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使得人们对终身体育开始有了强烈的追求。高校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建立的重要阶段,把终身体育观念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能使得高校学生真正拥有体育意识,从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宏伟目标。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终身体育”作为指导观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活动中,认真贯彻终身体育观念,使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能在毕业后继续体育锻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综合型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 观念 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c)-0238-02
终身体育是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则就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学习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普遍大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的体育意识培养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奠定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
1 终身体育观念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大部分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在18~23岁左右,生理上已经成人化,身体器官都处在最佳状态,心理上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也更加的深刻和清晰,情绪上也比未成年时期更加稳定,能控制。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观念是最行之有效的,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运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经常运动锻炼的习惯,这样一来,终身体育的观念将伴随学生从学校体育顺利向社会体育延伸。
2 基于终身体育观念下的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重视不足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视角,对体育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体育学习都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体育课程所占用的学时也是非常少的,本身由于学校的不重视,这就更难引起学生自己本身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了。学习对体育学习仅仅只止步于通过期末的考核,对体育锻炼没有深入的认识,缺乏终身体育观念。
2.2 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落后
高校体育在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也只是片面的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目标,对学生只进行运动技能上的教授,和运动成果考核,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即可,忽略了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没有塑造正确的体育观念。因此,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无法将学校体育延续为社会体育,达不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2.3 学生缺乏锻炼时间
在普遍高校教学中,学生课业还是较为繁重的,体育课程的安排也较少,加上没有好的体育观念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对体育运动就没有兴趣。只在课堂中保证考核通过,对于课后锻炼是少之又少。
2.4 体育教学模式束缚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依然是参考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传授某项运动的技能技术,学生被动的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导致学生体育观念十分淡薄,没有体育锻炼意识,体育知识也浅薄贫乏。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反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体育发展。
2.5 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片面
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都是对运动技能的传授,然后学生们自己练习,这样的教学内容单调片面,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意义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不高。由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只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动作等的完成,造成了教学手段不合理,教学目的不达标。
3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3.1 确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的改革首先要确立以终身体育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立足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激励,体育习惯进行培养,体育能力进行加强。妥善的在课堂中传授体育相关的技能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体育兴趣。把短期的考核目标和长期的锻炼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又达到考核标准,又能有课外延伸体育锻炼的意识。
3.2 加强学生体育教学和健康知识的传播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的体育教育,需要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充分让学生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体育认识的情况,体育习惯不稳定。所以,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播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之处。
3.3 实现课内一体化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仅仅在课内实现是不可能的,终身体育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定然需要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所以,体育活动在课内和课外都要一直持续的进行。学校之内有序的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因为课内时间短少,所以课外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是必然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把课外的锻炼纳入课内的计划,将课外体育和课内体育相结合,校外体育和校内体育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的行动上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尹建业.浅论高校体育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与方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03-104.
[2] 刘毅,陈冬亮.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J].体育科学研究,2005(2):78-82.
[3] 郑国荣.从“终身体育”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體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2):93-96.
[4] 王冰.从终身体育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治学院学报,2008(2):74-77.
[5] 李冰,张海龙.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5(5):91-93.
[6] 王洪海.基于终身体育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123-125.
[7] 赵专,李平.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終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6(2):94-95,98.
[8] 荀盛龙.从终身体育观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衡水学院学报,2015(4):27-30.
[9] 高琦.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63-64.
[10] 崔红艳.终身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145,147.
[11] 刘同众.简论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9-91.
[12] 祝明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99-200.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 观念 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c)-0238-02
终身体育是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则就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学习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普遍大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的体育意识培养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奠定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
1 终身体育观念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大部分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在18~23岁左右,生理上已经成人化,身体器官都处在最佳状态,心理上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也更加的深刻和清晰,情绪上也比未成年时期更加稳定,能控制。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观念是最行之有效的,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运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经常运动锻炼的习惯,这样一来,终身体育的观念将伴随学生从学校体育顺利向社会体育延伸。
2 基于终身体育观念下的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重视不足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视角,对体育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体育学习都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体育课程所占用的学时也是非常少的,本身由于学校的不重视,这就更难引起学生自己本身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了。学习对体育学习仅仅只止步于通过期末的考核,对体育锻炼没有深入的认识,缺乏终身体育观念。
2.2 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落后
高校体育在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也只是片面的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目标,对学生只进行运动技能上的教授,和运动成果考核,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即可,忽略了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没有塑造正确的体育观念。因此,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无法将学校体育延续为社会体育,达不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2.3 学生缺乏锻炼时间
在普遍高校教学中,学生课业还是较为繁重的,体育课程的安排也较少,加上没有好的体育观念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对体育运动就没有兴趣。只在课堂中保证考核通过,对于课后锻炼是少之又少。
2.4 体育教学模式束缚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依然是参考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传授某项运动的技能技术,学生被动的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导致学生体育观念十分淡薄,没有体育锻炼意识,体育知识也浅薄贫乏。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反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体育发展。
2.5 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片面
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都是对运动技能的传授,然后学生们自己练习,这样的教学内容单调片面,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意义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不高。由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只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动作等的完成,造成了教学手段不合理,教学目的不达标。
3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3.1 确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的改革首先要确立以终身体育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立足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激励,体育习惯进行培养,体育能力进行加强。妥善的在课堂中传授体育相关的技能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体育兴趣。把短期的考核目标和长期的锻炼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又达到考核标准,又能有课外延伸体育锻炼的意识。
3.2 加强学生体育教学和健康知识的传播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的体育教育,需要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充分让学生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体育认识的情况,体育习惯不稳定。所以,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播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之处。
3.3 实现课内一体化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仅仅在课内实现是不可能的,终身体育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定然需要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所以,体育活动在课内和课外都要一直持续的进行。学校之内有序的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因为课内时间短少,所以课外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是必然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把课外的锻炼纳入课内的计划,将课外体育和课内体育相结合,校外体育和校内体育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的行动上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尹建业.浅论高校体育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与方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03-104.
[2] 刘毅,陈冬亮.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J].体育科学研究,2005(2):78-82.
[3] 郑国荣.从“终身体育”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體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2):93-96.
[4] 王冰.从终身体育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治学院学报,2008(2):74-77.
[5] 李冰,张海龙.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5(5):91-93.
[6] 王洪海.基于终身体育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123-125.
[7] 赵专,李平.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終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6(2):94-95,98.
[8] 荀盛龙.从终身体育观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衡水学院学报,2015(4):27-30.
[9] 高琦.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63-64.
[10] 崔红艳.终身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145,147.
[11] 刘同众.简论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9-91.
[12] 祝明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