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6日,2017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的重要环节——电视剧产业论坛如约而至。今年的论坛围绕“融媒体时代电视剧的品质坚守与艺术突破”主题,邀请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精英共同探讨。
话题一:如何看待IP剧?
郭靖宇(编剧、导演):IP本身对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但IP最大的问题是抄袭,“融梗”等最后都涉及到是否是抄袭的判断。不仅仅是制作公司,管理部门也要非常重视。事实上,大IP在投拍之前就应该先判断是不是抄的,不是才可以拍。
刘江(导演):IP热是热钱进入之后,资本撒的谎。好的创作是偶然性的,不是随时掏出来就有的,但资本需要持续性稳定增长,IP数据化,是能够满足资本之需的,所以要放大其功用。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IP剧大浪淘沙,IP热是一时之鲜。
袁子弹(《欢乐颂》编剧):《欢乐颂》并不是网络上最热门的小说,但改编后的电视剧和原著内核一致,甚至一些话题比网络小说走得更深。制作团队对待IP的态度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找到内核,找到读者喜欢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要遵循影视制作的逻辑,将内容合理化。挑选IP的时候不要挑最热的IP ,并注意改编的方法。
侯鸿亮(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IP就像演员,挑选IP时要考虑这个IP能否改编成电视剧,如果IP够大,也给改编的作品加了分。从文字到影像最核心的不是IP,而是编剧。没有好剧本,其他都是在沙滩上堆房子,一个好的编剧可以原创,也可以改编,但是一个好的IP,不可能直接到影视公司改编成影视。
黄澜(新丽传媒副总裁):很多制作者没有专业的知识,在平台、渠道的竞争挤压下盲目跟从市场。“不忘初心”是基本符合制作的价值观,平台和制作方的价值观要相符,那就不会盲目被功利化的IP所带动。当然,去IP化、一面倒地否定也有点偏激,关键在自己的选择。
王中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CEO):有些明星、经纪人在谈项目时,也会选择大IP,而拒绝了优秀剧本。当然,最重要的是判断IP转化的可能性。近两年IP剧热度一直很高,只是目前改编得不够好,观众对它们不满足,这就说明创作队伍对影视的改编很重要。
马中骏(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IP刚兴起时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收视率不好又认为是IP的问题,这些都是极端的看法。真正具备影视改编可能的文学作品才有IP的价值。编导演团队的能力是IP改编成功的条件。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IP既不要唱得太嗨,也不要唱得太衰。IP没有差异,更多的是好剧和坏剧的差异。IP确实有些价值,比如自带网感、更加亲和,但是要先找到其中跟观众沟通的要素,找到能够转换的题材,才能重新创作。
话题二:IP剧的改编难点在哪?
丁墨(《如果蜗牛有爱情》原著作者):一方面是整体风格的定位,另一方面是平衡书粉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吻合。根据拍摄风格对原著做出一些调整,完全照书拍,从影视的效果出来就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马伯庸(《古董局中局》原著作者):IP剧把原著改编成电视剧,是从文学叙事到视觉叙事的过程,这个叙事并不是找一個好编剧或者导演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原著作者和编剧等所有制作部门一起溝通,每个人进行妥协或者让步,需要每个部门沟通和协调的机制。
张蕾(《中国式关系》编剧):小说转化为影视视听化的表达,涉及到作者和编剧融合的问题,二者要建立起生命体验上的共鸣,编剧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保留原著的精髓,做到编剧和作者的优势互补。如何选才,如何再造情节,如何推进,是特别难的。
徐昂(《法医秦明》导演 ):一个作品当中,观众和读者对人物状态印象很深,他们不希望把这些东西遗漏,在改编过程当中被浪费掉。观众最后记不住故事的,他们只能记住人物。
周丹(制片人、观达影视总经理):剧本、制作、营销都不能少。小说里最精华的、读者最喜欢的点要深刻理解。我们在制作上投入的预算,可以跟海外剧较量,年轻观众喜欢挖剧中不专业的部分,这也反向激励我们。同时,营销也是不可少的一把宝剑,要把年轻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作品上来。
赵若尧(嘉行传媒副总经理、合伙人):要保留IP中最精髓的部分,不改变人物性格,故事的脉络、经典桥段都要保留,同时把影视剧合理化,把格局梳理清晰,让故事的逻辑性更强。
话题三:90后、00后合称“九千岁”,怎么才能找到让年轻人满意的元素?
郭靖宇(编剧、导演):千万不要低估中国少年。翻拍《射雕英雄传》,我们以为只能召回70、80后,但其实很多年轻观众也喜欢。创作者不需要去想观众偏爱什么,未来的少年更容易在好的故事和好的精神中找到诉求。
刘江(导演):民以食为天,首先味道要好,随着时代和观众年龄的变化,器皿、饮食方式可以换,但菜的美味不能变,甚至好形式有助于进餐的情绪。同理,好故事是创作者需坚守的底线,我们可以寻找更新的形式,但“味道”不能变。
袁子弹(《欢乐颂》编剧):对于创作者来说,考虑太多容易盲从,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题材,不如问自己适合做什么。其实所谓90后、80后并不是一个整体,个体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人性都是共通的,好的作品可以超越年代。
侯鸿亮(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创作的死敌,创作的原理都是一致的。以前说要服务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现在又说要服务于“九千岁”,可能创作者是被眼前的一些东西给遮住了。创作还是要有感而发,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感人的作品。
黄澜(新丽传媒副总裁):更好服务于观众要做到两点:一是尊重,二是理解。在尊重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需求,要和观众交流学习爱情的心得,以及社会责任感,要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王中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CEO):年轻人互动感、参与感特别强,影视剧类型并没有大的变化,很多戏大火之后出现了很多流行词,这些流行词并不是计划在营销方案中的,而是在用户中产生的。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偶像,需要自我表达,创作者要去感受观众的特点。
马中骏(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内容创作者要充分了解题材适合哪类人群,了解平台用户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制作精良,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70、80后与90后的最大差别在于价值观的差异。如今的剧与十年前以中老年为主的剧有一个巨大的转变,那就是个体化视角:一是友情和爱情,二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以《琅琊榜》为例,它最能体现这个时代价值观的转换,还有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这与过去家国一体、家庭伦理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
(秦霍然整理)
话题一:如何看待IP剧?
郭靖宇(编剧、导演):IP本身对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但IP最大的问题是抄袭,“融梗”等最后都涉及到是否是抄袭的判断。不仅仅是制作公司,管理部门也要非常重视。事实上,大IP在投拍之前就应该先判断是不是抄的,不是才可以拍。
刘江(导演):IP热是热钱进入之后,资本撒的谎。好的创作是偶然性的,不是随时掏出来就有的,但资本需要持续性稳定增长,IP数据化,是能够满足资本之需的,所以要放大其功用。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IP剧大浪淘沙,IP热是一时之鲜。
袁子弹(《欢乐颂》编剧):《欢乐颂》并不是网络上最热门的小说,但改编后的电视剧和原著内核一致,甚至一些话题比网络小说走得更深。制作团队对待IP的态度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找到内核,找到读者喜欢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要遵循影视制作的逻辑,将内容合理化。挑选IP的时候不要挑最热的IP ,并注意改编的方法。
侯鸿亮(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IP就像演员,挑选IP时要考虑这个IP能否改编成电视剧,如果IP够大,也给改编的作品加了分。从文字到影像最核心的不是IP,而是编剧。没有好剧本,其他都是在沙滩上堆房子,一个好的编剧可以原创,也可以改编,但是一个好的IP,不可能直接到影视公司改编成影视。
黄澜(新丽传媒副总裁):很多制作者没有专业的知识,在平台、渠道的竞争挤压下盲目跟从市场。“不忘初心”是基本符合制作的价值观,平台和制作方的价值观要相符,那就不会盲目被功利化的IP所带动。当然,去IP化、一面倒地否定也有点偏激,关键在自己的选择。
王中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CEO):有些明星、经纪人在谈项目时,也会选择大IP,而拒绝了优秀剧本。当然,最重要的是判断IP转化的可能性。近两年IP剧热度一直很高,只是目前改编得不够好,观众对它们不满足,这就说明创作队伍对影视的改编很重要。
马中骏(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IP刚兴起时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收视率不好又认为是IP的问题,这些都是极端的看法。真正具备影视改编可能的文学作品才有IP的价值。编导演团队的能力是IP改编成功的条件。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IP既不要唱得太嗨,也不要唱得太衰。IP没有差异,更多的是好剧和坏剧的差异。IP确实有些价值,比如自带网感、更加亲和,但是要先找到其中跟观众沟通的要素,找到能够转换的题材,才能重新创作。
话题二:IP剧的改编难点在哪?
丁墨(《如果蜗牛有爱情》原著作者):一方面是整体风格的定位,另一方面是平衡书粉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吻合。根据拍摄风格对原著做出一些调整,完全照书拍,从影视的效果出来就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马伯庸(《古董局中局》原著作者):IP剧把原著改编成电视剧,是从文学叙事到视觉叙事的过程,这个叙事并不是找一個好编剧或者导演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原著作者和编剧等所有制作部门一起溝通,每个人进行妥协或者让步,需要每个部门沟通和协调的机制。
张蕾(《中国式关系》编剧):小说转化为影视视听化的表达,涉及到作者和编剧融合的问题,二者要建立起生命体验上的共鸣,编剧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保留原著的精髓,做到编剧和作者的优势互补。如何选才,如何再造情节,如何推进,是特别难的。
徐昂(《法医秦明》导演 ):一个作品当中,观众和读者对人物状态印象很深,他们不希望把这些东西遗漏,在改编过程当中被浪费掉。观众最后记不住故事的,他们只能记住人物。
周丹(制片人、观达影视总经理):剧本、制作、营销都不能少。小说里最精华的、读者最喜欢的点要深刻理解。我们在制作上投入的预算,可以跟海外剧较量,年轻观众喜欢挖剧中不专业的部分,这也反向激励我们。同时,营销也是不可少的一把宝剑,要把年轻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作品上来。
赵若尧(嘉行传媒副总经理、合伙人):要保留IP中最精髓的部分,不改变人物性格,故事的脉络、经典桥段都要保留,同时把影视剧合理化,把格局梳理清晰,让故事的逻辑性更强。
话题三:90后、00后合称“九千岁”,怎么才能找到让年轻人满意的元素?
郭靖宇(编剧、导演):千万不要低估中国少年。翻拍《射雕英雄传》,我们以为只能召回70、80后,但其实很多年轻观众也喜欢。创作者不需要去想观众偏爱什么,未来的少年更容易在好的故事和好的精神中找到诉求。
刘江(导演):民以食为天,首先味道要好,随着时代和观众年龄的变化,器皿、饮食方式可以换,但菜的美味不能变,甚至好形式有助于进餐的情绪。同理,好故事是创作者需坚守的底线,我们可以寻找更新的形式,但“味道”不能变。
袁子弹(《欢乐颂》编剧):对于创作者来说,考虑太多容易盲从,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题材,不如问自己适合做什么。其实所谓90后、80后并不是一个整体,个体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人性都是共通的,好的作品可以超越年代。
侯鸿亮(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创作的死敌,创作的原理都是一致的。以前说要服务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现在又说要服务于“九千岁”,可能创作者是被眼前的一些东西给遮住了。创作还是要有感而发,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感人的作品。
黄澜(新丽传媒副总裁):更好服务于观众要做到两点:一是尊重,二是理解。在尊重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需求,要和观众交流学习爱情的心得,以及社会责任感,要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王中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CEO):年轻人互动感、参与感特别强,影视剧类型并没有大的变化,很多戏大火之后出现了很多流行词,这些流行词并不是计划在营销方案中的,而是在用户中产生的。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偶像,需要自我表达,创作者要去感受观众的特点。
马中骏(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内容创作者要充分了解题材适合哪类人群,了解平台用户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制作精良,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70、80后与90后的最大差别在于价值观的差异。如今的剧与十年前以中老年为主的剧有一个巨大的转变,那就是个体化视角:一是友情和爱情,二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以《琅琊榜》为例,它最能体现这个时代价值观的转换,还有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这与过去家国一体、家庭伦理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
(秦霍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