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与书法的艺术通感探讨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0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是凝固的舞蹈,舞蹈是流动的书法,体育舞蹈和书法虽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但两者的内在特质和表现规律在本质上却是相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基于体育舞蹈和书法的外在表现之美和内在意韵之美,从审美通感的角度分析比较两者的共通点,以便今后对体育舞蹈中的美学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舞蹈 书法 通感
  中圖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a)-0206-02
  客观事物之间彼此存在联系,当某一感觉系统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自身直接的、相应的刺激反应,并能触发其他感觉系统产生共鸣,这种心理现象即“通感”。体育舞蹈和书法虽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但两者的内在特质和表现规律在本质上却是相通。文章就着重分析潜匿在体育舞蹈和书法中,外在表现及内在意韵两个方面的艺术通感。
  1 外在表现之美
  1.1 造型美
  读解书法和舞蹈的造型特征,可发现二者在结构法则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书法的结体上,古人强调字构“要审量轻重,均其负荷,计其大小,使其副称[1]”。书法的章法更强调比例的对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唯有比例协调才能给人以饱满、端正的美感。特别是在对联中,联文的对仗与书法图像的对称均衡有机结合,和谐而统一。在体育舞蹈的舞姿造型中对称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如拉丁舞的扇形步,两人成扇形打开,形成静态的对称美。体育舞蹈套路的编排等也遵循着比例对称的规律。比如在体育舞蹈套路的前面部分设计一个动作,在该动作的残象还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时候重复此动作,给人一种同时性的对称的印象。此外对称在体育舞蹈的队形构图中也有较多的运用。
  1.2 力之美
  书法之力首先表现为控制。贴学的精髓就在让毛笔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差毫厘地将精妙入微的用笔变化呈现在墨迹之上,正如董其昌所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2]。体育舞蹈的秘诀也在控制,一方面要控制男女舞伴之间架型的稳固,另一方面要控制完成舞蹈动作时舞者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舞蹈动作是由相应肌肉分区来完成的,没有肌肉控制就会导致肌肉力量不够,不知如何用力跳出来的舞蹈都是很松散、没有层次的。控制力运用在体育舞蹈中有很多方式,比如突然截止、继续延伸、力量延续、抖动与震动、渐弱消失、摆荡和波浪等等[3]。
  书法的对抗力是指笔与纸的急剧撞击或者紧密磨擦,形成的强大对抗。清代书法家笪重光有言:“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掣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故屈之;将欲拔之,必故擪之;将欲束之,必故拓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4]。”笪重光所强调的就是笔在运行中的诸种反向运动的产生的对抗之力。体育舞蹈的对抗力分为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对抗,身体与地板的对抗以及舞伴之间的对抗。摩登舞的升降动作在身体重心下降的同时,上半身却要保持一种内在的持续上升的力量与之抗衡。伦巴“前旁后”的胯部动作其实不是胯部主动做的,而是脚与地板对抗挤压身体的结果。舞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靠、相互引导,通过对抗找到使两人稳定支撑的第三重心,是体育舞蹈双人配合的关键。
  2 内在意韵之美
  体育舞蹈与书法除了在外在表现与形态上相通互渗,在内在意境以及气韵上更有着更深层次的融通互渗,甚至可以创造性地相互转化。
  2.1 意境美
  有意境,则成高格;无意境,则成奴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高度。书法的意境美,是书家把自己的情愫与胸襟、理想与抱负融入作品的字里行间,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上升到无限的境界之中。《兰亭序》的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体现出王羲之委运任化、随顺自然的人格心灵;《多宝塔碑》的大气磅礴、刚健雄强体现出颜真卿凛然正气的人生追求[5]。正是书法这种主客统一、情景交融的意境,形成书法艺术与生活自然不可断绝的血脉关系,使书法家在情感的收放之间保持主客体之间必不可少的张力,能够保持一种开放乐观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亦自然体现出活泼生动的人间气象。
  对体育舞蹈来说,“情”是由审美主体(人,包括创作者、舞者、评论者、鉴赏者、观众等)产生的,“景”是人的肢体展示的舞蹈运动形象也就是审美客体。当体育舞蹈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产生出一种独立的艺术存在形式就是意境。虽然体育舞蹈由于受到人体动作的限制,不能直接演绎生活中的情景,但它可以通过舞蹈动作的力度、幅度、角度等方面来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表现出某种意境。意境是比“情”、“景”更高一级的东西,所以在欣赏一些经典的体育舞蹈表演作品后,人们更多记得的是舞蹈意境给自己带来的共鸣、遐想与反思,而舞蹈动作、音乐、服装等外在的东西都是为呈现某种意境而服务的。如范文博、徐卓亚在世界体育舞蹈表演舞锦标赛上表演的拉丁舞《水墨》,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水与墨相互渗透的古典墨韵,营造出水与墨似离非离、似和非和的一种空阔灵动、高远古朴的境界,给予观赏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2.2 气韵美
  对书法作品的艺术审美活动,就是对作品蕴含的气的感应过程[6]。书法中的气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整篇的艺术精神之气,即从形而上的角度审视整幅作品的精神现象;二是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气脉的贯穿,属于形而下的[7]。这两个层面简单的说就是内气和外气。内气与外气相互通达,让静止的书法艺术有了节奏韵律,从而具有运动感。如怀素的《自叙帖》,全篇七百零二字,一百二十六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圆转流畅的书法气韵,让人拍案叫绝。
  体育舞蹈的气韵也分内气和外气。体育舞蹈的外气是指在舞蹈的过程中,排除杂念、保持气韵流畅、片刻不得中断,否则就会泄气和走神。体育舞蹈演员若能有意识地调整、控制气的大小、虚实,就能够生化出千姿百态的动作势态来,生化出美的气韵来。体育舞蹈的内气不能光片面的理解为生理呼吸的艺术化投射,体育舞蹈的内气还具有生命的内容。它能成为演绎灵魂的艺术,是形与神、神与气、气与形、情与意在流动的舞步中有机结合。舞蹈“感觉”的准,正是源于对内气的深层次的体悟。
  3 结语
  综上所述 ,书法,在婀娜多姿、笔飞墨舞的的外在表现上,在灵动流逸、超以象外的内在意韵上,与体育舞蹈相应相通。在创作上,如果能将两者的意象关联,则可以创作出更有深度、更富韵味的作品;在欣赏中,若能将书法与体育舞蹈两者通感在一起,互相印证、启发、参悟在一起,则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 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景朕,李小龙.剖析拉丁舞技法的“重心”和“力量”[J].运动,2014(86):32-32.
  [4] 陈滞冬.中国书学论著提要[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
  [5] 毛娟.试论书法的意境美[J].文艺理论研究,2003(4):33-36.
  [6] 何炳武,朱晓红.书法与道家[J].中国书法,2002(6):72-75.
  [7]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
其他文献
“这些书籍游客爱读,我也爱看!”4月17日,阆中市枣碧乡杨家河村松年农家乐老板陈松年,将刚从村上农家书屋借来的旅游和休闲类书籍摆放到书架上,他这个农家乐不仅为南来北往的游客提供农家美味,还为大家提供不同种类的书籍。  59岁的陈松年过去一直从事农业生产,从来没有接触过什么旅游服务。农家书屋帮助他和村上的一大批群众走上了乡村旅游的道路。“真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看书给我们带来了好运!”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是五大医疗卫生制度之首,要突出要求,带头推进。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国有企业之所以冠以"国有"二字,最根本的就是
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就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我省不断创新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着力提升人才工作的境界和水平。逐渐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保障机制,让越来越多的人才乐于深入基层、献智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1月,丹棱县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名乡村规划师,最高年薪15万元,自愿在丹棱购房还可享受最高4万元购房补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海南省农村中学学生体质健康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调研。在选取测量指标方面,身体机能与卫生健康指标上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