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是少女时,她们也曾驻足过多彩的城市;嫁为人妻后,她们也曾与丈夫一起在城里打拼;然而,当她们成为人母后,却不得不回到乡村。
离别,从最初的難过,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苏玲睡着了,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坐着。
这是春天的一个下午,医院人很多。可是她太累了,已经三天不曾合眼。风从走廊尽头刮过来,卷起她的头发,四十多岁的女人,已经有白发了。丈夫悄悄地走过来,给她披上一件衣裳,眼睛里泪花闪烁。
突如其来的危机
三天前,苏玲像往常一样做好早饭,可是却不见婆婆公公起来。她前去叫,却发现公公正在喂婆婆吃药。婆婆一向没病没灾的,一大早吃的哪门子药?苏玲吓了一跳。
她走到婆婆床前,一看,婆婆的双腿肿得像水桶一样,已经起不来床了,公公正在喂她吃自己平常吃的利尿片。苏玲扭头就往外跑,得赶紧去找医生呐!
村医正在吃饭,苏玲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几乎是硬夺着让他把碗放下来,“快去看看吧,俺娘的腿虚得老粗!”
村医也从来没见过肿得这般厉害的腿,他只说了一句:“赶紧送医院吧,虚到胸口就危险了!”
危险?生命危险!一听这话,苏玲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慌忙找人、找车,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塞进手提包,把婆婆送进了医院。
婆婆被推进了手术室。护士拿着手术单让苏玲签字,苏玲缠满胶布的手哆嗦着,写了好几下笔都没有出水,最后还是护士把笔给她扶正了,才歪歪扭扭地签上了。手术单上都说了什么,她没看,医生让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手术室的门关上了,苏玲扶着门框,心慌得厉害,觉得一张嘴心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她喃喃着:“俺娘一辈子没做过坏事,俺也没做过坏事,俺们一家都没做过坏事,一定没事的,一定没事的……”
手术做了四个多小时,苏玲就抱着手术室的门框站了四个多小时。这四个小时,就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麻醉剂的药力还没有散去,婆婆醒来看了她一眼,再次睡去。等再一次醒来,天已经黑了。她说饿,想喝点粥。
苏玲松开一直握着婆婆的手——老人家的手老动,很容易鼓针——拿着饭盒一口气跑到大街上,蹲在街角,呜呜大哭。
清冷的大街,痛哭的女人,让陌生的行人都忍不住揪心。
哭完了,苏玲打电话给远在天津打工的丈夫:“娘的腿不大好,住院了。现在没什么危险……”
一个人的奋斗
等丈夫回来,已经是三天以后。婆婆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她终于可以睡一会儿了。
她实在太累了,从来没这么累过!
苏玲今年43岁,是鲁西南一个小山村的一位普通妇女。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两个女儿一个读初中一个念小学,公婆已失去劳动能力,和她住在一起。
苏玲种了十余亩地。鲁西南一年两熟,地里的活儿赶得紧,麦收秋收时节,天不亮苏玲就得起床,先给孩子们做好饭,然后下地干活。等到日头东偏南一点,再回家给公婆做饭(孩子上学吃饭早,老人不习惯),吃完饭赶紧回到地里。紧打紧地干,才不至于落在季节后头。在地里刨食的人,庄稼就是命根子,错过了季节,任你把地伺候得再好,也结不出果实来。
有一年玉米长势特别好,棒槌一样的玉米齐刷刷的,看得人心生欢喜。可是,临收前的半个月,一连下了两场大雨,又刮了一场大风,一下子,玉米株都倒伏在了地里。倒伏的玉米没法用收割机收,只好一个一个地掰。掰完用三轮车运回家,再去砍玉米秸。晚上就在家剥玉米皮,剥好了运到房顶上去晾晒。
眼见别家的地都拾掇好了,就等着种麦子,自家的玉米还没掰完,麦子没法下种啊!苏玲急得嘴角起泡。她想找人来帮忙,可是各家都忙,谁能腾出时间来帮她呢?
直到有一天,剥出来的玉米已经堆满院子了,再不运到房顶上就会发霉。白天是没有时间的,晚饭后,苏玲咬了咬牙,拿着绳子和手电就上了房顶。公婆和孩子在地面上装筐,她就在房顶上拔。3米多高的房顶,她不知拔了多少筐,反正四五个小时后,七千多斤玉米就上了房顶。拔完最后一筐,玉米还没有倒,她身子一歪,就倒了下去。手上水泡早已顶着厚茧起来了,肩膀酸得就要使不上力,腿也软得站不住了。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站起来,又是一阵头晕眼花,她不由得蹲下去。可是,慢着,裤管怎么湿漉漉的?
——大姨妈提前十多天来了。
那是苏玲记忆中最悲催的一个秋天,因为过完那个秋天,她几乎遍体鳞伤,打那年落下了腰肩痛的毛病。稍有劳累,就得贴膏药缓解疼痛。
忙和累,苏玲不怕,她只怕老人或孩子生病。那种恐惧和无助,能击碎四十几年生命所构筑的所有坚强!
就像这次,农活重、苦,她没叫累,照顾孩子和老人,她没叫累,可是面对婆婆的病,她真的撑不住了,尤其是看见丈夫的那一刻,好像全身的力气一下子都被抽掉了。
在鲁西南,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有很多。她们不知道什么叫中年危机,不会把维生素E挤破了敷在脸上挽留青春。对她们来说,只要老少平安,只要丈夫年底能带回钱来,就是好日子。
半辈子的孤单
苏玲养了两条狗,很大,一顿能吃掉一盆面条。苏玲嫌它们食量大,经常说要将它们卖掉,可是又舍不得。其实也不敢。
白天的时候,两条狗被拴在狗窝旁边,晚上就将它们放开。或许是多年训成的习惯,它们一个趴在大门口,一个趴在堂屋门口,像两个尽忠职守的卫兵。狗已经成了她的亲人。
夜里,狗一叫,苏玲就会醒来,如果持续地叫,她就会开灯起床,拿手电往院子里照一照,当然手里拿根木棍是少不了的。放在15年前她不敢,那时候婆婆陪她睡,听见声音起床,婆婆拿着手电照,她就拿着木棍跟在后面。
苏玲用的牙缸还是结婚时买的,上面的囍字已经残缺不全了。倒是丈夫的那一只,还挺新。并排放在一起,不大像一对。象征着残缺的日子。婚后第一次分离,丈夫去青岛打工,说要带着它,省得买。苏玲不让,怕他弄坏了或弄丢了,说两只在一起多好啊。这只牙缸,丈夫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但是每隔几天,苏玲就会涮一涮。看见它们并排放着,心里就是安慰。 苏玲还有个习惯,晚上刷牙要对着镜子。这可以唤起新婚时俩人常对着镜子比“白胡子”的回忆。在镜子里,苏玲常常能看到丈夫的笑脸。
村头的广场上,常有同村的妇女去跳舞。开始,县妇联专门请了人来教,恰好苏玲在家,就被村妇代会主任生拉硬拽去了。苏玲学得很快,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之后再也没去过。有时候经过广场,看见老老少少随音乐起舞,她也会在边上站一会儿,但从不过去跳。因为那些跳舞的,都是丈夫在家的女人。她不能去跳,否则会让人觉着不守妇道。
一年到头,苏玲都做来料加工,编中国结、织垫子、串项链,有时候加工一件只挣几分钱。她不在乎,反正晚上也是闲着。累了,苏玲就会关起门来,按照记忆中的舞步跳一会儿,“就当舒展胳膊腿了,也复习一下步子别忘了”。她有一个美好的梦,在她的床头柜里,珍藏着一条项链,那是她做的第一条项链,没舍得卖。她想着哪天丈夫能亲手为她戴上,她就戴着这条项链为他跳一段舞。但她又觉得不现实,“都老夫老妻了”,太矫情。
唯一的娱乐是看电视,喜欢看爱情剧和家庭剧,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岳母的幸福生活》。但很少看,一是没时间,二是指不定哪个温暖镜头就会引出她的泪水,“被孩子们看到,不好”。
从最美丽的年华“两地分居”,到现在,已经孤单了半辈子。孤单,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可是,那绵绵不绝的思念和期盼啊!
永远有多遠
苏玲和丈夫订婚8年才结婚,那时候,他们每两三年能够见上一面。每次见面,丈夫都承诺,结婚后咱们就永远不分开了,苏玲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他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婚后第一年,夫妻双双出去打工。那是一段最甜蜜的日子,工作上,俩人都是“工人”,生活上夫唱妇随,苏玲有时还能吃到丈夫做的饭,那是那个时代青春年少里不曾想象的幸福。
可是,这种幸福很快便被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孩子的到来让苏玲无暇工作,城市生活的高成本逼迫她不得不回到老家。
往后的日子似乎再次回到婚前,唯一的进步在于,夫妻见面的次数上升到一年一次。每次,丈夫能在家呆半个月。那是一家人宝贵的团聚时刻,比过年更值得期待,更值得庆祝和珍惜。
能增加幸福的是,电话越来越方便。以前是固定电话的时候,丈夫只能晚上打才能确保有人接,老人、孩子都在身边,说不了一句悄悄话;后来手机普及了,苏玲能躲在任何地方接电话,可是话费太高,说不了两句就得挂,拣要紧的就得先说老人再说孩子;现在手机资费降低了,敢煲电话粥了,“又过了甜蜜蜜的年龄”,一句“什么都是你担着,多注意,别累着了”,就是丈夫最热烈的情话。就是这样一句话,说得苏玲眼圈发热、鼻头发酸。
丈夫回来的头一个月是苏玲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候,就像疲累的小学生终于盼到了星期五,周末不远了。她会把房子收拾了再收拾,把沾了头油的梳子刷得干干净净。还有丈夫的刮胡刀,也要摆到床头柜上,丈夫的拖鞋,要时不时地刷一刷。
最难过的是丈夫走前的倒计时,越想忘记记得越清楚。丈夫背起行囊远行了,一连几天,苏玲都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失魂落魄。这种感觉,随着留守年龄的增加而每年剧增。老了老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她也到了生病的年岁了,那丈夫呢?更是令她牵肠挂肚。
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苏玲不知道。孩子还小,公婆身体也不好,未来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如果不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那么,厮守的幸福遥遥无期。
什么时候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她不知道。
可以确定的是,夫妇就要见面了。苏玲又摆出了丈夫的刮胡刀,开始刷拖鞋了——
春节快到了。(文中人名和地名做了处理)
离别,从最初的難过,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苏玲睡着了,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坐着。
这是春天的一个下午,医院人很多。可是她太累了,已经三天不曾合眼。风从走廊尽头刮过来,卷起她的头发,四十多岁的女人,已经有白发了。丈夫悄悄地走过来,给她披上一件衣裳,眼睛里泪花闪烁。
突如其来的危机
三天前,苏玲像往常一样做好早饭,可是却不见婆婆公公起来。她前去叫,却发现公公正在喂婆婆吃药。婆婆一向没病没灾的,一大早吃的哪门子药?苏玲吓了一跳。
她走到婆婆床前,一看,婆婆的双腿肿得像水桶一样,已经起不来床了,公公正在喂她吃自己平常吃的利尿片。苏玲扭头就往外跑,得赶紧去找医生呐!
村医正在吃饭,苏玲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几乎是硬夺着让他把碗放下来,“快去看看吧,俺娘的腿虚得老粗!”
村医也从来没见过肿得这般厉害的腿,他只说了一句:“赶紧送医院吧,虚到胸口就危险了!”
危险?生命危险!一听这话,苏玲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慌忙找人、找车,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塞进手提包,把婆婆送进了医院。
婆婆被推进了手术室。护士拿着手术单让苏玲签字,苏玲缠满胶布的手哆嗦着,写了好几下笔都没有出水,最后还是护士把笔给她扶正了,才歪歪扭扭地签上了。手术单上都说了什么,她没看,医生让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手术室的门关上了,苏玲扶着门框,心慌得厉害,觉得一张嘴心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她喃喃着:“俺娘一辈子没做过坏事,俺也没做过坏事,俺们一家都没做过坏事,一定没事的,一定没事的……”
手术做了四个多小时,苏玲就抱着手术室的门框站了四个多小时。这四个小时,就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麻醉剂的药力还没有散去,婆婆醒来看了她一眼,再次睡去。等再一次醒来,天已经黑了。她说饿,想喝点粥。
苏玲松开一直握着婆婆的手——老人家的手老动,很容易鼓针——拿着饭盒一口气跑到大街上,蹲在街角,呜呜大哭。
清冷的大街,痛哭的女人,让陌生的行人都忍不住揪心。
哭完了,苏玲打电话给远在天津打工的丈夫:“娘的腿不大好,住院了。现在没什么危险……”
一个人的奋斗
等丈夫回来,已经是三天以后。婆婆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她终于可以睡一会儿了。
她实在太累了,从来没这么累过!
苏玲今年43岁,是鲁西南一个小山村的一位普通妇女。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两个女儿一个读初中一个念小学,公婆已失去劳动能力,和她住在一起。
苏玲种了十余亩地。鲁西南一年两熟,地里的活儿赶得紧,麦收秋收时节,天不亮苏玲就得起床,先给孩子们做好饭,然后下地干活。等到日头东偏南一点,再回家给公婆做饭(孩子上学吃饭早,老人不习惯),吃完饭赶紧回到地里。紧打紧地干,才不至于落在季节后头。在地里刨食的人,庄稼就是命根子,错过了季节,任你把地伺候得再好,也结不出果实来。
有一年玉米长势特别好,棒槌一样的玉米齐刷刷的,看得人心生欢喜。可是,临收前的半个月,一连下了两场大雨,又刮了一场大风,一下子,玉米株都倒伏在了地里。倒伏的玉米没法用收割机收,只好一个一个地掰。掰完用三轮车运回家,再去砍玉米秸。晚上就在家剥玉米皮,剥好了运到房顶上去晾晒。
眼见别家的地都拾掇好了,就等着种麦子,自家的玉米还没掰完,麦子没法下种啊!苏玲急得嘴角起泡。她想找人来帮忙,可是各家都忙,谁能腾出时间来帮她呢?
直到有一天,剥出来的玉米已经堆满院子了,再不运到房顶上就会发霉。白天是没有时间的,晚饭后,苏玲咬了咬牙,拿着绳子和手电就上了房顶。公婆和孩子在地面上装筐,她就在房顶上拔。3米多高的房顶,她不知拔了多少筐,反正四五个小时后,七千多斤玉米就上了房顶。拔完最后一筐,玉米还没有倒,她身子一歪,就倒了下去。手上水泡早已顶着厚茧起来了,肩膀酸得就要使不上力,腿也软得站不住了。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站起来,又是一阵头晕眼花,她不由得蹲下去。可是,慢着,裤管怎么湿漉漉的?
——大姨妈提前十多天来了。
那是苏玲记忆中最悲催的一个秋天,因为过完那个秋天,她几乎遍体鳞伤,打那年落下了腰肩痛的毛病。稍有劳累,就得贴膏药缓解疼痛。
忙和累,苏玲不怕,她只怕老人或孩子生病。那种恐惧和无助,能击碎四十几年生命所构筑的所有坚强!
就像这次,农活重、苦,她没叫累,照顾孩子和老人,她没叫累,可是面对婆婆的病,她真的撑不住了,尤其是看见丈夫的那一刻,好像全身的力气一下子都被抽掉了。
在鲁西南,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有很多。她们不知道什么叫中年危机,不会把维生素E挤破了敷在脸上挽留青春。对她们来说,只要老少平安,只要丈夫年底能带回钱来,就是好日子。
半辈子的孤单
苏玲养了两条狗,很大,一顿能吃掉一盆面条。苏玲嫌它们食量大,经常说要将它们卖掉,可是又舍不得。其实也不敢。
白天的时候,两条狗被拴在狗窝旁边,晚上就将它们放开。或许是多年训成的习惯,它们一个趴在大门口,一个趴在堂屋门口,像两个尽忠职守的卫兵。狗已经成了她的亲人。
夜里,狗一叫,苏玲就会醒来,如果持续地叫,她就会开灯起床,拿手电往院子里照一照,当然手里拿根木棍是少不了的。放在15年前她不敢,那时候婆婆陪她睡,听见声音起床,婆婆拿着手电照,她就拿着木棍跟在后面。
苏玲用的牙缸还是结婚时买的,上面的囍字已经残缺不全了。倒是丈夫的那一只,还挺新。并排放在一起,不大像一对。象征着残缺的日子。婚后第一次分离,丈夫去青岛打工,说要带着它,省得买。苏玲不让,怕他弄坏了或弄丢了,说两只在一起多好啊。这只牙缸,丈夫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但是每隔几天,苏玲就会涮一涮。看见它们并排放着,心里就是安慰。 苏玲还有个习惯,晚上刷牙要对着镜子。这可以唤起新婚时俩人常对着镜子比“白胡子”的回忆。在镜子里,苏玲常常能看到丈夫的笑脸。
村头的广场上,常有同村的妇女去跳舞。开始,县妇联专门请了人来教,恰好苏玲在家,就被村妇代会主任生拉硬拽去了。苏玲学得很快,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之后再也没去过。有时候经过广场,看见老老少少随音乐起舞,她也会在边上站一会儿,但从不过去跳。因为那些跳舞的,都是丈夫在家的女人。她不能去跳,否则会让人觉着不守妇道。
一年到头,苏玲都做来料加工,编中国结、织垫子、串项链,有时候加工一件只挣几分钱。她不在乎,反正晚上也是闲着。累了,苏玲就会关起门来,按照记忆中的舞步跳一会儿,“就当舒展胳膊腿了,也复习一下步子别忘了”。她有一个美好的梦,在她的床头柜里,珍藏着一条项链,那是她做的第一条项链,没舍得卖。她想着哪天丈夫能亲手为她戴上,她就戴着这条项链为他跳一段舞。但她又觉得不现实,“都老夫老妻了”,太矫情。
唯一的娱乐是看电视,喜欢看爱情剧和家庭剧,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岳母的幸福生活》。但很少看,一是没时间,二是指不定哪个温暖镜头就会引出她的泪水,“被孩子们看到,不好”。
从最美丽的年华“两地分居”,到现在,已经孤单了半辈子。孤单,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可是,那绵绵不绝的思念和期盼啊!
永远有多遠
苏玲和丈夫订婚8年才结婚,那时候,他们每两三年能够见上一面。每次见面,丈夫都承诺,结婚后咱们就永远不分开了,苏玲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他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婚后第一年,夫妻双双出去打工。那是一段最甜蜜的日子,工作上,俩人都是“工人”,生活上夫唱妇随,苏玲有时还能吃到丈夫做的饭,那是那个时代青春年少里不曾想象的幸福。
可是,这种幸福很快便被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孩子的到来让苏玲无暇工作,城市生活的高成本逼迫她不得不回到老家。
往后的日子似乎再次回到婚前,唯一的进步在于,夫妻见面的次数上升到一年一次。每次,丈夫能在家呆半个月。那是一家人宝贵的团聚时刻,比过年更值得期待,更值得庆祝和珍惜。
能增加幸福的是,电话越来越方便。以前是固定电话的时候,丈夫只能晚上打才能确保有人接,老人、孩子都在身边,说不了一句悄悄话;后来手机普及了,苏玲能躲在任何地方接电话,可是话费太高,说不了两句就得挂,拣要紧的就得先说老人再说孩子;现在手机资费降低了,敢煲电话粥了,“又过了甜蜜蜜的年龄”,一句“什么都是你担着,多注意,别累着了”,就是丈夫最热烈的情话。就是这样一句话,说得苏玲眼圈发热、鼻头发酸。
丈夫回来的头一个月是苏玲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候,就像疲累的小学生终于盼到了星期五,周末不远了。她会把房子收拾了再收拾,把沾了头油的梳子刷得干干净净。还有丈夫的刮胡刀,也要摆到床头柜上,丈夫的拖鞋,要时不时地刷一刷。
最难过的是丈夫走前的倒计时,越想忘记记得越清楚。丈夫背起行囊远行了,一连几天,苏玲都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失魂落魄。这种感觉,随着留守年龄的增加而每年剧增。老了老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她也到了生病的年岁了,那丈夫呢?更是令她牵肠挂肚。
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苏玲不知道。孩子还小,公婆身体也不好,未来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如果不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那么,厮守的幸福遥遥无期。
什么时候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她不知道。
可以确定的是,夫妇就要见面了。苏玲又摆出了丈夫的刮胡刀,开始刷拖鞋了——
春节快到了。(文中人名和地名做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