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人角膜上皮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干细胞的鉴定方法,从其生物学特性方面,为角膜上皮干细胞移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低钙培养法对人角膜缘基底层细胞组织块进行培养.从生长特性、光镜特征、超微结构特点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方面进行鉴别.结果培养细胞呈多边形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生长.电镜下可见张力丝等典型上皮细胞结构.单克隆抗体4 G10.3染色,大部分阳性;AE 5染色,绝大多数为阴性.结论用无钙培养基与低钙培养基结合可获得较纯的、未分化的角膜干细胞.其鉴定应综合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双氯芬酸钠对实验兔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7组。将400~1 000 μg不同剂量的双氯芬酸钠溶液0.1 ml分别注入第1~7组家兔右眼玻璃体内
目的 比较不同白内障手术切口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探讨手术切口损伤角膜内皮的机制,为术中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将60只兔眼随机分为三组:A组(小切口组)、B组(中切口组)、C组(大切口组),每组20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3、14、30 d观察兔角膜上方和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的改变,计算内皮细胞丢失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内皮细胞丢失率之间的差异.结果随手术切口的缩小,上方角膜内皮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带动了社区建设的蒸蒸日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社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类社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