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61年美国内战开始时,美英在林肯政府对南部封锁、英国颁布的《中立宣言》和“特伦特”号事件上产生矛盾和冲突,一度诱发战争。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美国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外交政策,避免了英国对美国内战的直接干涉。
[关键词]美国内战,封锁南部,“特伦特号”事件
[中图分类号]K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4-0047-05
1860年11月,共和党人林肯以维护联邦统一、反对奴隶制度的主张,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当选在南部奴隶主中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和恐惧,不久,南卡罗来纳州脱离联邦。1861年2月,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宣布成立了“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1861年4月12日,南部同盟向萨姆特要塞发射了首颗炮弹,内战开始。
内乱引起外患。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对美洲一直抱有干涉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美国革命的原则是危险的,会对欧洲建立的权力平衡产生大的冲击,对欧洲垄断资源、市场是一个威胁,他们极力寻找机会干涉美国内战。本文以期通过具体的事实分析,探讨1861年内战开始时美英关系的走向,以及这种走向对美国内战产生的影响,勾勒出美英外交政策发展的复杂轨迹。
一、封锁南部
1861年3月,西班牙侵略圣多明戈,法国侵略海地,并时刻准备进犯墨西哥。美国内战爆发后,法国政府起草备忘录,鼓动欧洲人承认南部同盟。
对美国来说,最大威胁来自于英国。英国一直把在北美大陆崛起的强大的美国视为潜在的挑战者,对美国的“门罗主义”“天定命运”思想及其在美洲的扩张活动感到不满和愤怒。英国人不喜欢美国的民主制度,认为美国国内改革是针对英国提倡的自由贸易政策的,他们更愿意看到美国的分裂。
内战初期,特别是1861年春在布尔溪战役之后,英国人认为联邦“‘分裂的灾难’,已……被认为是在所难免了”。如果南方脱离联邦独立,英国不但可以减少一个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对手,消除它在美洲扩张势力范围内的巨大障碍,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个棉花供应地。因此,英国一方面在经济、军事物质上支援南部同盟,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准备公开承认南部同盟是交战国一方。1861年4月,俄国驻华盛顿公使爱德华·德斯台克尔提醒俄国政府:“英国将利用一个可乘之机承认脱离联邦的各州,而法国将尾随其后。”这句话点明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这也是美国内战初期,英国采取外交行动的基础。
内战期间,林肯政府把取得内战的胜利、维护联邦的统一看成是头等大事,外交上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英法列强承认南部同盟,避免英法等国干预美国内战。
林肯政府对南部的封锁成为战争第一年外交上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涉及经济、政治和国际法等因素。
1861年4月17日,南部同盟临时总统杰斐逊·戴维斯给南部私掠船颁发了特许证,允许私掠船劫掠联邦船只。4月19日,林肯政府宣布对南部各州的港口实行封锁,禁止南方船只出入,阻止外国政权对南部物质上的支援,但并不禁止外国船只出入港口,同时强调联邦政府对南部的封锁完全是美国国内的事务。4月30日,林肯政府对新加入南部同盟的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沿岸进行了封锁。南部对北方实行海上封锁的效果提出了质疑,坚持认为北方的封锁是一个“名义上的封锁”,是纸上封锁,是非法的,不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简称《巴黎宣言》),对以前国际上争论不休的战时海上捕获权益等问题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1 废除私掠船制度。2 除战时违禁品外,中立国旗保护敌方货物,禁止抓捕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舶上的敌国货物。3 除战时违禁品外,敌国船旗帜下的中立货物不与抓捕。4 封锁,为了控制的目的,必须有效,即有一支足够的海军集结阻止接近敌方港口。宣言强调了废除私掠船制度、海上封锁有效性和统一海上捕获三个主要规则。宣言的通过标志着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诞生。
依照《巴黎宣言》的原则,林肯政府宣布对南部海岸封锁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封锁是否合法,因为美国并不是《巴黎宣言》的签署国,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海军力量软弱,仍需要依靠武装私掠。内战开始后,南部同盟私掠船对北部商船骚扰十分猖獗,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南部港口采取封锁措施。林肯政府对南部封锁的消息传到英国时,英国外交大臣约翰·拉塞尔马上提醒英国驻美公使理查德·莱昂斯,美国并没有加入《巴黎宣言》。
二是封锁是否有效。1861年4月,美国海军服役的船有40艘,只有3艘能承担任务,其余因为太陈旧或者正在修理以至于不能服役。还有50艘运输舰,其速度无法在封锁中起作用。服役人员总共只有7600人,207人在大西洋岸接待船上工作。要有效封锁分布在3500英里海岸上的185个港口,还有189条人海河流,困难可想而知。
1861年3月25日晚上,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在会见莱昂斯时,曾试探提出,如果美国军舰封锁南部海岸,英国会是如何反应。莱昂斯迅速地回答:如果美国坚持这么做,欧洲人“或者是承认南方独立或者是干涉你们的商业,这种纸上封锁是绝对不可能得到承认的”。
为了寻求封锁的合法性,林肯政府坚持加入《巴黎宣言》,以期寻求国际上的理解和支持。英国认为,如果美国同意加入《巴黎宣言》,英法的船只就可以合法地运输美国的货物,这对英国商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南部私掠船捕获了北部的船只,对其他商业国家也是有益无害的。因此,英国表示同意参加关于美国加入《巴黎宣言》的谈判,但同时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权力要求南方也这样做。当西沃德说明南部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时,莱昂斯生气地说:“很好,如果说他们不是独立的,那么总统的封锁宣言就没有约束力。根据公约,封锁只适于两个交战国。”西沃德回复:“欧洲必须按我们的方式解释法律,否则我们将宣战,并召集足够的私掠船在海上到处劫掠英国的商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谈判流产。
英国作为拥有制海权的强国,是主张放宽交战国权利和缩小中立权的。但在1862年2月15日,英国还是宣布林肯政府封锁南部是合法的,默认了美国对封锁问题的解释和理解。这一立场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是美国在封锁过程中并未阻断英国对美国南部的贸易,封锁漏洞百出,英国商人在封锁中获利。由于林肯政府海军力量薄弱,封锁有限。许多英国船只偷偷越过封锁线,获取暴利。拉塞尔承认:“如果能够赚钱的话,(他的同胞)甚至会冒着船帆被烧掉的风险往地狱运送物资。”
二是英国考虑将来同一个小海军国作战,可能会利用封锁的不充分解释,按照美国的先例行事,以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海上霸权。这是美英外交 危机得以缓和的更为深层的原因。
在封锁南部的事件中,美国对《巴黎宣言》的有效封锁做了新的解释。根据《巴黎宣言》,封锁必须“确实有效”,即每一个港口要用军舰组成一条密不透风的警戒线封锁起来,但“确实有效”不过是定义而已。许多年之前,美国寻求的是对封锁法律的严格定义和使用,封锁必须是实际和有效的。在内战中,由于美国海军力量有限,只能采取“纸上封锁”,即对南部重要口岸实行重点封锁。尽管如此,封锁还是切断了南部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为联邦军队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放弃以往所坚持的海上自由和中立权利的主张,从防御性的小海军战略转为远洋性的大海军战略。这是美国在海洋扩张到来之际,适应形势需要,对自己的外交战略主动的、大幅度的调整,是美国外交和军事实力提高的表现。英、法等国接受了美国对封锁问题的解释,也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二、英国中立
英国中立宣言的发表是导致美英关系紧张的又一事件。
1861年5月13日,英国女王宣布:在美国南北双方的战争中保持严格的、不偏不倚的中立。第二天伦敦《公报》上,正式发表了英国中立宣言,承认南部同盟是交战国,拥有交战权。随后,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表了中立宣言。
承认南部的交战权,也就是承认了南部在中立国签约借债、购买补给品的权利和在公海执行交战任务的权利。在英国人看来,封锁是交战国之间的行为,林肯政府宣布了封锁政策,实际上就等于承认了战争状态的存在,英国除了承认南部同盟的交战权,在双方争端中保持中立,别无选择。
美国对英国中立宣言怒不可遏。林肯政府认为,内战是美国政府为了平息国内叛乱的军事行动,英国确认南部叛乱各州是交战的一方是对南部实行外交承认的前奏,已经构成了对美国内部事务的干涉,其真正目的是制造“两个美国”。因此,英国的中立是以中立之名行干涉之谋。5月21日,西沃德拟稿指令新任驻英公使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如果英国政府与南部联盟之间有进一步的接触,便意味着美英外交关系的中断与战争,美国将不惜一切后果停止与英国的交流和往来。林肯删除了西沃德警告英国干涉会引起美英战争的话,以较为温和的态度向英国提出了抗议,并坚持这个急件只发给亚当斯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向拉塞尔提出的最后通牒。亚当斯向拉塞尔口述指令的有关部分,不过,他后来也承认,美国强硬的态度还是迫使英国采取了更加谨慎的外交政策。
林肯政府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和行为,是因为封锁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英国政府宣布中立宣言含有正式承认封锁的意思,从长远看是对联邦有利的。同时,承认交战权和中立也并不是与南部建立全面的关系,虽然与承认南部有一步之遥。
英国之所以宣布中立立场,是因为以下原因:
第一,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实力均衡极为关注。60年代初,欧洲形势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从克里米亚战争中恢复元气的俄国正进行着解放奴隶的改革;跃跃欲试的法国一直觊觎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推行“军事革命”的普鲁士威廉一世厉兵秣马,为争雄德意志苦心备战。意大利问题、波兰问题、石勒苏益格一霍尔斯泰因问题随时会引发战争,欧洲大陆危机四伏。
第二,美国资本主义显示的巨大威力使得英国不仅在美国南部而且在北部有着广泛的经济利益。由于英国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型,经济日益多样化,棉纺织业在经济中的作用逐渐下降,在美国北部公路、铁路、银行、证券拥有的投资越来越大。同时,英国所需的粮食也是由北部供应。英国首相利物浦勋爵在《根特和约》签订后当即就宣布,任何人“想要英国繁荣,都必须让美国繁荣”。
第三,英国寻找一种权力的平衡。林肯政府再三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如果它鼓励美国南方独立,将遭到其他殖民地的效仿。
第四,林肯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政策,派出外交使团在欧洲进行广泛的活动,积极谋求欧洲进步人士和人民的同情、支持,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联邦政府的国际舆论。
对英法等国来说,外交上承认南部同盟独立是一个更具决定性的棘手问题,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内战形势而定。直接干涉,因为林肯政府正义的立场和得当的外交策略、英法的利益及美国南部、北部与欧洲的经济关系等原因没有得到实现。因此,采取更为隐蔽的以“利益”为核心的中立政策,进行间接干涉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特伦特号”事件
内战期间,“特伦特号”事件几乎引起英美战争的爆发。
1861年10月,南部同盟任命的驻英法特使詹姆斯·梅森和约翰·斯利德尔在古巴哈瓦那换乘英国“特伦特号”邮轮,前往欧洲购买武器和订购军舰。美国联邦战舰“圣哈辛托号”在非洲西海岸执行禁止奴隶贸易的任务,其舰长查尔斯·威尔克斯从报纸上得知走私船在西印度群岛海域大肆阻击美国军舰后,便自动返程抓捕走私船,11月8日在公海上拦截了“特伦特号”邮轮,逮捕了梅森和斯利德尔,并把他们投入波士顿的联邦监狱,“特伦特号”邮轮则继续航程。
“特伦特号”事件为英国干涉美国内战提供了“合法”的借口。按照《巴黎宣言》规定的统一海上捕获原则,船上的旗帜代表一个国家,威尔克斯的行为已经侵犯了英国的权利。即使“特伦特号”邮轮上有南部同盟的特使和邮件,应全部拿获,威尔克斯却劫走特使、放走船只,行为欠妥。“特伦特号”事件对美国内战外交是一次重大考验。
美国北部民众把威尔克斯视为爱国英雄,波士顿准备盛大的宴会欢迎他的归来。得知了此事件英国人愤怒了。《晨邮报》评论说:“不出一个月,我们就能把‘圣哈辛托’号清除出海上,封锁北方港口,击退侵略者,直接而迅速地结束这场战争。”
11月30日,英国内阁训令莱昂斯敦促美国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对侮辱英国国旗“正式表示道歉”,并要求美国必须在7天内做出反应,否则兵戎相见。与此同时,英国海军调动舰只增援北美海军中队,陆军派远征军到加拿大。美英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认为,关键时刻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现在还不急于下结论,必须搞清楚威尔克斯的行动是奉命行事,还是心血来潮的个人行为,他缓和了照会的语调。拉塞尔指示莱昂斯,在坚持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任何威胁性的言辞,“关于道歉一事也要说得宽容些”。12月19日,莱昂斯把最后通牒递交给西沃德,并警告不利的答复将会导致两国关系的破裂。
西沃德提醒总统,美国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一是与英国进行战争。“战争意味着纽约、波士顿和费城处于被动的防守之中,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集中力量对付南部同盟,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美国只有暂时向英国让
在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几经激烈争论,西沃德 的方案被大家接受。12月26日,西沃德在给莱昂斯的回复中,强调南方代表是交战方的代表,对此英国中立宣言已经承认;威尔克斯执行搜查是符合法律和国家利益的,阻止敌人的大使通过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威尔克斯没有把“特伦特号”船带进港口,由合法的法庭进行听证,犯了技术上的错误,美国政府不为威尔克斯承担责任。他表示林肯政府将“愉快地释放”两名南部人员。英国接受了林肯政府在“特伦特号”事件中的解释和做法,是因为英国国内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部分商人反对战争,同时英国人也相信,先例也许在将来会大有助益。
“特伦特号”事件使英美之间剑拔弩张。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英国政府保持了克制和谨慎的态度,给林肯政府以足够的时间对此问题进行讨论。面对外交上的这种危机,林肯高瞻远瞩,坚持“一个时期,只打一次战争”的原则,接受西沃德的建议,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使英国失去了对美国宣战的借口,也打碎了南部同盟希望欧洲列强外交承认南部独立或“武装干涉美国内战”的梦想,化解了林肯政府面临的又一场外交危机。
林肯政府对“特伦特号”事件的处理和解释,不仅对英国的海上优势和傲慢自大,而且对由英国制定的先例提出了挑战。1856年《巴黎宣言》规定:除战时违禁品外,中立国旗保护敌方货物,禁止抓捕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舶上的敌国货物。在该事件,西沃德认为南部外交官属于“私货”,是违禁品,对他们的抓捕是符合国际法的,而且对南部外交官的抓捕是有先例的。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了断绝法国的物资供应,英国下令强大的海军拿捕开往法国港口的美国商船,英国人还强迫美国水手加入英国海军。
按照亚当斯的话来说,美国通过这个事件正在“给英国脱掉或者穿上遗失的旧衣”。英国人质疑,美国“为取得对南部邦联的大有疑问的优势,公然置美国的所有先例、美国所有的永久利益和海上中立权力原则于不顾……国际法到了枢密院敕令和米兰敕令成型的那个时代。老亚伯为了蝇头小利出卖了美国与生俱来的权利”。
国家间的博弈往往不在于一时的胜负,暂时失去面子是为了将来更大的胜利,这就是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之故。1861年,林肯政府遵循只打一个战争的原则,巧妙地利用英国政府对贸然卷人美国内战的紧张心理,对英国政府又打又拉,促使英国政府与南部同盟保持适当的距离,为林肯政府取得内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林肯政府进行的许多有效的国际法的实施,为19世纪末20世纪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关键词]美国内战,封锁南部,“特伦特号”事件
[中图分类号]K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4-0047-05
1860年11月,共和党人林肯以维护联邦统一、反对奴隶制度的主张,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当选在南部奴隶主中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和恐惧,不久,南卡罗来纳州脱离联邦。1861年2月,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宣布成立了“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1861年4月12日,南部同盟向萨姆特要塞发射了首颗炮弹,内战开始。
内乱引起外患。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对美洲一直抱有干涉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美国革命的原则是危险的,会对欧洲建立的权力平衡产生大的冲击,对欧洲垄断资源、市场是一个威胁,他们极力寻找机会干涉美国内战。本文以期通过具体的事实分析,探讨1861年内战开始时美英关系的走向,以及这种走向对美国内战产生的影响,勾勒出美英外交政策发展的复杂轨迹。
一、封锁南部
1861年3月,西班牙侵略圣多明戈,法国侵略海地,并时刻准备进犯墨西哥。美国内战爆发后,法国政府起草备忘录,鼓动欧洲人承认南部同盟。
对美国来说,最大威胁来自于英国。英国一直把在北美大陆崛起的强大的美国视为潜在的挑战者,对美国的“门罗主义”“天定命运”思想及其在美洲的扩张活动感到不满和愤怒。英国人不喜欢美国的民主制度,认为美国国内改革是针对英国提倡的自由贸易政策的,他们更愿意看到美国的分裂。
内战初期,特别是1861年春在布尔溪战役之后,英国人认为联邦“‘分裂的灾难’,已……被认为是在所难免了”。如果南方脱离联邦独立,英国不但可以减少一个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对手,消除它在美洲扩张势力范围内的巨大障碍,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个棉花供应地。因此,英国一方面在经济、军事物质上支援南部同盟,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准备公开承认南部同盟是交战国一方。1861年4月,俄国驻华盛顿公使爱德华·德斯台克尔提醒俄国政府:“英国将利用一个可乘之机承认脱离联邦的各州,而法国将尾随其后。”这句话点明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这也是美国内战初期,英国采取外交行动的基础。
内战期间,林肯政府把取得内战的胜利、维护联邦的统一看成是头等大事,外交上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英法列强承认南部同盟,避免英法等国干预美国内战。
林肯政府对南部的封锁成为战争第一年外交上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涉及经济、政治和国际法等因素。
1861年4月17日,南部同盟临时总统杰斐逊·戴维斯给南部私掠船颁发了特许证,允许私掠船劫掠联邦船只。4月19日,林肯政府宣布对南部各州的港口实行封锁,禁止南方船只出入,阻止外国政权对南部物质上的支援,但并不禁止外国船只出入港口,同时强调联邦政府对南部的封锁完全是美国国内的事务。4月30日,林肯政府对新加入南部同盟的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沿岸进行了封锁。南部对北方实行海上封锁的效果提出了质疑,坚持认为北方的封锁是一个“名义上的封锁”,是纸上封锁,是非法的,不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简称《巴黎宣言》),对以前国际上争论不休的战时海上捕获权益等问题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1 废除私掠船制度。2 除战时违禁品外,中立国旗保护敌方货物,禁止抓捕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舶上的敌国货物。3 除战时违禁品外,敌国船旗帜下的中立货物不与抓捕。4 封锁,为了控制的目的,必须有效,即有一支足够的海军集结阻止接近敌方港口。宣言强调了废除私掠船制度、海上封锁有效性和统一海上捕获三个主要规则。宣言的通过标志着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诞生。
依照《巴黎宣言》的原则,林肯政府宣布对南部海岸封锁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封锁是否合法,因为美国并不是《巴黎宣言》的签署国,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海军力量软弱,仍需要依靠武装私掠。内战开始后,南部同盟私掠船对北部商船骚扰十分猖獗,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南部港口采取封锁措施。林肯政府对南部封锁的消息传到英国时,英国外交大臣约翰·拉塞尔马上提醒英国驻美公使理查德·莱昂斯,美国并没有加入《巴黎宣言》。
二是封锁是否有效。1861年4月,美国海军服役的船有40艘,只有3艘能承担任务,其余因为太陈旧或者正在修理以至于不能服役。还有50艘运输舰,其速度无法在封锁中起作用。服役人员总共只有7600人,207人在大西洋岸接待船上工作。要有效封锁分布在3500英里海岸上的185个港口,还有189条人海河流,困难可想而知。
1861年3月25日晚上,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在会见莱昂斯时,曾试探提出,如果美国军舰封锁南部海岸,英国会是如何反应。莱昂斯迅速地回答:如果美国坚持这么做,欧洲人“或者是承认南方独立或者是干涉你们的商业,这种纸上封锁是绝对不可能得到承认的”。
为了寻求封锁的合法性,林肯政府坚持加入《巴黎宣言》,以期寻求国际上的理解和支持。英国认为,如果美国同意加入《巴黎宣言》,英法的船只就可以合法地运输美国的货物,这对英国商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南部私掠船捕获了北部的船只,对其他商业国家也是有益无害的。因此,英国表示同意参加关于美国加入《巴黎宣言》的谈判,但同时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权力要求南方也这样做。当西沃德说明南部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时,莱昂斯生气地说:“很好,如果说他们不是独立的,那么总统的封锁宣言就没有约束力。根据公约,封锁只适于两个交战国。”西沃德回复:“欧洲必须按我们的方式解释法律,否则我们将宣战,并召集足够的私掠船在海上到处劫掠英国的商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谈判流产。
英国作为拥有制海权的强国,是主张放宽交战国权利和缩小中立权的。但在1862年2月15日,英国还是宣布林肯政府封锁南部是合法的,默认了美国对封锁问题的解释和理解。这一立场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是美国在封锁过程中并未阻断英国对美国南部的贸易,封锁漏洞百出,英国商人在封锁中获利。由于林肯政府海军力量薄弱,封锁有限。许多英国船只偷偷越过封锁线,获取暴利。拉塞尔承认:“如果能够赚钱的话,(他的同胞)甚至会冒着船帆被烧掉的风险往地狱运送物资。”
二是英国考虑将来同一个小海军国作战,可能会利用封锁的不充分解释,按照美国的先例行事,以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海上霸权。这是美英外交 危机得以缓和的更为深层的原因。
在封锁南部的事件中,美国对《巴黎宣言》的有效封锁做了新的解释。根据《巴黎宣言》,封锁必须“确实有效”,即每一个港口要用军舰组成一条密不透风的警戒线封锁起来,但“确实有效”不过是定义而已。许多年之前,美国寻求的是对封锁法律的严格定义和使用,封锁必须是实际和有效的。在内战中,由于美国海军力量有限,只能采取“纸上封锁”,即对南部重要口岸实行重点封锁。尽管如此,封锁还是切断了南部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为联邦军队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放弃以往所坚持的海上自由和中立权利的主张,从防御性的小海军战略转为远洋性的大海军战略。这是美国在海洋扩张到来之际,适应形势需要,对自己的外交战略主动的、大幅度的调整,是美国外交和军事实力提高的表现。英、法等国接受了美国对封锁问题的解释,也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二、英国中立
英国中立宣言的发表是导致美英关系紧张的又一事件。
1861年5月13日,英国女王宣布:在美国南北双方的战争中保持严格的、不偏不倚的中立。第二天伦敦《公报》上,正式发表了英国中立宣言,承认南部同盟是交战国,拥有交战权。随后,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表了中立宣言。
承认南部的交战权,也就是承认了南部在中立国签约借债、购买补给品的权利和在公海执行交战任务的权利。在英国人看来,封锁是交战国之间的行为,林肯政府宣布了封锁政策,实际上就等于承认了战争状态的存在,英国除了承认南部同盟的交战权,在双方争端中保持中立,别无选择。
美国对英国中立宣言怒不可遏。林肯政府认为,内战是美国政府为了平息国内叛乱的军事行动,英国确认南部叛乱各州是交战的一方是对南部实行外交承认的前奏,已经构成了对美国内部事务的干涉,其真正目的是制造“两个美国”。因此,英国的中立是以中立之名行干涉之谋。5月21日,西沃德拟稿指令新任驻英公使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如果英国政府与南部联盟之间有进一步的接触,便意味着美英外交关系的中断与战争,美国将不惜一切后果停止与英国的交流和往来。林肯删除了西沃德警告英国干涉会引起美英战争的话,以较为温和的态度向英国提出了抗议,并坚持这个急件只发给亚当斯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向拉塞尔提出的最后通牒。亚当斯向拉塞尔口述指令的有关部分,不过,他后来也承认,美国强硬的态度还是迫使英国采取了更加谨慎的外交政策。
林肯政府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和行为,是因为封锁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英国政府宣布中立宣言含有正式承认封锁的意思,从长远看是对联邦有利的。同时,承认交战权和中立也并不是与南部建立全面的关系,虽然与承认南部有一步之遥。
英国之所以宣布中立立场,是因为以下原因:
第一,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实力均衡极为关注。60年代初,欧洲形势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从克里米亚战争中恢复元气的俄国正进行着解放奴隶的改革;跃跃欲试的法国一直觊觎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推行“军事革命”的普鲁士威廉一世厉兵秣马,为争雄德意志苦心备战。意大利问题、波兰问题、石勒苏益格一霍尔斯泰因问题随时会引发战争,欧洲大陆危机四伏。
第二,美国资本主义显示的巨大威力使得英国不仅在美国南部而且在北部有着广泛的经济利益。由于英国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型,经济日益多样化,棉纺织业在经济中的作用逐渐下降,在美国北部公路、铁路、银行、证券拥有的投资越来越大。同时,英国所需的粮食也是由北部供应。英国首相利物浦勋爵在《根特和约》签订后当即就宣布,任何人“想要英国繁荣,都必须让美国繁荣”。
第三,英国寻找一种权力的平衡。林肯政府再三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如果它鼓励美国南方独立,将遭到其他殖民地的效仿。
第四,林肯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政策,派出外交使团在欧洲进行广泛的活动,积极谋求欧洲进步人士和人民的同情、支持,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联邦政府的国际舆论。
对英法等国来说,外交上承认南部同盟独立是一个更具决定性的棘手问题,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内战形势而定。直接干涉,因为林肯政府正义的立场和得当的外交策略、英法的利益及美国南部、北部与欧洲的经济关系等原因没有得到实现。因此,采取更为隐蔽的以“利益”为核心的中立政策,进行间接干涉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特伦特号”事件
内战期间,“特伦特号”事件几乎引起英美战争的爆发。
1861年10月,南部同盟任命的驻英法特使詹姆斯·梅森和约翰·斯利德尔在古巴哈瓦那换乘英国“特伦特号”邮轮,前往欧洲购买武器和订购军舰。美国联邦战舰“圣哈辛托号”在非洲西海岸执行禁止奴隶贸易的任务,其舰长查尔斯·威尔克斯从报纸上得知走私船在西印度群岛海域大肆阻击美国军舰后,便自动返程抓捕走私船,11月8日在公海上拦截了“特伦特号”邮轮,逮捕了梅森和斯利德尔,并把他们投入波士顿的联邦监狱,“特伦特号”邮轮则继续航程。
“特伦特号”事件为英国干涉美国内战提供了“合法”的借口。按照《巴黎宣言》规定的统一海上捕获原则,船上的旗帜代表一个国家,威尔克斯的行为已经侵犯了英国的权利。即使“特伦特号”邮轮上有南部同盟的特使和邮件,应全部拿获,威尔克斯却劫走特使、放走船只,行为欠妥。“特伦特号”事件对美国内战外交是一次重大考验。
美国北部民众把威尔克斯视为爱国英雄,波士顿准备盛大的宴会欢迎他的归来。得知了此事件英国人愤怒了。《晨邮报》评论说:“不出一个月,我们就能把‘圣哈辛托’号清除出海上,封锁北方港口,击退侵略者,直接而迅速地结束这场战争。”
11月30日,英国内阁训令莱昂斯敦促美国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对侮辱英国国旗“正式表示道歉”,并要求美国必须在7天内做出反应,否则兵戎相见。与此同时,英国海军调动舰只增援北美海军中队,陆军派远征军到加拿大。美英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认为,关键时刻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现在还不急于下结论,必须搞清楚威尔克斯的行动是奉命行事,还是心血来潮的个人行为,他缓和了照会的语调。拉塞尔指示莱昂斯,在坚持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任何威胁性的言辞,“关于道歉一事也要说得宽容些”。12月19日,莱昂斯把最后通牒递交给西沃德,并警告不利的答复将会导致两国关系的破裂。
西沃德提醒总统,美国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一是与英国进行战争。“战争意味着纽约、波士顿和费城处于被动的防守之中,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集中力量对付南部同盟,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美国只有暂时向英国让
在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几经激烈争论,西沃德 的方案被大家接受。12月26日,西沃德在给莱昂斯的回复中,强调南方代表是交战方的代表,对此英国中立宣言已经承认;威尔克斯执行搜查是符合法律和国家利益的,阻止敌人的大使通过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威尔克斯没有把“特伦特号”船带进港口,由合法的法庭进行听证,犯了技术上的错误,美国政府不为威尔克斯承担责任。他表示林肯政府将“愉快地释放”两名南部人员。英国接受了林肯政府在“特伦特号”事件中的解释和做法,是因为英国国内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部分商人反对战争,同时英国人也相信,先例也许在将来会大有助益。
“特伦特号”事件使英美之间剑拔弩张。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英国政府保持了克制和谨慎的态度,给林肯政府以足够的时间对此问题进行讨论。面对外交上的这种危机,林肯高瞻远瞩,坚持“一个时期,只打一次战争”的原则,接受西沃德的建议,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使英国失去了对美国宣战的借口,也打碎了南部同盟希望欧洲列强外交承认南部独立或“武装干涉美国内战”的梦想,化解了林肯政府面临的又一场外交危机。
林肯政府对“特伦特号”事件的处理和解释,不仅对英国的海上优势和傲慢自大,而且对由英国制定的先例提出了挑战。1856年《巴黎宣言》规定:除战时违禁品外,中立国旗保护敌方货物,禁止抓捕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舶上的敌国货物。在该事件,西沃德认为南部外交官属于“私货”,是违禁品,对他们的抓捕是符合国际法的,而且对南部外交官的抓捕是有先例的。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了断绝法国的物资供应,英国下令强大的海军拿捕开往法国港口的美国商船,英国人还强迫美国水手加入英国海军。
按照亚当斯的话来说,美国通过这个事件正在“给英国脱掉或者穿上遗失的旧衣”。英国人质疑,美国“为取得对南部邦联的大有疑问的优势,公然置美国的所有先例、美国所有的永久利益和海上中立权力原则于不顾……国际法到了枢密院敕令和米兰敕令成型的那个时代。老亚伯为了蝇头小利出卖了美国与生俱来的权利”。
国家间的博弈往往不在于一时的胜负,暂时失去面子是为了将来更大的胜利,这就是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之故。1861年,林肯政府遵循只打一个战争的原则,巧妙地利用英国政府对贸然卷人美国内战的紧张心理,对英国政府又打又拉,促使英国政府与南部同盟保持适当的距离,为林肯政府取得内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林肯政府进行的许多有效的国际法的实施,为19世纪末20世纪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