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5例腹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的MSCT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旨在加深对于腹腔淋巴结结核(LNT)的认识并降低影像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LNT患者的CT表现
【机 构】
: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5例腹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的MSCT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旨在加深对于腹腔淋巴结结核(LNT)的认识并降低影像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LNT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增强前后CT值并病理对照;男3例,女2例,年龄2~56岁,平均(32.6 ±21.3)岁.结果 2例位于髂血管旁,1例位于胰周,1例位于肠系膜根部,1例位于腹膜后,病变大小3.1 ~6.7 cm,平均(4.5±1.57)cm;5例均表现为分叶状囊实性团块,边界不清并包绕邻近组织结构,病灶引流区可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后特征性表现为“蜂房状”强化或不均匀性环形强化.结论 腹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具有一定的MSCT特征,“蜂房状”强化的形态学特征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COVID-19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按临床分型
目的 探讨肺重量和肺密度在尘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2例尘肺患者CT扫描图像和职业病鉴定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期别尘肺患者的肺重量和肺密度,再用受试者工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肾嫌色细胞癌(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AMLmf与25例CRCC的临床资料,对生长方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及短期影像学变化.方法 搜集64例COVID-19住院患者行高分辨率CT(HRCT)动态观察,所有患者均在发病5天内就诊,患者在发病时、入院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定量参数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8例肾肿瘤患者,其中ccRCC 23例,包括低
目的 探讨Zinner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的Zinner综合征的患者资料.7例患者有6例行CT检查,其中1例仅行平扫,5例行平扫加增强
患者女,24岁,因月经失调、不孕不育4年人院,入院MRI示鞍底下陷,垂体增大,大小约13 mm×19 mm×9 mm,上缘膨隆,呈穹隆状,信号均匀,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垂体后叶高信
患者女,21岁,因腰背部胀痛10余天就诊,患者胀痛于平躺时可缓解,步行及夜间加重,无头晕头痛、恶心等不适.CT平扫:腹膜后巨大不规则肿块,位于双肾及腹膜后血管之间(图1A),左侧
患者女,52岁,于4天前自行发现左乳肿物,约蚕豆大小,无红肿,偶伴刺痛,无乳头溢液,无头痛呕吐,无发热.专科检查:双乳位置、大小基本对称,乳晕区无色素沉着,无乳头内陷,无局部皮
目的 初步探讨利用CT增强扫描静脉期图像测量左/右直肠静脉(LRV/RRV)、直肠上静脉(SRV)、肠系膜下静脉(IMV)血管直径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的疗效.方法 搜集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