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惩罚走进学校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8.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26-02
  真正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在学校,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必须根绝,因为离开了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但是,教育之爱心,本身就包含了严格要求,甚至包含了必要的教育惩罚。因为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
  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他们抵挡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但如果把惩罚简单的理解为粗暴的斥责或野蛮的体罚,不仅不会达到激励和促进的目的,反而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使结果适得其反。更不能不能把惩罚学生当成家长便饭,借惩罚来发泄私怨。这里有两则真实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惩罚”的理解。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打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没有钱,我借给你,但必须在一年后还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回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其实,里根的父亲正是利用“惩罚”本身的激励作用,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惩罚本身也是爱的一种方式。,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叹一声:里根的爸爸真高明!惩罚了小里根却不留一点痕迹,更高明的是他让小里根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承担,学会了负责。
  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学生杀了校长家的爱犬,目的是想看看动物的内脏结构。校长从惩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孩子接受了惩罚,按照要求认认真真的画好了。他叫麦克劳德,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解剖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惩罚必须要弄清缘由,讲究方法。好的惩罚,不是让学生受皮肉之苦,而是触动其心灵。
  文章后面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豁然开朗!现在就借用文中的三句名言来“解”我们心中的三个“惑”:
  一、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
  中国有句格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也就是说违规受罚,天经地义,对违反规则的行为不制止,就是对他这种错误行为的纵容和助长。报纸、电视等媒体上报道的大学生跳楼的事件已屡见不鲜。如今,为一点小事自寻短见的人群已扩大到小学生了,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受不得委屈,心理素质差吗?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惩罚的人怎么能承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挫折呢?
  所以,片面地否认惩罚的存在和有效性是不切实际的。认为惩罚不道德或它在教学上是不健全的,也是毫无根据的。关键要科学的把握惩罚的目的、方式方法和尺度。
  二、如果我们能惩罚学生,应该采用什么形式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在开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为了荣誉和自由而锻炼的心灵时,我反对一切粗暴行为。”】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在提到惩罚教育时总是把它与训斥、谩骂、挖苦、讥讽、丑化、嘲弄、污辱、歧视等的“心罚”相联系,或与罚站、罚跪、罚晒、罚冻、摔打等诉诸拳脚和工具直接伤害学生的“体罚”相联系,或与要求学生过分抄书变相体罚相联系,甚至等同起来,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
  有句话叫身教重于言教,惩罚学生最终的目的,是想让孩子觉悟、上进。怎样惩罚?切实、有效的惩罚,往往使学生由衷地感到高兴,并因此受益匪浅。
  我在长久的观察中发现,借鉴伙伴间的游戏规则内容,如同孩子来个约定:“拉钩上掉,一百年不许变”等类似的,就很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数学课上,某教师写了10道简便运算题训练孩子们。谭寨是班上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当他把练习题交上来时,老师还特地叮嘱:“你再检查一次”。这学生依旧不检查就交给了老师。改作业时,一学生马虎真做错了一题。教师问:怎么办?”“老师您兑现吧!”学生乐意地回答着老师。接下来,这位教师真钩起指头,在学生的鼻子上括了一下。
  [案例二]故事发生在体育课上,两个组的同学进行短跑接力赛。第一小组十多位同学输了,按照规定,这些同学必须接受惩罚。当教师惩罚令刚一发出,第一小组的学生们都是乐合合的来到篮球架下,等由教师投球设定接受球撞的点。当教师纷纷举起球投向篮板,每一球落下撞在一位同学生的头上时,全场的一片喝彩声,当然也包括被撞同学的陶醉。
  以上在案例中的惩罚,是个啥惩罚?括鼻子,实际上这是孩子们玩游戏时的惩罚规则,这个惩罚却收到了好的效果,只过了一会,那个学生就将更正的错题和自己多作的5道同类题交了上来。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教师没有师道与尊严,可学生会心的接受这个了惩罚,师生可乐,却能表达着师生间的默契。在案例二中,教师采用的惩罚方法,也是孩子们在课余玩游戏时的惩罚规则,这个惩罚看出学生也是乐意接受的。
  三、惩罚后如何“善后”
  【巴班斯基说得好:“任何惩罚都必须同时有对产生这种或那种过失的原因和环境的分析。”】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惩罚,都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或多或少的创伤,我们要及时帮助学生抚平伤口,不能一罚了之,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会造成新的伤害,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先教后罚。我们在惩罚后还要留心观察学生情绪,及时疏导。一些学生因为心理素质较强,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教师对他们应激励为主,鼓励其再接再厉改正错误。当然也会有些学生出现反常行为,如哭泣、沉默、摔打东西、甚至骂老师等,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这些学生有必要的话要先暂停惩罚,待教师积极进行疏导,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心服口服后再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使惩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实行惩罚,怎样去对待惩罚。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且不可缺少。
  科学惩罚要以公正、公平为原则。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每个教师在课堂上又有自己的规矩,任何人犯了错都要不打折扣地按规定受罚,这就是公平。班级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对班级建设可谓功不可没,但不能因此就在班干部犯了错误之后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知道功是功,过是过,不应因为某位同学对班级的贡献大就忽略了他的过错,当然,也不应因为某位同学大错小错不断而抹杀了他为集体带来的荣誉,对后进生没有偏见和歧视,不要把那些综合表现差的学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要以点带面,否定优长;也不要时时处处“关注”这些“特别生”,而是要就事论事,秉公处置,这样学生才能甘心接受惩罚,惩罚也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对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以一好代百好”,是教师的主观臆断,或是自欺欺人,谁都知道人无完人。对成绩优异者的错误视而不见,容易造成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也容易造成班级不正常的竞争氛围,更容易使班级同学的关系出现僵硬、冰冷的局面,不利于教育教学。惩罚不是教育手段的全部,它不排除表扬和激励,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当奖则奖,当罚则罚,但要惩而有法,罚而有度,让学生心服口服。
  教育本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奖励与惩罚都是教师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行为,是保证教学进行的一种手段。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才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往往兴趣不大,学生常对提高语文成绩没有信心,尤其文言文学习更是令他们头痛的一件大事,常对文言文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进而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反复朗读,突出译义,强化知识重点,简明扼要教语法,掌握背诵规律等等。来提高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及文言文学习和欣赏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基础知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只有立足新课标,与时俱进,勇于尝试,发挥优势,挖掘潜能,整合教育资源,盘活教育资源,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才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理念;课改;应对策略;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13-01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突出知识性,有些是明显的,还有些知识是隐含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扑捉知识性的一面,让学生学深、学透,才能为培养学生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突出;知识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17-01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同时还必须为他们个人的继续学习和将来的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19-01  和谐是一种状态,昭示着生命的舒展;高效是一种品质,意味着意义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的课堂生活境界。和谐高效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成功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现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力度增大,给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地质灾害频发。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特征、危害以及防治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措施浅析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灾害工程学。地质灾害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
期刊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应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语感来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要想切实学好英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反应能力,让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语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一、加强听的训练,产生英语语感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中,听是最基本的形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质量,而作文质量又取决于“字词句积累”的多少。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字词句积累”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语文教师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字词句积累;做法措施;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223.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08-02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课的作用就在于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生;欣赏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欣赏课;兴趣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20-0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21-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绽放光芒呢?笔者设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应用于数学教学,他的魅力无穷,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合理利用;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234.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23-01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变“苦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