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經济与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的扩张,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高层建筑也因此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心和办公楼采用高层建筑,此外高层建筑也成为了城市风景的标志物。本文主要就是针对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综合设计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关系的协调。城市规划是用来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体现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
1、城市空间及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
城市空间,主要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地感受到的城市环境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公众的感受,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给予使用者的感受,应该在城市空间密集度、城市尺度和天际轮廓线、城市山水景观视廊、城市肌理和开敞空间、城市建筑形体和色彩等方面,整合城市空间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理顺城市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应该保证高层建筑不会破坏地方的环境品质(如原有的街道生活模式和亚文化群、原有的市景和风景)。
2、高层建筑外部设计原则
2.1、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1)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高度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轮廓,因此高层建筑可以组成相关形状的图形来美化城市环境。(2)高层建筑不可孤立的矗立于城市空间内,也不可随地随意的建造高层建筑,这样容易使市民或者游客产生不和谐的感觉,而且容易降低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高层建筑的顶部建设不宜采用相似的建筑模式,否则一方面会极大地影响城市的美感,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产生城市缺乏创意的主观映象。
2.2、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均要有很强的识别性
高层建筑的外观识别性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的楼层总数、总高度;高层建筑得到外观颜色的搭配;高层建筑的单元通道的外观设计要有很强的辨识度。
3、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
3.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体量通常都很庞大,往往给相邻的城市街道空间带来压迫感,使人感觉到压抑和局促,究其原因,这是因为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体量对比所造成的。因此在处理巨大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对其进行一定距离的后退处理,同时在退出的用地空间上设计一定体量的广场空间,该广场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同时因为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过了用地面积,且容纳的人员比较多,出口和入口的人流密度较大,故退让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城市的节点和标志。当然,广场的空间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建筑大师把广场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比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以“人和环境”为设计的重点,其特殊的空间造型,在为公众提供舒适安静的休闲场所之余,也使高层塔楼的形象特点更为突出。这种特殊形式的广场空间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形式。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把广场和建筑作为一体来考虑。
3.2、建筑整体尺度的把握
要创造出令人舒畅、愉悦的审美效果,首先须使建筑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均匀平衡,这就要求设计师运用数学知识中的比例系统对其关键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首先,应使主体、顶部、裙房等部分的比例协调,并在设计中加入符合建筑整体特色的装饰手法使其重点突出、形象生动。其次,应处理好建筑立面细部尺度的层次关系。建筑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的呈现必须明确而合理,对较为自然舒展的建筑物而言,设计中应强调其宽阔状,而突出、挺拔的建筑物就应以修长的因素为主导。设计中,还要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这两种因素,使建筑作品大中有小,小中见大。
3.3、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屋顶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这部分对整个建筑的形象起着个性强化的作用。虽然屋顶设计在建筑生态改善及影响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但这部分对建筑的显著性以及标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优秀的屋顶设计能够起到塑造建筑标志、丰富城市空间俯视形态的作用。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地面设计以及整体楼身的设计,突出建筑的整体美感。
台阶式建筑设置是最早被采用,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设计结构。台阶式屋顶设计主要利用高层建筑的退台形成台阶,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建筑的空中设计变得空间开放、富于变化且深具简便易行的特点。
3.4、建筑主体设计
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穿插的塔楼,可以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然而,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而高层建筑的主体反映的则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因此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重点,应在于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
3.5、其他部分的处理手法
除过上述的塔楼部分,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也可以利用一定的处理手法来丰富空间形态。通常的手法一般可以采用入口缩进以及底层架空两种方式。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可以在有限的场地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广场、道路和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大尺度的公共、通透开放空间,在改善人流、视线拥堵的状况下,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 在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为避免主体建筑的大尺寸退后,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 同时可以缓冲入口空间处的各种矛盾;并为建筑空间组织、空间层次以及形体设计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提供了积极的手法。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设计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规划的布局。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顺应城市空间的布局,能够与城市空间相融合,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正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志祥.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研究[J].城市建筑,2013,14:17+24.
[2]谢浩.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综合设计[J].上海建材,2013,04:42-44.
[3]邵威,郭克冰.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7卷)[C]. 2013:3.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关系的协调。城市规划是用来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体现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
1、城市空间及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
城市空间,主要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地感受到的城市环境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公众的感受,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给予使用者的感受,应该在城市空间密集度、城市尺度和天际轮廓线、城市山水景观视廊、城市肌理和开敞空间、城市建筑形体和色彩等方面,整合城市空间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理顺城市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应该保证高层建筑不会破坏地方的环境品质(如原有的街道生活模式和亚文化群、原有的市景和风景)。
2、高层建筑外部设计原则
2.1、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1)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高度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轮廓,因此高层建筑可以组成相关形状的图形来美化城市环境。(2)高层建筑不可孤立的矗立于城市空间内,也不可随地随意的建造高层建筑,这样容易使市民或者游客产生不和谐的感觉,而且容易降低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高层建筑的顶部建设不宜采用相似的建筑模式,否则一方面会极大地影响城市的美感,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产生城市缺乏创意的主观映象。
2.2、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均要有很强的识别性
高层建筑的外观识别性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的楼层总数、总高度;高层建筑得到外观颜色的搭配;高层建筑的单元通道的外观设计要有很强的辨识度。
3、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
3.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体量通常都很庞大,往往给相邻的城市街道空间带来压迫感,使人感觉到压抑和局促,究其原因,这是因为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体量对比所造成的。因此在处理巨大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对其进行一定距离的后退处理,同时在退出的用地空间上设计一定体量的广场空间,该广场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同时因为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过了用地面积,且容纳的人员比较多,出口和入口的人流密度较大,故退让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城市的节点和标志。当然,广场的空间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建筑大师把广场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比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以“人和环境”为设计的重点,其特殊的空间造型,在为公众提供舒适安静的休闲场所之余,也使高层塔楼的形象特点更为突出。这种特殊形式的广场空间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形式。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把广场和建筑作为一体来考虑。
3.2、建筑整体尺度的把握
要创造出令人舒畅、愉悦的审美效果,首先须使建筑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均匀平衡,这就要求设计师运用数学知识中的比例系统对其关键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首先,应使主体、顶部、裙房等部分的比例协调,并在设计中加入符合建筑整体特色的装饰手法使其重点突出、形象生动。其次,应处理好建筑立面细部尺度的层次关系。建筑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的呈现必须明确而合理,对较为自然舒展的建筑物而言,设计中应强调其宽阔状,而突出、挺拔的建筑物就应以修长的因素为主导。设计中,还要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这两种因素,使建筑作品大中有小,小中见大。
3.3、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屋顶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这部分对整个建筑的形象起着个性强化的作用。虽然屋顶设计在建筑生态改善及影响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但这部分对建筑的显著性以及标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优秀的屋顶设计能够起到塑造建筑标志、丰富城市空间俯视形态的作用。高层建筑屋顶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地面设计以及整体楼身的设计,突出建筑的整体美感。
台阶式建筑设置是最早被采用,也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设计结构。台阶式屋顶设计主要利用高层建筑的退台形成台阶,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建筑的空中设计变得空间开放、富于变化且深具简便易行的特点。
3.4、建筑主体设计
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穿插的塔楼,可以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然而,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而高层建筑的主体反映的则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因此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重点,应在于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
3.5、其他部分的处理手法
除过上述的塔楼部分,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也可以利用一定的处理手法来丰富空间形态。通常的手法一般可以采用入口缩进以及底层架空两种方式。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可以在有限的场地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广场、道路和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大尺度的公共、通透开放空间,在改善人流、视线拥堵的状况下,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 在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为避免主体建筑的大尺寸退后,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 同时可以缓冲入口空间处的各种矛盾;并为建筑空间组织、空间层次以及形体设计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提供了积极的手法。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设计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规划的布局。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顺应城市空间的布局,能够与城市空间相融合,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正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志祥.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研究[J].城市建筑,2013,14:17+24.
[2]谢浩.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综合设计[J].上海建材,2013,04:42-44.
[3]邵威,郭克冰.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7卷)[C].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