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我国油气发展路径选择

来源 :石油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油气发展经历了4次重大战略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油气工业的发展,使我国由贫油贫气国发展成为油气生产大国,并在海外建成五大油气合作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在油气,短板也在油气。21世纪以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油气安全风险大增,亟需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挥国内油气供应的“压舱石”作用。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油气发展战略演变历程,认为新形势下实施“稳油增气”战略是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的现实选择,建议“十四五”期间将“稳油增气”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并就推动我国原油产量2×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历史之表征的电影在反映社会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参与构建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以电影为手段来书写抗日战争期间"八百壮士"事迹的作品主要有应云卫导演的《八百壮士
"感动中国"的杨善洲深深地震撼了新疆电影人,促使他们把生活中的杨善洲搬上银幕,成为永久的艺术形象。电影《杨善洲》采用首尾呼应叙事策略,在山水人的对比中,凸显"不事张扬,
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是将现实中的三维场景投影到方位-斜距向二维平面的一系列处理过程,损失了三维空间的高度维信息。随着SAR系统及处理技术的发展,层析SAR系统通过
《蕃薯浇米》以闽南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生活为题材,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视听镜头,深入刻画那些在乡土中留守的人,但作品一改闽南语电影的悲情传统,呈现了一个在传统与现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有马克思主义与工业现代化、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经济与管理、现代诗研究、动商研究、文史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栏目,2021年面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