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喻情,文比兴:剧文学研究的新境界——评《舞剧构思文学表达教程》

来源 :舞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剧文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似乎总带着神秘莫测的面纱,不如舞剧表演相对亲近,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舞剧台本写作也因此不被大众所熟知.2020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于平教授主编的《舞剧构思文学表达教程》,揭开了舞剧文本写作的神秘面纱,有效拉近了舞剧文学与大众的关系,该教程在通识性、学养性、史料性和平易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创了舞剧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期刊
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作品巡展”,日前在陕西省图书馆展览厅、北京炎黄艺术馆、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博物馆相继开展.展览以我国古代乐舞陶俑为主题,集中荟萃了战国至明代2500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复原复刻的音乐舞蹈陶俑.巡展共展出乐舞俑人352尊,陶望楼、驼、马等器物104件套,其中包括西汉七盘舞乐俑列阵、驮篮山西汉楚王墓乐舞俑、唐霓裳羽衣舞俑群等极为罕见的珍品.她们“齐行列”“眄般鼓”“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穷观至妙地将汉代《舞赋》中描绘之原貌横陈纵列;她们“回雪轻”“游龙惊”,慢舞轻歌地将唐
期刊
当下少儿舞蹈的发展呈现出产量高、质量高的双高态势,题材构思多样,且富有童真童趣,涌现出一批能够引领少儿舞蹈发展的佳作.以2021年在天津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为例,其与往届相比,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品中孩子们的表现力与肢体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在少儿舞蹈基础教育中借鉴当代舞技术作为训练内容的趋势.rn当代舞技术主要来源于现代舞的相关训练内容,并结合了不同风格流派的优点与特点,立足于科学性原理,力求最大限度呈现其自身内容的维度与训练价值.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当代舞对于各舞种训练理念的
期刊
2021年7月5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国舞协共同主办的“各族儿女心向党”歌舞晚会在北京民族剧院举行,腾讯视频平台独家全程直播,取得了良好的业界反馈和社会反响.rn这次晚会是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中国音协、中国舞协联合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隆重献礼,并借此对近年来中国音协、中国舞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系列主题采风创作为有力抓手,推动文艺工作者
期刊
2020年11月24日,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能够代表舞蹈行业受到国家表彰,是她辉煌的艺术人生中又一个高光时刻.1963年,辛丽丽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她化身为足尖上轻盈舞动的精灵,飞上国际舞台折桂,一步步成长为新时期中国芭蕾的领军人物之一.从第二届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女子组第一名、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青年组“双人舞大奖”,到文化部优秀专家、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上海市巾帼英雄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期刊
源远流长的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唯美曼妙,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舞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风格特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化特色与传承体系,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n“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品评艺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审美原则,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时期绘画理论家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笔者以“谢赫六法”为
期刊
《剧目排练》课程是中国舞表演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最能体现舞蹈表演人才身体能力、技术技巧、思想导向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实践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的补充课程,其通过具有动作性、技巧性、情感性等内容的优秀剧目排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的教学训练.因此,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从关注单一动作或动作短句中的技术技巧训练,进入到重视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综合性身体表现层面,使其具有运用肢体语汇抒发情感、塑造艺术形象的全方位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和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具
期刊
《俑3》是编导田湉“俑系列”中的第三部,与13分钟版的八人群舞《俑1》和近20分钟的组舞《俑2》不同,《俑3》包含了《簪花》《唐乐宫图》《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塞外》《行吟图》《穿深衣的贵族》《小踏歌》共8个独立的小作品.田湉的《俑》系列作品既难以评判又难以定位,既离不开汉唐古典舞的浸润,却又不同于“舞种风格”下的舞台创作,田湉所追求的“民族身体”是涵盖在“世界舞蹈”语境之中的,《俑3》并不强调自己的“古典血脉”,而将“汉唐风格视为一颗种子,但要以\'田湉\'的方式发芽长大”(Ma Yue:l
期刊
将经典影视作品改编成舞剧成为近年来舞剧创作的趋势之一,其与需求结构调整、文艺市场多元化发展等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密切相关,并在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上海歌舞团出品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内蒙古艺术学院出品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英雄儿女》为代表,舞剧市场开创了近年来改编自同名电影、戏剧、文学作品的主旋律题材舞剧商业化的新篇章.这一影视作品的舞剧改编潮不由使人深思其背后的原因:这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为什么又以舞剧的形式回到了舞台?为什么
期刊
“生活动作”是指生活中的惯常动作,未经修饰雕琢,一般不能给人审美愉悦.在舞蹈作品中出现的“被再现的生活动作”或日“生活动作痕迹”通常是经过了艺术化处理的生活动作,既有生活原貌,也有舞蹈动作的节律性,因此,所谓舞蹈中的“生活动作”,其实是“生活性的舞蹈动作”,是“在舞蹈编创中,提炼生活中的经历加工创作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舞蹈动作,使作品具有生命的真实性和丰富的内涵,让编舞、作品更鲜活,通过舞蹈动作把作品思想内涵传达给观众,使之具有明确表达情谊的功能和指向的意义,实现作品的最终诉求”.(姚赛红《叙事性舞蹈编创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