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都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洗礼和风雨磨难之后,依然经久不衰。现在重新解读,可以带领我们去探究是什么使得马克思主义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去解读历史如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挺进;尤其是去挖掘如何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来揭露工人阶级的受剥削受奴役的非人的境遇,进而真正地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一、提出人的解放的必要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工作和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成为了异化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仅如此,工人还成为自己劳动产品的奴隶,在这种非人的状态下,工人别无选择,只能为资本家创造大量的财富,因为他必须生存。资本家给工人的回报只能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工人的劳动只是工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工人在自己的生产中消费的最少、使自己越来越低贱、没有价值,在大机器生产下越来越依靠单一的劳动,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沦为生产的奴隶。
二、人的存在形态和现实本质
(一)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状态即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根据实践活动主体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将人的存在划分为类存在、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三种形态,分别表示着人的一般形态、特殊形态和个别形态,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这三种存在形态的有机统一。在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中,人首先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其他的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利益、思想、情感,造成了个人或群体的差异。马克思非常注重对人的群体这一基本存在形态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人的阶级存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而类和个体的最终解放也都依赖于先进阶级的解放,即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的存在还体现为个体存在。在马克思看来,通过经验观察,首先和直接看到的,是现实个人的存在,而“人”就其现实性上讲,只能通过个人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因此,个人是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马克思认为,个体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主体存在的统一。作为生命个体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存在形态。
(二)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在进一步考察人的劳动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进一步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内涵,这就是人的生存本质、发展本质和自由本质。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生存本质。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具有前提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的劳动本质在于人的生存本质即生存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类的一切存在和发展都是以这一本质为原因和基础的。因此,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人的社会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生产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方式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成其为人,人的发展也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得以丰富和完善自己。作为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和习得而逐渐形成的。
三、人的解放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也就是为了解决吃喝住穿这些需要的资料。人只有先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才能解决其他的历史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们摆脱了贫困的状态,并且在富裕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和发展。
(二)消除分工。分工使人的劳动被强加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使人们的劳动不自愿,人们被迫屈从于某种活动。“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结底都决定于分工的消灭。”消灭旧式分工使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劳动就不再是异化的,从而个性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生产力和物质资料,把它们转化为人的解放的条件,无产阶级要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废除私有制,把人的解放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提出人的解放的必要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工作和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成为了异化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仅如此,工人还成为自己劳动产品的奴隶,在这种非人的状态下,工人别无选择,只能为资本家创造大量的财富,因为他必须生存。资本家给工人的回报只能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工人的劳动只是工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工人在自己的生产中消费的最少、使自己越来越低贱、没有价值,在大机器生产下越来越依靠单一的劳动,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沦为生产的奴隶。
二、人的存在形态和现实本质
(一)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状态即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根据实践活动主体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将人的存在划分为类存在、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三种形态,分别表示着人的一般形态、特殊形态和个别形态,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这三种存在形态的有机统一。在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中,人首先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其他的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利益、思想、情感,造成了个人或群体的差异。马克思非常注重对人的群体这一基本存在形态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人的阶级存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而类和个体的最终解放也都依赖于先进阶级的解放,即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的存在还体现为个体存在。在马克思看来,通过经验观察,首先和直接看到的,是现实个人的存在,而“人”就其现实性上讲,只能通过个人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因此,个人是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马克思认为,个体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主体存在的统一。作为生命个体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存在形态。
(二)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在进一步考察人的劳动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进一步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内涵,这就是人的生存本质、发展本质和自由本质。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生存本质。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具有前提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的劳动本质在于人的生存本质即生存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类的一切存在和发展都是以这一本质为原因和基础的。因此,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人的社会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生产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方式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成其为人,人的发展也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得以丰富和完善自己。作为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和习得而逐渐形成的。
三、人的解放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也就是为了解决吃喝住穿这些需要的资料。人只有先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才能解决其他的历史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们摆脱了贫困的状态,并且在富裕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和发展。
(二)消除分工。分工使人的劳动被强加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使人们的劳动不自愿,人们被迫屈从于某种活动。“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结底都决定于分工的消灭。”消灭旧式分工使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劳动就不再是异化的,从而个性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生产力和物质资料,把它们转化为人的解放的条件,无产阶级要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废除私有制,把人的解放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