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没有你口中的那种“素质”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叨叨叨:近几年关于高考状元的宣传总是让人不自觉陷入恐慌,“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让人开始怀疑努力的意义,然而“天道酬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跟别人比自己,你敢于付出奋斗就有价值。—韩十一
  我是2015年衡中高考文科状元,我的母校,就是天天被批判的衡水中学—“应试教育的集中营”。
  我的成长经历也跟你们预料的差不多。出生在一个十八线小城,父母是基层工作者。小时候吃顿肯德基,也得爸妈咬咬牙。乐器、绘画、舞蹈、主持、奥赛、计算机,全没学过。整天穿着校服,理个平头,坐在教室里学习,唯一的快乐是周末去新华书店里看书。
  2012年进入衡中,三年拼搏。做的卷子,摞起来有两米多高;题,几十万道。每年回家两次,寒假一次暑假一次,寒假36套卷子,暑假144套卷子。
  最后高考成绩673分,比同年同卷的其他三省状元高了三四十分。清北港轮流抢,我选择了北大。
  现在距离高考三年了,这期间我在全国各地高中做了400场公益講座,没跟学校要过一分钱;策划编写了两本教辅书,销量百万级;写作了100多篇文章;收藏了1000多本书籍,读过的书都做了摘抄和笔记;获得了北大中文系十佳歌手称号;从头锻炼自己的身体,引体向上能做40个,体育课没下过96分。
  三年,可以让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高考战场坚强无畏的斗士;三年,也可以让一个只会做题的人变得有口才,会写作,身体健康,视野广阔。分数可以靠努力得到,素质也可以靠努力得到。
  有人问我:“你进入北大的时候,你看到同学们会街舞芭蕾,会第二外语,会钢琴吉他,会做奥赛题,会编程,会演讲……你不会自卑吗?”
  问的有道理。然而我进入衡中的时候,看到这个学霸比我高50分,那个大神比我高500名,还有某某在预习大学的课程……我是不是也该自卑?
  将来工作了,看到这个人年入50万,那个人年入100万,还有某某拿着家里给的启动资金,成功创业……我是不是也该自卑?那岂不是要在自卑里度过一生了!我不会自卑,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我相信奋斗的价值,鄙视那些用谬论摧毁别人梦想的人。
  所以看到今年高考之后“阶层固化论”的老调重弹,我十分愤怒。好像高考状元们说一句“我兴趣广泛”,就可以掩去他们多年寒窗之苦,就可以说他们都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子了。
  很多时候记者的提问是有引导性的。我接受过很多采访,对记者的套路还蛮熟悉。面对镜头,在记者们殷切期望的眼神下说一句“我兴趣广泛”、“我会唱歌”、“我喜欢健身”此类的话,太简单了。成绩背后的那些付出和苦楚,是在镜头前说不出的。
  我到过中国28个省份,上千个城市,从北上广深到乡镇中学,我都去过、讲过,我想说:当今中国,还是“努力型学霸”更多,天道酬勤依然是真理。
  而且我还要说,我讨厌把应试与素质对立起来的做法。我正是在应试教育中锻炼出了专注力、执行力、逻辑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分配规划能力,还有心理能力,这些难道不是素质?
  如果只有能唱会跳才算素质,如果只有烫头、恋爱、健身才算素质,我们对素质的定义,就太狭隘了。
  我们的国家需要可以负重的人才,我们这一代会亲自参与到祖国崛起为第一强国的进程,我们面对的问题不是几项才艺就可以解决的。我们需要敢坐冷板凳的人,需要敢牺牲的人,需要真奋斗的人。
  所以,对不起,也许我不“素质”,但我为自己而自豪。
其他文献
这一期我们隔了一个暑假,以至于不断有蝴蝶在群里吆喝:第八期出了吗?我们这里怎么买不到?  现在,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我来了!  带着新增的“班会”“梦想秀”“才艺秀”“十万+”“爱”“话题党”“男生·女生”“见字如面”等栏目,我大踏步地来了!(其实内心很忐忑,毕竟新换的“造型”,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这期我们为了改版也是煞费苦心,栏目和稿件各种权衡,迟迟不能最终拍板。综合了一些蝴蝶的建
期刊
小编叨叨叨:张小飞最近非要嚷嚷着改名字,觉得自己的名字太不响亮,给人的印象不深刻。我说你想改成啥,她一改往日的造作,古典地来了一句:南岸青栀—青栀,是指常绿的植物,也表示红颜未老,青春依旧,说的就是我。果然最后一句才是她的风格。—林木木  @今晚的芝麻糊真好喝:  爸爸临走前  吃的最后一顿饭就是芝麻糊  林木木:那天的一切都是记忆中最留恋的味道吧?  @I摩尔曼斯克港:  我是摩尔曼斯克港  你
期刊
半年前的我,是一名无忧无虑的高三美术生,只要高考达到300分就可以安逸地混一个本科学历。可是高考结束那天,我偶然从大姨口中得知高考前一天我爸出车祸了。我跑到医院,看到爸爸躺在病床上的身影,眼泪止不住地掉。之后的日子我和妈妈都在医院照顾爸爸,直到手术结束他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可是望着那张昂贵的手术费用收据,我沉默了,我到底该不该就这样去读一个艺术学校?姐姐还在上大学,家里的开支实在是入不敷出,经济的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K. Merton提出过这样一个理论:  我们所抱有的信念和期待会影响我们的行动,使行动变得更积极或消极,从而使我们的期待成真。这个理论,被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举个例子,你出门去参加准备了很久的一场面试,刚出门就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了一身泥水,你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上天给你的暗示,你今天出门不利,面试肯定会出问题。抱着这样的想法,你在面试中非常紧张,连很多准备过的
期刊
小编叨叨叨:本期“最榜样”的定稿可以说相当冒险了,小编婉拒了韩东君、赵丽颖、吴亦凡等一众大咖,选择了最终无缘“火箭少女队”的“菊姐”。仿佛听到了小蝴蝶Mr_凌先生心碎的声音:我家吴亦凡完爆她好吗?是,她不符合偶像标准,她也没有站上C位,但她让人pick的从来不是这些,她的思想,她的勇敢,使她无可替代。—林木木  “视觉灾难”的逆旅  “女团”、“偶像”、“出道”,这些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期刊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单曲循环《纸短情长》,关于那些年少的回忆似乎总离不开一个在我们眼里闪闪发光的人,你有想写信的人吗?你有收到过别人的信吗?见字如面,我们却再也不会相见。  亲爱的R君:  我忘记了你具体是什么时候走进我的生活的,但我很清楚地记得,高二我们重新分班,为了能够和你进入同一个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那段时间我很压抑,但也很快乐,每次做题做到想要放弃时,只要想到你,就会强迫自己调整状态。那是我
期刊
拜托了,学姐:不论你是处在一个重点高中还是处在一个你眼里的垃圾学校,如果你现在就在好好学习,那希望你坚持下去,坚持你们的梦想也坚持努力;如果你们现在仍处于玩乐之中,请你想想你的梦想,然后放下你的手机。所有的一切都不算晚,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王霞  同所有人的高三一样,我的高三也带着暗黑的色彩。从高一高二逃课上网打架无恶不作的我,到了高三仿佛顿悟,逐渐开始由一个学渣向着学霸转变。  相信很
期刊
小编叨叨叨:一个看似温柔文静的小姑娘,内心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在2016年的高考中一鸣惊人,奪得甘肃省文科状元的头衔。不仅如此,在北京大学的“博雅人才计划”和清华大学的“领军人才计划”两场考试中,她均以出色的表现获得自主招生加分,并于2016年9月成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韩十一  我的高三在2016年盛夏的蝉鸣中结束,与艳阳结伴而来的是两个惊喜—一张燕园的录取通知书和一个甘肃省
期刊
小编叨叨叨:读这篇文章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是小蝶的风格,但你能感觉到它传达的依然是小蝶的精神,小鈺同学用她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不鸡血,不套路,温柔却有力量。那个时常关注别人成绩、时常自怨自艾动不动就觉得自己不行的人是你吗?要改变呀!——张小飞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熟悉的旋律还未响起,我便轻轻按下,时间是五点零五分,尽管高考已结束,但生物钟还是提醒我早于这个点醒来。从窗外天朦胧未亮到现
期刊
学霸背后的“未知世界”  那一年,他中考失利,只考进了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他平平淡淡,没担职务,没进社团,偶尔去网吧打游戏。不争不显的性格,不上不下的成绩,不引人注目,不招人喜欢,放在人群里都看不见。  高二上学期的某次考试,他是班级第四名。期末考试,他是班级第二名。  “那时候啊,大家都觉得我是运气好,被分到的考场好,抄到了,没有人相信我是真的有实力!然后我就用一整个学期的班级第一名来告诉那些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