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智慧城市发展背景,探讨了智慧供热发展现状,分析了供热系统与热力用技术,研究了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与热力用优化措施,以期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推动我国智慧城市不断朝着更高目标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供热系统;预热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11-0000-00
0 引言
在我国一些北方地区冬季环境温度相对较低,这对冬季的城市供热系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热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涨,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城市供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当前,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化供热工作当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热系统的余热无法进行充分运用进而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汽轮机排气当中的热量主要是依靠循环水直接引入到空冷岛进行散热处理,这造成了大量的余热浪费,其中凝汽器的热量损失量最大,占到了总热量损失的10%~60%。
1 智慧供热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供热系统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当前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内部的供热系统,在整个供热效果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是在供热系统余热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必须要对供热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基于智慧供热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供热系统余热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工作效果。
2 供热系统与热力用技术分析
本文结合我国某地区一处供热系统的工作情况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对该城市供热系统内部300MW直接空冷发电机组,展开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优化以及相关系统改造工作,有效引入智慧城市供热技术,全面提高汽轮机组的排气余热使用效果,有效降低以往汽轮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损失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城市供热管网的供热要求,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量。
在本次供热系统当中直接空冷发电机组,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适应范围相对较大,可充分满足低真空供热工作标准,因此可以在汽轮机逐步产生动作的状态下,进行汽轮机高背压循环水直接供热。汽轮机组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采用低真空供热技术,主要是进一步降低汽轮机组内部凝汽器的真空程度,有效提升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排气温度,同时在工作开始和结束时,用户所需要的热量以及供热的实际温度相对偏低,通常情况下供水的温度小于70℃,此时可以直接使用汽轮机排出的余热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处理,以此来保证供热液体温度可以达到正常70℃左右,然后将其送往供热管道内部使整个城市展开工作。
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外界的热负荷量会不断上涨,同时所需要的实际供热温度会进一步提升,如果单纯靠汽轮机自身工作排气所产生的加热温度,无法满足热网的实际工作要求,因此需要通过使用采暖抽气方法,对整个系统内部进行二次升温处理,以此来有效达到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正常工作温度,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在本次供热系统内部凝汽器汽轮机组在工作过程中真空度最小大约为-0.05MP,实际的排气温度为80℃。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循环水体的温度范围保持在50~60℃之间,满足日常供热工作的正常标准温度。在供暖过程中,通过使用高倍压运行工作方法,同时进一步增加热管网内部循环水切换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个供水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1]。
3 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与热力用优化研究
智慧城市内部供热系统余热利用与优化,主要是实现将智慧城市的各项控制技术和城市内部的工作系统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以此来最大限度提高供热系统的热能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热量的损耗,实现整个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现阶段,我国在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余热使用工作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方法和技术方面仍然没有完全成熟,基于智慧城市发展背景,如何有效实现城市供热系统余热的综合使用,是相关研究工作人员以及供热单位所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3.1 城市内部供热系统的应用优势
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内部供热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智慧城市工作系统的供回水温度、供水压力大小、室内外温度大小,以及热用户的供水管道所使用的流量计、压力计等自动化传感器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有效衔接,合理使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等,对整个工作系统展开智能化处理和控制,发出实时性供热控制指令,对整个供熱系统控制工作环节以及分支管道供热效果进行全面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整个工作系统各部分的节流阀进行快速响应和监测,使得整个城市供热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余热的使用效率,提高城市供热效果[2]。
3.2 供热系统改造工作方案
通过对本次城市供热系统的具体供热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将该工作基础传统的供热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改造,主要是针对该供热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综合使用,有效降低热量的损失量。在具体的改造工作当中,通过使用汽轮机组排气余热直接对热管网当中的水进行加热,按照工作完成之后的热水不通过换热站,直接将其送往对应的供热区域以及相应的热用户当中,以此有效控制热量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散失问题,全面提高供热工作的热效率。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区域以及热用户内部供热管道当中,需要安装智能节流阀以及相应的增压水泵设施,以便充分保证供热管网当中的水体可以安全快速的送达到指定的工作区域。为了保证热用户在供热水的温度流量以及压力方面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需要对整个供热过程进行精确掌控,通过使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将过滤系统的各管道供水泵以及管道线路当中的压力控制,流量监控以及温度检测等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之间直接形成衔接,保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性对整个供热管网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和了解,有效实现更加快速和准确的了解供热管网的实际供热效果,做到实时性和精确性的工作控制,全面提升供热系统一次换热工作的整体效率,使得整个供热管网的余热使用更加充分[3]。
3.3 供热系统智能控制工作
在本次供热机组余热优化工作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物联网控制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将全新一代的IT技术有效运用在汽轮机余热供热以及相关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可以将各种先进的智能化控制设备,以及相关的感应装置直接嵌入到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以及管道节流阀等相关设备当中,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供热系统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充分实现智慧系统供热工作的科学化掌控。在整个控制管网的系统内部,具有较强的系统控制能力,通过系统管网的综合控制,可以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网络内部机械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等进行实时性管理和掌控,同时还可以充分保证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更加全面,以此来达到更高的智慧控制工作状态,全面提高供热系统的余热使用效率,同时也推动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发展[4]。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出供热系统余热的利用效果,有效控制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从而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快速向前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文虎.供热系统的监测控制改造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0):28-29.
[2] 任洪波,刘家明,吴琼,等.城市能源供需体系与空间结构的耦合解析与模式创新[J].暖通空调,2018(1):83-90.
[3] 董霜.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7(4):43-45.
[4] 贺继超,袁野,王耀武,等.基于热电厂余热利用的复合型区域供冷系统设计与效益分析[J].暖通空调,2016(8):83-87.
收稿日期:2020-10-09
作者简介:徐树勇(1985—),男,山东莒县人,本科,研究方向:供热运行。
关键词:智慧城市;供热系统;预热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11-0000-00
0 引言
在我国一些北方地区冬季环境温度相对较低,这对冬季的城市供热系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热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涨,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城市供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当前,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化供热工作当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热系统的余热无法进行充分运用进而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汽轮机排气当中的热量主要是依靠循环水直接引入到空冷岛进行散热处理,这造成了大量的余热浪费,其中凝汽器的热量损失量最大,占到了总热量损失的10%~60%。
1 智慧供热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供热系统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当前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内部的供热系统,在整个供热效果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是在供热系统余热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必须要对供热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基于智慧供热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供热系统余热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工作效果。
2 供热系统与热力用技术分析
本文结合我国某地区一处供热系统的工作情况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对该城市供热系统内部300MW直接空冷发电机组,展开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优化以及相关系统改造工作,有效引入智慧城市供热技术,全面提高汽轮机组的排气余热使用效果,有效降低以往汽轮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损失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城市供热管网的供热要求,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量。
在本次供热系统当中直接空冷发电机组,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适应范围相对较大,可充分满足低真空供热工作标准,因此可以在汽轮机逐步产生动作的状态下,进行汽轮机高背压循环水直接供热。汽轮机组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采用低真空供热技术,主要是进一步降低汽轮机组内部凝汽器的真空程度,有效提升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排气温度,同时在工作开始和结束时,用户所需要的热量以及供热的实际温度相对偏低,通常情况下供水的温度小于70℃,此时可以直接使用汽轮机排出的余热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处理,以此来保证供热液体温度可以达到正常70℃左右,然后将其送往供热管道内部使整个城市展开工作。
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外界的热负荷量会不断上涨,同时所需要的实际供热温度会进一步提升,如果单纯靠汽轮机自身工作排气所产生的加热温度,无法满足热网的实际工作要求,因此需要通过使用采暖抽气方法,对整个系统内部进行二次升温处理,以此来有效达到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正常工作温度,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在本次供热系统内部凝汽器汽轮机组在工作过程中真空度最小大约为-0.05MP,实际的排气温度为80℃。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循环水体的温度范围保持在50~60℃之间,满足日常供热工作的正常标准温度。在供暖过程中,通过使用高倍压运行工作方法,同时进一步增加热管网内部循环水切换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个供水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1]。
3 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与热力用优化研究
智慧城市内部供热系统余热利用与优化,主要是实现将智慧城市的各项控制技术和城市内部的工作系统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以此来最大限度提高供热系统的热能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热量的损耗,实现整个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现阶段,我国在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余热使用工作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方法和技术方面仍然没有完全成熟,基于智慧城市发展背景,如何有效实现城市供热系统余热的综合使用,是相关研究工作人员以及供热单位所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3.1 城市内部供热系统的应用优势
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内部供热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智慧城市工作系统的供回水温度、供水压力大小、室内外温度大小,以及热用户的供水管道所使用的流量计、压力计等自动化传感器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有效衔接,合理使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等,对整个工作系统展开智能化处理和控制,发出实时性供热控制指令,对整个供熱系统控制工作环节以及分支管道供热效果进行全面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整个工作系统各部分的节流阀进行快速响应和监测,使得整个城市供热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余热的使用效率,提高城市供热效果[2]。
3.2 供热系统改造工作方案
通过对本次城市供热系统的具体供热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将该工作基础传统的供热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改造,主要是针对该供热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综合使用,有效降低热量的损失量。在具体的改造工作当中,通过使用汽轮机组排气余热直接对热管网当中的水进行加热,按照工作完成之后的热水不通过换热站,直接将其送往对应的供热区域以及相应的热用户当中,以此有效控制热量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散失问题,全面提高供热工作的热效率。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区域以及热用户内部供热管道当中,需要安装智能节流阀以及相应的增压水泵设施,以便充分保证供热管网当中的水体可以安全快速的送达到指定的工作区域。为了保证热用户在供热水的温度流量以及压力方面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需要对整个供热过程进行精确掌控,通过使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将过滤系统的各管道供水泵以及管道线路当中的压力控制,流量监控以及温度检测等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之间直接形成衔接,保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性对整个供热管网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和了解,有效实现更加快速和准确的了解供热管网的实际供热效果,做到实时性和精确性的工作控制,全面提升供热系统一次换热工作的整体效率,使得整个供热管网的余热使用更加充分[3]。
3.3 供热系统智能控制工作
在本次供热机组余热优化工作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物联网控制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将全新一代的IT技术有效运用在汽轮机余热供热以及相关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可以将各种先进的智能化控制设备,以及相关的感应装置直接嵌入到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以及管道节流阀等相关设备当中,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供热系统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充分实现智慧系统供热工作的科学化掌控。在整个控制管网的系统内部,具有较强的系统控制能力,通过系统管网的综合控制,可以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网络内部机械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等进行实时性管理和掌控,同时还可以充分保证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更加全面,以此来达到更高的智慧控制工作状态,全面提高供热系统的余热使用效率,同时也推动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发展[4]。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出供热系统余热的利用效果,有效控制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从而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快速向前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文虎.供热系统的监测控制改造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0):28-29.
[2] 任洪波,刘家明,吴琼,等.城市能源供需体系与空间结构的耦合解析与模式创新[J].暖通空调,2018(1):83-90.
[3] 董霜.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7(4):43-45.
[4] 贺继超,袁野,王耀武,等.基于热电厂余热利用的复合型区域供冷系统设计与效益分析[J].暖通空调,2016(8):83-87.
收稿日期:2020-10-09
作者简介:徐树勇(1985—),男,山东莒县人,本科,研究方向:供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