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基本动力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使我国大城市地区普遍实现了建成区空间的大 规模扩张过程。以2004年我国大城市的相關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 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动力的现状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大城市在普遍呈现出建成区空间快 速增长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多元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城 市道路交通建设等各种因素共同驱动了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张的现实进程;在此过程中,城市 人口数量增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道路交通条件改善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 水平的作用影响较为复杂、尚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研究建议,致力于空间紧凑型城 市建设、适当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来促进城市空间的健康持续发展, 应该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道路交通;空间增长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2-2104(2008)05-0074-05
  
  当今城市化的巨大力量将会重新塑造发展中国家,而且,在全球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必 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凸显[1]。改革开放以 来,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建设逐步进入稳步增长阶段,成为世 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进器。1980年以来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向也是流入大城市,特别是那些沿海大城市地区,其次是流向靠近 航道和交通枢纽的城市(世界银行,2004)[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的大 城市规模限制政策的逐步消解,我国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0-2005 年间,我国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由31个增加至53个,建成区总面 积由4 169 km2扩张到12 740 km2。审视现实,全球化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 长与发展的强劲动力,城市必将为了获得流动性强的投资展开竞争,从而为日益增长的城市 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并且为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以及城市基础设施。 在此过程中,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因素, 都已经成为推动大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驱动力。
  在我国大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 中,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和道路交通建设等因素对大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的作用影 响究竟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入地认识我国大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 长、道路交通建设和建成区空间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探究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进程 背后的动力机制,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城市空间规划政策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国内已有研究,尽管对空间动力机制的理论探讨是较为充分的[3~8];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仍主要是以微观层面上特定地区和城市的案例分析 考察为主[9~14],而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宏观层面定量研究则相对薄弱,特别是 缺乏对全国范围内大城市建成区空间增长动力的实证研究。因此,论文在收集我国大城 市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道路交通和空间建设等方面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 学方法,旨在对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动力进行宏观层面的定量研究。
  
  1 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
  
  在理论方面,一般认为, 影响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的动力因素包括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 大类, 其中又以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为主。W.H.Form(1954)把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 力分为2大类, 一是市场驱动力, 二是权力行为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 的过程与模式, 市场驱动力通过权力行为力作用于城市空间, 前者主要揭示变化的宏观过程 , 后者重在揭示变化的微观过程[15]。P.C.Stern(1992)等则把土地利用变化的 社会驱动力分为人口变化、贫富状况、技术变化、经济增长、政治和经济结构以及观念和价 值等方面[16]。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是3种内在动 力共同作 用所造成的结果——即人口增长、家庭收入上升和交通设施的改善(Mieszkowski and Mill s 1993):即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必定会通过空间扩张来容纳更多的人口;由于收入的提 升,日益富裕的城市居民会需求更多的生活居住空间,从而引发城市空间增长;另外,修建 高速公路等措施会使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随之而来的交通成本降低也会引发城 市空间持续扩张[17]。
   杨东峰等: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基本动力的实证研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道路交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5期[HT] 在上述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论文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特定条件下,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 增长和道路建设可以说是影响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的3个基本社会经济因素(见图1)。首先 ,1990年以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增长已 经形成一个互促互动、互为因果的循环过程:即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 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需求,进而吸引人口从乡村向城市大规模转移,促进城市人口数量增 长;而大量就业人口在城市集聚所形成的高效、整合的劳动力市场优势,又会吸引大量外来 企业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其次,在上述发展循环的过程中,一方面,以二 、三产业集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进程,必然构成对城市产业空间的内在需求;另 一方面,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以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主导的城市人口增长进程 ,必然会引发对城市生活空间的内在需求。另外,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影响一方面 为城市居民与企业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提供了空间可达性条件,另一方面为实现城市空间 扩张进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网络。
  
  根据上述理论基础,在一般化的研究假设之下,论文认为可以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 口数量、道路交通条件和城市建成区规模4个要素之间构建起一个概念模型,把城市建成区 空间规模变化描述成城市经济发展、城乡人口增长和道路交通建设的函数关系。这个概念模 型可以具体表示为如下的函数形式:
  Urban=f(Economy,Population,Transportation...)
  其中,Urban: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Economy:城市经济发展水平;Population:城市 人口数量;Transportation:城市道路交通条件。
  对于特定的大城市而言,城市建设区的空间规模可以被视为因变量,它主要是由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道路交通条件这3个自变量所决定的。虽然,通常还有很多 其它因素会影响城市建成区的空间规模;但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道路交通从理论分析 来看更具有代表性。
  
  2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论文根据上述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构建了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道路交通影响城市建 成区规模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论文实证研究的工作基础:
  lnyj=a0+a1lnx1j+a2lnx2j+a3lnx3j+u
  该模型表明城市建成区规模y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x1、城市人口数量x2和城市道路 交通条件x3,u为随机因素;参数a1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建成区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 ,参数a2反映了人口数量对城市建成区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参数a3反映了道路交通对 城市建成区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
  论文以2004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包括市区非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全部5 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论文研究所选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 建设统计年鉴”,分别提取了我国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流动人口和市 区二、三产业增加值等统计数据。根据实际获取的统计数据资料,将计量模型中各项变量具 体定义如下:
  yj?城市空间规模—2004年第j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km2);
  x1j?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第j个城市二、三产业增加值与城市人口数量比值(万元 /人);
  x2j?城市人口数量—2004年第j个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之和(万人 );
  x3j?城市道路交通—2004年第j个城市的人均建成区道路网密度(km/万人 )。
  根据上述变量定义,对2004年51个样本城市各项变量的基本统计数据特征进行了归纳(见表 1)。论文接下来将基于上述计量经济模型和2004年统计数据,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具体分析。
  
  3 数据分析
  
  论文基于普通最小二乘(OL S)方法得到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变量参数估计值和各项统计检验结果(见表2)。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展开了各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
  (1)一元回归分析。模型1-3是分别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道路交通条件作为单独的自变量,对城市 空间增长进行了一元回归分析。首先,针对模型1的分析,从经济意义来看,参数a=0.846表 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85个百分点; 从统计检验来看,R2=0.248说明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的解释贡献约为25 %;t=4.032显示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是很高的;F=16.184说明 该对数线性模型从整体上具有了很高的统计显著性。
  其次,针对模型2的分析,从经济意义来看,参数a=0.842表明城市人口数量规模每提高1个 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84个百分点;从统计检验来看,R2=0.543说 明城市的人口数量对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的解释贡献约为54%;t=7.963显示了城市人口数量 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是极高的;F=58.234说明该对数线性模型从整体上具有了极高 的统计显著性。
  另外,针对模型3的分析,从经济意义来看,参数a=0.455表明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每提高1个 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46个百分点;从统计检验来看,R2=0.172说 明城市的道路交通条件对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的解释贡献约为17%;t=3。192显示了城市道 路交通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是较高的;F=10.186说明该对数线性模型从整体上 具有了较高的统计显著性。
  (2)多元回归分析。模型4是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作为共同的自变量,对城市空间增长进行了二元回 归分析。从经济意义来看,参数a1=0.536表明在城市人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经济发 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54个百分点;参数a2=0.74 1表明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数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 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74个百分点;从统计检验来看,R2=0.635说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 人口 数量二者整体上对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的解释贡献约为64%;t=3.467显示了经济发展水平对 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是较高的,t=7.130显示了城市人口数量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 显著性是非常高的;F=41.742说明该对数线性模型从整体上具有了很高的统计显著性。
  模型5是进一步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道路交通条件作为共同的自变量,对城市 空间增长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从经济意义来看,参数a1=0.135表明在城市人口数量和道 路交 通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 规模增长约0.14个百分点;参数a2=0.874表明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条件均保持 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数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88个 百分点;参数a3=0.508表明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城市道 路交通条件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508个百分点;从统计检 验来看,R2=0.796说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和道路交通整体上对建成区空间规模增 长的解释贡献约为80%;t=1.009显示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一般,t= 10.719显示了城市人口数量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是非常高的,t=6.078显示了城市 道路交通条件对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是很高的;F=60.979说明该对数线性模型从整体 上具有了极高的统计显著性。
  
  4 研究发现
  
  (1)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我国大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现象。研究发现, 在包含城市人口数量因素的模型2、模型4和模型5中,城市人口数量变量的系数a估计值均在 0.7以上,明显高于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系数a估计值;表明了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因素对我 国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而且,从统计检验方面来看,模型1、模 型4和模型5的t统计量均高于7.0,显示出城市人口数量变量始终处于很高的统计显著性水平 。因此,可以认为,与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等其它两个因素相比而言,城市人口数量对我国 大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具有更为重要和显著的影响作用。
  (2)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对我国大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现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 发现,在包含城市道路交通变量的模型3和模型5中,城市道路交通变量的系数a估计值分别 为0.455和0.508,显示出其对城市建成区空间增长的影响作用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在 模型5中,城市道路交通变量系数a的估计值(0.508)尽管低于城市道路交通变量系数a的估 计值(0.874),但却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系数a的估计值(0.135),表明了城市道路交通對 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作用程度大致上是介于城市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而 且,从统计检验方面来看,模型3和模型5的t统计量均高于3.0,显示出城市道路交通变量始 终处于较高的统计显著性水平。所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大城市建成 区空间也必然会呈现出趋于扩张的现实发展态势。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大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现象的影响作用似乎仍不太明确。研 究发现,尽管在包含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变量的模型1和模型4中,其系数估计值a分别高达0.8 46和0.536,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并且t统计量均在3.0以上,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水平。但 是,在包含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5中,在考虑了道路交通变量之后,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变量的系数估计值a迅速降至0.135,这意味着在特定的城市人口数量和道路交 通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对建成区空间增长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弱的,并且t统计量为1.009, 也显示出较低的统计显著水平。这也许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建成区空间增长的 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道路交通条件的变化而间接体现出来的;即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 平的提高,必然使得城市有更强的能力来改善自身的道路交通条件,从而通过空间可达性的 增强来影响到城市建成区空间的扩张进程。
  
  5 结论与反思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大城市建成区空间普遍呈现 出快速增长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多元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 高、人口数量增长和道路交通条件改善等各种因素共同驱动了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张的现实进 程;在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道路交通条件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影响较为复杂、尚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总之,我国大 城市建成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由城市人口数量增长所主导的一种粗放式空间扩张局 面。
  尽管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城市地区普遍 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内 部道路体系和市域高速公路网络等大量建设项目提高城市空间可达性水平、改善城市交通拥 挤狀况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大城市建成空间无节制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现实条件。 目前我国大城市地区在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同时,已经普遍地面临着建成区快速扩张、土 地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日益恶化等诸多压力和挑战,从而加剧了城乡地区在人口、资源和环 境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 致力于空间紧凑型城市建设、适当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来促 进城市空间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世界银行.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治理、绩效和可持续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 06.[World Bank.Cities in Globalization World-Governance, Performance and Sustai 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2006.]
  [2]世界银行.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内部资料)[M]. 2004.[World Ban k. Report on Policy of Chinese 11thFive Year Plan[M].2004.]
  [3]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 报,1998,(5):470~477.[Ning Yuemin. New Process of Urbanization:Dynamics an d Features of Urbannization in China Since 1990[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1 998,(5):470~477.]
  [4]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Zhang Bing. UrbanPlanning Performance[M].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Publication,1998.]
  [5]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 ):7~14.[Zhang Tingwei. The Urban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Cities in 1990s A nd Its Dynamic Mechanism[J]. City Planning,2001,(7):7~14.]
  [6]刘盛和.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2,(1) :43~50.[Liu Sheng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ynamic Mechanisms of Urban Land Us e Growth[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02,(1): 43~50.]
  [7]石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1):50~52. [Shi Song.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 Spatial Form Evolvament[J]. Urban Plann ing Forum, 2004,(1):50~52.]
  [8]丁成日.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5,(4) :56~60.[Ding Chengri. Economic Mechanism For Urban Spatial Expansion[J].Cit y Planning,2005,(4):56~60.]
  [9]陈彦光等.郑州市分形结构的动力相似分析[J].经济地理,2001,(4):389~393. [Chen Yanguang. Adynamic Similarity Analysis of Fract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o f Zhengzhou[J]. Economic Geography, 2001,(4):389~393.]
  [10]陈波罛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 ,2004,(11):1068~1 075.[Chen Bocho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 on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 sinica, 2004,(11):1068~1075.]
  [11]陈德宁等.广东城市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方向探讨[J].经济地理,2004,(1):76 ~80.[Chen Dening. A Study on Dynamic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G uangdong Urbaniz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2004,(1):76~80.]
  [12]章波等.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 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28~33.[Zhang Bo. Land Use Change and Driving Mecha nism Reserch in City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J].Resources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5,(1):28~33.]
  [13]王志强.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动力研究[J].城市规划,2005,(7):34~38. [Wang Zhiqiang.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es of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J]. City Planning,2005,(7):34~38.]
  [14]修春亮等.地方性中心城市空间扩张的多元动力—基于葫芦岛市的调查和分析[J]. 人文地理,2005,(2):09~12.[Xiu Chunliang. The Spatial Expansion Multi:Forceof Local Central Citi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uludao[J]. Human Geography,2005,(2):09~12.]
  [15]Form W H. The Place of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Land Use.Social Forces[J]. 1954, 32: 317~323.
  [16]Stern P C, Young O R, Druckman 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Understand ing the Human Dmensions[M].National Resear, 1992.
  [17]Mieszkowski P, E S. Mills. The causes of metropolitan suburbaniza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3,7: 135~147.
其他文献
摘要 选取我国1990-2009年相关数据,首先对环境退化成本进行估计,发现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水污染、空气污染是导致环境退化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以环境退化成本作为污染指标,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并以能否有效地将污染指标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水平,作为政策路径选择的标准,分析协调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冲突的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
期刊
收稿日期:2010-12-22   作者简介:许恒周,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制度与政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630164)。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6)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届
期刊
摘要 回顾了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变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 控的历史,认为从农地制度变迁开始,最终建立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奠定了农业持续30年 的发展基础。21世纪以来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 主旨,从农村财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变革成果带 来的政策效应逐渐深化,产生了农产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改善,农民负担
期刊
摘要 提出“绿色人口红利”概念的目的在于分析“人口红利”是否带来环境问题,从而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人口红利中,以消除“人口红利”中的环境代价。通过人口红利兑现过程的定性分析,确定了人口红利包含着“环境代价”,即兑现人口红利引起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损失;利用Hartwick Solow模型框架和新古典优化增长模型生产函数,设计了能够将“人口红利”调整为“绿色人口红利”的
期刊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
期刊
摘要 在20世纪90年代,赛尼在长期非自愿性移民安置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风险和重建模型(简称IRR模型),IRR模型虽然在解决非自愿性移民安置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如何安置非自愿性移民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但是本文认为,IRR模型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正因为如此,本文从非自愿性移民安置控制权的分配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移民安置控制权分配的规范分析框架,该框架揭示出影响非自愿性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因
期刊
摘要 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选战略,但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在提出一种不同于PSR、DSR、DPSIR因果链模型的环境评价模型——因果网络DPSR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大连城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充分分析大连环境系统健康状态,并基于DPSRC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大连城市环境空间差异提出评价方法。DPSR(模型较好的解决多重 环境指标间的相
期刊
摘要 川西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形复杂,许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下。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川西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两难境地,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很有必要。而川西民族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大,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大旅游产业符合川西民族地区的客观现实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大旅游战略思想与川
期刊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采用1978- 2005年长江三角洲16市GDP数据,首先计算分析区域GDP增加的总量与速度,定量描述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定量表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GDP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
期刊
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控污减排,有效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任务。中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出口大国,面临着经济发展、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