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语文课程程标准》强调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学生写作需要发挥想象和联想,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借联想与想象拓展写作思路,展开探讨。
【关键词】联想 想象 写作思路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92-01
联想是由于受到感知对象的刺激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或某一生活哲理。学会联想,将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而深广,使我们的作文形象生动而丰富多彩。所谓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因此,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学会了想象,将使我们形象思维的翅膀更加丰满,使我们的作文文采飞扬。
联想和想象是作文构思的方式之一,为打开思路,就要打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拓展写作思路。
一、结合课文,巧设问题,激活想象联想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文课堂情况,巧设问题,传授方法,让学生能触类旁通,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春》分析到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句时,让学生试着模仿课文,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夏、秋、冬”的描写。根据课文巧设问题,模仿课文进行片段写作,既激活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也借此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运用联想想象,重组素材,构思文章框架
通过联想想象,我们可以把记忆中的各种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获得新的意义。如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韩寒,他的获奖作品《杯中窥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构思而成的佳作。面对一团纸放置在半杯水中这样一个题目,作者由杯中纸团在水中浸泡、松展和沉降的表象,展开联想,将头脑中看过的一些形象与眼前的形象,巧妙地组合成一个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染的形象过程。一团白纸浸泡在半杯水中,作者联想到人接触社会后难以摆脱的影响。纸团的松展联想到社会的磨蚀作用,想到中国人不敢说大实话。纸团坠入杯底,又联想到人过多沾染社会坏习气后的堕落。他机智地将原本相互并不相干的记忆与眼前的表象组合起来,独特表达了深刻的意义。这例子给我们启迪:作文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将眼前要写的对象(题目或者事件)与自己头脑中储存的一些记忆连接在一起思考,或扩大想象或重新组合一些的形象,就能找到写作基本框架,从而往这个框架填塞形象的描绘和思想的陈述。
三、转换角色,激发想象联想
作文话题从一个角度叙述容易落入俗套,千篇一律。但如果发挥联想想象,变换角度,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有一次,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同学捉了一只麻雀来玩,后来将其残忍折磨致死,其他同学也只是充当冷漠的看客。我让学生就这件事谈谈看法。大部分同学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但有一位男生说:“如果我是这只小鸟,我会恨死这个同学的……”我因势利导,叫这位同学运用想象,用一只鸟的口吻来写这篇作文,这位同学很快交了一篇名为《一只鸟的控诉》作文,想象丰富,角度新颖,内容精彩。可见联想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灵感,写出属于自己的创意之作。
四、发散思维,发挥想象联想能力
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个目标或思维为起点,让想象者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朝着不同的思维方向,顺着不同角度,想象并再创造出不同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1+1=?》作文题目,有学生根据想象的不同方面赋予“1+1”不同方面的内涵。如(1)“1+1=2”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分钱一分货。(2)“1+1>2”,我们可以想象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典型事例。(3)“1+1<2”我们可以想象两个和尚挑水喝,比一个和尚挑的水少。(4)“1+1=1”可以想象一个重重的跟头+一场无泪的痛苦=一步成长的代价,一点冲动+一点不成熟=一次不小的失误,总之,借著发散想象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数字题目想象成特殊含义的文字,这种发散性想象可以使文章情趣盎然,意蕴深远。
五、反弹琵琶,逆向想象联想
逆向想象,就是从思维的相反方向出发,改变惯性思维,想象创造出与常规形象相反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人们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对一些成语大胆提出了新的看法:班门弄斧——弄斧就要上班门;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也成方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对褒义成语大胆质疑,给贬义成语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旧观点引申出积极意义,反弹琵琶意更新。
六、改编、续编课文,催化想象联想
在学生原课文的基础上改编课文,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催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达到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可谓一举三得。如让学生续编《木兰诗》改编《木兰诗》等。
想象是活化知识的酶,能使语文课堂青春焕发,活力永存,充满创新的动人旋律。语文教师不光要在作文指导方面,还应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时时注意激发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让学生的想象之花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联想 想象 写作思路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92-01
联想是由于受到感知对象的刺激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或某一生活哲理。学会联想,将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而深广,使我们的作文形象生动而丰富多彩。所谓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因此,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学会了想象,将使我们形象思维的翅膀更加丰满,使我们的作文文采飞扬。
联想和想象是作文构思的方式之一,为打开思路,就要打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拓展写作思路。
一、结合课文,巧设问题,激活想象联想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文课堂情况,巧设问题,传授方法,让学生能触类旁通,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春》分析到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句时,让学生试着模仿课文,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夏、秋、冬”的描写。根据课文巧设问题,模仿课文进行片段写作,既激活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也借此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运用联想想象,重组素材,构思文章框架
通过联想想象,我们可以把记忆中的各种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获得新的意义。如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韩寒,他的获奖作品《杯中窥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构思而成的佳作。面对一团纸放置在半杯水中这样一个题目,作者由杯中纸团在水中浸泡、松展和沉降的表象,展开联想,将头脑中看过的一些形象与眼前的形象,巧妙地组合成一个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染的形象过程。一团白纸浸泡在半杯水中,作者联想到人接触社会后难以摆脱的影响。纸团的松展联想到社会的磨蚀作用,想到中国人不敢说大实话。纸团坠入杯底,又联想到人过多沾染社会坏习气后的堕落。他机智地将原本相互并不相干的记忆与眼前的表象组合起来,独特表达了深刻的意义。这例子给我们启迪:作文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将眼前要写的对象(题目或者事件)与自己头脑中储存的一些记忆连接在一起思考,或扩大想象或重新组合一些的形象,就能找到写作基本框架,从而往这个框架填塞形象的描绘和思想的陈述。
三、转换角色,激发想象联想
作文话题从一个角度叙述容易落入俗套,千篇一律。但如果发挥联想想象,变换角度,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有一次,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同学捉了一只麻雀来玩,后来将其残忍折磨致死,其他同学也只是充当冷漠的看客。我让学生就这件事谈谈看法。大部分同学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但有一位男生说:“如果我是这只小鸟,我会恨死这个同学的……”我因势利导,叫这位同学运用想象,用一只鸟的口吻来写这篇作文,这位同学很快交了一篇名为《一只鸟的控诉》作文,想象丰富,角度新颖,内容精彩。可见联想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灵感,写出属于自己的创意之作。
四、发散思维,发挥想象联想能力
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个目标或思维为起点,让想象者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朝着不同的思维方向,顺着不同角度,想象并再创造出不同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1+1=?》作文题目,有学生根据想象的不同方面赋予“1+1”不同方面的内涵。如(1)“1+1=2”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分钱一分货。(2)“1+1>2”,我们可以想象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典型事例。(3)“1+1<2”我们可以想象两个和尚挑水喝,比一个和尚挑的水少。(4)“1+1=1”可以想象一个重重的跟头+一场无泪的痛苦=一步成长的代价,一点冲动+一点不成熟=一次不小的失误,总之,借著发散想象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数字题目想象成特殊含义的文字,这种发散性想象可以使文章情趣盎然,意蕴深远。
五、反弹琵琶,逆向想象联想
逆向想象,就是从思维的相反方向出发,改变惯性思维,想象创造出与常规形象相反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人们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对一些成语大胆提出了新的看法:班门弄斧——弄斧就要上班门;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也成方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对褒义成语大胆质疑,给贬义成语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旧观点引申出积极意义,反弹琵琶意更新。
六、改编、续编课文,催化想象联想
在学生原课文的基础上改编课文,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催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达到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可谓一举三得。如让学生续编《木兰诗》改编《木兰诗》等。
想象是活化知识的酶,能使语文课堂青春焕发,活力永存,充满创新的动人旋律。语文教师不光要在作文指导方面,还应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时时注意激发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让学生的想象之花绽放,结出累累硕果。