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应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寻目标,特别是在当今“减负增效”的号召之下,更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优效教学”应是在预计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且能爱学、乐学。那么,要实现“优效教学”的目标,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理解。
1 认真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解读教材是教学工作中首要的任务,其重要性勿容置疑。教师只有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研读,把握文本的精髓,深得文本之“三味”,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的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如五年级上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很长,没有必要什么都讲,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截取文中对当时的环境及哈尔威船长的描写部分组织学生反复品读,将课文中的这些精华段落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至于其它还有很多疑问,我们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放着无妨。比如,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海底?为什么一定要让女人先走等等,这些问题能讲则讲,如果不能讲也无所谓,学生长大后,自然会明白的。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有许多属于人文范畴的问题,需要学生对生活对人生以及对历史等有了理解之后才能明白,不一定非得现在就得弄懂。语文教育名家杨再隋教授曾经讲过:我们不可能让小学生真正理解“脉脉含情”,但等到他十八九岁时,不要解释也能理解。
2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正确深入解读文本后,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定或规范课堂师生行为的指南。设定教学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弄清楚一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将这一问题具体化,转换成可以评价的指标,还应当是关照了整篇课文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后再确定教学目标。如《生死攸关的烛光》的教学目标若设定为“学习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机智勇敢的品质”这样的目标就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也不强。若改为“通过学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这样的目标就更为具体,也容易操作。
“阅读教学提效从精选教学内容做起”。教师在教学前应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瞄准课文的重点、学生的疑点、思维的发散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精选出教学内容。精选出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正确无误,体现科学性;要反映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还应富有启发性或实际教育意义及培养价值。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3 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3.1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法,如果没有了教材内容,也就无所谓教学方法可言了。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体裁如记叙文的教学、说明文的教学、诗歌的教学方法各不同。即使同一体裁,如写人为主和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教学方法也会有不同。像说明文的教学就不宜过多运用朗读法,诗歌的教学就不宜过多运用讲授法。教学方法选择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避免那些花架子,千万不要用教学方法的展示冲淡了课文内容的学习。
3.2 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要学生欢迎和接受。有的内容,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就不必再直观的进行演示,只需联系一下学生生活实际即可。反之,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感性认识的课文,就不能只靠讲授,而要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形象地进行教学。
3.3 权衡自身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朗读功底好的教师,课堂可多用朗读法;善绘画的教师,课堂可适当运用绘画直观法。
由此可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4 合理安排程序,优化教学过程
阅读课堂教学中,程序的安排也很重要。程序安排得当,教学才会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否则,就会陷入混乱。教学程序的安排,应遵循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及学习语言的规律。比如,阅读教学必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序列,不能随意改变。但我认为教学中可以灵活合理化地采取变序的方式,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教学内容的变序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或教材结构来组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如教学《夜莺之歌》这篇课文可从“夜莺的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经过和结局如何?学生就会认真地从课文中找寻找答案,而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而含有直接点明中心的段落和语句的课文,阅读教学时就可找准文章的中心,直奔中心。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则可以直接抓住宇航员环游太空时发出感叹的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可爱”与“易碎”两个特点,抓住教学重点组织教学。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序列,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学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催生“优效课堂”。
1 认真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解读教材是教学工作中首要的任务,其重要性勿容置疑。教师只有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研读,把握文本的精髓,深得文本之“三味”,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的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如五年级上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很长,没有必要什么都讲,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截取文中对当时的环境及哈尔威船长的描写部分组织学生反复品读,将课文中的这些精华段落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至于其它还有很多疑问,我们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放着无妨。比如,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海底?为什么一定要让女人先走等等,这些问题能讲则讲,如果不能讲也无所谓,学生长大后,自然会明白的。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有许多属于人文范畴的问题,需要学生对生活对人生以及对历史等有了理解之后才能明白,不一定非得现在就得弄懂。语文教育名家杨再隋教授曾经讲过:我们不可能让小学生真正理解“脉脉含情”,但等到他十八九岁时,不要解释也能理解。
2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正确深入解读文本后,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定或规范课堂师生行为的指南。设定教学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弄清楚一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将这一问题具体化,转换成可以评价的指标,还应当是关照了整篇课文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后再确定教学目标。如《生死攸关的烛光》的教学目标若设定为“学习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机智勇敢的品质”这样的目标就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也不强。若改为“通过学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这样的目标就更为具体,也容易操作。
“阅读教学提效从精选教学内容做起”。教师在教学前应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瞄准课文的重点、学生的疑点、思维的发散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精选出教学内容。精选出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正确无误,体现科学性;要反映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还应富有启发性或实际教育意义及培养价值。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3 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3.1 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法,如果没有了教材内容,也就无所谓教学方法可言了。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体裁如记叙文的教学、说明文的教学、诗歌的教学方法各不同。即使同一体裁,如写人为主和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教学方法也会有不同。像说明文的教学就不宜过多运用朗读法,诗歌的教学就不宜过多运用讲授法。教学方法选择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避免那些花架子,千万不要用教学方法的展示冲淡了课文内容的学习。
3.2 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要学生欢迎和接受。有的内容,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就不必再直观的进行演示,只需联系一下学生生活实际即可。反之,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感性认识的课文,就不能只靠讲授,而要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形象地进行教学。
3.3 权衡自身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朗读功底好的教师,课堂可多用朗读法;善绘画的教师,课堂可适当运用绘画直观法。
由此可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4 合理安排程序,优化教学过程
阅读课堂教学中,程序的安排也很重要。程序安排得当,教学才会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否则,就会陷入混乱。教学程序的安排,应遵循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及学习语言的规律。比如,阅读教学必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序列,不能随意改变。但我认为教学中可以灵活合理化地采取变序的方式,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教学内容的变序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或教材结构来组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如教学《夜莺之歌》这篇课文可从“夜莺的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经过和结局如何?学生就会认真地从课文中找寻找答案,而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而含有直接点明中心的段落和语句的课文,阅读教学时就可找准文章的中心,直奔中心。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则可以直接抓住宇航员环游太空时发出感叹的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可爱”与“易碎”两个特点,抓住教学重点组织教学。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序列,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学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催生“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