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铜鍑在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一般除用作烹饪炊具外,兼作盛食器,也是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器。2006年4月27日在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河湾村出土了一件形似高脚杯的大型青铜器_——青铜鍑,该铜鍑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铜鍑,它也是迄今在甘肃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匈奴统治武威时期,这里是匈奴休屠王的牧地,曾在这里修建了休屠城、姑臧城,该铜鍑当是这一时期的遗物,由此可见当时匈奴国力的强盛,在北方草原民族中其青铜铸造水平首屈一指,社会经济已相当发达。
[关键词]青铜鍑;虎形耳;匈奴;姑臧城
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走进全国各地的历史博物馆,总会在古代文化的展览室里,看到或多或少、大小不同、形制相异的青铜器。这些器物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2006年4月27日,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河湾村农民在推土时发现了一件大型青铜器——青铜鍑。该器物外形似一个放大的高脚杯,敛口,球形腹,圜底,小圈足。口沿下至肩部均匀分布着3个虎形耳,虎作站立状,长身直背,首尾下垂,圆圈形眼,∩形嘴,张口龇牙。老虎栩栩如生,眼睛、鼻子、嘴都清晰可见。下腹部对称分布有4个环形系,圈足上对称有3个圆形镂孔。铜鍑口径为87厘米、腹径109厘米、腹围342厘米、通高118厘米,其中底部喇叭形圈足高17厘米、直径38厘米,重150余公斤。见图1、图2
铜鍑外壁上有烟熏过的痕迹,鍑内壁有类似脂肪类的垢物,推测该鍑曾用来熬煮牛羊等牲畜的肉,从虎形耳和喇叭形圈足来看,该器操作时以吊链悬系,下腹近地处还可用石头支垫。
由于青铜器里外没有明显的文字和图案,出土时发现盖在巨型青铜器上的红色石块上似乎刻有“文字”,这让大家兴奋不已,这些石头上的“文字”给专家们带来了一丝希望。可是这些“文字”谁也看不懂,也曾一度引起社会的种种猜测,但经专家鉴定后认为,石头表面的“文字”是因为自然风化形成的图案,并非文字。这一青铜鍑是迄今在甘肃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铜鍑,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铸造的一种炊具,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青铜鍑,一般为双直立耳,球形腹,底部焊接一个喇叭形圈足,除用作烹饪炊具外,兼作盛食器,也可能是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器,曾在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广泛使用,是牧民生活中最重要的金属器皿,承载了他们既复杂又单纯的信仰。由于所处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它的形态变化很大,主要的特征却很稳定。各种式样或者不同安装方式的器耳加上各式的鍑体,再加上足。足有好多种,比如说有圈足、镂孔足或三足。还有一部分铜鍑没有足。这几个部分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不同式样的器耳。在该铜鍑的肩部装饰着写实风格的立体的虎形耳,这在中国已出土的铜鍑中实属罕见。(见图3)
该虎作站立状,长身直背,首尾下垂,圆圈形眼,∩形嘴,张口龇牙,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很多出土的青铜器上都以虎的形象作为装饰。除一般单纯的虎形外,常作虎食人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在著名的司母戊鼎的鼎耳部,有对称两虎,虎张口甩尾,虎口中间为一人头。甘肃庆阳出土过一件虎噬兽纹铜饰牌,1甘肃清水县刘坪也出土过一件战国时期的虎噬羊纹金饰片。2制作者利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虎食人、虎噬兽、虎噬羊的形象,更加突出了虎的威猛。
老虎一直以其斑斓的毛色,矫健的身形和凶猛的习性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成为人们趋吉避凶的祥瑞之物。虎的分布范围很广,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曾是虎的主要活动地区,因此诸多北方民族在文化艺术创作中常常会以虎为题材。虎常被塑造得勇猛张扬、体宽力壮,特别在一些虎兽搏斗纹中,虎总被塑造的狂野不羁,充满着蓬勃的力量感,野性气息十足,具有一种王者的风范。
在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商代晚期已产生了无圈足的鍑形器,带圈足的铜鍑至迟到了西周晚期已出现。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晚的铜鍑大致年代在公元8世纪中叶。在俄罗斯图瓦地区的艾梅尔雷格3号古墓群5号墓组1号墓中发现的一件双耳大镂孔圈足的铁鍑,这件鍑同唐代的铜镜以及开元通宝同出一墓,大致年代在公元8世纪中叶。唐以后带圈足的鍑就不见了,而是成了器形简单的圜底大锅,鍑彻底成为世俗的炊煮用具。3
因为铜鍑的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长,形式多样,现已发现的很多青铜鍑往往没有共存文物,所以很难为它们判断确切的年代。目前考古发掘表明,使用这些铜鍑的人基本上都是北方草原民族,早期铜鍑主要集中在新疆以西至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的草原地带,以及南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湖地区。
在青铜时代,中国以铸造各种大型的青铜容器并形成礼制而著称。青铜鍑应当是在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礼器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铜鍑铸造技术简单,携带方便,也满足了北方游牧民族表达他们信仰和进行艺术创造的要求,所以也得到了游牧民族的广泛接受。它们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也结合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删繁就简,创造出青铜鍑这一符合游牧文化需要的容器,作为生活祭祀的主要器物。铜鍑出现后,迅速在广阔的草原地带传播,各游牧民族相互学习铜鍑的制造技术,并相互区别,也正是这些草原民族开始了最早的东西方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成为最早的丝路萌芽,为后来汉唐丝路的正式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少数民族有很多,要介绍这件铜鍑就不得不提到曾经占据武威和整个河西走廊,势力空前强大的匈奴。
匈奴是第一支在欧亚大陆东段建立游牧帝国的民族,匈奴族兴起于漠北阴山一带,是一个“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因山谷为城郭,因水草为仓廪”的游牧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战国时期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在叙述匈奴的早期历史时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士能弯弓,尽为甲骑(骑兵),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把生产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单于庭下设有二十四个“万骑长”,“万骑长”下又设“千骑长”、“百骑长”,组织很严密,一遇战事就变成了军队。4秦二世元年(前209)匈奴首领头曼为其子冒顿所杀,冒顿继单于位后,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迅速强大起来,不断侵扰汉朝边境。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击败月氏,占领了整个河西。从此,河西成为匈奴人广阔的牧场。据《史记》、《汉书》记载,匈奴右方王将河西地区划分给浑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卢候王等七八个王。其中武威一带是休屠王的领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是发展农牧生产的理想之地。休屠王在今民勤县、凉州区交接地带的四坝乡三岔村筑有休屠城,作为王宫。姑臧城也是匈奴所筑。这两座城是武威历史上最古老的城。至今闻明中外的祁连山,据说是匈奴人命名的,意为“天山”。凉州城匈奴人称为盖臧城,汉人依其发音讹称为姑臧。据《河西旧事》记载:姑臧城,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南北长七里,东西宽三里,周长二十里。可见当时匈奴经济实力的强大。在武威张义乡出土的青铜鍑当为这一时期的遗物。匈奴统治武威时期,大力发展畜牧经济的同时,不断侵扰汉朝北部和西部边境。汉武帝时期,曾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人出陇西,进入河西,过焉支山(今永昌、山丹交界处),斩首九千级,获得了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深入祁连山,打通了整个河西走廊,浑邪王为了表示投汉的诚意,杀死休屠王,率部众四万余人渡黄河,归附汉朝。汉朝设“五属国”安置之,对归属者十分优待。由此,姑臧城犹存,但匈奴从此衰落,逐渐与汉族融合。
如此巨大的青铜鍑在国内发现的匈奴青铜器中尚属罕见,反映出了当时匈奴国力的强盛,在北方草原民族中其青铜铸造水平首屈一指,社会经济已相当发达。
[注释]
1李永平:《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出土文物及相关问题研究》,《文博》,2007年第4期,第14页。
2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现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第4~17页。
3郭物:《鍑中乾坤——青铜鍑与草原文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4《武威简史》,武威县志编纂委员会,1989年,第6~7页。
[关键词]青铜鍑;虎形耳;匈奴;姑臧城
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走进全国各地的历史博物馆,总会在古代文化的展览室里,看到或多或少、大小不同、形制相异的青铜器。这些器物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2006年4月27日,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河湾村农民在推土时发现了一件大型青铜器——青铜鍑。该器物外形似一个放大的高脚杯,敛口,球形腹,圜底,小圈足。口沿下至肩部均匀分布着3个虎形耳,虎作站立状,长身直背,首尾下垂,圆圈形眼,∩形嘴,张口龇牙。老虎栩栩如生,眼睛、鼻子、嘴都清晰可见。下腹部对称分布有4个环形系,圈足上对称有3个圆形镂孔。铜鍑口径为87厘米、腹径109厘米、腹围342厘米、通高118厘米,其中底部喇叭形圈足高17厘米、直径38厘米,重150余公斤。见图1、图2
铜鍑外壁上有烟熏过的痕迹,鍑内壁有类似脂肪类的垢物,推测该鍑曾用来熬煮牛羊等牲畜的肉,从虎形耳和喇叭形圈足来看,该器操作时以吊链悬系,下腹近地处还可用石头支垫。
由于青铜器里外没有明显的文字和图案,出土时发现盖在巨型青铜器上的红色石块上似乎刻有“文字”,这让大家兴奋不已,这些石头上的“文字”给专家们带来了一丝希望。可是这些“文字”谁也看不懂,也曾一度引起社会的种种猜测,但经专家鉴定后认为,石头表面的“文字”是因为自然风化形成的图案,并非文字。这一青铜鍑是迄今在甘肃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铜鍑,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铸造的一种炊具,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青铜鍑,一般为双直立耳,球形腹,底部焊接一个喇叭形圈足,除用作烹饪炊具外,兼作盛食器,也可能是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器,曾在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广泛使用,是牧民生活中最重要的金属器皿,承载了他们既复杂又单纯的信仰。由于所处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它的形态变化很大,主要的特征却很稳定。各种式样或者不同安装方式的器耳加上各式的鍑体,再加上足。足有好多种,比如说有圈足、镂孔足或三足。还有一部分铜鍑没有足。这几个部分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不同式样的器耳。在该铜鍑的肩部装饰着写实风格的立体的虎形耳,这在中国已出土的铜鍑中实属罕见。(见图3)
该虎作站立状,长身直背,首尾下垂,圆圈形眼,∩形嘴,张口龇牙,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很多出土的青铜器上都以虎的形象作为装饰。除一般单纯的虎形外,常作虎食人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在著名的司母戊鼎的鼎耳部,有对称两虎,虎张口甩尾,虎口中间为一人头。甘肃庆阳出土过一件虎噬兽纹铜饰牌,1甘肃清水县刘坪也出土过一件战国时期的虎噬羊纹金饰片。2制作者利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虎食人、虎噬兽、虎噬羊的形象,更加突出了虎的威猛。
老虎一直以其斑斓的毛色,矫健的身形和凶猛的习性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成为人们趋吉避凶的祥瑞之物。虎的分布范围很广,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曾是虎的主要活动地区,因此诸多北方民族在文化艺术创作中常常会以虎为题材。虎常被塑造得勇猛张扬、体宽力壮,特别在一些虎兽搏斗纹中,虎总被塑造的狂野不羁,充满着蓬勃的力量感,野性气息十足,具有一种王者的风范。
在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商代晚期已产生了无圈足的鍑形器,带圈足的铜鍑至迟到了西周晚期已出现。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晚的铜鍑大致年代在公元8世纪中叶。在俄罗斯图瓦地区的艾梅尔雷格3号古墓群5号墓组1号墓中发现的一件双耳大镂孔圈足的铁鍑,这件鍑同唐代的铜镜以及开元通宝同出一墓,大致年代在公元8世纪中叶。唐以后带圈足的鍑就不见了,而是成了器形简单的圜底大锅,鍑彻底成为世俗的炊煮用具。3
因为铜鍑的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长,形式多样,现已发现的很多青铜鍑往往没有共存文物,所以很难为它们判断确切的年代。目前考古发掘表明,使用这些铜鍑的人基本上都是北方草原民族,早期铜鍑主要集中在新疆以西至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的草原地带,以及南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湖地区。
在青铜时代,中国以铸造各种大型的青铜容器并形成礼制而著称。青铜鍑应当是在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礼器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铜鍑铸造技术简单,携带方便,也满足了北方游牧民族表达他们信仰和进行艺术创造的要求,所以也得到了游牧民族的广泛接受。它们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也结合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删繁就简,创造出青铜鍑这一符合游牧文化需要的容器,作为生活祭祀的主要器物。铜鍑出现后,迅速在广阔的草原地带传播,各游牧民族相互学习铜鍑的制造技术,并相互区别,也正是这些草原民族开始了最早的东西方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成为最早的丝路萌芽,为后来汉唐丝路的正式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少数民族有很多,要介绍这件铜鍑就不得不提到曾经占据武威和整个河西走廊,势力空前强大的匈奴。
匈奴是第一支在欧亚大陆东段建立游牧帝国的民族,匈奴族兴起于漠北阴山一带,是一个“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因山谷为城郭,因水草为仓廪”的游牧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战国时期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在叙述匈奴的早期历史时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士能弯弓,尽为甲骑(骑兵),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把生产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单于庭下设有二十四个“万骑长”,“万骑长”下又设“千骑长”、“百骑长”,组织很严密,一遇战事就变成了军队。4秦二世元年(前209)匈奴首领头曼为其子冒顿所杀,冒顿继单于位后,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迅速强大起来,不断侵扰汉朝边境。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击败月氏,占领了整个河西。从此,河西成为匈奴人广阔的牧场。据《史记》、《汉书》记载,匈奴右方王将河西地区划分给浑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卢候王等七八个王。其中武威一带是休屠王的领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是发展农牧生产的理想之地。休屠王在今民勤县、凉州区交接地带的四坝乡三岔村筑有休屠城,作为王宫。姑臧城也是匈奴所筑。这两座城是武威历史上最古老的城。至今闻明中外的祁连山,据说是匈奴人命名的,意为“天山”。凉州城匈奴人称为盖臧城,汉人依其发音讹称为姑臧。据《河西旧事》记载:姑臧城,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南北长七里,东西宽三里,周长二十里。可见当时匈奴经济实力的强大。在武威张义乡出土的青铜鍑当为这一时期的遗物。匈奴统治武威时期,大力发展畜牧经济的同时,不断侵扰汉朝北部和西部边境。汉武帝时期,曾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人出陇西,进入河西,过焉支山(今永昌、山丹交界处),斩首九千级,获得了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深入祁连山,打通了整个河西走廊,浑邪王为了表示投汉的诚意,杀死休屠王,率部众四万余人渡黄河,归附汉朝。汉朝设“五属国”安置之,对归属者十分优待。由此,姑臧城犹存,但匈奴从此衰落,逐渐与汉族融合。
如此巨大的青铜鍑在国内发现的匈奴青铜器中尚属罕见,反映出了当时匈奴国力的强盛,在北方草原民族中其青铜铸造水平首屈一指,社会经济已相当发达。
[注释]
1李永平:《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出土文物及相关问题研究》,《文博》,2007年第4期,第14页。
2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现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第4~17页。
3郭物:《鍑中乾坤——青铜鍑与草原文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4《武威简史》,武威县志编纂委员会,1989年,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