是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跟同学们热热闹闹的吃一顿团圆饭,。从贴春联开始,让同学们自己上来贴贴对联;播放视频,了解对联的寓意和正确的贴法;将写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写对联的视频再现,让学生了解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贴好春联后,同学们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的名称写在黑板上,一起围坐,感受团圆。通过这节课,很多孩子知道了春节的来源,了解了中国年的意义,潜移默化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理解教材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多了解、多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留心搜集传统文化资料,加强相关知识储备。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加入节日习俗,风俗习惯等的介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引用一些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积累而来的文化精髓,饱含着前人的智慧。这些素材的引入,不仅能够调动起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针对传统节日设计不同的环节,将语文学科中古诗词以及儿歌融入到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或者活动的展开,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经典,弘扬传统美德,将传统文化浸润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并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感恩、诚信、自立、自强等重要品质,在生活中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在学习上做到与同龄人共同成长。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就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
作者简介:姓名:王玲玲 出生年月:1986年8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 :二级 研究方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