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综观近几年我国扶贫实践,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扶贫方略下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判疫情形势,再次就脱贫攻坚发表重要讲话,对切实做好收官之年的脱贫任务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蕴:为世界树典范,为国人凝信心的世界性意义;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人民主体性意义;多策并举,多渠道纾困解忧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战略意蕴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成效显著。疫情增加了已进入新阶段的脱贫攻坚难度,同时也给了中国展示自身韧劲的契机。
一、为世界树典范,为国人凝信心的世界性意义
(一)中国脱贫答卷为世界减贫树立典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战祸与动乱之苦,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凭着自身韧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于国人荣耀,于世界震撼。
现今我们行走在新时代的大道上,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观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让人振奋鼓舞。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脱贫事业进行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为世界减贫国家树立了典范,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扶贫行为获得了世界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他们都肯定中国减贫成就。
(二)祖国的坚强后盾为战疫战贫坚定信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摘帽做了“加试题”,但大难兴邦,历史灾难总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中国始终在奋斗中成长,在拼搏中前行。党和政府将脱贫攻坚视为自身重大职责,以消除贫困、共享发展成果为重要使命,举全力攻坚。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自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2020年2月中下旬全国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再到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党和政府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克服了种种 攻坚阻力。这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以及我国亿万民众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而这,给了国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底气。
二、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人民主體性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党和国家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从人民福祉出发,为全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决策部署,想人民所想,解人民所忧。“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党和国家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对14亿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结晶的有力回应,是人民主体性地位的重要体现。
(二)依靠人民,内外驱动,凝聚脱贫伟力的主体性意识
社会动员,嵌入多方力量汇成强大合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政府是脱贫攻坚的一大主力,但并非“输血”的唯一支撑。在政府定点扶贫下,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鼓励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借助数字平台优势,动员更多市场援手,形成强大扶贫合力。
疫情期间,阿里巴巴借助平台资源,将科研院所、平台商家、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广泛连接,推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脱贫事业,打造社会脱贫“新枢纽”,实现更多深度贫困地区与市场联结,帮助其达成脱贫致富愿景。现在,很多贫困地区均已加入“互联网+扶贫”行业,凝智聚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智志双扶,内生动力促成长效脱贫。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扶志是解决贫困的“最后一公里”。依靠贫困户主体本身,智志双扶,解决部分贫困主体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一些贫困地区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但贫困主体自身脱贫欲望、脱贫积极性与主动性仍需有效激发,继续提高教育扶贫,促进就业脱贫,解决影响贫困的根本性问题。
如“三区三州”之一的四川凉山州,大多属于条件性贫困,其自身拥有极具优势的旅游、矿产等资源,但因深处大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成了“富饶的贫困”。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基础设施如航空、铁路、公路的修建,拉近了山区与都市的距离,自身资源助力脱贫优势得到彰显。但要实现稳脱贫、防返贫,还需依靠教育进行智志双扶,促成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精神力量转变为物质力量。
三、多策并举,多渠道纾困解忧的方法论意义
(一)“关切+扶持”为可持续脱贫提供根本遵循
稳定脱贫政策,推进可持续脱贫。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完成“两个确保”任务指日可待。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再次重申要对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彻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扶贫增收致富”。
抓好脱贫与乡村振兴基础性问题,兜住脱贫底线,实现可持续脱贫。2015年,国家针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脱贫举措,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和从中央到地方、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动员扶贫格局,为稳脱贫、防返贫凝智聚力,指明脱贫攻坚确切方向。 (二)实事求是,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减贫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在共性的基础上研究个性,各地区的贫困,因病、因残、因学不一而足,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根据疫情程度,在重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各地区对标《意见》精准施策。如重庆市制定《2020年全市脱贫工作要点》依据山地特殊形势,以“山地农业、山地旅游”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
(三)云端扶贫,数字化联合,创新脱贫路径
数字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利用数字化联合方式实现战“疫”扶贫双胜利。此次疫情充分展示互联网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线上直播和订单式预定直接对接解决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和“卖难”问题。疫情期间,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纷纷利用线上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开展“爱心助农”计划,政企学联合各地贫困户,加快数字技术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产品产购销对接新升级,以市场化理念创新数字农业技术信息化推广模式,打破传统线下交易壁垒。
四、結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脱贫攻坚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职责。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中央脱贫摘帽任务没有因疫情而停止,而是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再动员、再部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确切方向。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最难啃的“硬骨头”的决胜期,在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各方合力的基础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3-7(2).
[2]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52.
[3]人民日报社论:广泛凝聚共识 决胜全面小康[N].人民日报,2020-05-21(01).
[4]近期脱贫攻坚最新进展[EB/OL].国务院扶贫办.
www.cpad.gov.cn/art/2020/6/5/art_624_125701.html, 2020-06-05.
[5]陈清华.破解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难题研究[J].邓小平研究,2018(3).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关键词: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战略意蕴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成效显著。疫情增加了已进入新阶段的脱贫攻坚难度,同时也给了中国展示自身韧劲的契机。
一、为世界树典范,为国人凝信心的世界性意义
(一)中国脱贫答卷为世界减贫树立典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战祸与动乱之苦,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凭着自身韧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于国人荣耀,于世界震撼。
现今我们行走在新时代的大道上,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观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让人振奋鼓舞。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脱贫事业进行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为世界减贫国家树立了典范,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扶贫行为获得了世界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他们都肯定中国减贫成就。
(二)祖国的坚强后盾为战疫战贫坚定信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摘帽做了“加试题”,但大难兴邦,历史灾难总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中国始终在奋斗中成长,在拼搏中前行。党和政府将脱贫攻坚视为自身重大职责,以消除贫困、共享发展成果为重要使命,举全力攻坚。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自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2020年2月中下旬全国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再到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党和政府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克服了种种 攻坚阻力。这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以及我国亿万民众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而这,给了国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底气。
二、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人民主體性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党和国家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从人民福祉出发,为全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决策部署,想人民所想,解人民所忧。“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党和国家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对14亿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结晶的有力回应,是人民主体性地位的重要体现。
(二)依靠人民,内外驱动,凝聚脱贫伟力的主体性意识
社会动员,嵌入多方力量汇成强大合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政府是脱贫攻坚的一大主力,但并非“输血”的唯一支撑。在政府定点扶贫下,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鼓励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借助数字平台优势,动员更多市场援手,形成强大扶贫合力。
疫情期间,阿里巴巴借助平台资源,将科研院所、平台商家、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广泛连接,推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脱贫事业,打造社会脱贫“新枢纽”,实现更多深度贫困地区与市场联结,帮助其达成脱贫致富愿景。现在,很多贫困地区均已加入“互联网+扶贫”行业,凝智聚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智志双扶,内生动力促成长效脱贫。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扶志是解决贫困的“最后一公里”。依靠贫困户主体本身,智志双扶,解决部分贫困主体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一些贫困地区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但贫困主体自身脱贫欲望、脱贫积极性与主动性仍需有效激发,继续提高教育扶贫,促进就业脱贫,解决影响贫困的根本性问题。
如“三区三州”之一的四川凉山州,大多属于条件性贫困,其自身拥有极具优势的旅游、矿产等资源,但因深处大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成了“富饶的贫困”。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基础设施如航空、铁路、公路的修建,拉近了山区与都市的距离,自身资源助力脱贫优势得到彰显。但要实现稳脱贫、防返贫,还需依靠教育进行智志双扶,促成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精神力量转变为物质力量。
三、多策并举,多渠道纾困解忧的方法论意义
(一)“关切+扶持”为可持续脱贫提供根本遵循
稳定脱贫政策,推进可持续脱贫。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完成“两个确保”任务指日可待。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再次重申要对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彻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扶贫增收致富”。
抓好脱贫与乡村振兴基础性问题,兜住脱贫底线,实现可持续脱贫。2015年,国家针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脱贫举措,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和从中央到地方、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动员扶贫格局,为稳脱贫、防返贫凝智聚力,指明脱贫攻坚确切方向。 (二)实事求是,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减贫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在共性的基础上研究个性,各地区的贫困,因病、因残、因学不一而足,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根据疫情程度,在重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各地区对标《意见》精准施策。如重庆市制定《2020年全市脱贫工作要点》依据山地特殊形势,以“山地农业、山地旅游”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
(三)云端扶贫,数字化联合,创新脱贫路径
数字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利用数字化联合方式实现战“疫”扶贫双胜利。此次疫情充分展示互联网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线上直播和订单式预定直接对接解决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和“卖难”问题。疫情期间,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纷纷利用线上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开展“爱心助农”计划,政企学联合各地贫困户,加快数字技术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产品产购销对接新升级,以市场化理念创新数字农业技术信息化推广模式,打破传统线下交易壁垒。
四、結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脱贫攻坚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职责。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中央脱贫摘帽任务没有因疫情而停止,而是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再动员、再部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确切方向。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最难啃的“硬骨头”的决胜期,在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各方合力的基础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3-7(2).
[2]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52.
[3]人民日报社论:广泛凝聚共识 决胜全面小康[N].人民日报,2020-05-21(01).
[4]近期脱贫攻坚最新进展[EB/OL].国务院扶贫办.
www.cpad.gov.cn/art/2020/6/5/art_624_125701.html, 2020-06-05.
[5]陈清华.破解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难题研究[J].邓小平研究,2018(3).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