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美育中,语文美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多种多样:透导学生感知人物的心灵美、培养学生领略自然风光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审美情趣 审美观点 加强培养
新课程推行以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经历了从教师一言堂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巨大转变,并在新课程理论学习中认识到审美教育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多年来,本人一直进行着审美育人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现就其深远的意义的价值归纳如下:
一、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许多教师都有同感,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味同白水,无一点新意可言,还有许多七拼八凑的抄袭现象,这就是学生没有审美素养的反映。审美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不可想象的学术概念,而是包括充足的理论和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内的一门科学,审美素养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或决定着学生审美情操的优与劣,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审美知识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此话不假,许多发明创造全开始于想象。从苹果落地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从水车转动到飞机螺旋桨的问世;从带着扫帚去扫雪到电动除雪器的诞生等等,全缘于想象。想象是审美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推陈出新,敢于创新大胆想象地引导,学生才会写出立意新颖文彩斑斓的好文章来,只有松开学生心中各种顾虑,放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的脑海中才有可能流绘出五色缤纷的梦想汹涌澎湃的抱负,此等思绪此等胸襟成文,定不会只是小花小草般狭隘偏激,相反,大江大河的气度和心系人民情牵祖国的情怀才会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另外教师要提倡学生写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的人物。契诃夫说过:"人应该什么都美,容貌、衣服、心灵、思想。"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有千百,各种各色。的确有一部分人,不仅相貌美丽,内心也善良,是美的统一,美的楷模。但是,也确有一部分人外貌丑陋,但内心善良;还有一部分人相貌漂亮,而灵魂丑恶。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以相貌的美丑来作为判断人物美丑的标准,而要通过观察人物言行来看他是美是丑。因为人物的内在美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美、语言美表现出来的。
在生活中,到处可见美的人:忘我劳动的工人、农民,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认真听课的学生,礼貌待客的服务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美来。
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俗话说:“针刺如芒在背。”我们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中,只有教育并引导学生增强自身感知能力,才能让他们感同身受在想象中触摸历史那早已冰冷的真实。眼下许多学生对国际国内新闻充耳不闻,对父母的期待老师的教诲不理不采,相反,他们更愿意蜗居于网吧一角,把美好的青春年华浪费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之中,这是丧失感知能力或漠视生命的一种体现、教师更应该予以关注。人常说:“美无处不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自然,并领略到其中之美进而表现在作文中呢?我认为:课外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情和视野,让他们到风景悠美的地方去感受美;到纯真可爱的孩童中去寻找美;到贫寒却充满真情的农家去品味美。丰富自身的视野和情操,丰富自己的知识矫正对美的偏见。课内教学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境,设身处地地对换角色,真真切切地贴近感情,长此以往,学生的感受能力定会有所发展,到那时,他们跳跃的笔下定会是一片锦绣、一片灿烂。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做到情景交融。因为观察自然景物,除了它本身美的特征起作用外,还受欣赏者的生活体验或者愿望的影响。对于同一景物,不同心境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一个人的心境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的感受也不同。因此,使学生写出不同的感受的作文是很有必要的。
三、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
审美是对美的境界进行审视品味欣赏,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和洗礼、思想得以启迪和充实、情操得到陶冶、品格得以升华的过程。一个品行高尚知识渊博、情感丰富的人绝不会做出自私低俗丧失灵魂的文章来。足可见精神世界完美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立身行事的方法问题。因此,在引导和准备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观察力,这样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百花齐放,才能有真知、有见地、有思想。
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人格包括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世界观等因素,而完善的人格是寻真、持善、求美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中学生人格组成中的任意一部分形成及发展都缘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文教学还必须注意到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刚学写作的学生一定要从典范之作的思想、语言、技法等方面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语言文辞的模仿至关重要,因为写作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但是写作往往苦于语言积累不够,文辞贫乏,致使难以表达思想感情。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品,训练语感,积累词汇,妙用语句。文章模仿也很重要。我们都有感受,有时当写不出东西的时,不必冥思苦想,而放下筆杆去翻阅一些有关文章作品,这将给你一个感情积累的机会,感情酝酿的时间,也是你得到文章启发的契机,写作思路往往豁然开朗。但教师必须耐心地给予模仿指导,使他们模仿不落俗套,有创见性,不把模仿当抄袭;三要让学生写自由文。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老是被动地接受作文训练。他们拿到一个题目,往往头脑一片空白,无从着手,于是任意编造。为文造情,时间一长,作文的兴趣消失殆尽,这就很难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这种情况急需改变。教师应布置学生写一些自由文,让他们有所想而作,有所为而作,有所求而作。比如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自找调查对象,安排时间采访参观,自拟题目成文。
总之,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审美教学和作文育人相给合,只是一种尝试,但其作用及价值却如春天的种子,已经发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收获一缕灿烂的阳光。
关键词:作文教学 审美情趣 审美观点 加强培养
新课程推行以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经历了从教师一言堂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巨大转变,并在新课程理论学习中认识到审美教育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多年来,本人一直进行着审美育人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现就其深远的意义的价值归纳如下:
一、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许多教师都有同感,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味同白水,无一点新意可言,还有许多七拼八凑的抄袭现象,这就是学生没有审美素养的反映。审美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不可想象的学术概念,而是包括充足的理论和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内的一门科学,审美素养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或决定着学生审美情操的优与劣,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审美知识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此话不假,许多发明创造全开始于想象。从苹果落地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从水车转动到飞机螺旋桨的问世;从带着扫帚去扫雪到电动除雪器的诞生等等,全缘于想象。想象是审美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推陈出新,敢于创新大胆想象地引导,学生才会写出立意新颖文彩斑斓的好文章来,只有松开学生心中各种顾虑,放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的脑海中才有可能流绘出五色缤纷的梦想汹涌澎湃的抱负,此等思绪此等胸襟成文,定不会只是小花小草般狭隘偏激,相反,大江大河的气度和心系人民情牵祖国的情怀才会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另外教师要提倡学生写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的人物。契诃夫说过:"人应该什么都美,容貌、衣服、心灵、思想。"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有千百,各种各色。的确有一部分人,不仅相貌美丽,内心也善良,是美的统一,美的楷模。但是,也确有一部分人外貌丑陋,但内心善良;还有一部分人相貌漂亮,而灵魂丑恶。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以相貌的美丑来作为判断人物美丑的标准,而要通过观察人物言行来看他是美是丑。因为人物的内在美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美、语言美表现出来的。
在生活中,到处可见美的人:忘我劳动的工人、农民,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认真听课的学生,礼貌待客的服务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美来。
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俗话说:“针刺如芒在背。”我们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中,只有教育并引导学生增强自身感知能力,才能让他们感同身受在想象中触摸历史那早已冰冷的真实。眼下许多学生对国际国内新闻充耳不闻,对父母的期待老师的教诲不理不采,相反,他们更愿意蜗居于网吧一角,把美好的青春年华浪费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之中,这是丧失感知能力或漠视生命的一种体现、教师更应该予以关注。人常说:“美无处不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自然,并领略到其中之美进而表现在作文中呢?我认为:课外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情和视野,让他们到风景悠美的地方去感受美;到纯真可爱的孩童中去寻找美;到贫寒却充满真情的农家去品味美。丰富自身的视野和情操,丰富自己的知识矫正对美的偏见。课内教学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境,设身处地地对换角色,真真切切地贴近感情,长此以往,学生的感受能力定会有所发展,到那时,他们跳跃的笔下定会是一片锦绣、一片灿烂。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做到情景交融。因为观察自然景物,除了它本身美的特征起作用外,还受欣赏者的生活体验或者愿望的影响。对于同一景物,不同心境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一个人的心境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的感受也不同。因此,使学生写出不同的感受的作文是很有必要的。
三、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
审美是对美的境界进行审视品味欣赏,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和洗礼、思想得以启迪和充实、情操得到陶冶、品格得以升华的过程。一个品行高尚知识渊博、情感丰富的人绝不会做出自私低俗丧失灵魂的文章来。足可见精神世界完美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立身行事的方法问题。因此,在引导和准备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观察力,这样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百花齐放,才能有真知、有见地、有思想。
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人格包括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世界观等因素,而完善的人格是寻真、持善、求美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中学生人格组成中的任意一部分形成及发展都缘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文教学还必须注意到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刚学写作的学生一定要从典范之作的思想、语言、技法等方面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语言文辞的模仿至关重要,因为写作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但是写作往往苦于语言积累不够,文辞贫乏,致使难以表达思想感情。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品,训练语感,积累词汇,妙用语句。文章模仿也很重要。我们都有感受,有时当写不出东西的时,不必冥思苦想,而放下筆杆去翻阅一些有关文章作品,这将给你一个感情积累的机会,感情酝酿的时间,也是你得到文章启发的契机,写作思路往往豁然开朗。但教师必须耐心地给予模仿指导,使他们模仿不落俗套,有创见性,不把模仿当抄袭;三要让学生写自由文。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老是被动地接受作文训练。他们拿到一个题目,往往头脑一片空白,无从着手,于是任意编造。为文造情,时间一长,作文的兴趣消失殆尽,这就很难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这种情况急需改变。教师应布置学生写一些自由文,让他们有所想而作,有所为而作,有所求而作。比如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自找调查对象,安排时间采访参观,自拟题目成文。
总之,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审美教学和作文育人相给合,只是一种尝试,但其作用及价值却如春天的种子,已经发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收获一缕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