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和患者中抗-“Mia”筛查与分析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kit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本地区人群抗-“Mia”(抗-Mia类抗体)的发生频率和性质,以及不同试验条件对人源性抗-“Mia”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3 587名本地区无偿献血者和患者血液标本中,采用微孔板盐水介质凝集法和聚凝胺法、以0型Mia抗原阳性红细胞筛查人源性抗-“Mia”,再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法复核.结果 本组抗-“Mia”频率1.06%(38/3 587),其中IgM 类占60.5%(23/38)、IgM+IgG 类占39.5%(15/38);本地献血者与患者分别为0.61%(13/2 135)、1.72%(25/1 452)(P<0.01);带抗-“Mia”的人群中,有免疫史者占65.8%(25/38).经GP.Vw 红细胞鉴定,抗-“Mur”占57.9%(22/38),抗-“Mia”占42.1%(16/38).抗-“Mia”检测孵育时间以10 min为宜.结论 本地区献血者和患者中抗-“Mia”频率较高,带抗-“Mia”者中以有免疫史者为主;抗-Mia类抗体多含有盐水活性,部分为IgM+IgG混合性质;若在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谱中加上含有Mia阳性红细胞,将有助于提高输血免疫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单采血小板保存期内活化及相关功能和代谢情况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50例,分别留取保存d0(采集当天4h内)、d1、d2、d3、d4的单采血小板标本各10例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从锡林郭勒盟地区陆续搜集十余首“嘲尔歌”。1979年,乌·那仁巴图等搜集整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民歌五百首》(上)选录了其中的《圣主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