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阅读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需要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素养为目的。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阅读;阅读方法;激发兴趣;发展素养;养成习惯
  一、学“前”阅读,精编提纲,激发兴趣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的顺序和要求阅读文本,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
  如,教学“四边形”一课时,编拟好提纲:1.什么是四边形?2.四边形有什么特点?3.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4.生活中见过哪些四边形?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整体粗读,不懂处细读,关键处精读。从而知道哪些自己可以读懂,哪些还有困难。有了预习的提示,就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到难点。让学生带着要求、问题进入课堂,以提高课堂的质量。有了提纲引领,引导学生从已知出发,经历初步探索,发现未知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激发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中”阅读,重视方法,发展素养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教师应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咬文嚼字,融会贯通”品概念,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通过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眼进行精细品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1.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结论还成立吗?2.为什么要“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同时乘以或除以不相同的数会怎样?进而引出,同時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是否变化?3.零为什么要除外?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又如在教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非常熟悉。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就可以先给学生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引导学生思考可不可以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方法,并且急切想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这时就可以让学生看看课本是怎么说的,是否和自己所想的一样。学生此时对数学课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会认真阅读课本中的新知识,以此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质疑问难,动中会意
   “质疑问难,动中会意”是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学生再凭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多次阅读文本,并借助算一算,摆一摆,填一填,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意,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如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时,质疑“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初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时,学生提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图形不是封闭的?老师就要加以讲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围成物体需要的绳子、栏杆等有可能不是封闭的。这时,再让学生细读,理解“封闭一周”,并用手画一画。又如:“圆的认识”中,学习圆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质疑:1.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2.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脚?它是怎样移动的?3.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因此,通过以“疑、动”去读,发展了数学素养。
  三、课后阅读,温故知新,养成习惯
   课后阅读,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阅读,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使数学阅读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重视数学阅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将数学阅读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收集、阅读、展示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如: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编数学故事,用PPT展示出来等。只有把阅读的天地从课堂拓展到课外,才能使数学阅读保持活力,成为一种自觉,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注重数学阅读,让学生更亲近数学。发展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拓宽视野中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让数学阅读彰显智慧,让数学阅读精彩课堂,让每个孩子在学习数学中享受阅读,热爱阅读吧!
  参考文献:
   [1]陈家梅.数学符号语言与学生思维的发展[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2):4-6.
   [2]李瑾.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审美教育旨在结合艺术教育元素和手段以美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将审美教育目标融入名著阅读中,学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提炼人类思想的精华,同时领悟文学作品语言和意境美。基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本研究将致力于分析将审美教育目标融入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环节,希望观点可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阅读;审美教育;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
期刊
说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会认为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不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作为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开始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了关键。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知识面。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好的时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帮助。新课改实行以后,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了明确的要求,并将小学语文规划在重点改革对象之中,要求教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
摘 要:在高三历史教学备考阶段里,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高三第一轮复习如何效率最大化?这是很多高中历史老师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将提出“学生讲题”教学法与大家共同探索,提高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的成绩,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三复习;第一轮;历史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课堂具有多样化特征,综合性、开放性与灵活性,与传统课程相比是优势,但同时也是挑战。如何避免在第一轮复习中“穿新鞋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好数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初中生通过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使自身的思维更加发散、视野更加广阔,更深层次地理解与认知事物。在本文之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介绍了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从而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摘 要:PEP教材囊括了诸多方面的阅读材料,为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英语教师要善于开发文本资源,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要求,根据PEP教材提供的资源,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开展英语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要领。本文主要以PEP教材中小学六年级英语为案例,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展开了论述。  关键字:小学英语;PEP教材;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一、设计交流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是学生体系性进行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作为一门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及广泛应用性的理性学科,数学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因其抽象性较强,易被学生划为“难学”之列。为此,应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学能力  引言: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授课引导作用,使学生
期刊
摘 要:受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需要改变数学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的发展。本文将先介绍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意义,再指出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提高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一、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将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数学教学,对小学生来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教学,对后进生的转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能够以后进生为主体,较好地培养其探究意识、合作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挖掘后进生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同时,可为学生成长的多元化实现和个性化评价提供有效、科学、合理的支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语文;个性化评价;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课前预习的个性化评价  课前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课堂的重点来激发小学生的诵读兴趣,逐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与思考。教育的目的不仅让学生铭记过去的辉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创未来的精彩。所以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对学生的教育栽培也应该从潮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其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确保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不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还有效地实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