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网络的“二分图”式信息传播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匿名社交;异性交友;信息传播;二分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2-0091-0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社交软件,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不再受地域限制,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拿起移动终端展开社交活动。匿名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网络社交方式。匿名社交最大的魅力在于其不要求用户提供实名,用户之间好友关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用户个人隐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与实名社交软件的功能多元化不同,匿名社交主要定位于满足用户的私密性表达需求,平台的功能相对单一和狭窄。随着用户现实信息的匿名化,异性之间的私密性表达逐渐成为匿名社交平台的主要交友方式。例如,“陌陌”“探探”“SOUL”等匿名社交软件都显现出明显的异性社交的现象。在匿名条件下,用户的私密性表达能够充分发挥,用户异性交友的“硬需求”也得到了极大满足。在技术手段和用户需求的共同影响下,匿名社交网络逐渐形成了具有性别阵营特征的“二分图”式信息传播,并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

1 有性别阵营特征的“二分图”式信息传播


  匿名社交网络与实名社交网络的功能、定位都有着明显不同,这决定了其信息传播也会有所不同。实名社交网络实际上是一种熟人社交网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为现实生活在网络上的延伸。实名社交网络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属性,用户之间基于现实生活的友情、亲情、兴趣、业务往来等多元需求形成了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模式。
  不同于实名社交网络,匿名社交网络固有的匿名属性使得其社 交圈有现实人际脱离,异性之间的私密性表达随之成为匿名社交平台的主要交友方式。异性用户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传播,而在相同性别用户之间则很少有信息传播。匿名社交网络狭窄的匿名交友功能决定了不同的传播模式。为了突显这种不同,本文试图采用“二分图”来描述匿名社交的信息传播模式。“二分图”是社会网络分析领域的概念,它包括两种类型的节点,不同类型的节点之间相互关联,相同类型的节点之间不存在关联。
  在匿名社交中,不同性别的用户能够被视为不同类型的节点,异性之间的信息交流被视为节点间的关联。除非特别设定,系统默认匹配一般都是异性间的交友匹配。尽管用户能够自主选择交友对象,但“性别”作为用户选择交友对象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影响着用户的交友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在交友匹配时也会选择异性交友,相同性别的交友匹配结果几乎直接被用户“相互”忽略。例如,在“陌陌”社交平台中,用户间的匹配几乎都是异性匹配,而且几乎所有用户也都选择异性作为交友对象。在“探探”“SOUL”等匿名社交平台上,用户的“密友”“关注”“粉丝”等交友对象也几乎都来自异性。
  用户在匿名平台上完成异性匹配以后,接着就能够通过“关注”“收听”等关系在异性之间发送和接受文字、图像或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从而形成异性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在相同性别的用户之间,却很难形成这样的信息传播路径。显然,匿名社交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了明显的“二分图”特征。

2 “二分图”式信息传播的扁平化


  一直以来,学界大多认为互联网具有扁平化的特點,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具有相同的话语权,用户之间的交往距离进一步拉近。与现实世界相比,在互联网的地位和权力也变得更加平等。但事实上,在实名社交的情况下,尽管用户的话语权相同,但其影响力却有着明显区别。例如,微博“关注”关系就表现出了“45度仰角”[ 1 ]的特征,“网络大V”“网络公知”等舆论领袖主导着互联网的舆论世界,他们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大部分用户很少受到其他用户的关注,实际上处于一种围观的状态。
  不同于实名社交,匿名社交用户主要是基于随机匹配和用户选择来建立联系,难以形成像实名社交一样富有广泛影响力的舆论领袖。从宏观上来看,匿名社交网络中不同性别阵营的用户数量是整体相当的。例如,艾瑞数据最新显示,“SOUL”社交平台上的男女用户比例总体为“1∶1”的状态,并认为这种性别分布一种比较理想的分布状态,为每个异性用户创造着均等的交友机会。从微观上来看,在匿名社交平台中,用户交友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用户的影响力也相对平均,通常不会产生实名社交中的大规模“粉丝”聚集的现象。例如,在“SOUL”社交平台上,用户的“粉丝”数量就处于常数级别。因此,总体上来看,匿名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了相对扁平化的趋势。在扁平化的状态下,尽管用户所发布的信息也难以形成像实名社交一样的舆论影响力,但用户却在少数交友对象中获得了更多的交友机会,用户之间的交流距离更加接近。

3 “二分图”式信息传播的成因分析


  3.1 匿名化的异性魅力,源于用户异性交友的“硬需求”
  从常识上来看,异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魅力,这影响着人与人的交友行为。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典型的形容异性之间魅力的一种说法,通俗地描述异性之间微妙的影响。置身于现代社会,每人都有机会接触异性朋友,在互联网的匿名社交平台中更是如此。在匿名社交中,用户的行为要更加自由,匿名交友也变得更加便捷。在脱离了现实约束的情况下,异性交友变得也更加明显。
  “探探”CEO王宇曾说,“异性交友需求是硬需求,是个永恒的需求”[2]。在匿名社交平台上,异性交友很容易成为用户的主要社交需求。尽管用户在平台上透露了诸如年龄段、性别、兴趣、爱好等多种信息,但性别依然在这些信息中起到主导作用,异性交友依然是用户的首要兴趣点。用户在以兴趣、爱好为交友出发点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异性交友的“硬需求”。而且,在匿名的情况下,用户现实中的“羞涩”“烦恼”会弱化很多,“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也变得明显[ 3 ]。由于在“匿名后感到交往自在”[ 4 ],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缓解,情绪宣泄的需求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5],因此用户更愿意选择一种自我隐匿的交流方式。匿名社交的“日抛型”社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自我隐匿的倾向。用户不愿意长久维持一种异性交友关系,以免直接或间接地泄露个人信息,从而更愿意选择“日抛型”社交,满足自我隐秘的需求。
其他文献
当媒体融合进入深融质变的发展阶段,文学期刊的融合传播提上了日程。近年来,随着国家主题出版在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和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方面的作用日渐彰显,主题创作作为出版的源头,不仅在选题策划、作者遴选、作品论证等方面受到出版机构礼遇,而且在作品付梓后期的传播、推广层面被予以了高度重视。文学期刊《啄木鸟》结合自身法治文学期刊的精准定位,借助影视转化、“微信+”实践以及加强与其他媒介平台的联合互动,蹚出了一条别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主题创作融媒体传播新路。不仅提高了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打开了
丁真的走红兼具诸多偶然性和开创性,也正因这些特点成就了“理塘丁真”。以丁真+理塘的捆绑式走红为例,剖析其背后“短视频+”乡村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与策略如何帮助具有文旅资源的偏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县等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浪微博;社交媒体;问答;投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1-0095-04  随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进一步普及,各类社交App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浪微博以其信息的便捷、内容的多样以及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的属性,已经作为我国各类社交媒体中相对领先的一类,故而除却普通用户外,各类微博博主入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流量
关键词 新媒体;乡村;差序格局;传播结构;数字反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1-0081-03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连接、交往和关系建构能力,为公共讨论和社会交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通路、平台和行动空间[1]。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乡村网民规模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乡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2]。新媒体给乡村社会带来了深远的
关键词 创新,真人番,纪录片,《此画怎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3-0112-03  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节目《此画怎讲》一经播出就获得了腾讯视频9.0,豆瓣8.2的评分,节目于2021年5月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2020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1 ],该节目基于中国美术史,选材定为14幅人物画,核心逻辑为“古画活起来”的
基于纪录片解码真实的维度对《小小少年》的选题视角和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人文纪录片如何在立足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做到“返璞归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行业的发展脚步稍稍放缓,然而,烟草业却迎来强劲增长期,2020年也是烟包印刷企业引进设备非常多的一年.为此,曼罗兰、博斯特和青州新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联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在综艺节目中逐渐凸显,其中,脱口秀节目的创新也处于新的议题讨论中。腾讯视频自制的美食脱口秀节目《拜托了冰箱》融合了“开冰箱+聊美食+谈生活”多种元素,并从用户思维出发进行节目创新,节目抓住了现代人喜欢边吃饭、边看剧的心理,为用户打造了一档“最强下饭综艺”,映射出了现代生活的真实面貌。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剧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爱奇艺在2020年推出众多悬疑短剧,而《隐秘的角落》这部剧在IP改编、悬疑设置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创新与探索,可供今后此类型网剧参考。
以《野狼DISCO》为代表的“土嗨神曲”最早出现于短视频平台,经过社交媒体的发酵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形成一股“土味”风暴,人人深陷其中。从狂欢理论角度来审视“土嗨神曲”的风靡现象,通过对其走红要素及狂欢特质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现象出现的缘由以及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