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征。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语篇中表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系统功能语法 语法隐喻
  一、引言
  科技英语作为英语众多的文体之一,由于其特殊的题材、内容与写作目的,日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词汇、语法、语篇功能等各方面的特点,因此引发了人们对它从各个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语法隐喻等相关内容,对科技英语进行分析。
  二、语法隐喻
  对于隐喻现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掀起了对隐喻现象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热潮,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乃至人类认识和智能发展的奥秘。Halliday(1985)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将隐喻的研究与语言功能联系起来。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义、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层次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存在着体现关系。隐喻是意义与表达式之间非一致性(incongruent)关系的表现,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还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语法隐喻是对“一致式”(congruent form)的偏离(deviation)。例如:
  (1a)A little boy was wandering along the street on dusk. (一致式)
  (1b)Dusk saw a little boy wandering along the street. (隐喻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法隐喻是词汇语法层的一种突出特征。Halliday(1994)指出,语言表达的隐喻模式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征,不同语篇的语场、语旨、语式和语义决定了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和数量。语法隐喻被认为是科技语篇的突出特征,这是由科技语篇所在的特定语场、语旨、语式和其特定的语义促动的。
  三、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分析
  科技英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非常正式的功能变体,其特点十分鲜明。在词汇语法层面表现为:名词化现象频繁,被动语态使用频率高,非谓语动词形式增多等(张德禄,1998:299)。根据语言使用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1994)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后期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的其他一些学者如Thompson和Martin提出了语篇隐喻的概念。以下本文将从这三种隐喻形式的角度分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现象。
  1.概念隐喻
  Halliday所说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其中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和语态体现。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它把人们在现实时间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个过程,也就是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Halliday把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过程区分为六个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概念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表现之一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个过程的隐喻化,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心理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可隐喻化为行为过程。在隐喻的过程中,与旧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就可以省略,与动词相关的语气、情态、时间、所处等因素也常常省去,由动态转为静态,给人不可争辩的客观印象,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客观真理和客观事实。例如:(2a)It is essential that we take these precautions if our crews are to be safe.(一致式)(2b)These precautions are essential to the safety of our crews.(隐喻式)在此例中,隐喻将a句原有的三个过程转化为b句的一个过程,并把其中主观性很强的人称代词we省掉,加强了该句的客观性,令人更加信服。
  随着过程的转换,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科技英语在词汇语法层最常见的隐喻化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名词化不仅出现在科技语篇的正文中,而且在标题和摘要中均有所体现。名词化隐喻指用名词或名词词组代替原来表示动作的动词、动词词组或表示特性的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从而实现语法范畴或形式之间的转换。Halliday(1994)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在一致式中作为过程的动词和作为特征的形容词被隐喻转换为名词;它们的作用不再是在小句中充当过程或属性,而是以名词词组的形式表达“事物性”。科技英语借助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性传达客观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它的语言表达形式简练、准确和浓缩,这些都导致科技语篇中名词化的大量存在。除此之外,名词化使得主位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名词化在小句信息结构中充当主位,调整了原有的信息结构分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另外,原本在一致式中的一个过程,在隐喻式中通过名词化转变成一个小句的语义起始点,从而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衔接手段。例如:(3a)If we add or remove heat,the state of matter may change.(一致式)(3b)The addition or remove of heat may change the state of matter.(隐喻式)在以上的例句中,随着一致式a转化为隐喻式b,概念功能词汇语法层中表达经验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句(embedded clause)转移投射到了名词形式的语法域,跨越到了名词范畴,充当了b中的主位。
  2.人际隐喻
  语言的人际功能即表达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主要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体现出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情态,即说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比如:在提议中表达个人意愿,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义务。说话人传达的不仅是他对消息可靠度的看法,还包括他对听话人的态度。情态系统正是实现人际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手段。Halliday (1994)将情态定义为位于“是”和“否”之间的意义范围,即位于肯定归一度(polarity)和否定归一度之间的中间地带所构建的语义空间。把情态系统划分为情态(modalization)和意态(modulation)两部分,其中情态是说话人对某一话语命题的可能性(probability)和经常性(usuality)做出的判断;而意态是说话人对某一话语命题涵盖的义务(obligation)和意愿(inclination)作出的判断。情态意义大都是由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以及谓语的延伸部分表达的,情态动词的意义可以隐喻为其他的语法形式。例如:(4a)Henry might know it.(一致式)(4b)I think Henry knows it.(隐喻式)   此外,情态具有高/中/低三种量值,表示归一度之间的不同程度,如:must,should,could,might,it is probable,it is possible,等等。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量值的情态,以此决定他对科技知识真实性的确定程度(为了避免武断,有时需要从假定、猜测、建议甚至怀疑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以使表达更为客观,不会产生误导),以及他对听话人的态度。情态系统中的意态意义表示义务和倾向性,可以用情态动词must,should,will,may表现,隐喻式的表达则可采用如:be required/supposed/allowed to do等,或be determined /willing to do等,或be keen on doing等;还可以隐喻化为be obliged to do等句型。科技英语着重要求内容的客观性,因此情态系统的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十分常见。
  3.语篇隐喻
  语篇功能是语言所具有的创造语篇,使其与语境—交际语境及前文相关联的功能(Halliday,2001),具体表现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表示句子中的衔接和连贯。科技英语中的语篇隐喻主要体现在名词化的语篇衔接功能上。名词化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而实现的,名词化不仅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简练、信息的浓缩,反映科技内容的严肃性和客观性,还在科技英语语篇的构建中起到重要的衔接和连贯作用。例如:Because heavier isotopes tend to be left behind when water evaporates from the ocean surfaces,the remaining ocean water becomes progressively enriched in oxygen.The degree of enrichment can b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ocean sediments of the period.该句中的“enriched”被名词化为“enrichment”后充当后一句的主位(the degree of enrichment),使前句和后句之间建立起衔接。
  四、结语
  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科技英语语篇中表现出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的特点。语法隐喻的各种形式在科技英语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科技英语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内容客观,表达简练浓缩,语篇的衔接也更通俗易懂,对于人们正确学习和理解科技英语语篇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3]Martin,J.R.et al.Working with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7.
  [4]Thompson,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2000.
  [5]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6]范文芳.名物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1999(1).
  [7]胡壮麟.语法隐喻的Halliday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8]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主张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应能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个性化 生活化 互动发展  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果没有全面、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获取并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因而在新课程理念推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