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探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强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多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也是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责任。
  关键词:合作;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44-01
  
  作为高职院校,其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充分实践能力的学生,为企业提供有素质、有能力、有纪律的员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而重点就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校企合作的施行
  实施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要来设计获奖的要求,吸引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目的地干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过程,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逐渐向人才市场的需求靠拢,向企业的需要靠拢。为企业培养适合企业的毕业生,目前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一种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大学内短期设置相关专业及相关课程,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订单式培养”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而是涵盖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的全程。订单式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是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单独的制定教育计划,而是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制定,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是一种产学合作的高层次形式。
  (二)工学交替培养
  “工学交替培养”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学校会把每学年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工作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半年后再回到学校上课,让学生较好地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同时企业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建档跟踪管理考察,等学生毕业后,学生和企业双方双向选择就业.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校企合作历史不长,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调查发现,校企双方都有很好的合作愿景,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效,双方在合作的实践中由于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问题:
  1、校企合作自由化,法律法规不完善。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减少部分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分解办学成本,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一些;企业为校企合作要分担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当前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缺乏主动性。同时,企业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对于相关的责任认定问题,使企业对校企合作望而却步。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认清高,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都不满足企业要求,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企业却束手无策。
  2、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与企业需求不同步。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理论教学居多。而企业的生产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往往企业有生产任务时,学生因理论课还未讲完而不能到企业去;而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的生产任务可能不足而难以安排。
  (二)解决措施
  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还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指导、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鼓励,宏观上讲,需要国家1.应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机构。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如美国设立了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韩国在文教部设产学合作科。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虽然也规定了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但比较笼统,给予怎样的优惠不具体,财政部虽然也拿出了资金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专项支持,但面较窄且力度尚小,国家应加大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外,具体讲包括:1. 挂职顶岗培养“双师型”教师。学院应当每年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顶岗、合作开发项目以及联合申报省、市科研课题,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2.协建实训室和教学工厂。实训建设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对学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训室和教学工厂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习机会,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目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必定能促进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教育向生产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8-59.
  [2]刘哓明.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9):17-18.
  [3]冯建华.坚持校企合作方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其他文献
摘 要:圆地文子的作品独具特色,通过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以展示女性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其代表作《女坂》为例,试图从表现女性意识的角度,通过主人公白川伦艰辛却隐忍的一生,探讨封建家长制度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表现形式。  关键词:圆地文子;《女坂》;白川伦;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08-02    圆地文子(1905-1986
期刊
摘 要:本文着力探讨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伴随着这一进程,马克思主义传入并成功挽救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近代中国,现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月滋,本文将依据历史与现实揭示这两种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现不仅取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基本问题,符合中华民族道德主义的需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中
期刊
摘 要: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之“孝的文化”。这充分说明了孝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之大。孝的思想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思想家对孝的观念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这对我们建立现代家庭的伦理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西周;春秋;孔子;孝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19-02    中国的孝文化有着漫长的历史,在这巨大的历史长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办学指导需求,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若干意见》,探索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指导思想,从我国拟开展或已开展体育特色、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体育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提出我国高校体育特色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为高校体育同业者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体育;特色运动队;教学研究  中
期刊
摘 要: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人格”被心理学引用,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现代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政治因素,政治与经济、人化密不可分。政治人格作为人格中的一种特殊体现,是在各种政治因素影响下形成,通过政治活动来表现的一种人格。“政治人格”一说至今繁杂,与九型人格、十八型人格、四质型人格理论等内容不能一概而论。  关键词:人格;政治人格;政治因素;人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
期刊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影响,学界历来也没有停止过儒学研究。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研究,分析当今儒家人格思想的研究现状,并剖析其时代价值和意义,以期对现代健康人格的构建有所裨益。   关键词:儒家人格;君子;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14-02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
期刊
摘 要:随着国际合作的日益深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无论是职业需求还是个人素质而言,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都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跨文化敏感性作为核心的跨文化胜任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大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提高其跨文化能力,以使其今后在多元文化工作场所能够进行成功地处理各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能力;文
期刊
摘 要: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探讨了当代青年思想的状况及其原因,提出借鉴儒家思想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分析了可能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儒家思想;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29-02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界和党的宣传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2004年10月,中共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加强德育发展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本,以及提高德育水平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27-01    德育指的是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风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理想、信念、觉悟、情操、责任感以及组织纪律性等等的状况。德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毕业设计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就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45-0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