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抗菌产品应运而生。目前抗菌陶瓷制品通常为在釉料中添加抗菌剂,布施在砖坯表面以获得具有抗菌效果的陶瓷砖,由于抗菌剂容易团聚,在釉料中分散不均匀,导致制得的陶瓷砖抗菌持久性差,抗菌剂无法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的情况。本文就抗菌效果好的抗菌砖的生产工艺技术控制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同行在生产抗菌产品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配方;抗菌釉、耐酸碱性
1 引 言
目前,建筑陶瓷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花色的同时,更侧重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及技术含量,这些性能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从而强化产品的竞争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防止致病细菌对人体的侵害显得尤为迫切。作为人们生活居室中普遍应用到的瓷砖,总会有一些污染与细菌滋生的死角,尤其是家庭厨房、卫生间等场所,容易滋生细菌,陶瓷砖表面都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细针孔,瓷砖使用时间长了,细菌容易积累滋生甚至传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针对抗菌砖的生产,传统工艺通过直接添加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赋予陶瓷釉料抗菌功能,然而制备得到的陶瓷砖经常由于抗菌剂容易团聚,在釉料中分散不均匀,导致制得的陶瓷砖抗菌持久性差,抗菌剂无法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的情况。现对抗菌砖抗菌持久性以及釉面耐酸碱性能改善加以分析,通过配方及工艺参数的控制使得生产的产品抗菌效果最佳。
2抗菌砖生产工艺流程
坯体制备(通体)→坯体压制→淋底釉→喷墨印花→淋抗菌釉→烧成→抛光→打包成品
3 抗菌产品配方技术
3.1坯体配方
其配方组成:风化铝砂:36%,钾钠砂:30%,镁质土5%、黑泥10%、膨润土9%、磨边渣8%、抛光渣2%按以上配方配料加工球磨,并添加0.5%解胶剂、0.4%水玻璃、使用0.1%的PVA提高坯体的强度。
3.2 抗菌釉配方
原料包括成品釉>90%、煅烧氧化铝1%-2%、氧化锌2%-3%、抗菌剂2%-2.5%、三聚磷酸钠0.3%-0.4%、羧甲基纤维素钠0.1%-0.15%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1%-0.02%,其中成品釉含有高温助熔剂。
3.3 抗菌釉加工
按照抗菌釉料配方配比,在抗菌釉料中添加0.15%中粘羧甲基纤维素钠、0.01%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2%偏硅酸钠混合均匀后,加水球磨6h,球磨浆料pH为8.0,球磨温度为55℃,球磨浆料细度为一比重杯过325目筛,筛余为0.8%,流速为40s,制得抗菌陶瓷釉备用。
4 生产问题分析及解决技术
4.1 改善抗菌持久效果
产生原因:由于抗菌釉料的均匀性较差,抗菌剂在砖坯中分散不均匀,即使是使用不同的抗菌剂进行配合也难以达到优良的抗菌效果。通过在常规抗菌釉料中添加悬浮剂和解胶剂,悬浮剂采用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浮密度、粒径更大的抗菌剂,采用中粘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相配合控制釉料粘度,且控制其聚合度和添加量,使得抗菌剂能在抗菌釉中均匀分布,此外,通过釉层厚度的控制在0.2-0.4mm使得陶瓷砖面釉具有充足的抗菌剂数量,并通过限定陶瓷砖的平整度及抛光深度,让抗菌剂通过柔抛处理充分的显露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中微生物充分接触,进而产生良好的抗菌作用,具有高效杀菌抑菌效果以及稳定的可持续杀菌效果,抗菌效果比常规抗菌釉好。亦或是在抛光打蜡工序,添加一定比例的抗菌剂,使得产品抗菌效果好且持久。
4.2耐酸碱性能改善
提出一种釉料配方使得耐酸碱性能提高。影响耐酸碱性能主要在于配方中Si含量的多少。在抛釉配方中Si含量应适当提高,在保证Al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应降低助熔剂的含量。配方中采用NA-SR体系取代K-BA体系,通过添加氧化锶高温强助熔剂,将釉层气泡压在底部,避免气泡上浮抛后毛孔,解决耐酸碱性不达标的问题。
成品釉组分:Al2O3:11%-12% 、 SiO2:50%-55% 、 CaO :12%-13% 、ZnO:3%-4% MgO:3.5%-4.0% 、 K2O:0.3%-0.5% 、 Na2O:4.5%-5.0% 、 SrO:6%-7%
5结语
实践表明,影响抗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抗菌剂的添加方式、抗菌釉的加工过程控制以及釉层厚度抛削量,所以说精益求精炉火纯情的工藝控制才能让产品效果更佳。
关键词:配方;抗菌釉、耐酸碱性
1 引 言
目前,建筑陶瓷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花色的同时,更侧重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及技术含量,这些性能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从而强化产品的竞争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防止致病细菌对人体的侵害显得尤为迫切。作为人们生活居室中普遍应用到的瓷砖,总会有一些污染与细菌滋生的死角,尤其是家庭厨房、卫生间等场所,容易滋生细菌,陶瓷砖表面都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细针孔,瓷砖使用时间长了,细菌容易积累滋生甚至传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针对抗菌砖的生产,传统工艺通过直接添加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赋予陶瓷釉料抗菌功能,然而制备得到的陶瓷砖经常由于抗菌剂容易团聚,在釉料中分散不均匀,导致制得的陶瓷砖抗菌持久性差,抗菌剂无法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的情况。现对抗菌砖抗菌持久性以及釉面耐酸碱性能改善加以分析,通过配方及工艺参数的控制使得生产的产品抗菌效果最佳。
2抗菌砖生产工艺流程
坯体制备(通体)→坯体压制→淋底釉→喷墨印花→淋抗菌釉→烧成→抛光→打包成品
3 抗菌产品配方技术
3.1坯体配方
其配方组成:风化铝砂:36%,钾钠砂:30%,镁质土5%、黑泥10%、膨润土9%、磨边渣8%、抛光渣2%按以上配方配料加工球磨,并添加0.5%解胶剂、0.4%水玻璃、使用0.1%的PVA提高坯体的强度。
3.2 抗菌釉配方
原料包括成品釉>90%、煅烧氧化铝1%-2%、氧化锌2%-3%、抗菌剂2%-2.5%、三聚磷酸钠0.3%-0.4%、羧甲基纤维素钠0.1%-0.15%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1%-0.02%,其中成品釉含有高温助熔剂。
3.3 抗菌釉加工
按照抗菌釉料配方配比,在抗菌釉料中添加0.15%中粘羧甲基纤维素钠、0.01%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2%偏硅酸钠混合均匀后,加水球磨6h,球磨浆料pH为8.0,球磨温度为55℃,球磨浆料细度为一比重杯过325目筛,筛余为0.8%,流速为40s,制得抗菌陶瓷釉备用。
4 生产问题分析及解决技术
4.1 改善抗菌持久效果
产生原因:由于抗菌釉料的均匀性较差,抗菌剂在砖坯中分散不均匀,即使是使用不同的抗菌剂进行配合也难以达到优良的抗菌效果。通过在常规抗菌釉料中添加悬浮剂和解胶剂,悬浮剂采用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浮密度、粒径更大的抗菌剂,采用中粘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相配合控制釉料粘度,且控制其聚合度和添加量,使得抗菌剂能在抗菌釉中均匀分布,此外,通过釉层厚度的控制在0.2-0.4mm使得陶瓷砖面釉具有充足的抗菌剂数量,并通过限定陶瓷砖的平整度及抛光深度,让抗菌剂通过柔抛处理充分的显露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中微生物充分接触,进而产生良好的抗菌作用,具有高效杀菌抑菌效果以及稳定的可持续杀菌效果,抗菌效果比常规抗菌釉好。亦或是在抛光打蜡工序,添加一定比例的抗菌剂,使得产品抗菌效果好且持久。
4.2耐酸碱性能改善
提出一种釉料配方使得耐酸碱性能提高。影响耐酸碱性能主要在于配方中Si含量的多少。在抛釉配方中Si含量应适当提高,在保证Al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应降低助熔剂的含量。配方中采用NA-SR体系取代K-BA体系,通过添加氧化锶高温强助熔剂,将釉层气泡压在底部,避免气泡上浮抛后毛孔,解决耐酸碱性不达标的问题。
成品釉组分:Al2O3:11%-12% 、 SiO2:50%-55% 、 CaO :12%-13% 、ZnO:3%-4% MgO:3.5%-4.0% 、 K2O:0.3%-0.5% 、 Na2O:4.5%-5.0% 、 SrO:6%-7%
5结语
实践表明,影响抗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抗菌剂的添加方式、抗菌釉的加工过程控制以及釉层厚度抛削量,所以说精益求精炉火纯情的工藝控制才能让产品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