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都可见到漆有“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你很难把眼前的情景和一艘老旧的散装货船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切在张荣发的手中变成了现实。从白手起家到全球知名的船业巨子,张荣发可以说是位传奇人物。
今年78岁的张荣发,属于台湾老一辈企业家。他始创的长荣集团目前在海运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海运商。集团旗下的长荣航空还曾被德国媒体评为“全世界十大安全航空公司之一”。仅有职校学历的张荣发,究竟以何天赋成就了这一业绩卓著的跨国企业?
海洋之子
长荣集团的企业总部设在台北市民生东路,在张荣发的办公室内挂了一只钟,那是他创立长荣海运时那艘破旧长信轮上的钟。虽然长信轮早已拆解,但这象征他事业起步的纪念物,却一直留在办公室陪伴着他。
念旧的张荣发形容自己是“海洋之子”,从小就和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他生于台湾港口城市基隆。在海边长大的他,天生就注定要“靠海吃饭”。张荣发的父亲是船上的木工,在他18岁时,死于海难,7个子女全靠寡母抚养。然而,张荣发并不屈服于困顿的环境。从台北商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张荣发就跑到海运公司打工。少年气盛的张荣发勤奋好学,在船靠岸后,别的船员都上岸去游玩,他则留在船上读书。由于他的努力,张荣发从事务员做起,一步步升为事务长、理货员、二副、大副,最后升级考到航长执照。这些坎坷的经历,对张荣发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轻时张荣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上世纪60年代初,张荣发抓住台湾经济起飞的机会,创办了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当时张荣发架着惟一的已有20年船龄的旧货船,一开始就跑其它人不敢跑的中东线。当时有人好意劝他,不要开这个航线,因为远东运费同盟的船舶公司已准备联合对付新加入的公司。“岂有此理,为何叫我不要开?我一定要开。”张荣发气呼呼地说。结果,长荣第一次出航中东,只从日本装些笨重的铁条。虽起步艰辛,但长荣海运始终保持完善的运输服务品质,渐渐获得货主的肯定与支持。
70年代末是世界航运的黄金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造快速、经济、安全的集装箱轮船。为赶上货柜化潮流,张荣发决定发展集装箱。1975年,长荣海运公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下水,首次由台湾远航至美国东海岸。时值石油危机冲击全球,海运市场锐减之际,长荣海运却以周全的准备,正式开辟远东-美国东岸全货柜定期航线之先河。随后,多条全货柜定期航线先后开辟成功。1984年7月,长荣海运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环球东、西双向全货柜定期航线,奠定长荣在全球货柜船业务的领先地位,长荣船队的规模,自此一直居于全球货柜船队之首。
从默默无闻到挑战百年霸主远东运费同盟、切入大西洋航线,再到今日拥有国际级地位,长荣海运的飞越与张荣发不断进取、勇于突破是分不开的。因此张荣发被媒体称为“船王”。
张荣发曾再三表示海运是他的最爱,“我始终如一的信念,便是一定要咬紧牙关,渡过困难,以期在海运的领域里,开拓出一片天地。”行了一辈子船,如今虽已近耄耋之年,但张荣发的最大休闲仍在海洋。功成名就后,他曾以新台币20亿元订做了一艘豪华游艇“长荣号”。用世界游艇专业机构的说法,“这是一艘六星级的海上旅馆”。反正张荣发是一辈子离不开海洋了。
从海洋到天空
或许是海洋给了张荣发“不安分”的性格,他把发展的目光又投向了天空。1989年3月,张荣发以海运事业在世界所奠定的根基,一手创立了台湾第一家民营的国际航空公司——长荣航空(EVA),并于同年10月6日向美国波音公司及麦道道格拉斯签订购买26架飞机合约,总金额达36亿美元,世界航空市场为之瞩目。
1991年7月1日,长荣航空正式起飞,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与华航并列为台湾两大航空公司。营运至今,飞航航点已遍及亚、澳、欧、美四大洲40余个城市,其成长速度已创下世界民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长荣航空与世界各主要航空公司战略联营合作,形成全球完整的客、货运飞航网络。被喻为“破冰之旅”的2003年春节包机,台湾民航班机首次抵达大陆,其中就有长荣航空。
张荣发一直把运行安全放在首位。长荣航空除采用“航机动态控系统—ACMS”、“地空通讯系统—ACARS”等先进设备,精准严密地控管飞安外,2005年引进的777机队,装置最高等级的电子飞行包(Electronic Flight Bag),将航机的飞航安全、客舱治安及效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长荣航空完美的飞安纪录,深获海内外业界肯定,2004年被德国Aero International杂志评选为全世界十大安全航空公司之一。
在为购机计划前往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参观时,张荣发仔细聆听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解说各项飞机引擎构造及功用。这种认真踏实、努力学习的精神,令美国人佩服,他们还笑着问他:“总裁是否有意开飞机制造公司了?”张荣发则表示:“其实飞机的引擎和轮船类似,但飞机的轮轴接合,比轮船还要精密。”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渴求更大成功的企业家,张荣发不断寻找新的挑战。在航空事业基本稳定后,他把触角伸向了酒店、房地产、钢铁等领域。通过资源整合,航运业的经营已形成“一条龙”网络,涵盖了上、中、下各个层次,如航天科技、航空地勤、航空餐饮服务等。目前,长荣集团已发展成集海运、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除了旗舰长荣海运外,另有十家关系企业,分别是长荣运输、长荣重工、立荣海运、长荣国际、长荣货柜、立荣航空、长荣航空、长鸿营造、荣刚重工、长荣空厨等公司。
大陆是根
随着进入大陆的台湾企业日益增多,颇具战略眼光的张荣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1994年,在台湾当局允许航运业赴大陆投资及经营码头业务后,集团旗下的长荣、立荣两家海运公司闻风而动,分别以5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在上海、青岛、广州等地投资经营货柜集散场及码头业务。虽然这8000万美元投资对张荣发而言仅是探路,但这在当时却是台湾服务业中对大陆投资规模最大的一笔。
由于台湾政策的限制,长荣集团进入大陆并不顺畅,但张荣发仍积极在大陆成立营运据点。今年1月,长荣借旗下的两家公司以5582.25万人民币持有上货航45%的股权;4月12日,长荣海运斥资400万美元获得长华国际物流(天津)有限公司40%的股权。目前,长荣集团旗下的长荣海运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和中国海运集团(China Shipping)都有战略联盟关系。此外,长荣还在大陆经营几个码头、一个内陆集装箱堆场和一家集装箱运输集团,并在宁波、上海、青岛、深圳和天津有合资企业。
现在,大陆进出口的货量已占长荣海运全部承载量的60%,大陆市场的重要性对于长荣不言而喻。为此,张荣发作出了深耕大陆市场的决策,2005年,长荣集团花1.61亿人民币在北京国贸中心购买5层楼作为北京的运营据点,今年又计划在上海设立永久据点,兴建长荣大陆运营总部。这栋位于上海浦东的新大楼已经于去年10月破土动工。该大楼地面13层,地下2层,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将供集团属下的长荣海运、意邮轮船、长荣航空等企业集中办公。
近年来,长荣集团在大陆迅速发展,张荣发到访大陆十余次,并多次受到大陆领导人接见。作为岛内最大航运企业的总裁,张荣发一贯主张两岸直接“三通”。前些年李登辉对两岸经贸采取“戒急用忍”政策,张荣发就因公开批评李登辉而引来“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强烈抗议。2002年,他又因与陈水扁在两岸“三通”问题上严重分歧而坚决辞去“总统府资政”一职。2003年底台“总统”选举最为激烈的时刻,张荣发公开强烈抨击李登辉、陈水扁在“执政”期间不重视海运政策,而“只关心选举可以拿多少票”。2004年3月,张荣发在“总统”选举前最后一天公开发表声明,强调两岸“三通”的重要,被外界解读为“间接挺蓝”。
张荣发曾长年资助过陈水扁,被传言是陈水扁的“最大金主”之一,是岛内“绿色企业家”的代表。正是由于张荣发的特殊背景,其不久前公开赞扬“一国两制”的讲话立即引起台当局的紧张。他直言,台湾近几年太多的机会都被民进党当局挡住了。以开放大陆游客来台旅游为例,台当局虽同意开放,却限制人数,这说明决策者从来就没想到民众的需求。因为开放旅游,岛内各个领域都能赚钱,百姓也会有生意做。
支持“三通”及两岸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已日益成为台湾企业界的共识,作为台企业界的标志人物,张荣发在大陆的“大动作”,显示台湾与大陆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已摆脱台湾族群政治的干扰,按照本身的逻辑自主发展。
今年78岁的张荣发,属于台湾老一辈企业家。他始创的长荣集团目前在海运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海运商。集团旗下的长荣航空还曾被德国媒体评为“全世界十大安全航空公司之一”。仅有职校学历的张荣发,究竟以何天赋成就了这一业绩卓著的跨国企业?
海洋之子
长荣集团的企业总部设在台北市民生东路,在张荣发的办公室内挂了一只钟,那是他创立长荣海运时那艘破旧长信轮上的钟。虽然长信轮早已拆解,但这象征他事业起步的纪念物,却一直留在办公室陪伴着他。
念旧的张荣发形容自己是“海洋之子”,从小就和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他生于台湾港口城市基隆。在海边长大的他,天生就注定要“靠海吃饭”。张荣发的父亲是船上的木工,在他18岁时,死于海难,7个子女全靠寡母抚养。然而,张荣发并不屈服于困顿的环境。从台北商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张荣发就跑到海运公司打工。少年气盛的张荣发勤奋好学,在船靠岸后,别的船员都上岸去游玩,他则留在船上读书。由于他的努力,张荣发从事务员做起,一步步升为事务长、理货员、二副、大副,最后升级考到航长执照。这些坎坷的经历,对张荣发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轻时张荣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上世纪60年代初,张荣发抓住台湾经济起飞的机会,创办了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当时张荣发架着惟一的已有20年船龄的旧货船,一开始就跑其它人不敢跑的中东线。当时有人好意劝他,不要开这个航线,因为远东运费同盟的船舶公司已准备联合对付新加入的公司。“岂有此理,为何叫我不要开?我一定要开。”张荣发气呼呼地说。结果,长荣第一次出航中东,只从日本装些笨重的铁条。虽起步艰辛,但长荣海运始终保持完善的运输服务品质,渐渐获得货主的肯定与支持。
70年代末是世界航运的黄金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造快速、经济、安全的集装箱轮船。为赶上货柜化潮流,张荣发决定发展集装箱。1975年,长荣海运公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下水,首次由台湾远航至美国东海岸。时值石油危机冲击全球,海运市场锐减之际,长荣海运却以周全的准备,正式开辟远东-美国东岸全货柜定期航线之先河。随后,多条全货柜定期航线先后开辟成功。1984年7月,长荣海运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环球东、西双向全货柜定期航线,奠定长荣在全球货柜船业务的领先地位,长荣船队的规模,自此一直居于全球货柜船队之首。
从默默无闻到挑战百年霸主远东运费同盟、切入大西洋航线,再到今日拥有国际级地位,长荣海运的飞越与张荣发不断进取、勇于突破是分不开的。因此张荣发被媒体称为“船王”。
张荣发曾再三表示海运是他的最爱,“我始终如一的信念,便是一定要咬紧牙关,渡过困难,以期在海运的领域里,开拓出一片天地。”行了一辈子船,如今虽已近耄耋之年,但张荣发的最大休闲仍在海洋。功成名就后,他曾以新台币20亿元订做了一艘豪华游艇“长荣号”。用世界游艇专业机构的说法,“这是一艘六星级的海上旅馆”。反正张荣发是一辈子离不开海洋了。
从海洋到天空
或许是海洋给了张荣发“不安分”的性格,他把发展的目光又投向了天空。1989年3月,张荣发以海运事业在世界所奠定的根基,一手创立了台湾第一家民营的国际航空公司——长荣航空(EVA),并于同年10月6日向美国波音公司及麦道道格拉斯签订购买26架飞机合约,总金额达36亿美元,世界航空市场为之瞩目。
1991年7月1日,长荣航空正式起飞,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与华航并列为台湾两大航空公司。营运至今,飞航航点已遍及亚、澳、欧、美四大洲40余个城市,其成长速度已创下世界民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长荣航空与世界各主要航空公司战略联营合作,形成全球完整的客、货运飞航网络。被喻为“破冰之旅”的2003年春节包机,台湾民航班机首次抵达大陆,其中就有长荣航空。
张荣发一直把运行安全放在首位。长荣航空除采用“航机动态控系统—ACMS”、“地空通讯系统—ACARS”等先进设备,精准严密地控管飞安外,2005年引进的777机队,装置最高等级的电子飞行包(Electronic Flight Bag),将航机的飞航安全、客舱治安及效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长荣航空完美的飞安纪录,深获海内外业界肯定,2004年被德国Aero International杂志评选为全世界十大安全航空公司之一。
在为购机计划前往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参观时,张荣发仔细聆听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解说各项飞机引擎构造及功用。这种认真踏实、努力学习的精神,令美国人佩服,他们还笑着问他:“总裁是否有意开飞机制造公司了?”张荣发则表示:“其实飞机的引擎和轮船类似,但飞机的轮轴接合,比轮船还要精密。”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渴求更大成功的企业家,张荣发不断寻找新的挑战。在航空事业基本稳定后,他把触角伸向了酒店、房地产、钢铁等领域。通过资源整合,航运业的经营已形成“一条龙”网络,涵盖了上、中、下各个层次,如航天科技、航空地勤、航空餐饮服务等。目前,长荣集团已发展成集海运、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除了旗舰长荣海运外,另有十家关系企业,分别是长荣运输、长荣重工、立荣海运、长荣国际、长荣货柜、立荣航空、长荣航空、长鸿营造、荣刚重工、长荣空厨等公司。
大陆是根
随着进入大陆的台湾企业日益增多,颇具战略眼光的张荣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1994年,在台湾当局允许航运业赴大陆投资及经营码头业务后,集团旗下的长荣、立荣两家海运公司闻风而动,分别以5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在上海、青岛、广州等地投资经营货柜集散场及码头业务。虽然这8000万美元投资对张荣发而言仅是探路,但这在当时却是台湾服务业中对大陆投资规模最大的一笔。
由于台湾政策的限制,长荣集团进入大陆并不顺畅,但张荣发仍积极在大陆成立营运据点。今年1月,长荣借旗下的两家公司以5582.25万人民币持有上货航45%的股权;4月12日,长荣海运斥资400万美元获得长华国际物流(天津)有限公司40%的股权。目前,长荣集团旗下的长荣海运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和中国海运集团(China Shipping)都有战略联盟关系。此外,长荣还在大陆经营几个码头、一个内陆集装箱堆场和一家集装箱运输集团,并在宁波、上海、青岛、深圳和天津有合资企业。
现在,大陆进出口的货量已占长荣海运全部承载量的60%,大陆市场的重要性对于长荣不言而喻。为此,张荣发作出了深耕大陆市场的决策,2005年,长荣集团花1.61亿人民币在北京国贸中心购买5层楼作为北京的运营据点,今年又计划在上海设立永久据点,兴建长荣大陆运营总部。这栋位于上海浦东的新大楼已经于去年10月破土动工。该大楼地面13层,地下2层,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将供集团属下的长荣海运、意邮轮船、长荣航空等企业集中办公。
近年来,长荣集团在大陆迅速发展,张荣发到访大陆十余次,并多次受到大陆领导人接见。作为岛内最大航运企业的总裁,张荣发一贯主张两岸直接“三通”。前些年李登辉对两岸经贸采取“戒急用忍”政策,张荣发就因公开批评李登辉而引来“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强烈抗议。2002年,他又因与陈水扁在两岸“三通”问题上严重分歧而坚决辞去“总统府资政”一职。2003年底台“总统”选举最为激烈的时刻,张荣发公开强烈抨击李登辉、陈水扁在“执政”期间不重视海运政策,而“只关心选举可以拿多少票”。2004年3月,张荣发在“总统”选举前最后一天公开发表声明,强调两岸“三通”的重要,被外界解读为“间接挺蓝”。
张荣发曾长年资助过陈水扁,被传言是陈水扁的“最大金主”之一,是岛内“绿色企业家”的代表。正是由于张荣发的特殊背景,其不久前公开赞扬“一国两制”的讲话立即引起台当局的紧张。他直言,台湾近几年太多的机会都被民进党当局挡住了。以开放大陆游客来台旅游为例,台当局虽同意开放,却限制人数,这说明决策者从来就没想到民众的需求。因为开放旅游,岛内各个领域都能赚钱,百姓也会有生意做。
支持“三通”及两岸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已日益成为台湾企业界的共识,作为台企业界的标志人物,张荣发在大陆的“大动作”,显示台湾与大陆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已摆脱台湾族群政治的干扰,按照本身的逻辑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