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5日-8日,一年一度的香港网球精英赛在维多利亚公园展开争夺。顶级球星倾力助阵、观众热情捧场,维多利亚公园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香港网球精英赛在仅有3600个座位的小球场中变出精彩纷呈的大花样来?
  
  迷你球场,人潮如织
  
  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最迷人之处,在于它既保持开放又尊重传统。新年伊始,去尖沙咀、铜锣湾打折季血拼,去港岛维多利亚公园看网球比赛已经成为香港乃至周边地区网球迷的传统。
  从港岛线天后站出来,五分钟路程就能走到维多利亚公园。早上,这里是附近市民晨运的好去处;入夜,这里却是情侣、游客漫步谈心的好场所。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这里又是人们聚会欢庆的重要地点。从中秋赏月到年宵花市,都吸引着无数市民的光临。每年的香港网球精英赛,亦在此举办。
  维多利亚公园建于1955年,是香港市区面积最大的公园。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在市中心能有这么大一片全天候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实属不易。平日公园里运动氛围就很浓厚,可以进行篮球、足球、游泳,甚至是赛车等比赛项目。在2011年香港网球精英赛举办期间,公园里汇集了成千上万从各地慕名而来的网球迷。
  香港也曾举办过职业比赛,早年的香港沙龙网球公开赛张德培、费雷罗等当时的当红球星都在维园留下过夺冠的足迹。然而随着职业网球赛事扩军、大陆网球市场崛起,弹丸之地的香港,凸显了硬件条件上的不足——今年12位球星参加的表演赛,就已经把维多利亚公园网球场占得密密麻麻了,因此近年香港从举办职业比赛转为举办表演赛不失为明智之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仅有3,600个座位的中心球场四周,紧密围绕着赛事的其他功能区域,如训练场、媒体中心、球迷广场等,十分钟内可以从赛场的一个角落步行到任何一个角落。比赛性质的变化并没有降低比赛的精彩程度,反而让每场比赛更显珍贵。每一场交锋都在球迷关注的球星之间进行,错过任何一场都会觉得遗憾。四天的赛制比起动辄一两周全面铺开的职业巡回赛更显紧凑,更适合讲求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香港。这不正好印证了“浓缩的才是精华”吗?也与香港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面积虽小却融汇世界文化。在比赛间隙的看台上,你能看到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金发碧眼的白人、皮肤黝黑的东南亚人一起侃球聊天、相谈甚欢;随处落座,耳边便交杂着粤语、英语、普通话、日语、法语,甚至还有热情的观众用俄语为俄罗斯队加油。
  
  袖珍赛事,大腕云集
  
  对于表演赛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比赛输赢,而是来者何人?重量级的球星能否出席是球迷和赞助商最为关注的。今年的香港网球精英赛延续了往年的球星策略,不仅有丹麦甜姐儿沃兹尼亚奇和俄罗斯姑娘兹沃娜列娃这两位当今WTA世界排名前两位球星加盟;还有大威、麦肯罗、埃德博格、卡费尔尼科夫等多届大满贯冠军得主助阵;再加上极具号召力的本土球星李娜和张玲、面容姣好的基里连科和身材性感的菲利普西斯,票房堪称爆满。
  事出必有因,香港精英赛能够经年不衰,每届都邀请到这么多顶尖球星从香港开始新赛季的征程,除了香港的城市魅力、赛事组委会与球员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外,丰厚的出场费也是心照不宣的秘密。赛事总监简德龙透露,和费德勒、纳达尔这样的天王巨星不同,女子选手的出场费要低一些,“每人不超过100万美元,这也是香港网球精英赛得以成功运行的关键。”因此我们所看到的香港网球精英赛是现役女球星搭配退役的男球星的阵容,这样的运作模式可谓一举两得,不仅控制了赛事成本,还能吸引到各个年龄层的球迷。
  出场费是吸引球星参赛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丹麦球后沃兹尼亚奇2007年第一次参加香港表演赛的时候,还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16岁新星。当时她替补库兹涅佐娃出场,与克里斯特尔斯搭档获得了女双冠军,这是沃兹尼亚奇将姣好的外表和扎实的球技第一次展示给香港观众。四年之后,沃兹尼亚奇已经一跃成为WTA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再次抵港她已经司职欧洲队队长。在赛前采访中,沃兹尼亚奇吐露心声,“香港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这里是我职业生涯起步的地方,我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也体现在俄罗斯队队长兹沃娜列娃身上,在香港精英赛上,她一偿与儿时偶像卡费尔尼科夫搭档的宿愿。兹娃说“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非常崇拜耶夫格尼。我还记得当年我当球童时为他递毛巾和球的情景,而现在,我能在香港和他搭档打比赛,这太神奇了。”是的,没有错,兹沃娜列娃是香港赛的老朋友了,去年她和莎娃联袂出战为俄罗斯队将冠军收入囊中,今年她则和基里莲科携手率俄罗斯队实现了卫冕。在本届比赛中,兹娃两单一双保持全胜,特别是在决赛中6-1、6-0横扫沃兹尼亚奇令人技惊四座。不过八卦成风的香港媒体更关注这位俄罗斯姑娘的场外生活。兹娃的教练团队——教练德米克尼和体能教练吉斯·舒梅克两位帅哥成了最热门的话题。香港东方日报打出大标题“教练物疗师两大俊男伴左右,施娃齐人之福甜在心”,再配上兹娃左右为难挑花了眼的图片,令人忍俊不禁。
  美洲队的队长大威廉姆斯也是香港精英赛的常客,基本上每届比赛都有份参与。今年大威伤愈复出,但状态欠佳,两场单打分别输给兹娃和李娜。但多次参赛令大威在香港人气颇高,有位小球迷甚至因为没有要到大威的签名而泪洒赛场。
  亚太队队长李娜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从侧面反映了香港精英赛的号召力,“郑洁和彭帅抢了我的名额,过去每年组委会都邀请她们,今年终于轮到我了。”香港精英赛作为澳网大戏的前哨,既能起到热身作用,又不至于太过激烈引发伤病,还能在比赛之余购物舒缓压力,的确是球员们开启新赛季的绝佳选择,难怪小将奥丁和猛女雷扎伊也乐意不远万里忍受长途飞行从美国和法国赴约,将维多利亚公园作为墨尔本公园的中转站。
  对于退役选手而言,则没有备战新赛季的压力。美国老将麦肯罗将火爆脾气和搞笑功底全都抖了出来。当连续出现失误时,他会装模作样地将球拍砸向地面,偶尔还会和裁判玩笑般地斗斗嘴。他模仿自己年少气盛时的举动着时讨好了现场球迷,场面极为热烈。后辈菲利普西斯也不甘示弱向观众耍宝,在被麦肯罗发了一记Aces之后,索性将球拍交给小球童,请其打下一分,惹得满堂喝彩。卡費尔尼科夫和埃德博格两位元老级选手则在决赛中为观众展示了精准的手感。两人不仅大斗网球截击和穿越,还经常放小球得分,卡费甚至还秀了一把回撤时胯下击球穿越对手的高难度技巧,令埃德博格放下球拍跨过球网顶礼膜拜。
  精彩的比赛之余,组委会非常贴心地为球星们准备了品港式早茶、拉怡和午炮、逛皇后像广场等环节来了解香港人的生活;还为小球迷们开设了顶级球星课堂,让小朋友们可以得到球星们的指导。
  在快节奏的香港,四天的网球精英赛很快就过去。留给球迷的,除了精彩的比赛,球星的倩影,还有对2012年的期许。明年的维多利亚公园,谁将率队出征,谁将笑傲香江,让我们在等待中揭晓答案。
其他文献
2004年爆冷加冕全英俱乐部女王,让拥有靓丽外形的莎拉波娃一夕爆红。时尚杂志和品牌纷纷找上门来,期望能够借助其名气顺水推舟;莎娃虽然并非天生的时尚达人,但在“名利场”中辗转奔徙了五载之久的她,已逐渐从—位青涩的邻家少女,成长为深受评论界青睐的时尚宠儿,让我们—起来回顾一下她的蜕变之路。  1 日期:2005年8月  事件:豪雅手表签约发布会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当时我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挑选
期刊
如果生的是俩男孩,爸爸王建会让孩子们延续他的绿茵情结,到足球场上去驰骋。上天给他的是两个宝贝女儿,王建寻思着女孩子学哪些特长将来会受用呢?五年前的一天,王建带着两个女儿到北京海淀体育场溜达了一圈,那里的运动项目一应俱全:游泳、健美、乒乓球、羽毛球……他们的脚步最终停留在了网球场。    “老大特内向,基本上不会主动跟人说话。”对于大女儿王苇航,王建一开始让她学网球,也是打好了算盘的,“体育运动使人
期刊
在当今世界女子职业网坛上,有这样—对瑰丽的“奇葩”,那就是威廉姆斯姐妹。在大满贯冠军数目上,妹妹塞雷娜以13比7将近两倍的优势压倒性占据上风。这对年龄相差一年零三个月的姐妹就是以互相竞争、相互共勉的方式在网坛上不容忽视地存在着。总是有人在做比较,姐姐维纳斯在小妹的阴影下难以赶超之云云,而塞雷娜却在多种场合中表示,与姐姐的竞争是她更为上进的原因之一。    以威廉姆斯姐妹的故事作为引子,正是本文所要
期刊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在网球的版图E有浓重的一笔。看看国家队男子选手的大名单:柏衍、曾少眩、张择、公茂鑫……他们都是这座江南城市培养的网球精英。    “两个牌子。一套班子”抓网球    “在十运会之前,江苏队的男子网球人才是断档的,以易景茜为首的那一代,女子是全面强于男子的,十运会是一个转折点,十运会和十一运会连续两届江苏队都拿了两块金牌,男子强势反弹。目前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中,曾少眩、柏衍、张择、公
期刊
在上海,有着这样一家特殊的网球俱乐部:它不是这座网球时尚之都收入最高或是利润最丰厚的俱乐部,但来到这儿的会员总是络绎不绝,似乎永远不会放缓增长的脚步;它的场馆设施不是最先进最现代的,却荡漾着最欢乐的笑声和最欢腾的气氛。    2010年岁末,一部改编自知名作家马识途的同名小说《夜谭十记:让子弹飞》的电影在全国上映,影片的人物设置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四类经典人物:智将、帅将、勇将、莽福将相照应。这四类
期刊
不论有多忙,每个周六都坚持打球的叶维琪,总是在与好友们单打双打轮番上阵后,依旧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这种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被他一身健康的运动装扮很好地调和成了一种温和坚定的力量。智慧与成熟的阅历所带来的这种力量,使他率领上海城开描续性地快速成长,而他自身也在事业的成长过程中,享受着自己的网球生活。    网球场上,叶维琪是有别于“技术流”、“参赛控”的“休闲派”选手,他在许多热闹非凡的业余网球赛场上
期刊
为什么热爱澳网?不仅因为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大满贯,更因为它拥有五彩斑斓的色彩,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绚烂得让人沉醉,不由自主地快乐起来。黑白两色能沉淀出经典,让人会心一笑;彩色却拥有让人开怀大笑的魔力。澳网无可争议地被定义为最快乐的大满贯,名记张奔斗老师笔下的墨尔本在每年一月也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快乐之城(上期第160页)。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澳网是有光的,炽热的阳光出了
期刊
如何实现高效击球之二回位的重要性  大卫·波特 Chrison    在上个月的杂志中,我们探讨了学球和击球的前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预判、步伐准備和击球动作准备。而这个月我们会继续探讨最后的两个要素:击球或抽球的过程和回位。  一旦我们预判到来球的线路,就会提前移动步伐去迎向来球,做出击球的准备动作,接下来才是击打来球,最后是回位准备下一拍。  尽管我们可以在任何高度击打到来球,但事实上我
期刊
大满贯前哨  陈嵩    在大满贯至高无上的网球圈,赢下热身赛却丢了大满贯就好比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不划算。  如今的职业网球圈,世界第一、大师赛、皇冠赛神马的都是浮云,但凡和大满贯关系紧密的,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澳网赛前一周的悉尼国际赛WTA世界排名前十的球星几乎悉数亮相,我在现场亲历了职业球星们对待这项热身赛态度上的冰火两重天。  法网冠军斯齐亚沃尼、前世界第一扬科维奇首轮比赛就收拾包袱走人。
期刊
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    有哲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本身。当人们认为自身已经足够强大的时候,变化已经将人们甩得很远,只有不断的突破自我,完成从敢想到敢为的进化,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而李宁正是在迈出这勇敢的一步,他们对网球产业的关注度在2011年也全面升级——用改变的力量,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精神弹奏出网坛的最强乐章。而这至关重要的起始音符,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