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走上了“民主改革”的道路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ayxgfl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领土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和平原,有一马平川的天然牧场,南部是戈壁沙漠,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蒙古国主要城市里遍布俄式建筑、俄国汽车。但在乌兰巴托的一家文物店里,人们也会看到出售着很多的中国文物,有古代的,近代的,也有现代的。如清朝皇帝的画像、铸有孙中山头像的钱币等。
  黄家骙,前任中国驻蒙古特命全权大使,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学系蒙古语专业,是中国获得蒙古国政府“北极星”勋章的第一人。中蒙两国建交56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黄家骥先生(以下简称黄)。
  
  蒙古也有总统大选
  
  对外大传播:黄大使,您好!您在蒙古前前后后工作了近二十年,您觉得用“老蒙古”一词来形容您,贴切吗?
  黄:(笑)我1965年进入外交部,在蒙古国工作了二十年,这个词很合适啊,连蒙古国朋友都这么叫。
  对外大传播蒙古国是我们的近邻,国土面积比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大了约三分之一,据说从北京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坐飞机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请您大致描述一下蒙古国的历史。
  黄:1921年,在苏俄的支持下,蒙古牧人的儿子乔巴山等人带领蒙古人民党进行了一场革命,推翻了封建主的统治,在蒙古高原上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政府。1946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也宣布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
  从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在苏联的影响和支持下,蒙古开始渐渐通过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国民经济的公有化。随着苏联解体,蒙古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上了“民主改革”的道路。现在蒙古也有大选,大选时的气氛非常热烈,各个政党纷纷登场,竞相角逐议会席位,其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美国。
  
  蒙古国文盲比较少
  
  对外大传播:蒙古国的北面与俄罗斯为邻,据说,上世纪90年代时,在蒙古的城市里遍布俄式建筑,人们的穿着和饮食习惯也几乎很俄化。现在的蒙古国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有哪些变化?
  黄:经济上,由于蒙古国经济结构以畜牧业为主,比较单一,加上长期依赖外国援助,所以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进入了经济上的大萧条时期。那时,我们使馆的工作人员连吃的东西都要到国内采购。一直到1994年,蒙古经济才慢慢地回升,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了5.3%,2004年估计能达到6%。现在蒙古国也在搞市场经济,可以说市场是比较繁荣的,现在走进他们的商场,各国、各类的商品已经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了,韩国、日本、中国、西欧等地的商品都可以见到。而且他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水果、海鲜也比较受欢迎。总的来说,蒙古国现在是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了,特别是城市。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蒙古国的知识分子还是习惯穿着蒙古袍,但是现在一般都穿西服了。值得一提的还有蒙古国的手机,发展速度很快。
  另外,蒙古国国民总的受教育程度是很高的,文盲比较少,而且如果和蒙古人接触多了,我想你们也会对他们学习外语的能力感到惊讶的。他们的教学设施虽然有的比较破旧,但是教育很有一套章法,这是受俄罗斯影响的。不过,我认为他们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是应该加快的,蒙古的道路就不太好,这样,资源外运就比较困难了。咱们不是有个说法嘛:“要想富,先修路”。
  
  远亲不如近邻
  
  对外大传播:蒙古国的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有长达4670公里的边界线。仅听“蒙古”两个字,就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应该说,中蒙两国是远亲不如近邻吧。
  黄:是的,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有那么长接壤的边境线,双方的发展关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吧,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它的出海口在天津,就是由我们提供的。中国连续5年是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6年是对蒙古的最大投资国。中国的建筑、采矿部门对蒙古投资很多,蒙古的很多道路、桥梁都是中国建的。
  对外大传播:这样说来,我们两国还真是交情不浅呢!
  黄:是的,1960年,中蒙两国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四年后我们正式划定了边界,所以说,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是由来已久的。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双方的高层往来不断。特别是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蒙古,2004年7月,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访问中国,双方确立了睦邻互信合作伙伴关系,中蒙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你不宣传,人家怎么能知道你?
  
  对外大传播:现在国内有好多人对于蒙古国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内蒙古用的文字和蒙古国用的文字完全不同。您认为中国人对蒙古国情况知之甚少,原因何在?
  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跟你讲一件很可笑的事,当年我跟别人说我到蒙古去出差,别人就说“哦,你到内蒙古出差啊”。这一方面有咱们自己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蒙古国自己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到位的原因。你看,这也可以看出外宣工作多么重要了吧。我就跟蒙古国朋友提过意见,我说,你要搞宣传,多出点小册子啊,好好介绍蒙古国,这对你们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嘛。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说到这里,大使先生取出了一本《使馆商社》),这本书就全面地介绍了蒙古国的情况。像这样就很好啊,你不宣传,人家怎么能知道你,了解你呢?现在市场经济了,全球一体化了,要走出去才能发展自己。怎么走出去?走出去以后又怎么办?你得让别人认识你才能和你做朋友嘛,对不对?比如说吧,蒙古国的自然风光是很美的!这就可以好好宣传一下,以利于发展旅游嘛。
  对外大传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与蒙古国交往中起的作用是否更为重要?
  黄:至于内蒙古,我想说的是,中国领导人强调过,中国和蒙古国的关系首先就是内蒙古与蒙古国的关系。现在内蒙古与蒙古国每年都有高层峰会,2004年国庆后,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就访问了蒙古国。两地老百姓到对方探亲访友的人数也不少。而且双方在许多领域都有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地方,比如畜牧业,内外蒙古在牲畜品种改良等项目上的交流都大有潜力可挖。另外,每年到中国特别到内蒙古旅游的蒙古国人都很多,2004年更是达到了20万。所以,内蒙古在中蒙关系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形象地打一个比方,正像它办的那本杂志《彩虹》的名字一样,内蒙古如彩虹般的纽带一样,连接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对外大传播:双方是否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存在呢?听说蒙古国有的报纸曾经讲到,中国收回香港、澳门,解决了台湾问题以后,会把蒙古也 “收回去”。您对此怎么看呢?
  黄:作为一个大使,我觉得双方的政治互信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一层关系,经贸、文化交流就很难发展起来。你比如说,上世纪60年代,蒙古追随前苏联,搞了不少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报纸上也经常发表大量的反华文章,双方根本没有什么互信可言,在这样的前提下,怎么可能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呢?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了。2002年到蒙古国的中国公民就达到了10万人次,如今在乌兰巴托的大街上,你很容易就可以碰到中国人。毕竟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作为邻居,我们应该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但确实有那么一小撮人,在鼓吹什么中国会“统一”蒙古,那是别有用心的。我刚才讲了,我们两国友好关系由来已久,中国政府也多次表示,接受过去,面向未来,中国承认蒙古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蒙古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蒙古国政府和人民也应该看到中国的诚意,不要相信这种毫无根据的谬论。我们的立场不会变化,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蒙古也出现“中文热”
  
  对外大传播:您说得太好了!“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一句话就表现出了中国在世界上公正、务实、理性的大国形象。中国越来越强大了,我们外宣工作也正是要向世界“说明”这样的一个中国。您能谈一谈我们是如何对蒙古国“说明”中国的吗?
  黄:你说的对,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也使得我们的文化更有吸引力了。
  当年我在外文局翻译毛选时,主要是将这些书送给蒙古人,可是很多时候送不出去。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了,国家一天天繁荣富强起来,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蒙古出现了“中文热”,有很多学校都在教授中文。很多年轻人也都特别愿意学习汉语,除了正式的途径以外,他们中有很多人选择自费来中国留学,特别是到我国的内蒙古来留学。我们两国现在是互相承认学历的。
  我在任的时候,每年都会举办蒙古国在华留学人员的招待会,参加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他们到我们使馆全都是讲汉语的,并且和我们的使馆工作人员一起唱歌、表演,好不热闹。中国还和蒙古方面合作,举办了汉语奥林匹克竞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已经说明,中国文化在蒙古国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了。
  那么,在蒙古人主动来接触、了解我们的同时,这里也有一个我们如何对外宣传的问题。比如文化部发放了很多内容丰富多彩,很有感染力的宣传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主办的《彩虹》杂志,我觉得这个刊物办得特别好,而且这个宣传品在蒙古也是很受欢迎的,蒙古方面也主动向我们索取。当然在外宣方面,外文局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出版了很多有分量的好刊物。
  对外大传播您如何评价自己20年的驻蒙古国的大使生涯?
  黄:我们是为国家站岗放哨,也是为国家睦邻友好搭建桥梁。很感谢我的夫人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因为过去,家属没有办法随任的,我和夫人就长期两地分居,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这些外交官也有着无上的光荣,我给杨尚昆、江泽民、李鹏都当过翻译,可以说是很风光的(笑),只是挺遗憾没有给邓小平当翻译,因为那时候中蒙关系还不好嘛。
  总之,我前后在蒙古工作了20年,回顾这段光阴,我无怨无悔。我很骄傲自己为祖国的外交事业,为发展中蒙两国的友好关系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编:申宏磊 谭震
其他文献
编者按:《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
期刊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一般人都称“外文局”,这是一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外文出版发行机构,每年以20种语言文字出版向世界出版两千多种图书。   2004年本刊第二期“总编手记”栏目中,我们刊登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撰写的《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一文。文章刊登之后的三四个月中,在编辑部收到的信息反馈和读者调查表中,此文一直高居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前五名。作为从事外宣工作的记者,我们能够理解读
期刊
编者按:《中国外文局50年——回忆录》收录了王作民的《我所知道的杨承芳》一文,隔着那些印刷字体,我们能从那流畅、激扬的文字中触摸到作者对同事、对事业的深情。工作民于1949年参加国际新闻局工作,1984年从外文局离休,曾任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但这个简单的履历不足以涵盖她光彩照人的一生,正如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在给王作民的老战友张彦的复信中所言: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际,他们夫妇毅然决
期刊
英国伦敦亚洲博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2月3日—5日  展会地点:英国伦敦    2005年西班牙国际制冷展  展会日期:2005年2月23日—26日  展会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2005年纽约国际面料展  展会日期:2005年3月9日—11日  展会地点:美国纽约    2005国际面包糕点、糖果蜜饯巧克力及冰淇淋工业展览周  展会日期:2005年4月20日—24日  展会地点:法国巴黎
期刊
一潭湖水,一抔黄土,一口古井,一株老树,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但是其背后却隐含着深厚的文化沉积、历史渊源、名人胜迹、重大事件……  一个城市能不能成为国内外旅游者心目中的首选目的地,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一些物理条件外,能不能被旅游者所读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  旅游界盛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据说,克林顿访华时,中国官方向其推荐了杭州和桂林作为访华期间的候选游览城市。如何选择,克林顿一直犹豫不决。其随从参
期刊
众多的期刊为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但是众多杂志出版商的利益由谁来维护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有一个传播组织叫国际期刊出版物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eriodical Press——FIPP)。  国际期刊出版物联合会创立于1925年,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家和国际性的公共舆论,维护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杂志出
期刊
编者按:“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诸位专家学者撰写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对外传播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
期刊
所谓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制度。”②它之所以不是自然人,是因为它背后有一套制度在支撑着。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早在十多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两会”本来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但近二十年,外国媒体对中国“两会”给予了超乎以往的关注,进行了大量报道。他们希望通过中国“两会”来及时了解中国的最新政策变化发展。“两会”已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两会”召开之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作为1998年那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年轻的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对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进行了预测,并就
期刊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朝鲜无疑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度。而西方媒体更是出于“妖魔化”的目的,将朝鲜描述成一个“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的地方。2005 年10 月28日至30日,在随团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朝鲜期间,我有机会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亲身去了解这个曾经和我们“同生死,共患难”的邻邦,见证中朝两国间“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在飞往平壤的航班上    2005年10月25日,星期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