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要使学生学习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知识。下面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要达到的程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吸引力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这是很重要的。学习作为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在这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而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让学生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如果学生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自我成功感,直接培养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等进步、实现中等目标则中等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学习的成果,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二、注重学习习惯养成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还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没有养成用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在家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等等。纠正以上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只有教师、家长平时对学生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培养专心学习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要做好以下工作: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能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一会问孩子肚子饿不饿,一会问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家长也不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或让孩子帮忙做事情,要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孩子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2.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地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要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时,不要坐在一旁监督,也不陪着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不告诉学生答案,要迫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培养检查作业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打扰学生,让他们静心做题。学生做完数学作业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订正过来。语文作业做完后,要求学生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想想别人看了文章后能得到什么启迪和感想。
4.培养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学生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才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昨日的习惯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我们的明天。所以一定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要达到的程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吸引力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这是很重要的。学习作为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在这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而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让学生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如果学生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自我成功感,直接培养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等进步、实现中等目标则中等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学习的成果,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二、注重学习习惯养成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还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没有养成用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在家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等等。纠正以上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只有教师、家长平时对学生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培养专心学习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要做好以下工作: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能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一会问孩子肚子饿不饿,一会问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家长也不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或让孩子帮忙做事情,要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孩子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2.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地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要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时,不要坐在一旁监督,也不陪着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不告诉学生答案,要迫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培养检查作业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打扰学生,让他们静心做题。学生做完数学作业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订正过来。语文作业做完后,要求学生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想想别人看了文章后能得到什么启迪和感想。
4.培养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学生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才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昨日的习惯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我们的明天。所以一定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