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对教师培训实施发展性评价能够促进参训教师的发展。基于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分析教师培训中培训者、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方式等构成要素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探讨从培训的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的制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运用,到动态评估等方面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对培训质量的提升和培训目标的实现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国培计划;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27 — 02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门学校”教师培训项目是“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在云南省的实施就是要遴选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红河学院于2012年9月13日-9月27日进行了为期15天的“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国培计划”成效高低的关键在于培训的针对性和参训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认识培训系统各要素特点,将发展性评价运用于培训系统运行之中,探讨一种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主动参与培训的操作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参训教师投入培训的积极性,是能够不断促进参训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并不完全对立。发展性教师评价重视‘发展’,强调的是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重视‘奖惩’,强调的是手段。”〔1〕“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发展性评价就是以促进参训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是一种重过程和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评价,是参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从而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活动。本文基于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探析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思路。
一、基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培训者、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基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培训,要求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一)培训者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教师培训,需要经验丰富的一流的培训者的指导,而且指导的内容应该符合参训者发展的需求。红河学院的“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由一个培训团队完成,这一培训团队由省内外专家、一线高级教师和红河学院部分教授和副教授共17人组成。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有47名。根据培训前的调查统计,全部47名参训者都愿意参加此次培训,63.8%的参训者参加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他们迫切需要快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把工作搞上去。事实上,教师工作中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教师自己长年形成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已根深蒂固,一时较难发现或转变,这就得借助外力实现,这成为培训者与参训者合作的纽带。
培训前的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训者在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是“任教学科专业的知识”或“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见表1),在实际培训中,学生发展知识占3%,学科知识占18%,通识知识占12%。在培训前的“您最希望获得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一项调查显示,“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课堂教学话动的实施能力”及“教育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四种教育教学能力占的比重偏大(见表2),在实际培训中,教学设计占12%,教学实施占9%,教学研究占1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占3%,课堂管理占3%。这些表明,培训的内容基本迎合参训者的需求,利用发展性评价来帮助教师成长的操作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发展。
(二)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培训系统发展的动力,对参训者起着导向作用。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教师培训目标是立足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基础上的理论思考,具有发展性。“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目标定位是:在主题线索下深化参训学员对师德修养和专业理念的认识,提高师德的实践品质;深化参训学员对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知识等专业知识的认识,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促进专业化发展;提升参训学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培训学员在作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能力有切实的提高;提高参训学员教育教学经验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智慧。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边境县农村地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教师培训目标决定教师培训内容,“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模块。培训内容分为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两部分。理论培训主要采用课堂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内容上除了来自《“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内容外,还加入了富有“国门学校”特色的云南边境县(市)发展、云南边境国门学校现状和云南边境贸易概况等内容,这些内容侧重于一般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和修养。实践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实践交流与互评、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培训前关于“您最希望参加的培训方式有?(多选)”的调查显示,72.3%的参训者选择“实地参观考察”,51.1%选择“观摩研讨”,40.4%选择“专题讲座”,这表明培训的方式迎合多数参训者的需求,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
实施发展性评价,实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要求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从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的制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运用,到动态评估等方面都要体现以参训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参训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 (一)评价原则
一要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原则。通过编制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前和培训后调查问卷,通过任务驱动、方案执行、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以评价促进学员的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二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参训教师培训过程中反思与互动交流的态度,又重视学员培训结束时提交的教学实践作业的质量。
(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旨在提升参训教师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因此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评价方案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确定都应反映参训教师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应从多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参训教师。孤立或偏重评价某个维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参训教师能力的发展。
(三)评价方法
参训教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具有情境性的培训方法的实施。在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事先设计了一些问题要求参训者进行研讨,如怎样做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课堂设计?如何利用边疆民族地区地域资源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品德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方法在国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等11个问题。通过这种任务情境法的实施,可以初步评价参训教师对任务和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解决能力。
另外,在培训的实践环节,有专门教师组织参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交流。这一环节是有准备的,在培训前事先通知参训者准备一份较有水平的教学设计(电子版)。由于参训教师在教龄、兴趣倾向、能力结构等均存在差异,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相互评价,既可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也可看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增强培训的积极性。
(四)评价方式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参训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成为自身的评价者。参训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被动的被评价者,作为评价对象的同时,他应该成为自身的评价者,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参训教师以一种自我管理者的心态主动督促自己进步。
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评价为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即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除了由班主任对参训教师的听课态度、讨论交流的态度、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授课教师对参训教师在培训中学习态度、互动交流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主持教师对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完成的教学实践作业进行考核外,还加入了参训教师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尊重他们的评价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评价主体作用。参训教师在自我和互评的过程中,就会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信息,对其进行判断与思考,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考虑改进和提高的途径,这不但是对参训教师评价,而且对参训教师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动态评价
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只有短暂的15天时间,对培训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是一种静态评价的方法。由于短期内通过这种静态评价的方法很难反映培训的成效,所以对参训教师的评价应该加入动态评价的部分。动态评价就是“要将被培训人员放到培训的动态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和现在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价。”〔2〕因此,应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让参训教师所在学校领导、同事、学生一同参与到对参训教师的评价中,动态地对参训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参训教师所在单位应从制度上保证培训评价的效力作用,将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考评参训学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参训情况作出发展性的判断和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 考 文 献〕
〔1〕郑建华,王海.霞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9,(S1):87.
〔2〕宋燕.农村教师培训评价模式的构建〔J〕.中国培训,2010,(03):57.〔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国培计划;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27 — 02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门学校”教师培训项目是“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在云南省的实施就是要遴选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红河学院于2012年9月13日-9月27日进行了为期15天的“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国培计划”成效高低的关键在于培训的针对性和参训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认识培训系统各要素特点,将发展性评价运用于培训系统运行之中,探讨一种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主动参与培训的操作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参训教师投入培训的积极性,是能够不断促进参训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并不完全对立。发展性教师评价重视‘发展’,强调的是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重视‘奖惩’,强调的是手段。”〔1〕“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发展性评价就是以促进参训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是一种重过程和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评价,是参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从而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活动。本文基于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探析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思路。
一、基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培训者、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基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培训,要求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一)培训者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教师培训,需要经验丰富的一流的培训者的指导,而且指导的内容应该符合参训者发展的需求。红河学院的“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由一个培训团队完成,这一培训团队由省内外专家、一线高级教师和红河学院部分教授和副教授共17人组成。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有47名。根据培训前的调查统计,全部47名参训者都愿意参加此次培训,63.8%的参训者参加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他们迫切需要快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把工作搞上去。事实上,教师工作中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教师自己长年形成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已根深蒂固,一时较难发现或转变,这就得借助外力实现,这成为培训者与参训者合作的纽带。
培训前的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训者在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是“任教学科专业的知识”或“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见表1),在实际培训中,学生发展知识占3%,学科知识占18%,通识知识占12%。在培训前的“您最希望获得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一项调查显示,“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课堂教学话动的实施能力”及“教育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四种教育教学能力占的比重偏大(见表2),在实际培训中,教学设计占12%,教学实施占9%,教学研究占1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占3%,课堂管理占3%。这些表明,培训的内容基本迎合参训者的需求,利用发展性评价来帮助教师成长的操作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发展。
(二)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培训系统发展的动力,对参训者起着导向作用。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教师培训目标是立足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基础上的理论思考,具有发展性。“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目标定位是:在主题线索下深化参训学员对师德修养和专业理念的认识,提高师德的实践品质;深化参训学员对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知识等专业知识的认识,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促进专业化发展;提升参训学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培训学员在作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能力有切实的提高;提高参训学员教育教学经验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智慧。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边境县农村地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教师培训目标决定教师培训内容,“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模块。培训内容分为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两部分。理论培训主要采用课堂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内容上除了来自《“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内容外,还加入了富有“国门学校”特色的云南边境县(市)发展、云南边境国门学校现状和云南边境贸易概况等内容,这些内容侧重于一般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和修养。实践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实践交流与互评、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培训前关于“您最希望参加的培训方式有?(多选)”的调查显示,72.3%的参训者选择“实地参观考察”,51.1%选择“观摩研讨”,40.4%选择“专题讲座”,这表明培训的方式迎合多数参训者的需求,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
实施发展性评价,实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要求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从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的制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运用,到动态评估等方面都要体现以参训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参训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 (一)评价原则
一要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原则。通过编制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前和培训后调查问卷,通过任务驱动、方案执行、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以评价促进学员的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二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参训教师培训过程中反思与互动交流的态度,又重视学员培训结束时提交的教学实践作业的质量。
(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旨在提升参训教师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因此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评价方案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确定都应反映参训教师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应从多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参训教师。孤立或偏重评价某个维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参训教师能力的发展。
(三)评价方法
参训教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具有情境性的培训方法的实施。在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事先设计了一些问题要求参训者进行研讨,如怎样做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课堂设计?如何利用边疆民族地区地域资源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品德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方法在国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等11个问题。通过这种任务情境法的实施,可以初步评价参训教师对任务和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解决能力。
另外,在培训的实践环节,有专门教师组织参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交流。这一环节是有准备的,在培训前事先通知参训者准备一份较有水平的教学设计(电子版)。由于参训教师在教龄、兴趣倾向、能力结构等均存在差异,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相互评价,既可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也可看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增强培训的积极性。
(四)评价方式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参训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成为自身的评价者。参训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被动的被评价者,作为评价对象的同时,他应该成为自身的评价者,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参训教师以一种自我管理者的心态主动督促自己进步。
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评价为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即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除了由班主任对参训教师的听课态度、讨论交流的态度、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授课教师对参训教师在培训中学习态度、互动交流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主持教师对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完成的教学实践作业进行考核外,还加入了参训教师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尊重他们的评价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评价主体作用。参训教师在自我和互评的过程中,就会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信息,对其进行判断与思考,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考虑改进和提高的途径,这不但是对参训教师评价,而且对参训教师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动态评价
红河学院“国培计划(2012)”——“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只有短暂的15天时间,对培训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是一种静态评价的方法。由于短期内通过这种静态评价的方法很难反映培训的成效,所以对参训教师的评价应该加入动态评价的部分。动态评价就是“要将被培训人员放到培训的动态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和现在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价。”〔2〕因此,应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让参训教师所在学校领导、同事、学生一同参与到对参训教师的评价中,动态地对参训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参训教师所在单位应从制度上保证培训评价的效力作用,将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考评参训学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参训情况作出发展性的判断和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 考 文 献〕
〔1〕郑建华,王海.霞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9,(S1):87.
〔2〕宋燕.农村教师培训评价模式的构建〔J〕.中国培训,2010,(03):57.〔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