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座谈会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三品一标”工作,分析形势,部署“十二五”起步年工作。5月5日,在长春召开了全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农委副主任柳涛、省农委副巡视员郭俊英、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邬晓东、省绿办主任杨林及省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代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单位代表,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单位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农委主管主任、绿办主任,各县市、区)农业局主管局长、绿办主任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省农委副巡视员郭俊英主持。柳涛副主任作重要讲话,并为相关单位颁发了牌匾(证书)。
“十一五”期间,我省“三品”总量规模不断提升,总量达到3455个,其中:绿色食品850个、有机食品308个、无公害农产品2297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200万亩。全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0个。标准化基地创建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36个、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7个,省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0个。
“十二五”期间,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重心,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坚持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相结合、产品认证与产业发展相统一、认证数量与总量规模相一致的原则,遵循“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着力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形成标准完善、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国内领先的发展格局,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三品一标”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总量要达到4950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5700万亩,产量3700万吨,实现产值700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长43%、36%、5.4%、32%。
柳涛副主任指出,为确保“十二五”时期工作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今年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是在产品开发上寻求新突破。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450个,其中: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35个,无公害农产品300个,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0个。2011年无公害农产品到期需换证产品457个、绿色食品到期需续展产品99个
二是在基地规模上寻求新发展。创建省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区20个,其中: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2个、有机食品标准化基地5个、绿色农业示范区3个。新增基地面积50万亩。
三是在执法监管上寻求新举措。确保规范标志使用率达到95%以上,完成126家绿色食品企业244个产品的年度检查工作,完成“三品一标”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确保绿色食品自行抽检产品合格率达到98%,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
四是在市场开拓上寻求新亮点。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2011广州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BtoFach China 2011两个展会。
五是在宣传培训上寻求新途径。通过平安之声广播、展会、《吉林农业》杂志专刊、乡村四季专栏宣传“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和规范标志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成果。组织申请举办全省绿色(或无公害)检查员(内检员)培训班、无公害农产品内部检查员培训班等相关培训。
六是在标准制定上寻求新进展。对2002年制定的5部省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8部无公害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修订。
七是在品牌打造上寻求新思路。依托吉林省绿色食品协会,拟于2011年8月长春举办首届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在农博会上开展“绿色吉林”主题推介活动。
八是在世行项目上寻求新模式。积极运作世行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试点项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建设两个项目。
九是在体系队伍建设上寻求新机制。按照“省级完善、市级健全、县级加强、乡级延伸”的原则,健全机构、改善条件、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扩大检查员、监管员队伍,提高素质,增强业务能为。
柳涛副主任强调,“三品一标”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充实队伍;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提高素质,强化能力,推动我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会上,省绿办主任杨林传达了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座谈会精神。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邬晓东宣读了《关于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牌匾(证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通报》。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供稿)
“十一五”期间,我省“三品”总量规模不断提升,总量达到3455个,其中:绿色食品850个、有机食品308个、无公害农产品2297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200万亩。全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0个。标准化基地创建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36个、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7个,省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0个。
“十二五”期间,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重心,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坚持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相结合、产品认证与产业发展相统一、认证数量与总量规模相一致的原则,遵循“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着力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形成标准完善、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国内领先的发展格局,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三品一标”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总量要达到4950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5700万亩,产量3700万吨,实现产值700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长43%、36%、5.4%、32%。
柳涛副主任指出,为确保“十二五”时期工作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今年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是在产品开发上寻求新突破。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450个,其中: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35个,无公害农产品300个,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0个。2011年无公害农产品到期需换证产品457个、绿色食品到期需续展产品99个
二是在基地规模上寻求新发展。创建省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区20个,其中: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2个、有机食品标准化基地5个、绿色农业示范区3个。新增基地面积50万亩。
三是在执法监管上寻求新举措。确保规范标志使用率达到95%以上,完成126家绿色食品企业244个产品的年度检查工作,完成“三品一标”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确保绿色食品自行抽检产品合格率达到98%,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
四是在市场开拓上寻求新亮点。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2011广州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BtoFach China 2011两个展会。
五是在宣传培训上寻求新途径。通过平安之声广播、展会、《吉林农业》杂志专刊、乡村四季专栏宣传“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和规范标志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成果。组织申请举办全省绿色(或无公害)检查员(内检员)培训班、无公害农产品内部检查员培训班等相关培训。
六是在标准制定上寻求新进展。对2002年制定的5部省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8部无公害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修订。
七是在品牌打造上寻求新思路。依托吉林省绿色食品协会,拟于2011年8月长春举办首届吉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在农博会上开展“绿色吉林”主题推介活动。
八是在世行项目上寻求新模式。积极运作世行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试点项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建设两个项目。
九是在体系队伍建设上寻求新机制。按照“省级完善、市级健全、县级加强、乡级延伸”的原则,健全机构、改善条件、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扩大检查员、监管员队伍,提高素质,增强业务能为。
柳涛副主任强调,“三品一标”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充实队伍;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提高素质,强化能力,推动我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会上,省绿办主任杨林传达了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座谈会精神。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邬晓东宣读了《关于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牌匾(证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通报》。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