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参与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小组之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各方面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索认知的过程
1.倾听与表达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在合作中要学会倾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倾听、理解、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学生会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一种提高自己合作能力的途径,更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发言的价值。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倾听在合作中的重要性。
2.交流与汇报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讨论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中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本小组没有解决,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与汇报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获得的机会更多。
3.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交流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将会更差。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交流等。合作学习将失去它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善于启发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大胆发言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
4.激励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合作学习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这些看似无心的举动,却似阳光照耀学生的灵魂,似甘露滋润学生的内心,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解题策略
学生是有差异的,同一个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这些不同的结果反映了各个学生的不同思维层次。
例如,在计算“198+198+198+198”时,有的同学直接加,有的同学先改写成乘法算式198×4,再笔算出结果,而思维水平较高的同学,可运用加法的简便算法:
198+198+198+198
=200×4-2×4
=800-8
=792
这位同学思维之巧妙,思路之简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这样,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帮助思维水平低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对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经过教师们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合作学习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数学课堂也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之“花”越开越艳。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兴开街中心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参与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小组之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各方面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索认知的过程
1.倾听与表达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在合作中要学会倾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倾听、理解、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学生会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一种提高自己合作能力的途径,更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发言的价值。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倾听在合作中的重要性。
2.交流与汇报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讨论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中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本小组没有解决,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与汇报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获得的机会更多。
3.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交流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将会更差。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交流等。合作学习将失去它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善于启发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大胆发言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
4.激励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合作学习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这些看似无心的举动,却似阳光照耀学生的灵魂,似甘露滋润学生的内心,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解题策略
学生是有差异的,同一个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这些不同的结果反映了各个学生的不同思维层次。
例如,在计算“198+198+198+198”时,有的同学直接加,有的同学先改写成乘法算式198×4,再笔算出结果,而思维水平较高的同学,可运用加法的简便算法:
198+198+198+198
=200×4-2×4
=800-8
=792
这位同学思维之巧妙,思路之简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这样,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帮助思维水平低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对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经过教师们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合作学习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数学课堂也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之“花”越开越艳。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兴开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