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学生而言,归宿性回归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更具价值。在教学中,借助拓展性实践活动,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班级生活、学科课堂生活、少先队生活、家庭和社区生活,能促进归宿性回归,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归宿性回归;拓展性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46-02
鲁洁教授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区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点”回归两种。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品德教育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主要解决实现课堂生活化的问题。所谓“归宿性”回归,是指学生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返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等。[1]对于小学生而言,“归宿性”回归比“出发点”回归更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借助拓展性实践活动,能将归宿性回归由理论转变为现实,使品德与社会课程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生活,全天候、全方位地施加积极影响,拓展更为广阔的德育空间。
一、回归班级生活,凝聚集体精神
班级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域,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拓展性实践活动与班级生活,用课后实践活动实现“归宿性”回归。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有爱是相同的》(教科版,下同)一课时,针对班级同学争吵多、小矛盾多的状况,教师(班主任)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班会——“友爱座谈会”。通过分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讲述亲身经历,一起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由此学生们认识到,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想法不同,所以容易产生分歧;但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班集体目标和任务,那就是团结友爱之情。这种结合品德课程的班会更具有针对性,以课堂学习的道德认知回归学生班级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促进班集体精神的“归宿性”回归。
二、回归学科课堂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课程的呈现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等。[2]因此,课程可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兼容、整合,使教学更加多姿多彩,助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信息生活》一课时,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发展,体验网络的利与弊,做到文明上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明天不遥远》时,则可带领学生参观访问中学,结合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以作文总结自己的小学生活,畅想美好的中学生活,实现写作与理想教育一举两得。而六年级下册《守望碧水蓝天》一课,则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唤醒对绿色的渴望,并通过诗歌表达对环保的期待,或以绘画的艺术方式表现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提升环保意识。回归学科课堂生活,能于无痕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三、回归少先队生活,增强团队意识
学生天性喜欢游戏和团队活动,乐于探索、敢于冒险,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世界。而少先队活动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体,可说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品德课教师可将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践行道德认知,提升道德能力,升华道德情感。
例如,四年级上册《“我”和“我们”》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团队的事;知道意见有分歧时,能大家共同协商、共同解决,小我服从大我,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教学可结合少先队活动,如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安排一组队员协作完成。让队员集体讨论,板报怎样才能出得又快又好,如果都争着画画怎么办,排版时大家意见不一致怎么办,怎样提高办报效率……从分工、选材、排版到绘图等环节,根据队员的特点,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凝聚每位队员的力量和智慧。
四、回归家庭生活,学会理解和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基础。家长的道德素养、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性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把拓展性实践活动与家庭教育整合起来,利用品德课堂有助于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爱我的家人》时,可以设计“快乐家庭总动员”金点子家校互动活动。让学生回忆和家人共处的欢乐时光,说一说有趣的家庭故事,互爱互敬心得等,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互动,汇报交流金点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金点子,在周末与家人一起“快乐家庭总动员”。这样的家校结合,增加了学生和家人共处交流的机会,有助于理解家人,感恩家人,促进“我爱我家”的家庭爱心回归。
五、回归社区生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与社区管委会、敬老院、交警支队、派出所等单位都建立有联谊关系,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品德课教学则可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社区生活中学有所用,实现归宿性回归,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无声的朋友》时,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器材、公共座椅、电话亭、垃圾桶等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调查这些公用设施的使用和损坏情况,并提出保护措施,开展爱护公用设施的宣传,从而提高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时,教师则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清晨谁送来了牛奶和报刊,谁让我们享受着整齐的花草,干净的马路,顺畅的车流,舒适的学校环境等,知道社区中许多人为我们的吃、穿、住、行、用而辛勤忙碌着。课后,还可组建“周末小分队”,引导学生深入社区,体验不同行业的酸甜苦辣,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谢意,如爱惜粮食、爱护公共卫生、不浪费纸张等。如此,让学生亲历社会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增强关注社会的意识,助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以拓展性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学生生活,能实现品德教育的“归宿性”回归。这不仅体现了开放的课程理念,也是实现德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策略。我们需继续探索,助推品德教育的“归宿性”回归,引导学生践行有道德的生活,让“新我”的知、情、意、行,从“旧我”的桎梏中孕育并凸显出来,实现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肖川.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8.
责任编辑毛伟娜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归宿性回归;拓展性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46-02
鲁洁教授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区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点”回归两种。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品德教育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主要解决实现课堂生活化的问题。所谓“归宿性”回归,是指学生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返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等。[1]对于小学生而言,“归宿性”回归比“出发点”回归更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借助拓展性实践活动,能将归宿性回归由理论转变为现实,使品德与社会课程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生活,全天候、全方位地施加积极影响,拓展更为广阔的德育空间。
一、回归班级生活,凝聚集体精神
班级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域,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拓展性实践活动与班级生活,用课后实践活动实现“归宿性”回归。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有爱是相同的》(教科版,下同)一课时,针对班级同学争吵多、小矛盾多的状况,教师(班主任)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班会——“友爱座谈会”。通过分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讲述亲身经历,一起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由此学生们认识到,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想法不同,所以容易产生分歧;但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班集体目标和任务,那就是团结友爱之情。这种结合品德课程的班会更具有针对性,以课堂学习的道德认知回归学生班级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促进班集体精神的“归宿性”回归。
二、回归学科课堂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课程的呈现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等。[2]因此,课程可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兼容、整合,使教学更加多姿多彩,助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信息生活》一课时,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发展,体验网络的利与弊,做到文明上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明天不遥远》时,则可带领学生参观访问中学,结合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以作文总结自己的小学生活,畅想美好的中学生活,实现写作与理想教育一举两得。而六年级下册《守望碧水蓝天》一课,则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唤醒对绿色的渴望,并通过诗歌表达对环保的期待,或以绘画的艺术方式表现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提升环保意识。回归学科课堂生活,能于无痕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三、回归少先队生活,增强团队意识
学生天性喜欢游戏和团队活动,乐于探索、敢于冒险,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世界。而少先队活动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体,可说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品德课教师可将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践行道德认知,提升道德能力,升华道德情感。
例如,四年级上册《“我”和“我们”》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团队的事;知道意见有分歧时,能大家共同协商、共同解决,小我服从大我,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教学可结合少先队活动,如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安排一组队员协作完成。让队员集体讨论,板报怎样才能出得又快又好,如果都争着画画怎么办,排版时大家意见不一致怎么办,怎样提高办报效率……从分工、选材、排版到绘图等环节,根据队员的特点,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凝聚每位队员的力量和智慧。
四、回归家庭生活,学会理解和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基础。家长的道德素养、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性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把拓展性实践活动与家庭教育整合起来,利用品德课堂有助于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爱我的家人》时,可以设计“快乐家庭总动员”金点子家校互动活动。让学生回忆和家人共处的欢乐时光,说一说有趣的家庭故事,互爱互敬心得等,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互动,汇报交流金点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金点子,在周末与家人一起“快乐家庭总动员”。这样的家校结合,增加了学生和家人共处交流的机会,有助于理解家人,感恩家人,促进“我爱我家”的家庭爱心回归。
五、回归社区生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与社区管委会、敬老院、交警支队、派出所等单位都建立有联谊关系,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品德课教学则可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社区生活中学有所用,实现归宿性回归,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无声的朋友》时,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器材、公共座椅、电话亭、垃圾桶等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调查这些公用设施的使用和损坏情况,并提出保护措施,开展爱护公用设施的宣传,从而提高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时,教师则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清晨谁送来了牛奶和报刊,谁让我们享受着整齐的花草,干净的马路,顺畅的车流,舒适的学校环境等,知道社区中许多人为我们的吃、穿、住、行、用而辛勤忙碌着。课后,还可组建“周末小分队”,引导学生深入社区,体验不同行业的酸甜苦辣,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谢意,如爱惜粮食、爱护公共卫生、不浪费纸张等。如此,让学生亲历社会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增强关注社会的意识,助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以拓展性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学生生活,能实现品德教育的“归宿性”回归。这不仅体现了开放的课程理念,也是实现德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策略。我们需继续探索,助推品德教育的“归宿性”回归,引导学生践行有道德的生活,让“新我”的知、情、意、行,从“旧我”的桎梏中孕育并凸显出来,实现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肖川.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8.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