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仰望星空,曾经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第一次看到银河,第一次辨认出北极星……都是终身难忘的经历!对于观星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强大而精良的望远镜,以及各式各样的设备配件,轻点鼠标,就可以将浩瀚星空的天文信息一览无余;对于观星者来说,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在灯火通明和车水马龙的生活中仰望星空只能是一种奢求。
何时再见满天繁星?那就为仰望星空来一次旅行吧!无论是在世界闻名的黑暗天空保护区,还是在古代天文遗迹前,这个没有门票的世界最大景区大门常开,躺下抑或仰头,摒弃浮华喧闹,尽情享受静谧与惬意!
左青龙,右白虎
今天,我们谈论的星座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早在上古时代,中国人便开始观察星象变化,并将星象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联系起来。
为了便于辨认和记录,古人将星空中若干相邻的恒星组合在一起,用皇家政府机构和官员命名,所以称为星官,意思是天帝的官员。星官和西方的星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星官所管理的星星少则一颗,多则几十颗。星官是散落在星空中的,为了更好寻找,中国古人将星空分成很多区域。总的来说,中国星座大的框架是“三垣二十八宿”体系。
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转一周,这样在我们地球上看来,仿佛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慢慢走过的这条路线叫“黄道”。而且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走过的路线也都在黄道附近,于是古人大致沿黄道把这部分星空分成28份,每一份叫一“宿”,合起来这28个星座就叫“二十八宿”。28可以被4整除,这样记录太阳行走时又可以将这二十八宿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季节。月亮也大致在这条“带子”里运行,大约一天走一份。古人想象,既然这些星座是为记录月亮行程准备的,人间的车马在官道上都是日行夜宿,所以这些星座就称“宿”了,每一“宿”就是一“站”。
“三垣”是另外3个大的星座集团。二十八宿绕黄道一周,把天球分成两部分,中国人看到天球北半部分的时间更多一些,所以这部分对我们就显得更重要。因此,我们的祖先在二十八宿包围的这半球“里”面,又建立了“三垣”。“垣”是墙的意思,每一垣有两道墙围出了一块近圆形的小天区。这“三垣”恰好呈三点状分布。这个布局就像人间的皇权机构一样。以北极为中心的叫“紫微垣”,另外两个是“太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就是天上的皇宫,太微垣则是朝廷行政机构的象征。天市垣就更有趣了,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天上街市,是全国人人都参与的“综合贸易市场”。
古人认为星宿和占星都是极其严肃的事。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天人感应”,也叫“天人合一”,天的代表是“天帝”,它是个有意志、有人格的神,无时不在洞察着人间,并经常干预人间的事,而且上天在行动前总是先给人间点预兆和警告——这就是星象上的变化;反过来,人间有些事做得不合老天的意时,也会引起星体的变动,这也算是老天给人间的警告。天上的星宿与九州的地域对应,哪一星宿出了问题,就是哪个地方有事了。
中国的观星活动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得相当完备。此外,与天上的星宿相关联,在民间还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艺术作品,如“牛郎织”、“嫦娥奔月”……至今还广为流传。
雅典娜和她的圣斗士们
一部动画片《圣斗士》,将西方星座文化深植于当代中国人心中,每每人们闲聊性格,都要拿星座来做比照,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约5000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地方有一群巴比伦尼亚的牧羊人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在牧羊的流浪生活中,每天不忘观察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久而久之,就从星星的动态中看出了很有规则的时刻与季节的变化。每天一到了晚上,他们就一面看着羊群,一面观察各种星星,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并从连接而成的形状去联想各种动物、用具或甚至他们所信仰的神等,并为它们取名,创造了所谓的星座。
据说,如现在所谓的黄道12星座等总共有20个以上的星座名称,在那个时候早已经诞生。此后,古代巴比伦人继续将天空分为许多区域,提出新的星座。不过那时星座的用处不多,被发现和命名的更少。黄道带上的12星座开始只是用来计量时间的,而不像现在用来代表人的性格。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
两河流域文化传到古希腊以后,推动了古希腊的文化发展。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综合了当时的天文成就,编制了48个星座,并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给它们起出适当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希腊神话故事中的48个星座大都居于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
中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需要向外扩张,航海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船舶在大海上航行,随时需要导航,星星就是最好的指路灯。而在星星中,星座的形状比较特殊,最容易观测,因此,星座受到了普遍关注。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时,不仅利用星座导航定向,而且还对星座进行了研究。
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定将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其名称基本依照历史上的名称。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有近6000颗,每颗均可归入唯一一个星座。
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黑暗有标准
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是南半球的第一个暗天保护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黑暗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新西兰南岛的麦肯奇盆地内,库克山国家公园,蒂卡普湖周围的村庄,特威泽尔和库克山都被囊括其中,幅员43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四周环绕着巍峨壮丽的高山美景。该地区一直是公认的南半球最佳星空观测与研究地点之一,当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夜空朗朗,大气稳定性和透明度极佳。此外,当地还可常年观察到银河系卫星星系——麦哲伦星云,这是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到的星云。
自1981年起,麦肯奇地方议会就颁布了相关条例对保护区内的大部分地区的照明限制,而此时,在世界范围内,光污染正在迅速蔓延,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麦肯奇地方议会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地方资源保护措施,旨在控制照明光源的使用,包括采用向下照明光束和全面禁用溢光照明设施等。此外,资源管理部门还限制了泛光灯照明在黄昏至夜晚11点之间的使用。因此努力,麦肯奇盆地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观星胜地。 该地区的旅游机构与坎特伯雷大学和约翰山天文台紧密合作,推出了多种观星旅游项目:经验丰富的导游将亲手指导游客们使用天文望远镜,探索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奥秘与未知,领略肉眼难觅的美丽星空,了解不同时代的天文科技,并揭开黑洞的奥秘。而在皇后镇,观星爱好者们可以参加天空缆车夜间观星之旅,登上鲍伯峰,在天文专家的帮助下,借助天文望远镜,探寻南半球璀璨夜空之中的无尽奥秘。
国际黑暗天空协会
国际黑暗天空协会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国际性组织。该协会于2001年制定《国际黑暗天空地天保护计划》,通过该协会“国际黑暗天空”的认证需要满足极其严格的户外照明标准和社区创新要求,一言以蔽之,该组织认证的保护区可以说是地球上环境最佳的观星地点之一。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黑暗保护区是继加拿大莫干迪克峰和英国埃克斯穆尔国家公园之后的第三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继其得到正式认证之后,第四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也在纳米比亚诞生。此外,国际黑暗天空协会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希望早日将黑暗天空保护区列为世界遗产星光保护区。
埃及阿布辛贝勒神庙:神迹一去不复还
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神庙外雕塑宏伟,神庙内供奉的神灵众多,而这一切,都不及这里的天文奇观更震撼人心。3000多年前,神庙的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相关的知识,按照拉美西斯二世的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神庙奠基日10月22日,旭日的金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两次穿过60米深的庙廊,依次披洒在神庙尽头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长达20分钟之久,让神殿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人们就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日期称作“太阳节”。
1963年,为了保证阿斯旺高坝不会损坏阿布辛贝神庙遗迹,经过全球众多科学家的努力,将阿布辛贝神庙原样向上移动了60米,但太阳节的时辰却因此被错后了一天。虽然今人将数据算错了,但仍不能抹灭阿布辛贝勒神庙观星胜地的美誉,干燥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夜空极为通透,要不,古人那么精确的计算是怎么得来的!
英国索尔兹伯里巨石阵:一次观测持续百年
一块块长方巨石被竖立起来,在地面上排成大环形,立石的顶端之间再搭上同样巨大的楣石,形成一个巨型石头圆圈。大石圈内,还有一层小的石圈,圈内矗立着五组两竖一横巨石搭成的三石塔结构,呈马蹄铁形式摆列,中间立着一块较小的石条,像是祭祀台。石圈周围有一道直径110米的环形堤沿和沟壕,外层有56个1米见方的坑洞组成的大圆圈。这座神秘而奇特的硕大石头结构,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英国巨石阵。
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大约建于公元前3100年。巨石阵中几个重要的位置,似乎都是用来指示太阳在夏至那天升起的位置。而从反方向看刚好就是冬至日太阳降下的位置。除了太阳之外,月亮的起落点也有记载。不过月亮的运行不是像太阳一样年年周而复始,它有一个历时19年的太阴历。在靠近石阵入口处有40多个柱孔,排成6行,恰巧和月亮在周期中到达最北的位置相符,所以6行柱孔很有可能代表6次周期,也就是6个太阴历的时间,观测及纪录月亮的运行有100多年的时间。为了一个天文数据持续观测百年以上,由此推断,巨石阵是观测天文的好地方。
瑞典北极圈内:冬日那里,天空有奇迹
在拉普兰地区欣赏北极光是冬日到瑞典旅行的一份大礼。春天白昼渐长渐亮,到了6月下旬,瑞典北部国土太阳终日不落。而相反,在冬季,极夜的现象和北极光则让瑞典的冬日笼上了更多的神秘色彩。看到北极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是由于太阳射出的电子接近地球磁场,通过极稀薄的高空大气层放电造成的,所以无法预测这种现象准确的发生时间,能否看到就是你的运气了。近年来旅游者对北欧漆黑的冬夜兴趣剧增,观星和极光将人们从世界各地吸引到这里。
北极光出现时,一条一条的红、绿、黄光漫天飞舞,像丝带舞表演。光动得时快时慢,一时从东边来,一时从西边来。这光还会变色——初时可能是黄色的,扭一扭后就变成了其他颜色——可能是绿,也可能是红,等会又变回黄色了。而且在同时间会有好几条不同颜色和动态的北极光,在同一个天空里飞舞。
墨西哥奇琴伊察天文台:末日传说诞生地
都说玛雅人熟知天文,2012世界末日的传说就是他们观星测算的,传说最好是假的,但由此掀起世界范围的观星热确是凿凿。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奇琴伊察遗址上有座著名的玛雅金字塔——卡斯蒂略金字塔。在春季和秋季的昼夜平分点,日出日落时,建筑的拐角在金字塔北面的阶梯上投下羽蛇状的阴影,并随着太阳的位置在北面滑行下降。在金字塔顶端的神庙中,有许多精心雕刻的图案,玛雅人可以据此判断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到来。这座金字塔高30米,呈长方形,上下共9层,最上层为一神庙。金字塔的台阶总数加上一个顶层正好是365,代表着一年的天数。台阶两侧有宽一米多的边墙,北面边墙下端刻着一个高1.43米、长1.80米、宽1.07米的带羽毛的蛇头,蛇嘴里吐出一条长1.60米的大舌头。每年春分秋分两天的下午,一个蛇影就会在塔上出现。在奇琴伊察遗址上,还有座著名的椭圆形天文台,天文台的边缘放着很大的石头杯子,玛雅人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确定他们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日历系统。
中国河南告成观星台:周公首创,守敬发扬
登封的名胜古迹不少,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千年古刹嵩山少林寺了。其实,登封还有一处知名度虽不及少林寺但在世界天文史上享有盛誉的古迹,这就是位于告成镇的周公测景(影)台和观星台,几千年的观星胜地,不可错过。
告成镇观星台的首创者是3000多年前周朝的功勋人物周公姬旦。周朝人特信风水,建都这等大事也要风水先行,于是,作为国家首席风水师的周公肩负使命,为东都洛邑的创建寻求风水依据。测风水需要一个合适的地点,还需要一个观测工具。经过一番考察,周公认定告成这地方是建观测站的最佳地点,于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观星台便诞生了。
经过千年损耗,观星台多次重建,直到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重建观星台,才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天文台。在这座科技含量颇高的观星台,郭守敬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观测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观测站的数据及历史资料,了解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行规律,完成《授时历》的编制,首次在世界上精确推算出一年的长度为365天5时49分l2秒,这个结论与现代科学测量的时间只有26秒的误差,与诞生于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公历)分秒不差,但却比后者整整早了三个世纪。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普周刊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盘点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郭守敬主持设计建造的这座观星台入选其中。
何时再见满天繁星?那就为仰望星空来一次旅行吧!无论是在世界闻名的黑暗天空保护区,还是在古代天文遗迹前,这个没有门票的世界最大景区大门常开,躺下抑或仰头,摒弃浮华喧闹,尽情享受静谧与惬意!
左青龙,右白虎
今天,我们谈论的星座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早在上古时代,中国人便开始观察星象变化,并将星象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联系起来。
为了便于辨认和记录,古人将星空中若干相邻的恒星组合在一起,用皇家政府机构和官员命名,所以称为星官,意思是天帝的官员。星官和西方的星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星官所管理的星星少则一颗,多则几十颗。星官是散落在星空中的,为了更好寻找,中国古人将星空分成很多区域。总的来说,中国星座大的框架是“三垣二十八宿”体系。
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转一周,这样在我们地球上看来,仿佛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慢慢走过的这条路线叫“黄道”。而且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走过的路线也都在黄道附近,于是古人大致沿黄道把这部分星空分成28份,每一份叫一“宿”,合起来这28个星座就叫“二十八宿”。28可以被4整除,这样记录太阳行走时又可以将这二十八宿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季节。月亮也大致在这条“带子”里运行,大约一天走一份。古人想象,既然这些星座是为记录月亮行程准备的,人间的车马在官道上都是日行夜宿,所以这些星座就称“宿”了,每一“宿”就是一“站”。
“三垣”是另外3个大的星座集团。二十八宿绕黄道一周,把天球分成两部分,中国人看到天球北半部分的时间更多一些,所以这部分对我们就显得更重要。因此,我们的祖先在二十八宿包围的这半球“里”面,又建立了“三垣”。“垣”是墙的意思,每一垣有两道墙围出了一块近圆形的小天区。这“三垣”恰好呈三点状分布。这个布局就像人间的皇权机构一样。以北极为中心的叫“紫微垣”,另外两个是“太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就是天上的皇宫,太微垣则是朝廷行政机构的象征。天市垣就更有趣了,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天上街市,是全国人人都参与的“综合贸易市场”。
古人认为星宿和占星都是极其严肃的事。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天人感应”,也叫“天人合一”,天的代表是“天帝”,它是个有意志、有人格的神,无时不在洞察着人间,并经常干预人间的事,而且上天在行动前总是先给人间点预兆和警告——这就是星象上的变化;反过来,人间有些事做得不合老天的意时,也会引起星体的变动,这也算是老天给人间的警告。天上的星宿与九州的地域对应,哪一星宿出了问题,就是哪个地方有事了。
中国的观星活动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得相当完备。此外,与天上的星宿相关联,在民间还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艺术作品,如“牛郎织”、“嫦娥奔月”……至今还广为流传。
雅典娜和她的圣斗士们
一部动画片《圣斗士》,将西方星座文化深植于当代中国人心中,每每人们闲聊性格,都要拿星座来做比照,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约5000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地方有一群巴比伦尼亚的牧羊人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在牧羊的流浪生活中,每天不忘观察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久而久之,就从星星的动态中看出了很有规则的时刻与季节的变化。每天一到了晚上,他们就一面看着羊群,一面观察各种星星,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并从连接而成的形状去联想各种动物、用具或甚至他们所信仰的神等,并为它们取名,创造了所谓的星座。
据说,如现在所谓的黄道12星座等总共有20个以上的星座名称,在那个时候早已经诞生。此后,古代巴比伦人继续将天空分为许多区域,提出新的星座。不过那时星座的用处不多,被发现和命名的更少。黄道带上的12星座开始只是用来计量时间的,而不像现在用来代表人的性格。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
两河流域文化传到古希腊以后,推动了古希腊的文化发展。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综合了当时的天文成就,编制了48个星座,并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给它们起出适当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希腊神话故事中的48个星座大都居于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
中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需要向外扩张,航海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船舶在大海上航行,随时需要导航,星星就是最好的指路灯。而在星星中,星座的形状比较特殊,最容易观测,因此,星座受到了普遍关注。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时,不仅利用星座导航定向,而且还对星座进行了研究。
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定将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其名称基本依照历史上的名称。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有近6000颗,每颗均可归入唯一一个星座。
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黑暗有标准
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是南半球的第一个暗天保护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黑暗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新西兰南岛的麦肯奇盆地内,库克山国家公园,蒂卡普湖周围的村庄,特威泽尔和库克山都被囊括其中,幅员43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四周环绕着巍峨壮丽的高山美景。该地区一直是公认的南半球最佳星空观测与研究地点之一,当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夜空朗朗,大气稳定性和透明度极佳。此外,当地还可常年观察到银河系卫星星系——麦哲伦星云,这是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到的星云。
自1981年起,麦肯奇地方议会就颁布了相关条例对保护区内的大部分地区的照明限制,而此时,在世界范围内,光污染正在迅速蔓延,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麦肯奇地方议会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地方资源保护措施,旨在控制照明光源的使用,包括采用向下照明光束和全面禁用溢光照明设施等。此外,资源管理部门还限制了泛光灯照明在黄昏至夜晚11点之间的使用。因此努力,麦肯奇盆地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观星胜地。 该地区的旅游机构与坎特伯雷大学和约翰山天文台紧密合作,推出了多种观星旅游项目:经验丰富的导游将亲手指导游客们使用天文望远镜,探索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奥秘与未知,领略肉眼难觅的美丽星空,了解不同时代的天文科技,并揭开黑洞的奥秘。而在皇后镇,观星爱好者们可以参加天空缆车夜间观星之旅,登上鲍伯峰,在天文专家的帮助下,借助天文望远镜,探寻南半球璀璨夜空之中的无尽奥秘。
国际黑暗天空协会
国际黑暗天空协会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国际性组织。该协会于2001年制定《国际黑暗天空地天保护计划》,通过该协会“国际黑暗天空”的认证需要满足极其严格的户外照明标准和社区创新要求,一言以蔽之,该组织认证的保护区可以说是地球上环境最佳的观星地点之一。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黑暗保护区是继加拿大莫干迪克峰和英国埃克斯穆尔国家公园之后的第三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继其得到正式认证之后,第四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也在纳米比亚诞生。此外,国际黑暗天空协会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希望早日将黑暗天空保护区列为世界遗产星光保护区。
埃及阿布辛贝勒神庙:神迹一去不复还
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神庙外雕塑宏伟,神庙内供奉的神灵众多,而这一切,都不及这里的天文奇观更震撼人心。3000多年前,神庙的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相关的知识,按照拉美西斯二世的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神庙奠基日10月22日,旭日的金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两次穿过60米深的庙廊,依次披洒在神庙尽头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长达20分钟之久,让神殿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人们就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日期称作“太阳节”。
1963年,为了保证阿斯旺高坝不会损坏阿布辛贝神庙遗迹,经过全球众多科学家的努力,将阿布辛贝神庙原样向上移动了60米,但太阳节的时辰却因此被错后了一天。虽然今人将数据算错了,但仍不能抹灭阿布辛贝勒神庙观星胜地的美誉,干燥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夜空极为通透,要不,古人那么精确的计算是怎么得来的!
英国索尔兹伯里巨石阵:一次观测持续百年
一块块长方巨石被竖立起来,在地面上排成大环形,立石的顶端之间再搭上同样巨大的楣石,形成一个巨型石头圆圈。大石圈内,还有一层小的石圈,圈内矗立着五组两竖一横巨石搭成的三石塔结构,呈马蹄铁形式摆列,中间立着一块较小的石条,像是祭祀台。石圈周围有一道直径110米的环形堤沿和沟壕,外层有56个1米见方的坑洞组成的大圆圈。这座神秘而奇特的硕大石头结构,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英国巨石阵。
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大约建于公元前3100年。巨石阵中几个重要的位置,似乎都是用来指示太阳在夏至那天升起的位置。而从反方向看刚好就是冬至日太阳降下的位置。除了太阳之外,月亮的起落点也有记载。不过月亮的运行不是像太阳一样年年周而复始,它有一个历时19年的太阴历。在靠近石阵入口处有40多个柱孔,排成6行,恰巧和月亮在周期中到达最北的位置相符,所以6行柱孔很有可能代表6次周期,也就是6个太阴历的时间,观测及纪录月亮的运行有100多年的时间。为了一个天文数据持续观测百年以上,由此推断,巨石阵是观测天文的好地方。
瑞典北极圈内:冬日那里,天空有奇迹
在拉普兰地区欣赏北极光是冬日到瑞典旅行的一份大礼。春天白昼渐长渐亮,到了6月下旬,瑞典北部国土太阳终日不落。而相反,在冬季,极夜的现象和北极光则让瑞典的冬日笼上了更多的神秘色彩。看到北极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是由于太阳射出的电子接近地球磁场,通过极稀薄的高空大气层放电造成的,所以无法预测这种现象准确的发生时间,能否看到就是你的运气了。近年来旅游者对北欧漆黑的冬夜兴趣剧增,观星和极光将人们从世界各地吸引到这里。
北极光出现时,一条一条的红、绿、黄光漫天飞舞,像丝带舞表演。光动得时快时慢,一时从东边来,一时从西边来。这光还会变色——初时可能是黄色的,扭一扭后就变成了其他颜色——可能是绿,也可能是红,等会又变回黄色了。而且在同时间会有好几条不同颜色和动态的北极光,在同一个天空里飞舞。
墨西哥奇琴伊察天文台:末日传说诞生地
都说玛雅人熟知天文,2012世界末日的传说就是他们观星测算的,传说最好是假的,但由此掀起世界范围的观星热确是凿凿。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奇琴伊察遗址上有座著名的玛雅金字塔——卡斯蒂略金字塔。在春季和秋季的昼夜平分点,日出日落时,建筑的拐角在金字塔北面的阶梯上投下羽蛇状的阴影,并随着太阳的位置在北面滑行下降。在金字塔顶端的神庙中,有许多精心雕刻的图案,玛雅人可以据此判断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到来。这座金字塔高30米,呈长方形,上下共9层,最上层为一神庙。金字塔的台阶总数加上一个顶层正好是365,代表着一年的天数。台阶两侧有宽一米多的边墙,北面边墙下端刻着一个高1.43米、长1.80米、宽1.07米的带羽毛的蛇头,蛇嘴里吐出一条长1.60米的大舌头。每年春分秋分两天的下午,一个蛇影就会在塔上出现。在奇琴伊察遗址上,还有座著名的椭圆形天文台,天文台的边缘放着很大的石头杯子,玛雅人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确定他们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日历系统。
中国河南告成观星台:周公首创,守敬发扬
登封的名胜古迹不少,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千年古刹嵩山少林寺了。其实,登封还有一处知名度虽不及少林寺但在世界天文史上享有盛誉的古迹,这就是位于告成镇的周公测景(影)台和观星台,几千年的观星胜地,不可错过。
告成镇观星台的首创者是3000多年前周朝的功勋人物周公姬旦。周朝人特信风水,建都这等大事也要风水先行,于是,作为国家首席风水师的周公肩负使命,为东都洛邑的创建寻求风水依据。测风水需要一个合适的地点,还需要一个观测工具。经过一番考察,周公认定告成这地方是建观测站的最佳地点,于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观星台便诞生了。
经过千年损耗,观星台多次重建,直到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重建观星台,才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天文台。在这座科技含量颇高的观星台,郭守敬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观测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观测站的数据及历史资料,了解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行规律,完成《授时历》的编制,首次在世界上精确推算出一年的长度为365天5时49分l2秒,这个结论与现代科学测量的时间只有26秒的误差,与诞生于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公历)分秒不差,但却比后者整整早了三个世纪。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普周刊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盘点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郭守敬主持设计建造的这座观星台入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