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53(YAV2/TEZ//Ae.squarrosa 249)是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的双二倍体合成种,携带1个抗白粉病新基因,暂命名为Pm—M53,该基因对北京地区白粉病优势生理小种15号表现免疫抗性。本研究利用来源于杂交组合M53/宛7107的1个F2群体,在苗期采用白粉病15号小种(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接种,抗病反应型鉴定表明,抗感比例符合3:1,说明其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对部分F2植株的B株系的抗病鉴定进一步证明了F2鉴定的可靠性;利用AFLP和SSR标记技
其他文献
作者自1997年以来应用B型超声诊断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2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例1女,42岁.右乳房肿块及左乳头溢液3个月.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头无凹陷,乳房皮肤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较为常见,CT与MRI已成为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而二者的敏感性又有所差异.1材料与方法37例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8例,年龄26~67岁,平均47.6岁.临床表
采用近等基因系法及成熟种子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统的抗穗萌特性,并对普通小麦13个显性、半显性、隐性矮秆基因的抗穗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牵引时的最佳牵引力。材料与方法按患者体重的5%,10%,15%,20%,25%30%、40%的牵引力分别对5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牵引,同时摄取颈椎侧位片,并与牵引前X线片进行比较,寻找拉伸
2001和2002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分别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籼稻代表品种(品系)88个和122个为供试材料。抽穗期测定12个有关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力,成熟期测定产量、冠根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