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宜:我要为毛主席说句公道话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静宜作为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人,亲身经历了许多事情,在毛泽东去世多年后,她终于开口说话了,披露了毛泽东一些往事。下面是她的一个回忆:
  个人崇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有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又有人民群众对领袖的迷信,这两种感情往往伴生在一起,不好加以区分。采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态度,都是不科学的。
  据我亲身感受,我觉得毛主席对这个问题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毛主席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是在长期、复杂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自封的,更不是靠谁“树”起来的。
  对待个人崇拜问题,一旦察觉,他的态度是明确的。自1966年红卫兵大串连,第一枚毛主席小像章出现起,造像章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样式越来越多,像章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工艺越来越精,很多人搜集的范围越来越广。
  这股风也刮到了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那里。我本人就搜集到许多精致的像章,夹在几个自制的泡沫塑料本子里,其他同志也和我一样,大概谁也没有拿出来让毛主席看过。
  1967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心血来潮,拿着自己的像章册,得意洋洋地给主席看,想让他也欣赏一下,万没想到自己讨了一个没趣。当时,我刚掀开册子,主席不知是什么,他伸过头好奇地瞟了一眼,发现是一枚一枚他的像章时,面部立即变严肃了。我看得出来,主席不高兴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老人家这样的脸色。
  我紧张了,随即合上像章册,退后一步。主席说话了:“把它给我。”主席伸出手来。我没有意识到这像章后面严肃的政治问题,只是从感情上理解这件事。我说:“我不给你。你要是给我扔了就糟了。我保存这么好,是很长时间才积攒这些呢!”这时主席看看我苦笑了一下。主席接着问:“其他人也有吗?”我答:“都有,有的比我还多。”主席的脸色又变得严肃了,厌烦地说:“真怪,对这个东西,人们像集邮票似的那么感兴趣。”他沉思了片刻,感叹地说:“这是多大的浪费呀!”
  我离开了主席住处后,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汪东兴。后来,做像章的热潮逐渐下降,我对搜集像章也失去了兴趣。
  1967年以后兴起的“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做“忠”字操,带有浓厚封建迷信、形式主义、唯心主义的做法,主席是不知道的。后来当我在无意中谈起这些事时,主席说:“荒唐!”他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红海洋”从各种建筑物、各种场合发展到了在自行车上挂语录牌。1968年5月,我发现爱人的自行车上也挂着一个红色的金属牌,上面有主席语录。我注意了一下,发现大街上几乎每辆车上都有语录牌。有一次我告诉了主席。主席说:“告诉小苏,不要挂了。”我说:“不行啊!大家都挂,街上有人干涉,不挂不让走。”主席感慨地说:“这么厉害呀!”他又陷入了沉思。
  1967年冬,我对主席说,林副主席说主席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像主席这样的伟大领袖……当时我是特别赞成这几句话才说的。可是主席问:“这是林彪说的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主席深思了一会儿又说:“什么我的话就成了最高指示,难道中央的指示不叫最高指示?我一个人说的话就成了最高指示?”主席生气了。
  1968年春,我向主席谈起在工厂听到有人编的快板“毛主席像挂中央,毛主席语录贴两旁,抬头看见毛主席像,心中升起红太阳”时,主席不高兴了,说:“到处都挂我的像,连战士的宿舍也挂我的像,我去散步时发现的,我问他们:‘你们敬的是什么神呢?”’
  以后,主席两次发出“降温”的指示,对“天才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作了理论上的批判。对“四个伟大”(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三个副词”(即毛主席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了他的否定态度。这股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的狂风得到了遏制。
  这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教训,留待历史学家和后人去评说吧!我作为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我有责任为永远沉默的老人家说几句公道话。
其他文献
刘少奇在大会上讲话,说:“庐山会议之所以要展开反对彭德怀同志的反党集团的斗争,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更主要的不是高岗利用彭德怀,而是彭德怀利用高岗,他们两个人都有国际背景,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  毛泽东曾多次提出要彭德怀出来做点事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撤销了在军队内的职务,但仍保留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党内文件照发,中央政治局会
期刊
刘志兰(1917-1992),北京人,左权夫人,当年,刘志兰为许多异性所爱慕。到延安之后在中共北方局妇委工作,并任陕北公学分校教导员。1939年同左权结婚。1942年,左权牺牲。  朱总司令当“红娘”  左权将军于1905年出生在湖南醴陵县平桥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8岁开始读书,五四运动后投笔从戎,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1925年经陈赓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了东征和平叛。由于左权在学习
期刊
说起传家宝,人们通常联想到价格不菲的翡翠、古玉、古瓷和古画,但奶奶传给我的,却是个普通的针线包。  这个针线包长方体、天蓝色缎子面,3个扣子扣得很严实,里面装着一根软尺、一把剪刀、五颜六色的线轴、大小粗细不同的针、各种扣子、拉链、松紧带……我很小就看奶奶打开针线包干活,钉扣子、补破洞、做衣服、缝被子。奶奶穿针引线、无所不能,我曾怀疑那针线包是否有魔力。念书时,我毛躁粗心,奶奶教我绣花,我线穿不进针
期刊
浦安修(1918-1991),上海嘉定人,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后嫁给彭德怀。然而,没有死别在战争年代的这对夫妇,在共和国成立十余年后,却令人无比痛心地生离了。  陈赓骗彭德怀赛场相亲  浦安修,1918年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青年时代她就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并于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受党的派遣,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期刊
一入伍就在14军  我(原陆军14军40师师长刘昌友少将)是云南丽江永胜人,1953年参加工作。因为我是高小毕业(6年级毕业),这在当时也算小知识分子了,所以被选调到信用社(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当会计。从内心讲,我一直想当兵保卫祖国。1955年,我国第一次实行义务兵役制,我有幸成为一名战士,一入伍就在14军40师。从那时起,直到我调出野战军,就没有离开过14军。  在14军40师119团,我先在团
期刊
上世纪40年代,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很多知识青年千里迢迢、不畏艰险地来到这里,寻找救国和人生理想,其中青年女性占到近乎一半。其中一些引人注目的美女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些美女中尤以“延安十美”最为闻名。作为当时延安的焦点人物,她们嫁给了谁,又有怎样的人生遭遇?  苏菲,被称为鲁艺校花。1939年8月,19岁的苏菲来到延安鲁艺。延安城里到处传说着,江青的妹妹来了,一时间苏菲也成了引人注目的人物,
期刊
曾宪植(1910-1989),湖南双峰人,叶剑英第三任夫人。1929年至1930年在日本学习,1931年在香港工作,1937年在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1939年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1年在延安学习并在中央社会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在全国妇联工作。  “惊天动地”的第一代女兵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国荃,在中国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然而,这个家族里的杰出女性却鲜为人知,曾宪植就是其中很值得称
期刊
善叛人者,人恒弃之。大陆解放前夕,蒋介石不准他到台湾,毛人凤要把他留给共产党。在张国焘违命赴台后,两人又将他逼往香港。晚年时,张国焘因经济问题三次欲回大陆,可他的这一想法终未如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善叛人者,人恒弃之  1948年冬,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传来,宣告国民党的政权行将覆灭,蒋介石开始部署各类人员撤台事宜。他亲自筛选了上千人的名单,囊括了政界、军界、经济界、文化界、艺术界所有社会名流和
期刊
毛泽东的故事,人们知道得太多了,但却总也说不尽。毛泽东早年经历了许多危机,在逆境之中,他是如何迎难而上,一步步摆脱困境,成为领袖的?  代表大会上落选  秋收起义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登上井冈山,以两千人的武装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随着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一万余部队的到来,红四军成立,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但是,朱毛会师后并非一团祥和。  1929年初,中共中央指派朱德的旧友、曾在苏
期刊
江青(1915-1991),山东人,1937年8月到达延安,后与毛泽东结婚。延安时期,江青相夫教女,淡泊宁静。然而在“文革”期间,她在政坛上风生水起、恶谥骂名。  惊天动地的婚姻  江青1937年8月奔赴延安,1947年3月随中共中央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在延安10年间,她经历着堪称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幸福的革命家庭生活。  1937年11月,江青到延安几个月后,进入中央党校第十二班学习。在此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