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迁地:贵州黔东南从江县岜沙苗族村寨
变迁见证:
旷惠民 16年内10次深入芭沙。
变迁感言:
岜沙老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五个寨子形如一匹奔腾的骏马。老寨就是马背,其他四个新寨子就是马蹄。这匹骏马带领着岜沙儿女奔跑在历史的长河中。
上图:1989年拍摄的岜沙人家居住的老木屋。当时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住,生活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建一栋新房要饲养六头牛出售后购回一些材料,再用五年以上时间才能建好新房。
2004年以来岜沙每年新建十多栋新房。建一栋这样的木房需用资金三万余元。而这条穿村而过的公路的修建,也彻底改变了岜沙人的生活,影响着岜沙的未来。在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岜沙人面临了一场骤变,自然进程中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岜沙不再是一个被大山隔绝的贫穷落后的村落了。
Before
岜沙像一片绿叶静卧在崇山峻岭的深处,古朴的吊脚楼斜倚在山坡上。房前屋后到处是大树参天,蝉鸣鸟叫,站在公路上看两边的村寨,生满绿色青苔的房顶鳞次栉比。每家屋顶都没有烟囱,清晨缈缈的青烟从屋顶树皮中冒出,如同丝绒一样飘荡在大山里。
十月里的岜沙是收获的季节,满山披挂金色,寨子里一派秋收景像。林间的山路上走来一些身穿黑色土布服饰,肩担金色谷穗的赶路人。他们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衣,宽大的黑色直筒裤,头上四周剃光,绾着发髻,一副古人的装束打扮。进入岜沙苗寨,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蹈远古历程。寨子里随处可见女人们操纵木纺车织布纺线。对面山上收割后的农田里,女人们三五结对搭灶烧水印染土布。岜沙人不兴打谷,谷子熟了,就连禾杆带谷穗从田里割下来捆好挑回寨子,再一把把捆好晾到禾架上,等谷子晒干后再放进路旁自家粮仓里。在村间空地及山坡上,到处都是高大的木排,收割回的糯禾捆好挂在木排上,形成一排又一排金灿灿的禾浪,与浓绿的森林、古老的木房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秋收景色。男人们手持自制的禾刀在田里收割,拉过一把从根部一勒, 女人们在后头捆绑好整整齐齐地码成堆,孩子们在收割完的田中拾捡着遗漏的谷穗……岜沙人在崇山峻岭中开垦片片梯田,延续着族人古老的生活方式。
在岜沙人看来,生命的诞生与消亡只不过是人的灵魂与肉体的交替轮回。人死后亲人会在墓穴上栽上一棵小树,让它茁壮成长,亡人的灵魂就将以树的姿态、树的灵魂在世间继续存在。
After
1996年
由于媒体广泛介绍,前来旅游、采风、拍摄的人员几乎每月都有。外来的文化给这里人们的生活带来明显变化:村里已经可以看见有很多年轻人不再留“鬏鬏”即苗语叫“户棍”的传统发型,嘴里抽着烟卷,脚穿解放鞋。公路边的木房已经开成了小商店,店里的黑白电视正放着《西游记》,看电视的孩子们都能跟着节拍唱着主题歌,而我以前留宿过的吴老师一家已离开这里到别处发展去了。女人们的装束变化比男人要多:白色化纤内衣已经取代黑色土布内衣,胶鞋替代了赤脚,塑料水桶脸盆替代木制品。部分家庭购买了黑白电视机和缝纫机。拍照后人们都会说“把响”、“开钱”等方言。
2004年
我又去了一次岜沙,而这一次已经和上次比又有了巨大的变化。清晨6点多钟村子的大门就有人开始卖票了。村头空地上停满了在此过夜的车辆。爱好户外运动的游客在岜沙山野空地上支起了五颜六色的户外帐篷。每人20元的门票,30元的中餐,40元一晚的木屋消费水平已经缩短了和城市的差距。村里的路已经铺成水泥马路,各色的旅游商店一字摆开在马路两旁。高大的寨门,中英文的游览图让岜沙先辈数百年精心筑建充满神秘色彩的堡垒一览无余。开发旅游使村民每天不辞辛劳地来回穿梭于寨门与芦笙堂之间,寨子里组织了一支芦笙长枪表演队,枪就成了最吸引人的道具。
自从媒体把岜沙宣传成“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十大单身旅游最佳地”以后,表演队也跟着红火起来,民俗表演已经成了岜沙人创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在旅游旺季每天要演出七八场。登上一家餐馆的二楼看整个岜沙,我发现它有很多变化。以前公路边老寨人家已经拆迁了不少,现已修成了用于旅游供岜沙人表演民族舞蹈的迎宾广场。很多家庭房顶上都安装了电视接收锅,电线杆耸立在古老的木屋群中,而很多岜沙的男人和孩子也穿上了汉装。
2004年“十一”黄金周村里接待游客2700多人次,还有不少游客在岜沙安营扎帐。“十一”期间门票收入达到三万八千多元,表演队员人均收入接近300元。在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岜沙人面临了一场骤变,自然进程中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岜沙不再是一个被大山隔绝的贫穷落后的村落了。
2005年
我带上那些黑白照片去寻找脑海里泛黄的记忆,开始去寻找多年前曾经拍摄过的岜沙父老乡亲,王家寨远离岜沙公路,那里民俗民风保留得最好,人均收入也最低。1999年芦笙节上遇到的离公路较远的王家寨小伙子们已成为了岜沙历史上第一批高中生。他们每天来回步行14公里到县城中学读书。1994年拍摄的憨厚的王格金如今当上了岜沙村副队长,孩子在县里上初中,他负责管理村里的旅游,在节假日游客多时会用对讲机安排村民参加表演。
女人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岜沙的女人从小就要跟母亲学习绣花、纺线、织布、做衣、生儿育女。2005年12月岜沙历史上第一次有十多位女子到海南等地打工。春节回来后脱下传统服装,带领更多的姐妹走出山寨,迎接新的生活。如今更多的岜沙女子希望能找到外出打工机会,改变贫穷生活。
岜沙老人认为自己居住的五个寨子形如一匹奔腾的骏马,老寨就是马背,其他四个新寨子就是马蹄,这匹骏马带领着岜沙儿女奔跑在历史的长河中。“文革”期间政府计划321国道要从老寨中经过,当时很多老人不愿意公路破坏岜沙的风水宝地,认为公路的到来很容易让外人接近这里,怕给这片土地带来灾难。后来路还是修到了岜沙这匹骏马的马背上。也正是这条马路彻底改变了岜沙人的生活,影响着岜沙的未来。
岁月流逝,时光会改变一切,岜沙这片乐土和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也不例外。我看到并拍摄了岜沙古寨从外界不知到世人皆晓的过程。岜沙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得有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寨里都会有很多家庭建起新居,接待很多游客。岜沙人年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解决不断增加的游客们的吃住问题,他们不得不去砍伐更多树木来解决能源和住宿问题。岜沙周围远处的大山上已经很少看见大树了。
Attitude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迁徙之后,苗族人最终选择了远离平原的高山作为生息之地。这种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阻碍了苗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使苗族村寨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保留了很多古老的苗族生产生活方式。今天,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外力推动下,岜沙人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一些传统习俗开始变得流于形式,岜沙人也因此面临着更加迅猛的精神文化迁徙。
变迁见证:
旷惠民 16年内10次深入芭沙。
变迁感言:
岜沙老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五个寨子形如一匹奔腾的骏马。老寨就是马背,其他四个新寨子就是马蹄。这匹骏马带领着岜沙儿女奔跑在历史的长河中。
上图:1989年拍摄的岜沙人家居住的老木屋。当时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住,生活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建一栋新房要饲养六头牛出售后购回一些材料,再用五年以上时间才能建好新房。
2004年以来岜沙每年新建十多栋新房。建一栋这样的木房需用资金三万余元。而这条穿村而过的公路的修建,也彻底改变了岜沙人的生活,影响着岜沙的未来。在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岜沙人面临了一场骤变,自然进程中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岜沙不再是一个被大山隔绝的贫穷落后的村落了。
Before
岜沙像一片绿叶静卧在崇山峻岭的深处,古朴的吊脚楼斜倚在山坡上。房前屋后到处是大树参天,蝉鸣鸟叫,站在公路上看两边的村寨,生满绿色青苔的房顶鳞次栉比。每家屋顶都没有烟囱,清晨缈缈的青烟从屋顶树皮中冒出,如同丝绒一样飘荡在大山里。
十月里的岜沙是收获的季节,满山披挂金色,寨子里一派秋收景像。林间的山路上走来一些身穿黑色土布服饰,肩担金色谷穗的赶路人。他们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衣,宽大的黑色直筒裤,头上四周剃光,绾着发髻,一副古人的装束打扮。进入岜沙苗寨,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蹈远古历程。寨子里随处可见女人们操纵木纺车织布纺线。对面山上收割后的农田里,女人们三五结对搭灶烧水印染土布。岜沙人不兴打谷,谷子熟了,就连禾杆带谷穗从田里割下来捆好挑回寨子,再一把把捆好晾到禾架上,等谷子晒干后再放进路旁自家粮仓里。在村间空地及山坡上,到处都是高大的木排,收割回的糯禾捆好挂在木排上,形成一排又一排金灿灿的禾浪,与浓绿的森林、古老的木房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秋收景色。男人们手持自制的禾刀在田里收割,拉过一把从根部一勒, 女人们在后头捆绑好整整齐齐地码成堆,孩子们在收割完的田中拾捡着遗漏的谷穗……岜沙人在崇山峻岭中开垦片片梯田,延续着族人古老的生活方式。
在岜沙人看来,生命的诞生与消亡只不过是人的灵魂与肉体的交替轮回。人死后亲人会在墓穴上栽上一棵小树,让它茁壮成长,亡人的灵魂就将以树的姿态、树的灵魂在世间继续存在。
After
1996年
由于媒体广泛介绍,前来旅游、采风、拍摄的人员几乎每月都有。外来的文化给这里人们的生活带来明显变化:村里已经可以看见有很多年轻人不再留“鬏鬏”即苗语叫“户棍”的传统发型,嘴里抽着烟卷,脚穿解放鞋。公路边的木房已经开成了小商店,店里的黑白电视正放着《西游记》,看电视的孩子们都能跟着节拍唱着主题歌,而我以前留宿过的吴老师一家已离开这里到别处发展去了。女人们的装束变化比男人要多:白色化纤内衣已经取代黑色土布内衣,胶鞋替代了赤脚,塑料水桶脸盆替代木制品。部分家庭购买了黑白电视机和缝纫机。拍照后人们都会说“把响”、“开钱”等方言。
2004年
我又去了一次岜沙,而这一次已经和上次比又有了巨大的变化。清晨6点多钟村子的大门就有人开始卖票了。村头空地上停满了在此过夜的车辆。爱好户外运动的游客在岜沙山野空地上支起了五颜六色的户外帐篷。每人20元的门票,30元的中餐,40元一晚的木屋消费水平已经缩短了和城市的差距。村里的路已经铺成水泥马路,各色的旅游商店一字摆开在马路两旁。高大的寨门,中英文的游览图让岜沙先辈数百年精心筑建充满神秘色彩的堡垒一览无余。开发旅游使村民每天不辞辛劳地来回穿梭于寨门与芦笙堂之间,寨子里组织了一支芦笙长枪表演队,枪就成了最吸引人的道具。
自从媒体把岜沙宣传成“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十大单身旅游最佳地”以后,表演队也跟着红火起来,民俗表演已经成了岜沙人创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在旅游旺季每天要演出七八场。登上一家餐馆的二楼看整个岜沙,我发现它有很多变化。以前公路边老寨人家已经拆迁了不少,现已修成了用于旅游供岜沙人表演民族舞蹈的迎宾广场。很多家庭房顶上都安装了电视接收锅,电线杆耸立在古老的木屋群中,而很多岜沙的男人和孩子也穿上了汉装。
2004年“十一”黄金周村里接待游客2700多人次,还有不少游客在岜沙安营扎帐。“十一”期间门票收入达到三万八千多元,表演队员人均收入接近300元。在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岜沙人面临了一场骤变,自然进程中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岜沙不再是一个被大山隔绝的贫穷落后的村落了。
2005年
我带上那些黑白照片去寻找脑海里泛黄的记忆,开始去寻找多年前曾经拍摄过的岜沙父老乡亲,王家寨远离岜沙公路,那里民俗民风保留得最好,人均收入也最低。1999年芦笙节上遇到的离公路较远的王家寨小伙子们已成为了岜沙历史上第一批高中生。他们每天来回步行14公里到县城中学读书。1994年拍摄的憨厚的王格金如今当上了岜沙村副队长,孩子在县里上初中,他负责管理村里的旅游,在节假日游客多时会用对讲机安排村民参加表演。
女人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岜沙的女人从小就要跟母亲学习绣花、纺线、织布、做衣、生儿育女。2005年12月岜沙历史上第一次有十多位女子到海南等地打工。春节回来后脱下传统服装,带领更多的姐妹走出山寨,迎接新的生活。如今更多的岜沙女子希望能找到外出打工机会,改变贫穷生活。
岜沙老人认为自己居住的五个寨子形如一匹奔腾的骏马,老寨就是马背,其他四个新寨子就是马蹄,这匹骏马带领着岜沙儿女奔跑在历史的长河中。“文革”期间政府计划321国道要从老寨中经过,当时很多老人不愿意公路破坏岜沙的风水宝地,认为公路的到来很容易让外人接近这里,怕给这片土地带来灾难。后来路还是修到了岜沙这匹骏马的马背上。也正是这条马路彻底改变了岜沙人的生活,影响着岜沙的未来。
岁月流逝,时光会改变一切,岜沙这片乐土和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也不例外。我看到并拍摄了岜沙古寨从外界不知到世人皆晓的过程。岜沙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得有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寨里都会有很多家庭建起新居,接待很多游客。岜沙人年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解决不断增加的游客们的吃住问题,他们不得不去砍伐更多树木来解决能源和住宿问题。岜沙周围远处的大山上已经很少看见大树了。
Attitude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迁徙之后,苗族人最终选择了远离平原的高山作为生息之地。这种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阻碍了苗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使苗族村寨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保留了很多古老的苗族生产生活方式。今天,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外力推动下,岜沙人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一些传统习俗开始变得流于形式,岜沙人也因此面临着更加迅猛的精神文化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